第188章 钢铁脉搏-《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

  蒸汽机稳定而有力的轰鸣,如同一声宣告新时代到来的号角,日夜不息地回荡在望安岛的上空。

  这声音取代了往日的海浪与风声,成为这片土地上新的、强有力的脉搏。

  所有人都在适应这全新的节奏,一种由钢铁和火焰铸就的节奏。

  陈启明站在工坊中央,感受着脚下传来的规律震动,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掌控感。

  但这掌控感稍纵即逝,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紧迫感。

  钥匙已经握在手中,但必须用这把钥匙,打开通往更强力量的大门。

  “蒸汽之力已成,但不能只让它驱动一台机器。”在核心会议上,陈启明目光扫过众人,“我们要让它流淌到岛屿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我们的筋骨,我们的血脉!”

  目标明确:将蒸汽动力,全面应用于防御、生产和探索。

  整个工坊区,进入了新一轮的狂热运转。

  首要任务,是改造现有的生产核心——锤锻车间。

  顾青带领工匠们,设计了一套复杂的皮带轮和齿轮组,将蒸汽机飞轮那不知疲倦的旋转动力,引向那柄重达数百斤的锻锤。

  “断开溪流动力,接驳蒸汽动力!”顾青一声令下。

  工匠们紧张地操作着连接的机关。

  随着一阵齿轮咬合的铿锵声,蒸汽动力汹涌而至,猛地驱动了锻锤!

  咚!咚!咚!

  锻锤的起落速度骤然提升,打击的力量更加均匀、持久,彻底摆脱了溪流丰枯的制约。

  烧红的铁坯在密集如雨的锤击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形成锋利的刀剑胚体、笔直的枪管毛坯或是强韧的舰船龙骨构件。

  生产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

  “成功了!蒸汽锻锤成了!”工匠们看着快速成型的零件,激动难抑。

  但这仅仅是工业脉搏跳动的第一声。

  陈启明的目光投向了海岸边那巨大的造船工棚。

  那里,一艘更大、更坚固的帆船龙骨已经铺设完毕。

  “我们要造的,不是普通的帆船。”陈启明指着蒸汽机,对老师们傅们说道,“我们要造的,是能安装这台‘心脏’,能无惧风浪、逆流而行的——明轮船!”

  “明轮船?”这个陌生的词汇让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也面面相觑。

  陈启明根据脑海中的知识,在沙地上画出了简易的明轮推进器草图。

  巨大的轮子安装在船体两侧,由蒸汽机通过曲轴驱动轮叶划水,推动船只前进。

  “这……真能行吗?”一位老船工抚摸着花白的胡须,难以置信。

  “不行也得行!”负责船务的阿彪斩钉截铁,“这是我们未来纵横海上的根基!”

  造船工棚立刻被扩建和加固,成为重点保护区。

  蒸汽机制造出的标准铁件被源源不断运来。

  工匠们按照图纸,开始打造巨大的明轮、坚固的传动轴和精密的轴承。

  传统的榫卯结构大量被更坚固的铁螺栓和铆接工艺取代。

  一艘融合了中式船体与蒸汽动力的奇特船体,一天天显现出轮廓。

  与此同时,军工生产线也得到了彻底革新。

  蒸汽动力驱动的鼓风机,让炼钢炉的火温更加稳定和炽烈,炼出的钢材品质再上一个台阶。

  新的、更大型的蒸汽镗床被制造出来,加工枪管的速度和精度远超水力时代。

  一支支线膛更加完美、质量更加统一的新式线膛枪,开始成批走下生产线,优先装备雷震的护卫队。

  雷震抚摸着冰冷却令人心安的新枪,眼中精光闪烁:“好!有了这些利器,再加上未来的蒸汽快船,我看谁还敢轻易来犯!”

  然而,工业的脉搏越是有力,对“血液”的需求就越是贪婪。

  蒸汽机如同饕餮,疯狂吞噬着焦炭和优质钢材。

  岛上的煤炭和铁矿储备,在以惊人的速度下降。

  “首领,照这个消耗速度,我们的库存支撑不了三个月。”齐长老拿着物资消耗清单,忧心忡忡地找到陈启明。

  资源,成了扼住发展咽喉的隐形之手。

  陈启明眉头紧锁。

  工业的力量令人沉醉,但其对资源的依赖,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必须找到更大、更易开采的矿源!”他果断下令,“组织最精锐的勘探队,配备最好的装备和武器,乘快船搜索周边所有岛屿,寻找新的煤矿和铁矿!同时,优化岛上现有矿坑的开采流程,提升效率!”

  一队队勘探勇士,怀揣着希望与决心,驾船驶向周边未知的迷雾,风险与机遇并存。

  就在这全力应对内部挑战的时刻,司徒文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

  他通过“逐浪人”残存的隐秘渠道,与一支活跃在吕宋附近的华人海商队伍取得了联系。

  这支商队以闽南人为主,首领姓陈,与“逐浪人”素有旧谊,常年穿梭于东南沿海与南洋诸岛之间。

  他们手中,有陈启明急需的东西:优质的暹罗锡锭、马来亚的锡矿砂,甚至可能搞到西方火器的样品。

  而他们感兴趣的,正是望安岛工坊出产的精致铁器、刀具,以及那威力惊人的线膛枪。

  “贸易?”陈启明心中一动。

  这或许是一个打破孤岛困境、获取外部资源和信息的窗口。

  但也是一场巨大的冒险。

  与外界接触,意味着可能暴露望安岛的位置和底细。

  “可以接触,但必须极度谨慎。”陈启明沉吟片刻,做出决断,“司徒先生,由你全权负责,先进行小规模的、间接的试探性交易。用我们多余的铁器,换取急需的锡料和硝石。绝对,不能透露岛上的真实情况和具体位置。”

  “明白,我会安排最可靠的人手,在第三方约定的荒岛进行交接。”司徒文领命而去。

  一条潜在的、通往外部世界的隐秘丝线,被小心翼翼地抛了出去。

  望安岛,这个曾经的海外孤舟,正凭借着蒸汽带来的强劲脉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蜕变着。

  它不再仅仅是一个躲避追杀的避难所。

  它正在成长为一个拥有独特技术和巨大潜力的新兴据点。

  岛上的人们,沉浸在创造与发展的狂热之中,几乎忘记了外界的威胁。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

  在遥远的海平面上,一艘悬挂着荷兰东印度公司旗帜的快艇,正远远地窥探着这片群岛。

  桅杆上的了望手,举着望远镜,死死盯着望安岛方向上空那异常浓郁、持续不散的黑烟,以及风中隐约传来的、不同于自然声响的规律轰鸣。

  他迅速在航海日志上记录下观测到的异常情况。

  快艇悄无声息地调转船头,向着母舰队的方向疾驰而去。

  新的风暴,正在远方的海平面上悄然积聚。

  而这一次,望安岛已不再是只能被动挨打的猎物。

  它的体内,已跳动着钢铁的脉搏,等待着任何敢于前来试探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