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帅府之内,烛火将巨大的沙盘映照得明暗交错,如同真实的山川河流在眼前起伏。
李昭玄色锦袍,身姿笔挺,立于沙盘之首。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扫过阶下肃立的众将。
空气中弥漫着铁甲的冰冷气息和压抑的战意,每个人的呼吸都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扼住,唯有目光随着李昭那根在沙盘上缓缓移动的手指而动。
“诸位,”李昭的声音不高,却如金石掷地,清晰地传入每一位将领的耳中,“南诏段思平,自恃天险,以为我大蜀铁骑不敢南下。他错了。”
他手指猛地一点,点在沙盘上一条蜿蜒曲折的蓝色纹路上。
“此乃泸水,入南诏之咽喉。段思平为人多疑而自负,他必会在此设下重防。但他所有的布置,都逃不过天道昭示。”李昭抬起头,其光正对应泸水东岸,这意味着,段思平的主力,必集结于此,企图凭借地利,以逸待劳。”
老将王翦眉头微蹙,上前一步,沉声道:“大帅,末将并非质疑星象之说。只是泸水水流湍急,东岸地势开阔,确是伏兵的最佳地点。若我军从东岸强渡,伤亡恐怕……”
李昭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王翦的谨慎正是他所看重的。
“王将军所虑极是。兵者,诡道也。天象为引,人心为本。段思平以为我必从东岸主攻,这便是他的第一个破绽。他越是想让我们从东岸走,我们就越要避开。”
他的手指划过泸水,移向了西岸一片看似险峻的区域。
“命令,全军整备,三日后,兵发泸水!”
众将闻令,胸中热血沸腾,齐声应诺:“遵命!”声音如洪钟大吕,震得梁上尘土簌簌而下。
无人察觉,李昭在说出“金星逆行”时,嘴角那一闪而逝的、冰冷的笑意。
那不是对星辰的敬畏,而是对人心的洞悉。
与此同时,数百里之外的南诏太和城,气氛却阴森诡谲。
段思平高坐于王座之上,手中把玩着一只来自波斯的琉璃杯,杯中猩红的酒液在昏暗的烛光下宛如鲜血。
他的面前,跪伏着一个身形彪悍如熊,浑身散发着野兽气息的蛮人。
此人正是南诏最凶悍的部落首领,黑风蛮将。
“黑风,”段思平的声音懒洋洋的,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那个蜀中来的黄口小儿,据说已经准备渡江了。”
黑风蛮将抬起头,脸上刺着狰狞的图腾,瓮声瓮气地说道:“大王放心,只要他敢来,我黑风部的五千勇士,会用毒箭把他和他的军队永远留在泸水里。”
“不够。”段思平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毒蛇般的光芒。
“我不要把他留在水里,我要让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我要让泸水,变成一条火河。”他从侍从手中接过一卷羊皮地图,扔到黑风蛮将面前。
“看这里,”段思平指着地图上的泸水上游两岸,“我已命人在此处备下三百桶火油,并用干草铺设了一条长达十里的引火带。你率领五千毒箭手,埋伏于上游密林。待李昭大军渡至江心,你便下令放箭。记住,箭雨只是为了扰乱他们的阵型,真正的杀招是火。”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愈发阴冷:“信号一响,立刻点燃引火带!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两岸将瞬间化为火墙,断其退路。江面上,我会安排人倾倒火油,让整条泸水都燃烧起来!届时,前有我东岸大军,后有火海封锁,李昭插翅难飞!”
黑风蛮将眼中迸发出嗜血的兴奋,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仿佛已经闻到了蜀军被烧成焦炭的香味。
“大王英明!我这就去办!”
段思平满意地挥了挥手,看着黑风蛮将庞大的身躯消失在殿外,他嘴角的笑意愈发浓厚。
李昭?
一个靠着祖辈余荫的年轻人罢了。
他自以为懂得兵法,却不知南诏这片土地,最厉害的从来不是兵法,而是这山、这水、这毒、这火!
蜀军大营,出征的前一夜。
万籁俱寂,唯有巡逻士兵的甲叶摩擦声和风吹过营帐的呜咽声。
李昭并未安歇,他独自一人登上了营中临时搭建的观星台。
夜空如洗,繁星璀璨,巨大的北斗七星悬于天际,清晰可见。
他并非真的迷信星象,但多年的戎马生涯让他养成了一种习惯——在大战之前,他需要绝对的安静来清空思绪,推演战局的每一个细节。
星空,便是他最好的沙盘。
他凝视着北斗,目光沉静如水。
突然,他的瞳孔微微一缩。
不是星星移动了,而是他敏锐地察觉到,今夜的风向与前几日相比,有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偏转。
风从西北而来,吹过泸水上游,会卷起西岸山谷中的湿气。
这意味着,西岸那片被斥候标为“绝壁险滩”的区域,水下的暗流可能因为上游水势的变化而减缓,甚至……形成一条可以涉险而过的临时通道。
“北斗偏移……原来应在这里。”李昭低声自语。
他口中的星象,从来都不是天意,而是对自然环境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推断。
段思平的火攻之计,最怕的就是风向不对。
而这微弱的风向变化,在段思平看来或许无足轻重,但在李昭眼中,却是足以扭转乾坤的胜机!
他霍然转身,走下高台,厉声喝道:“来人!速传飞骑营都尉李继勋!”
片刻之后,一名英武的年轻将领疾步而来,单膝跪地:“末将李继勋,参见大帅!”
李昭扶起他,目光灼灼地盯着他的眼睛:“继勋,我给你一个任务,九死一生,你敢不敢接?”
李继勋毫不犹豫地挺起胸膛:“为大帅效死,万死不辞!”
“好!”李昭将他拉到地图前,指着泸水上游西岸的一点,“你立刻带领五百飞骑营精锐,轻装简行,连夜潜入此地。记住,你们的任务不是作战,而是侦察。我要你搞清楚,泸水上游,到底藏着什么玄机。天亮之前,我必须得到回报!”
夜色如墨,李继勋率领五百轻骑,马蹄裹布,衔枚疾走,如鬼魅般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他们沿着李昭指点的隐秘小路,悄无声息地逼近了泸水上游。
空气中,一股刺鼻的味道渐渐传来,那是桐油和硫磺混合的气味。
李继勋打了个手势,五百人立刻下马,伏低身形,如猎豹般潜行。
借着微弱的星光,眼前的一幕让他们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上游两岸的密林中,影影绰绰,堆放着一排排巨大的木桶,显然就是火油。
干枯的草料被巧妙地编织成一条长索,从林中一直延伸到江边,如同一条等待被唤醒的火龙。
而在峭壁和树梢上,无数寒光闪烁,那是早已上弦的毒箭,正对着江心。
一个完美的、恶毒的陷阱!
李继勋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凉。
若是大军真的按常规路线渡江,后果不堪设想。
他脑中飞速运转。
全部摧毁?
动静太大,必然会打草惊蛇,让段思平改变计划。
置之不理?
那明日强渡的先锋部队就是去送死。
“分出两队,去下游五里外,找个开阔地,把我们带来的备用火油和一些干草点燃,制造小范围的混乱。”李继勋压低声音下令,“动静要大,但烧一会就自行撤离,做出被发现后仓皇逃窜的样子。再留下一张我们故意画错的地图,让他们以为我们侦察错了方向。”
“都尉,那这里的陷阱……”一名副将忧虑地问。
李继勋再用水浇湿一些毒箭的箭羽,让它们无法保持精准。
我们不能完全破坏它,要让这个陷阱在最关键的时刻‘失灵’。
我要让段思平,亲眼看着他的万全之策,变成一个笑话!”
黎明时分,天际泛起鱼肚白。泸水江面上,晨雾弥漫,宛如仙境。
“咚!咚!咚!”
蜀军的战鼓声毫无征兆地响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数万大军如潮水般涌向泸水渡口,但他们的主攻方向,并非段思平预料的东岸开阔地带,而是李昭根据“北斗偏移”判断出的西岸险滩!
“杀!”
李昭一马当先,胯下“照夜玉狮子”神骏非凡,他本人更是甲胄鲜明,手中长枪如龙,第一个冲入了冰冷的江水之中!
埋伏在上游的黑风蛮将听到鼓声,先是一愣,随即狞笑起来。
他以为是李昭愚蠢,选了一条更难走的路。
“放信号!”他大吼道。
信号箭呼啸着升空,然而,预想中两岸火龙冲天而起的壮观景象并未出现。
引火的命令传了下去,点燃的引火索烧了片刻,却在靠近江边的关键位置莫名其妙地熄灭了。
几处零星的火苗,很快就被江边的湿气所吞噬。
“怎么回事!”黑风蛮将暴跳如雷。
就在他愣神的瞬间,李昭率领的先锋部队已经冲过了江心!
“放箭!放箭!”黑风蛮将气急败坏地嘶吼。
漫天箭雨倾泻而下,但因为部分箭羽被李继勋的部下提前做了手脚,准头大失,稀稀拉拉地落入江中,并未对蜀军造成有效的杀伤。
“蠢货!”东岸的段思平也看到了这混乱的一幕,气得将手中的酒杯狠狠砸在地上。
他精心设计的完美杀局,竟然在一开始就出了如此低级的纰漏!
“迎战!全军迎战!”他别无选择,只能仓促下令。
但已经晚了。
李昭已经踏上了南诏的土地,他长枪一扫,将最前排几名惊慌失措的南诏兵士连人带矛扫飞出去。
蜀军将士士气大振,紧随其后,如一把烧红的利刃,狠狠刺入了敌军仓促组织起来的防线。
喊杀声震天动地,鲜血染红了泸水,也染红了南诏的土地。
经过一个时辰的激战,蜀军成功撕开了敌军的第一道防线,在对岸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桥头堡。
李昭勒马立于高坡之上,回望身后奔流不息的泸水和对岸狼狈不堪的敌军,他的脸上没有丝毫胜利的喜悦,目光沉静而坚定。
他对身边的王翦说道:“这只是开胃菜。真正的战役,现在才开始。”
战斗告一段落,清点战场时,李继勋押着一名被俘的黑风蛮兵头目来到李昭面前。
那蛮兵被打断了双腿,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为了活命,将自己知道的一切都竹筒倒豆子般说了出来。
“……大王……大王他……他根本没指望泸水能挡住你们……他说,他说这只是为了消耗你们的锐气……他真正的……真正的主力,全都集结在……在洱海边……”
李继的脸色骤然一变。
洱海?
那已是南诏腹地。
段思平竟然在自己的国都附近设下埋伏,这是何等的自信和疯狂!
他是想诱敌深入,将蜀军一举围歼!
众将闻言,皆是倒吸一口冷气。
原来泸水的胜利,不过是敌人抛出的一个诱饵。
一股寒意从他们心底升起。
唯有李昭,听完供词后,脸上反而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
那笑容里有嘲讽,有不屑,更有滔天的战意。
他缓缓转过身,迎着吹向南诏腹地的风,一字一句地说道,声音不大,却让周围的肃杀之气陡然攀升到了顶点。
“诱我深入?好一个段思平。”
他嘴角的笑意变得冰冷而锋利。
“那我就顺他的意,杀进洱海,看看他究竟为我准备了一场怎样的盛宴。”
李昭玄色锦袍,身姿笔挺,立于沙盘之首。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扫过阶下肃立的众将。
空气中弥漫着铁甲的冰冷气息和压抑的战意,每个人的呼吸都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扼住,唯有目光随着李昭那根在沙盘上缓缓移动的手指而动。
“诸位,”李昭的声音不高,却如金石掷地,清晰地传入每一位将领的耳中,“南诏段思平,自恃天险,以为我大蜀铁骑不敢南下。他错了。”
他手指猛地一点,点在沙盘上一条蜿蜒曲折的蓝色纹路上。
“此乃泸水,入南诏之咽喉。段思平为人多疑而自负,他必会在此设下重防。但他所有的布置,都逃不过天道昭示。”李昭抬起头,其光正对应泸水东岸,这意味着,段思平的主力,必集结于此,企图凭借地利,以逸待劳。”
老将王翦眉头微蹙,上前一步,沉声道:“大帅,末将并非质疑星象之说。只是泸水水流湍急,东岸地势开阔,确是伏兵的最佳地点。若我军从东岸强渡,伤亡恐怕……”
李昭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王翦的谨慎正是他所看重的。
“王将军所虑极是。兵者,诡道也。天象为引,人心为本。段思平以为我必从东岸主攻,这便是他的第一个破绽。他越是想让我们从东岸走,我们就越要避开。”
他的手指划过泸水,移向了西岸一片看似险峻的区域。
“命令,全军整备,三日后,兵发泸水!”
众将闻令,胸中热血沸腾,齐声应诺:“遵命!”声音如洪钟大吕,震得梁上尘土簌簌而下。
无人察觉,李昭在说出“金星逆行”时,嘴角那一闪而逝的、冰冷的笑意。
那不是对星辰的敬畏,而是对人心的洞悉。
与此同时,数百里之外的南诏太和城,气氛却阴森诡谲。
段思平高坐于王座之上,手中把玩着一只来自波斯的琉璃杯,杯中猩红的酒液在昏暗的烛光下宛如鲜血。
他的面前,跪伏着一个身形彪悍如熊,浑身散发着野兽气息的蛮人。
此人正是南诏最凶悍的部落首领,黑风蛮将。
“黑风,”段思平的声音懒洋洋的,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那个蜀中来的黄口小儿,据说已经准备渡江了。”
黑风蛮将抬起头,脸上刺着狰狞的图腾,瓮声瓮气地说道:“大王放心,只要他敢来,我黑风部的五千勇士,会用毒箭把他和他的军队永远留在泸水里。”
“不够。”段思平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毒蛇般的光芒。
“我不要把他留在水里,我要让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我要让泸水,变成一条火河。”他从侍从手中接过一卷羊皮地图,扔到黑风蛮将面前。
“看这里,”段思平指着地图上的泸水上游两岸,“我已命人在此处备下三百桶火油,并用干草铺设了一条长达十里的引火带。你率领五千毒箭手,埋伏于上游密林。待李昭大军渡至江心,你便下令放箭。记住,箭雨只是为了扰乱他们的阵型,真正的杀招是火。”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愈发阴冷:“信号一响,立刻点燃引火带!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两岸将瞬间化为火墙,断其退路。江面上,我会安排人倾倒火油,让整条泸水都燃烧起来!届时,前有我东岸大军,后有火海封锁,李昭插翅难飞!”
黑风蛮将眼中迸发出嗜血的兴奋,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仿佛已经闻到了蜀军被烧成焦炭的香味。
“大王英明!我这就去办!”
段思平满意地挥了挥手,看着黑风蛮将庞大的身躯消失在殿外,他嘴角的笑意愈发浓厚。
李昭?
一个靠着祖辈余荫的年轻人罢了。
他自以为懂得兵法,却不知南诏这片土地,最厉害的从来不是兵法,而是这山、这水、这毒、这火!
蜀军大营,出征的前一夜。
万籁俱寂,唯有巡逻士兵的甲叶摩擦声和风吹过营帐的呜咽声。
李昭并未安歇,他独自一人登上了营中临时搭建的观星台。
夜空如洗,繁星璀璨,巨大的北斗七星悬于天际,清晰可见。
他并非真的迷信星象,但多年的戎马生涯让他养成了一种习惯——在大战之前,他需要绝对的安静来清空思绪,推演战局的每一个细节。
星空,便是他最好的沙盘。
他凝视着北斗,目光沉静如水。
突然,他的瞳孔微微一缩。
不是星星移动了,而是他敏锐地察觉到,今夜的风向与前几日相比,有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偏转。
风从西北而来,吹过泸水上游,会卷起西岸山谷中的湿气。
这意味着,西岸那片被斥候标为“绝壁险滩”的区域,水下的暗流可能因为上游水势的变化而减缓,甚至……形成一条可以涉险而过的临时通道。
“北斗偏移……原来应在这里。”李昭低声自语。
他口中的星象,从来都不是天意,而是对自然环境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推断。
段思平的火攻之计,最怕的就是风向不对。
而这微弱的风向变化,在段思平看来或许无足轻重,但在李昭眼中,却是足以扭转乾坤的胜机!
他霍然转身,走下高台,厉声喝道:“来人!速传飞骑营都尉李继勋!”
片刻之后,一名英武的年轻将领疾步而来,单膝跪地:“末将李继勋,参见大帅!”
李昭扶起他,目光灼灼地盯着他的眼睛:“继勋,我给你一个任务,九死一生,你敢不敢接?”
李继勋毫不犹豫地挺起胸膛:“为大帅效死,万死不辞!”
“好!”李昭将他拉到地图前,指着泸水上游西岸的一点,“你立刻带领五百飞骑营精锐,轻装简行,连夜潜入此地。记住,你们的任务不是作战,而是侦察。我要你搞清楚,泸水上游,到底藏着什么玄机。天亮之前,我必须得到回报!”
夜色如墨,李继勋率领五百轻骑,马蹄裹布,衔枚疾走,如鬼魅般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他们沿着李昭指点的隐秘小路,悄无声息地逼近了泸水上游。
空气中,一股刺鼻的味道渐渐传来,那是桐油和硫磺混合的气味。
李继勋打了个手势,五百人立刻下马,伏低身形,如猎豹般潜行。
借着微弱的星光,眼前的一幕让他们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上游两岸的密林中,影影绰绰,堆放着一排排巨大的木桶,显然就是火油。
干枯的草料被巧妙地编织成一条长索,从林中一直延伸到江边,如同一条等待被唤醒的火龙。
而在峭壁和树梢上,无数寒光闪烁,那是早已上弦的毒箭,正对着江心。
一个完美的、恶毒的陷阱!
李继勋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凉。
若是大军真的按常规路线渡江,后果不堪设想。
他脑中飞速运转。
全部摧毁?
动静太大,必然会打草惊蛇,让段思平改变计划。
置之不理?
那明日强渡的先锋部队就是去送死。
“分出两队,去下游五里外,找个开阔地,把我们带来的备用火油和一些干草点燃,制造小范围的混乱。”李继勋压低声音下令,“动静要大,但烧一会就自行撤离,做出被发现后仓皇逃窜的样子。再留下一张我们故意画错的地图,让他们以为我们侦察错了方向。”
“都尉,那这里的陷阱……”一名副将忧虑地问。
李继勋再用水浇湿一些毒箭的箭羽,让它们无法保持精准。
我们不能完全破坏它,要让这个陷阱在最关键的时刻‘失灵’。
我要让段思平,亲眼看着他的万全之策,变成一个笑话!”
黎明时分,天际泛起鱼肚白。泸水江面上,晨雾弥漫,宛如仙境。
“咚!咚!咚!”
蜀军的战鼓声毫无征兆地响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数万大军如潮水般涌向泸水渡口,但他们的主攻方向,并非段思平预料的东岸开阔地带,而是李昭根据“北斗偏移”判断出的西岸险滩!
“杀!”
李昭一马当先,胯下“照夜玉狮子”神骏非凡,他本人更是甲胄鲜明,手中长枪如龙,第一个冲入了冰冷的江水之中!
埋伏在上游的黑风蛮将听到鼓声,先是一愣,随即狞笑起来。
他以为是李昭愚蠢,选了一条更难走的路。
“放信号!”他大吼道。
信号箭呼啸着升空,然而,预想中两岸火龙冲天而起的壮观景象并未出现。
引火的命令传了下去,点燃的引火索烧了片刻,却在靠近江边的关键位置莫名其妙地熄灭了。
几处零星的火苗,很快就被江边的湿气所吞噬。
“怎么回事!”黑风蛮将暴跳如雷。
就在他愣神的瞬间,李昭率领的先锋部队已经冲过了江心!
“放箭!放箭!”黑风蛮将气急败坏地嘶吼。
漫天箭雨倾泻而下,但因为部分箭羽被李继勋的部下提前做了手脚,准头大失,稀稀拉拉地落入江中,并未对蜀军造成有效的杀伤。
“蠢货!”东岸的段思平也看到了这混乱的一幕,气得将手中的酒杯狠狠砸在地上。
他精心设计的完美杀局,竟然在一开始就出了如此低级的纰漏!
“迎战!全军迎战!”他别无选择,只能仓促下令。
但已经晚了。
李昭已经踏上了南诏的土地,他长枪一扫,将最前排几名惊慌失措的南诏兵士连人带矛扫飞出去。
蜀军将士士气大振,紧随其后,如一把烧红的利刃,狠狠刺入了敌军仓促组织起来的防线。
喊杀声震天动地,鲜血染红了泸水,也染红了南诏的土地。
经过一个时辰的激战,蜀军成功撕开了敌军的第一道防线,在对岸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桥头堡。
李昭勒马立于高坡之上,回望身后奔流不息的泸水和对岸狼狈不堪的敌军,他的脸上没有丝毫胜利的喜悦,目光沉静而坚定。
他对身边的王翦说道:“这只是开胃菜。真正的战役,现在才开始。”
战斗告一段落,清点战场时,李继勋押着一名被俘的黑风蛮兵头目来到李昭面前。
那蛮兵被打断了双腿,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为了活命,将自己知道的一切都竹筒倒豆子般说了出来。
“……大王……大王他……他根本没指望泸水能挡住你们……他说,他说这只是为了消耗你们的锐气……他真正的……真正的主力,全都集结在……在洱海边……”
李继的脸色骤然一变。
洱海?
那已是南诏腹地。
段思平竟然在自己的国都附近设下埋伏,这是何等的自信和疯狂!
他是想诱敌深入,将蜀军一举围歼!
众将闻言,皆是倒吸一口冷气。
原来泸水的胜利,不过是敌人抛出的一个诱饵。
一股寒意从他们心底升起。
唯有李昭,听完供词后,脸上反而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
那笑容里有嘲讽,有不屑,更有滔天的战意。
他缓缓转过身,迎着吹向南诏腹地的风,一字一句地说道,声音不大,却让周围的肃杀之气陡然攀升到了顶点。
“诱我深入?好一个段思平。”
他嘴角的笑意变得冰冷而锋利。
“那我就顺他的意,杀进洱海,看看他究竟为我准备了一场怎样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