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仿佛凝固了。阿英怔怔地看着眼前哭成泪人的苏晴,脑子里一片混乱。
前女友?志远的前女友?之前秀玲姐电话里跟她提过的姑娘?和这个她刚刚救下的、让她心生怜惜的姑娘竟然是同一个人?
这世界怎么会这么小?这缘分怎么会这么……残酷,又这么奇妙?
她消化了这个惊人的消息足足有几分钟,才慢慢找回自己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确认:“你……你是不是当教师的?我听秀玲姐提到过,你们……什么时候的事?怎么会……”
她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她认为懂事可靠的志远,怎么会那么犯浑,不珍惜眼前这位姑娘?
而且看苏晴这伤心欲绝的样子,显然受了极大的委屈。
苏晴的哭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疲惫和倾诉的欲望。
在这个与志远有着深刻关联、又对她有救命之恩的英姐面前,她那些压抑了太久的心事,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流淌的出口。
她用手背擦去眼泪,声音还带着浓重的鼻音:“我们……分开没多久。也就几个月,具体原因,很复杂……”
她顿了顿,组织着语言,那些不愿回忆的片段再次清晰起来,“可能……是性格不合吧,也可能……是感情淡了。他……”话到嘴边,苏晴没有继续说下去。
她只是说感情淡了,性格不合,省略了很多中间的细节,但阿英是过来人,从她闪烁的言辞和深切的悲伤里,能窥见一二。
她叹了口气,重新坐回苏晴对面,给她递了张纸巾:“慢慢说,姐听着呢。在这儿,你就当在自己家,有什么委屈,都说出来。”
这份包容和理解,让苏晴的心防进一步瓦解。她断断续续地开始讲述。
她从起初见到志远时的好感,讲到志远从一个混混慢慢变好。从恋爱初期那些平淡却温馨的日子,讲到支教遇到刘军后的变故,从刘军订婚后的改变,讲到和刘军离婚后自己独自一人来到这里.....
她没有说志远的不是,反而一直强调是自己对不起志远,是自己看错了人选了刘军。
阿英静静地听着,不时给她倒点水,眉头却越皱越紧。
“刘军,真是个混蛋!”听到最后,阿英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脸上带着怒其不争的愠色。
“他怎么能这么对你!没有他,你说不定还会和志远在一起,这个混账东西,拆散了你和志远,最后还背叛了你。”
苏晴摇了摇头,泪水再次盈眶:“英姐……是我当时被他蒙蔽了。主要还是怪我,怪我没有珍惜志远....”
“傻孩子,恋爱中没有谁对谁错。”阿英打断她,语气斩钉截铁,“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得不到,你们走到这一步,也只能是情深缘浅了!”
“还有这个志远,也真是的,这么轻易就放手了?他不知道争取吗?看看你,多好的一个姑娘。”
阿英的仗义执言和毫无保留的袒露,让苏晴冰封的心湖注入了一股暖流。她感受到了一种来自长辈的、毫无条件的维护,这是她在之前的婚姻和后来的漂泊中,很久没有体会过的。
“英姐,你别怪他……”苏晴下意识地还想为志远辩解一句。
“我能不怪他吗?”阿英叹了口气,眼神复杂地看着苏晴,“我虽然这么多年没回去,但在我心里,秀玲姐家就跟我的娘家一样。志远那孩子,我也是一直当自家晚辈看的。现在出了这种事,我……我真是又心疼他又生他的气!”
她拉过苏晴的手,轻轻拍着:“孩子,你受苦了,离了婚,一个人跑这么远,还差点……唉!要是你真出点什么事,我以后哪有脸去见秀玲姐!”
提到秀玲姐,阿英的话匣子也打开了。她开始讲述当年她和秀玲一起打工,秀玲开始被欺负她还站出来替秀玲出头,到后来两姐妹关系越来越好,再到她离开的时候秀玲在车站送别的情景......
“秀玲姐那人,心眼特别好......”说到这里,阿英的眼神陷入回忆,带着温暖的笑意。
苏晴静静地听着,通过这些陌生的往事,拼凑着志远成长环境的画面。
“英姐,”苏晴轻声问,“你……你会把遇到我的事,告诉……告诉秀玲阿姨吗?”
阿英愣了一下,随即坚定地摇摇头:“不,我不会。这是你们年轻人之间的事,我一个外人,不该多嘴。再说了,我现在告诉你这些,是觉得跟你有缘,心疼你。至于志远那边……”
她叹了口气,“他自己选的路,让他自己走吧。”
她看着苏晴,眼神慈爱而坚定:“你现在啊,就安安心心在我这儿住下。把这儿当自己家,想住多久住多久。外面不安全,你一个人我也不放心。等什么时候心情平复了,想清楚了下一步,再做打算,好不好?”
面对阿英真诚的挽留,想起昨晚的惊魂和眼前的温暖,苏晴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
她漂泊太久,真的太需要一个安全的港湾歇歇脚了。她用力地点了点头,眼泪再次滑落,但这一次,是温暖的、感激的泪水。
“谢谢你,英姐。”
阳光彻底照亮了房间,餐桌上的小米粥还冒着丝丝热气。
在这个远离玉林也远离山东的陌生小城,因为一场未遂的阴谋和一段陈年的缘分,两个女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一个找到了暂时的避风港和情感的慰藉,另一个,则在守护故人之子前女友的过程中,仿佛也弥补了某种对“娘家”的遗憾与牵挂。
而远在山东的赵志远,对此一无所知。他只是在办公室里,心神不宁地一遍遍看着手机,等待着扎西那边关于苏晴“下一站”的、不知何时才会到来的消息。
他并不知道,他生命中两个重要的女人,已经以一种他绝对意想不到的方式,——“相遇了”。
前女友?志远的前女友?之前秀玲姐电话里跟她提过的姑娘?和这个她刚刚救下的、让她心生怜惜的姑娘竟然是同一个人?
这世界怎么会这么小?这缘分怎么会这么……残酷,又这么奇妙?
她消化了这个惊人的消息足足有几分钟,才慢慢找回自己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确认:“你……你是不是当教师的?我听秀玲姐提到过,你们……什么时候的事?怎么会……”
她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她认为懂事可靠的志远,怎么会那么犯浑,不珍惜眼前这位姑娘?
而且看苏晴这伤心欲绝的样子,显然受了极大的委屈。
苏晴的哭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疲惫和倾诉的欲望。
在这个与志远有着深刻关联、又对她有救命之恩的英姐面前,她那些压抑了太久的心事,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流淌的出口。
她用手背擦去眼泪,声音还带着浓重的鼻音:“我们……分开没多久。也就几个月,具体原因,很复杂……”
她顿了顿,组织着语言,那些不愿回忆的片段再次清晰起来,“可能……是性格不合吧,也可能……是感情淡了。他……”话到嘴边,苏晴没有继续说下去。
她只是说感情淡了,性格不合,省略了很多中间的细节,但阿英是过来人,从她闪烁的言辞和深切的悲伤里,能窥见一二。
她叹了口气,重新坐回苏晴对面,给她递了张纸巾:“慢慢说,姐听着呢。在这儿,你就当在自己家,有什么委屈,都说出来。”
这份包容和理解,让苏晴的心防进一步瓦解。她断断续续地开始讲述。
她从起初见到志远时的好感,讲到志远从一个混混慢慢变好。从恋爱初期那些平淡却温馨的日子,讲到支教遇到刘军后的变故,从刘军订婚后的改变,讲到和刘军离婚后自己独自一人来到这里.....
她没有说志远的不是,反而一直强调是自己对不起志远,是自己看错了人选了刘军。
阿英静静地听着,不时给她倒点水,眉头却越皱越紧。
“刘军,真是个混蛋!”听到最后,阿英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脸上带着怒其不争的愠色。
“他怎么能这么对你!没有他,你说不定还会和志远在一起,这个混账东西,拆散了你和志远,最后还背叛了你。”
苏晴摇了摇头,泪水再次盈眶:“英姐……是我当时被他蒙蔽了。主要还是怪我,怪我没有珍惜志远....”
“傻孩子,恋爱中没有谁对谁错。”阿英打断她,语气斩钉截铁,“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得不到,你们走到这一步,也只能是情深缘浅了!”
“还有这个志远,也真是的,这么轻易就放手了?他不知道争取吗?看看你,多好的一个姑娘。”
阿英的仗义执言和毫无保留的袒露,让苏晴冰封的心湖注入了一股暖流。她感受到了一种来自长辈的、毫无条件的维护,这是她在之前的婚姻和后来的漂泊中,很久没有体会过的。
“英姐,你别怪他……”苏晴下意识地还想为志远辩解一句。
“我能不怪他吗?”阿英叹了口气,眼神复杂地看着苏晴,“我虽然这么多年没回去,但在我心里,秀玲姐家就跟我的娘家一样。志远那孩子,我也是一直当自家晚辈看的。现在出了这种事,我……我真是又心疼他又生他的气!”
她拉过苏晴的手,轻轻拍着:“孩子,你受苦了,离了婚,一个人跑这么远,还差点……唉!要是你真出点什么事,我以后哪有脸去见秀玲姐!”
提到秀玲姐,阿英的话匣子也打开了。她开始讲述当年她和秀玲一起打工,秀玲开始被欺负她还站出来替秀玲出头,到后来两姐妹关系越来越好,再到她离开的时候秀玲在车站送别的情景......
“秀玲姐那人,心眼特别好......”说到这里,阿英的眼神陷入回忆,带着温暖的笑意。
苏晴静静地听着,通过这些陌生的往事,拼凑着志远成长环境的画面。
“英姐,”苏晴轻声问,“你……你会把遇到我的事,告诉……告诉秀玲阿姨吗?”
阿英愣了一下,随即坚定地摇摇头:“不,我不会。这是你们年轻人之间的事,我一个外人,不该多嘴。再说了,我现在告诉你这些,是觉得跟你有缘,心疼你。至于志远那边……”
她叹了口气,“他自己选的路,让他自己走吧。”
她看着苏晴,眼神慈爱而坚定:“你现在啊,就安安心心在我这儿住下。把这儿当自己家,想住多久住多久。外面不安全,你一个人我也不放心。等什么时候心情平复了,想清楚了下一步,再做打算,好不好?”
面对阿英真诚的挽留,想起昨晚的惊魂和眼前的温暖,苏晴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
她漂泊太久,真的太需要一个安全的港湾歇歇脚了。她用力地点了点头,眼泪再次滑落,但这一次,是温暖的、感激的泪水。
“谢谢你,英姐。”
阳光彻底照亮了房间,餐桌上的小米粥还冒着丝丝热气。
在这个远离玉林也远离山东的陌生小城,因为一场未遂的阴谋和一段陈年的缘分,两个女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一个找到了暂时的避风港和情感的慰藉,另一个,则在守护故人之子前女友的过程中,仿佛也弥补了某种对“娘家”的遗憾与牵挂。
而远在山东的赵志远,对此一无所知。他只是在办公室里,心神不宁地一遍遍看着手机,等待着扎西那边关于苏晴“下一站”的、不知何时才会到来的消息。
他并不知道,他生命中两个重要的女人,已经以一种他绝对意想不到的方式,——“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