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跨越千里的“守护”-《一九八五到二零二五》

  第二天一早。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温柔地洒在苏晴的脸上。她缓缓睁开眼,有一瞬间的恍惚,不知身在何处。

  随即,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惊险的逃离、温暖的收留、与英姐深刻的交谈,还有那些关于志远、关于过往的沉重倾诉。

  睡醒后的她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那些憋在心里太久的话,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信赖的倾听者,而英姐的包容和理解,更像是一剂良药,抚慰了她千疮百孔的心。

  她起身走出房间,空气中还是已经弥漫着早餐的香气。阿英正在厨房里忙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心情似乎很不错。

  “英姐,早。”苏晴轻声打招呼,脸上带着一丝腼腆却真实的笑容。

  “哎,醒啦?快,洗漱吃饭,今天熬了你喜欢的小米粥,还蒸了包子。”阿英回头,笑容灿烂,仿佛昨夜那个辗转反侧做出重大决定的人不是她。

  餐桌上,气氛温馨而自然。

  苏晴小口喝着粥,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打算。她不能一直打扰英姐,终究还是要继续上路的。

  只是,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她心里依旧茫然。

  “苏晴,”阿英放下筷子,看着苏晴,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郑重,“有件事,姐想跟你商量一下。”

  苏晴抬起头,迎上阿英的目光:“英姐,你说。”

  阿英斟酌着用语,缓缓说道:“你看,你一个人在外面,姐实在是不放心。那天的事,想想都后怕。这世道,坏人脸上也没刻字,你一个姑娘家,长得又这么招人稀罕,难保不会再遇到麻烦。”

  苏晴的眼神黯淡了一下,她知道英姐说的是事实。独自旅行的这些日子,表面的坚强下,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只有她自己知道。

  阿英观察着她的神色,继续说道:“姐知道你心里难受,想散散心。但是散心不一定非要一个人漫无目的地漂泊,那样太苦了,也太危险了。”

  她顿了顿,抛出了个人提议,“姐想着,要不……姐送你回山东吧?”

  “回山东?”苏晴愣住了,这个提议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对,回山东。”阿英肯定地点点头,语气更加柔和,“不是逼你回老家或者面对什么,就是单纯地想把你平安送回去。回到熟悉的地方,有朋友,有家人,总比你一个人在外面安全。而且……”

  阿英笑了笑,眼神里带着一丝怀念和期待,“我也好多年没回山东了,正好趁这个机会,回“娘家”看看,看看你秀玲阿姨他们,顺便也当是旅旅游,散散心。”

  苏晴彻底怔住了。她看着阿英真诚而关切的眼睛,心里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回山东?她不是没想过,只是近乡情怯,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父母关切又担忧的眼神,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

  可是,英姐的话句句在理,一个人漂泊的风险,经过那晚,她已经刻骨铭心。

  而且,英姐不是为了劝她回去而找的借口,她是真的想回去看看,还想亲自护送她。这份情意,沉重得让她不知如何回报。

  “英姐……这……这太麻烦你了!你的饭店怎么办?”苏晴下意识地拒绝,她不想因为自己而影响阿英的生活。

  “饭店关门几天没事!”阿英大手一挥,浑不在意,“我都想好了,正好趁这个机会歇业整顿一下,也让老李他们放个假。什么事都比不上人重要!苏晴,姐是真心疼你,不能再看着你一个人去冒险了。你就当是成全姐,让姐护你这一程,也陪姐回“娘家”看看,行吗?”

  阿英的话语恳切,眼神里充满了不容拒绝的坚定和慈爱。苏晴的鼻子一酸,眼泪又在眼眶里打转。

  她何德何能,在遭遇背叛、孤身漂泊之后,还能遇到这样一位如同长辈般呵护她的姐姐。

  她低下头,沉默了片刻。脑海里闪过父母日渐苍老的面容,闪过志远模糊的身影,也闪过一个人在路上时的孤独和无助。

  也许……也许英姐说的是对的。她是该回去了。至少,不能让真正关心她的人再提心吊胆。

  她抬起头,用手背擦去眼角的湿润,看着阿英,用力地点了点头:“英姐……谢谢你。我……我跟你回去。”

  “哎!这就对了!”阿英顿时喜笑颜开,仿佛解决了一桩天大的心事,“好孩子,这就对了!咱们就当结伴旅游了,一路上看看风景,说说话,高高兴兴地回家!”

  决定了行程,气氛立刻变得轻松而充满期待起来。

  阿英是个行动派,立刻开始盘算:“这次咱们“高消费”一把,咱们坐卧铺回去,又安全还舒服。我这就去火车站看看票,咱们明天一早就出发怎么样?早点到家,你秀玲阿姨他们也等着呢。”她不动声色地提到了秀玲,观察着苏晴的反应。

  苏晴听到“秀玲阿姨”,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眼神闪过一丝复杂,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她轻轻“嗯”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既然决定回去,有些人和事,终究是无法完全避开的。

  而且,那是英姐心心念念的姐姐,她不能因为自己的心结而让英姐为难。

  阿英见她没有明显的抵触,心里暗暗松了口气,更加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开始忙碌地准备起来。阿英利索地安排了饭店歇业的事宜,给员工放了假。

  苏晴则帮着阿英简单收拾了行李。看着阿英兴奋地准备带给秀玲一家的本地特产,苏晴的心情也奇异地平静下来。

  这条突如其来的归途,因为有了阿英的陪伴,似乎不再那么令人恐惧和抗拒,反而染上了一丝温暖和安心的色彩。

  而在山东,接到阿英确认出发电话的秀玲,也忙碌了起来。

  她开始仔细打扫家里的房间,换上干净松软的被子,想着阿英爱吃的菜,拉着平安一起去市场大采购。家里许久没有这么值得期待的客人了,而且,还是两位如此特殊的“客人”。

  志远对此依旧一无所知。

  他并不知道,一场指向他家、关联着他过去与现在的归途,已经悄然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