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咱们白开了几个月车,还倒赚了三千块?”
“对!就是这个理!”志远兴奋地拍了下大腿,又赶紧看了眼熟睡的儿子,“我琢磨着,咱们不如先不买新车了。再去淘辆二手车,边开边卖,把这当成一门生意来做!”
大丽轻轻拍着怀里的沐晨,认真思考起来:“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志远,二手车生意可不好做,咱们什么都不懂,万一赔了怎么办?”
“不试试怎么知道?”志远眼中闪着不服输的光,“我可以去学!”
说干就干。
从那天起,志远就像变了个人。他彻底迷上了二手车这行,每天在各个二手车市场里转悠,趴在地上学着别人看底盘,打着手机电筒检查发动机舱,逢人就递烟请教。
回到家就守在电脑前,不停地刷新58同城和赶集网,浏览着海量的卖车信息,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车源信息和价格走势。
手机店的柜台前,很难再见到志远的身影。店里的大小事务,几乎全压在了大丽一个人肩上。
她既要照顾孩子,又要打理生意,常常忙得连口水都喝不上。
秀玲看在眼里,心疼儿子儿媳。她二话没说,简单收拾了行李就搬到了店里二楼住下。
“你们年轻人闯事业,孩子交给我。”她抱着小沐晨,说得干脆利落而坚定!
有了母亲坐镇后方,照看孩子,料理家务,志远和大丽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往前冲。
这行当看似门槛低,实则暗礁密布。
一次,志远看中了一辆报价极低的东风本田思域,车主声称急用钱才贱卖。志远围着车转了几圈,外观漆面光亮,内饰也整洁,他心里一阵窃喜,以为捡了个大漏。
好在付定金前,他多了个心眼,请修车师傅过来复检。
老师傅只试驾了一圈,又升起底盘看了一眼,就把他拉到一边:“这车泡过水,车内一股味,地毯下面还有霉斑,线路都是隐患,不能要。”志远惊出一身冷汗,这才避免了一场大损失。
还有一次,他收了辆看起来不错的桑塔纳,整备后很快就卖出去了。没想到买家开了两天就跑回来,说空调不制冷。志远二话不说,自掏腰包给人修好了。
这些事让他明白,光看表面不行,每个细节都要检查到位。
吃一堑,长一智。
志远收车愈发谨慎,但也因此错过了不少看似不错的机会。有时为了压价,和卖家磨破嘴皮子,最后却因为几百块钱谈不拢,眼睁睁看着车被别人收走。
他也会郁闷,但更多的是不服气,逼着自己更快地学习,更准地判断。
转机出现在他收到一辆二手五菱宏光。这车虽然旧,但发动机工况极好,拉货载人都实用。
志远收回来后,把车里车外彻底清洗、整备,更换了老化的雨刮器和灯泡,成本控制得极低。
他精心拍了照片,着重突出其皮实耐用的特点,挂到网上后,当天下午就被一个做水果生意的小贩看中,试驾后直接全款开走。
这一单,利润虽然不算最高,但周转极快,让志远深刻理解了流通为王的道理。
他渐渐摸到了门道:在小城市场,不需要追求高档车型,而是要找准老百姓的真实需求。
皮实耐用的国产车、省油的日系小车,都是抢手货。
他坚持三个原则:不收事故车、不收下线车、不隐瞒车况。每卖出一辆车,他都会细心讲解车辆特点。
口碑就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老顾客带新顾客,连隔壁县市的人都专门来找他买车。
半年后,志远的二手车生意终于走上了正轨,每个月稳定能卖出几辆车,收入渐渐超过了手机店。
这天傍晚,志远刚帮一个顾客办完过户手续回到店里。大丽正在算账,秀玲抱着沐晨在店里踱步。
志远看着这一幕,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不需要买新车了,现在店里常备着两三辆整备一新的二手车,哪辆都能开。
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事业的新方向。
妈,大丽,志远轻声说,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
大丽抬起头,温柔地笑了:一家人说什么辛苦。看你做得这么起劲,我们也高兴。
秀玲怀里的沐晨仿佛听懂了似的,咧开没牙的小嘴笑了。志远接过儿子,在他嫩嫩的小脸上亲了一口。
对志远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门生意,更是他给家人的一份承诺——无论前路多难,他都要带着他们驶向更好的明天。
时光荏苒,转眼沐晨已经会摇摇晃晃地走路了。
这小家伙最喜欢在店里转悠,偶尔还会趴在方向盘上,学着爸爸的样子。
鸣笛笛——沐晨奶声奶气地喊着,小手在方向盘上乱按。
志远一把将儿子抱起来,让他坐在自己腿上:来,爸爸教你,这是喇叭。
大丽在一旁看着父子俩的互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店的生意稳定,二手车业务更是蒸蒸日上。
志远,我又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是之前买五菱宏光的水果贩子,这次他带着表弟来看车,我表弟也要买辆拉货的车,我就认准你家了!
志远连忙迎上去,细心介绍起刚收来的一辆长城风骏。大丽默契地泡好茶,秀玲则带着沐晨到二楼玩耍,给志远谈生意留出空间。
这样的场景如今已是家常便饭。
志远在二手车行业渐渐做出了名气,很多人都知道手机店老板收车实在,卖车也实在。
后来,他不仅在本县做生意,还经常跑到邻县去收车,业务范围越来越广。
这天下午,志远刚从市里开回一辆二手雨燕,就看见钢蛋和黄毛在店门口等着。
远子,可以啊!钢蛋围着朗逸转了一圈,这车收拾得真板正。
黄毛也连连点头:比那些二手车行的车看着都精神。
志远笑着递烟:都是慢慢摸索出来的。
要我说,钢蛋吐了个烟圈,你现在生意做这么大,还挤在这小门脸里,太憋屈了。你看,你手机店门口就这么几个公共车位,你把几辆二手车一停,别人都停不了,时间久了难免会产生矛盾,而且做二手车就要有大点的场地,收拾车的一些基本工具你要备好,你在这手机店里能搞得定?”
这话说到了志远心坎上。他早就想扩大经营,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晚上打烊后,志远和大丽商量起这事。
大丽,我想找个城郊结合的旧厂房租下来。你在这边继续卖手机,那边专门做二手车。你觉得怎么样?
大丽点点头:只要你决定的事,我都支持你,前提是要有把握才行,毕竟要投资不少钱。”
这个你放心,志远胸有成竹。
“对!就是这个理!”志远兴奋地拍了下大腿,又赶紧看了眼熟睡的儿子,“我琢磨着,咱们不如先不买新车了。再去淘辆二手车,边开边卖,把这当成一门生意来做!”
大丽轻轻拍着怀里的沐晨,认真思考起来:“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志远,二手车生意可不好做,咱们什么都不懂,万一赔了怎么办?”
“不试试怎么知道?”志远眼中闪着不服输的光,“我可以去学!”
说干就干。
从那天起,志远就像变了个人。他彻底迷上了二手车这行,每天在各个二手车市场里转悠,趴在地上学着别人看底盘,打着手机电筒检查发动机舱,逢人就递烟请教。
回到家就守在电脑前,不停地刷新58同城和赶集网,浏览着海量的卖车信息,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车源信息和价格走势。
手机店的柜台前,很难再见到志远的身影。店里的大小事务,几乎全压在了大丽一个人肩上。
她既要照顾孩子,又要打理生意,常常忙得连口水都喝不上。
秀玲看在眼里,心疼儿子儿媳。她二话没说,简单收拾了行李就搬到了店里二楼住下。
“你们年轻人闯事业,孩子交给我。”她抱着小沐晨,说得干脆利落而坚定!
有了母亲坐镇后方,照看孩子,料理家务,志远和大丽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往前冲。
这行当看似门槛低,实则暗礁密布。
一次,志远看中了一辆报价极低的东风本田思域,车主声称急用钱才贱卖。志远围着车转了几圈,外观漆面光亮,内饰也整洁,他心里一阵窃喜,以为捡了个大漏。
好在付定金前,他多了个心眼,请修车师傅过来复检。
老师傅只试驾了一圈,又升起底盘看了一眼,就把他拉到一边:“这车泡过水,车内一股味,地毯下面还有霉斑,线路都是隐患,不能要。”志远惊出一身冷汗,这才避免了一场大损失。
还有一次,他收了辆看起来不错的桑塔纳,整备后很快就卖出去了。没想到买家开了两天就跑回来,说空调不制冷。志远二话不说,自掏腰包给人修好了。
这些事让他明白,光看表面不行,每个细节都要检查到位。
吃一堑,长一智。
志远收车愈发谨慎,但也因此错过了不少看似不错的机会。有时为了压价,和卖家磨破嘴皮子,最后却因为几百块钱谈不拢,眼睁睁看着车被别人收走。
他也会郁闷,但更多的是不服气,逼着自己更快地学习,更准地判断。
转机出现在他收到一辆二手五菱宏光。这车虽然旧,但发动机工况极好,拉货载人都实用。
志远收回来后,把车里车外彻底清洗、整备,更换了老化的雨刮器和灯泡,成本控制得极低。
他精心拍了照片,着重突出其皮实耐用的特点,挂到网上后,当天下午就被一个做水果生意的小贩看中,试驾后直接全款开走。
这一单,利润虽然不算最高,但周转极快,让志远深刻理解了流通为王的道理。
他渐渐摸到了门道:在小城市场,不需要追求高档车型,而是要找准老百姓的真实需求。
皮实耐用的国产车、省油的日系小车,都是抢手货。
他坚持三个原则:不收事故车、不收下线车、不隐瞒车况。每卖出一辆车,他都会细心讲解车辆特点。
口碑就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老顾客带新顾客,连隔壁县市的人都专门来找他买车。
半年后,志远的二手车生意终于走上了正轨,每个月稳定能卖出几辆车,收入渐渐超过了手机店。
这天傍晚,志远刚帮一个顾客办完过户手续回到店里。大丽正在算账,秀玲抱着沐晨在店里踱步。
志远看着这一幕,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不需要买新车了,现在店里常备着两三辆整备一新的二手车,哪辆都能开。
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事业的新方向。
妈,大丽,志远轻声说,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
大丽抬起头,温柔地笑了:一家人说什么辛苦。看你做得这么起劲,我们也高兴。
秀玲怀里的沐晨仿佛听懂了似的,咧开没牙的小嘴笑了。志远接过儿子,在他嫩嫩的小脸上亲了一口。
对志远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门生意,更是他给家人的一份承诺——无论前路多难,他都要带着他们驶向更好的明天。
时光荏苒,转眼沐晨已经会摇摇晃晃地走路了。
这小家伙最喜欢在店里转悠,偶尔还会趴在方向盘上,学着爸爸的样子。
鸣笛笛——沐晨奶声奶气地喊着,小手在方向盘上乱按。
志远一把将儿子抱起来,让他坐在自己腿上:来,爸爸教你,这是喇叭。
大丽在一旁看着父子俩的互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店的生意稳定,二手车业务更是蒸蒸日上。
志远,我又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是之前买五菱宏光的水果贩子,这次他带着表弟来看车,我表弟也要买辆拉货的车,我就认准你家了!
志远连忙迎上去,细心介绍起刚收来的一辆长城风骏。大丽默契地泡好茶,秀玲则带着沐晨到二楼玩耍,给志远谈生意留出空间。
这样的场景如今已是家常便饭。
志远在二手车行业渐渐做出了名气,很多人都知道手机店老板收车实在,卖车也实在。
后来,他不仅在本县做生意,还经常跑到邻县去收车,业务范围越来越广。
这天下午,志远刚从市里开回一辆二手雨燕,就看见钢蛋和黄毛在店门口等着。
远子,可以啊!钢蛋围着朗逸转了一圈,这车收拾得真板正。
黄毛也连连点头:比那些二手车行的车看着都精神。
志远笑着递烟:都是慢慢摸索出来的。
要我说,钢蛋吐了个烟圈,你现在生意做这么大,还挤在这小门脸里,太憋屈了。你看,你手机店门口就这么几个公共车位,你把几辆二手车一停,别人都停不了,时间久了难免会产生矛盾,而且做二手车就要有大点的场地,收拾车的一些基本工具你要备好,你在这手机店里能搞得定?”
这话说到了志远心坎上。他早就想扩大经营,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晚上打烊后,志远和大丽商量起这事。
大丽,我想找个城郊结合的旧厂房租下来。你在这边继续卖手机,那边专门做二手车。你觉得怎么样?
大丽点点头:只要你决定的事,我都支持你,前提是要有把握才行,毕竟要投资不少钱。”
这个你放心,志远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