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拆房拆出银元-《一九八五到二零二五》

  夏日的午后,蝉鸣在村口的老槐树上扯得又长又响,阳光把土路晒得泛出白花花的光,连空气都带着股灼人的热气。

  赵保安躺在床上,身上的伤疼得他直哼哼,额头上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侧着身,脸朝着墙,听见外屋传来赵老太尖利的骂声,不用细听也知道,准是又在数落秀玲。

  “那个丧门星,要不是她搅和,老三的能挨了这顿打?我看她就是见不得咱们赵家好!”

  赵老太坐在灶门前的小板凳上,手里攥着根烧火棍,一下下戳着地上的柴火,眼里的怨怼几乎要溢出来。

  “我这可怜的儿啊....你看看你都被打成什么样了。”赵老太突然又哭了起来。

  赵保安闷哼了一声,想说句“少说两句”,可刚想张嘴,脸上的疼劲一上来,话到嘴边又变成了抽气声。

  就在这时,院门口“哐当”一声,是老二赵磊撞开了门。

  他满头大汗,后背湿了一大片,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他连鞋上的油泥都顾不上蹭,三步并作两步,一把抓住赵老太的胳膊就往大门外拽。

  “娘!娘!你快跟我走!”赵磊的声音带着急吼吼的颤音,眼睛瞪得溜圆,压根没看里屋床上的保安!

  赵老太被他拽得一个趔趄,手里的烧火棍“啪嗒”掉在地上,她甩开赵磊的手,怒道:“你发的什么疯?拉我上哪去!”

  “不是,娘,出大事了!”赵磊喘着粗气,压低了声音,可语气里的慌张藏不住。

  “这事你我都做不了主,得去果园找俺爹!”赵磊一边说一边拉着赵老太往果园跑。

  果园里,一见到赵老汉,赵磊就开了口。

  “爹,娘,你俩听了可别动气!”

  “我听工友说……说李兰之前被退过婚!这可咋整啊?”

  “啥?......”赵老汉问:“你再说一遍”

  李兰是媒婆刚给保安介绍的对象,模样周正,性子也看着温顺。

  赵老太前两天还美滋滋地跟街坊说,这下保安的婚事总算有着落了。

  而此时赵老太的眼睛猛地一瞪,脸上的怒气瞬间被惊愕取代。

  “退过婚?我前两天刚从媒婆家回来,她半个字都没提啊!这死老婆子,是想坑咱们赵家?”

  她急得在原地转了两圈,手在衣裳上乱擦着,嘴里念叨着:“这可不行,要是让村里人知道了,还不得戳咱们脊梁骨?说咱们赵家娶不上媳妇,连被退过婚的都要……”

  “就是啊娘,”赵磊急得直跺脚,“要不这亲事就算了吧?”

  “算什么算?”赵老太突然停下脚步,眼睛里闪过一丝精明的狠劲,

  刚才的慌张像是被一阵风吹跑了,“你别听他们瞎咧咧!”

  “这也只是听说,再说了退过婚怎么了?又不是离过婚,隔壁村的去年娶了个离婚的,这不来年给生了个大胖小!”

  她往赵磊跟前凑了凑,压低声音,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这事谁也不准提,烂在肚子里!

  赵老汉想说什么,但又咽了回去,只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过两天我就找媒婆去,把婚事先定了,免得夜长梦多!”赵老太说。

  说完,她狠狠剜了赵磊一眼,转身就往自己屋里走,留下赵磊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张着嘴,半天没回过神来。

  阳光晒在他黝黑的脸上,他挠了挠头,心里乱糟糟的,总觉得这事没娘说的那么简单。

  可他又不敢违逆,只能叹着气蹲在了地上。

  而此时,东头秀玲家那院,正围着一群人。

  喧闹声几乎盖过了蝉鸣,发生的事远比赵家这点家长里短离奇得多!

  何师傅正带人紧赶慢赶的拆着茅草屋,没想到刚拆到东墙根,一个年轻工人的锄头“当啷”一声,磕到了个硬东西。

  “啥玩意儿?”

  众扒开松动的泥土,露出个巴掌大的陶罐子。

  看着有些年头了。

  罐子被抱出来,擦了擦上面的泥,打开盖子一看,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块银元,白花花的,在太阳底下闪着温润的光——是袁大头。

  “我的娘嘞!是银元!”只听一声喊,周围干活的人都围了过来,伸着脖子往罐子里瞅,眼睛里全是惊讶和热意。

  “拆房拆出银元,这可第一次遇见!”有人咂着嘴说。

  “管他是谁的,挖出来就是缘分,咱们分了吧?”

  一个瘦高个工人搓着手,眼里闪着贪婪的光,“何师傅,您看……”

  周围几人也跟着附和,七嘴八舌地说分了算了。

  何师傅却皱着眉,摆了摆手:“这可不行。老房子是秀玲家的!”

  “老马书记信任咱们,还没动工就把工钱都给了,遇到这事,咱给分了,那成啥了?”

  他把陶罐往旁边一个信得过的工人手里一塞:“你们在这儿看着,别让外人动,我去趟马书记家。”

  说完,蹬上墙角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叮铃哐啷地就往老马书记家赶。

  老马书记家的院子里,秀玲正帮她娘择菜。老马书记则在一旁抱着自己的外孙。

  听见何师傅气喘吁吁地把挖到银元的事一说,她只是淡淡笑了笑,眼里没什么波澜。

  那些银元和她没什么关系,她现在只想尽快把房子修好,搬回去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可老马书记却觉得不对劲。他放下手里的旱烟袋,眉头拧了起来:

  “墙根下埋银元?走,秀玲,咱们跟老何去看看。”

  三人赶到时,门口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乡亲,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

  赵老太不知什么时候也挤在了人群前头,叉着腰,像是在护着什么宝贝似的。

  看见老马书记和秀玲来了,心里一慌,马上说道:

  “我就说这是我公公在南京当兵的时候托人带回来的,怪不得后来找不到了,原来是埋在这了!”

  赵老太往又前迈了两步,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肯定是我婆婆当年埋的!她老人家活着的时候跟我说过,怕世道不太平,藏了点家底在老院子里!”

  这话一出,周围的议论声顿时停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赵老太身上。

  老马书记皱着眉问:“你确定是你婆婆埋的?她当年埋了多少块银元,你知道吗?”

  赵老太脸上的得意僵了一下,眼神有些闪烁,但还是梗着脖子说:“都这么多年过去了,哪记得那么清楚?反正有这事!”

  “那她埋了几个罐子?”老马书记又问。

  赵老太瞥了一眼工人手里捧着的陶罐,立刻说:“就一个!对,我想起来了,婆婆当时说就装在个罐子里!”

  老马书记没说话,转头对何师傅说:“老何,让工人沿着刚才挖着罐子的地方,再往下挖挖看。”

  何师傅赶紧指挥着工人动手。锄头下去没几下,又是“当啷”一声,果然又挖出个差不多的陶罐子,里面还装着几块银元。

  “你看!你看!”赵老太却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指着罐子喊,“我刚才记错了,是两个,婆婆说是两个罐子!”

  秀玲站在老马书记身后,看着赵老太撒泼耍赖的样子,只觉得好笑。

  她刚进门时听奶奶说过,爷爷当兵出去后再也没了消息,怎么会托人往家里带银元!

  老马书记把秀玲拉到一边说道:“你记住,意外之财不能要,这银元别管是不是她家人埋的,你都不要去争,旁边这么多乡亲看着,她突然得了这一次“横财”,说不定会被人算计。”

  秀玲其实根本就没想着去争这些银元,听他爹这么一说,马上说道:“爹,我压根也没想再和她争,她想要她拿去好了,犯不着去争。”

  老马书记看着赵老太,眼神里带着几分了然,也没再多说什么。

  赵老太见没人反驳,得意地走上前,一把抢过陶罐,紧紧抱在怀里,像是抱着什么稀世珍宝,嘴里还念叨着:“真是老天有眼,知道我们家保安等着娶媳妇,把家底送回来了……”

  她喜滋滋地抱着罐子挤出人群,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回到家,赵老太把自己关在屋里,看着眼前十几块袁大头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光,眼睛里的笑意几乎要溢出来。

  她摩挲着冰凉的银元,心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这玩意儿能值不少钱吧?

  正好,保安结婚还需要钱,把这些卖了,彩礼就够了!到时候风风光光把李兰娶进门,看村里谁还敢笑话他们穷!

  她越想越美,嘴角咧得老大,完全没注意到,窗外的阳光渐渐斜了,把她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像个藏着秘密的钩子,悄悄勾向了赵家还没平静下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