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回门的日子。
秀玲坐在床沿上,对着镜子拢了拢鬓角的碎发,镜子里的新媳妇眉眼带笑,眼底却藏着点说不清的忧虑。
窗台上摆着个掉漆的木匣子,里面是赵家公婆准备的回门礼——两斤水果糖,一捆用红绳系着的麻花,还有个纸包,打开是半包陈米,纸角都磨得起了毛边。
“要不……咱再添点?”
秀玲转过身,看平安正蹲在地上擦那双新皮鞋,鞋面上的鞋油还没干透,是他打了俩月零工攒钱买的。
平安抬头时,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滑,砸在青砖地上洇出个小点:“我跟俺爹提了,他说家里就这条件。”
话音刚落,外屋就传来了吵闹声。
平安赶紧站起身,秀玲也跟着出去,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婆婆在跟公公拌嘴。
“就这些咋了?当年我回门,你家就拎了几个窝窝头!”婆婆的声音压得低,却带着哭腔:“我觉得这拿的就不少,秀玲娘家的条件比咱好,应该多添补咱们才对……”
平安攥了攥拳头,喉结滚了滚没说话。
他知道爹不是抠门,建筑公司管仓库的工资每月就那么点,娘常年咳嗽抓药要花钱,弟弟妹妹上学还得交学费。
可回门是大事,他看着木匣子里寒酸的东西,心里像塞了团乱麻。但是却又没有一点办法!
“我去借辆自行车。”平安突然开口。
赵老汉正蹲在门槛上抽旱烟,闻言猛地抬头,烟锅子在鞋底上磕得邦邦响:“借啥借?我那二八大杠不能骑?”
平安愣了下,赵老汉却已经起身往墙角走,那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用塑料布盖着,链条却油得能照见人影。
“爹,您不是上班要骑吗?”
赵老汉往车座上啐了口唾沫,用袖子擦了擦:“今天我跟老王走,他骑三轮车捎我一段。”说着把车把塞给平安。
“路上慢点,别摔着秀玲。”赵老汉虽然脾气古怪,但有时候还是挺有当家的样。
“爹,放心吧!”平安应着。
平安刚把自行车推出院门,就见赵老汉又追了出来,手里攥着个布包往车筐里一扔:“给你丈母娘的,自家腌的咸菜,下饭。”
布包上还留着爹的体温,平安鼻子一酸,刚想说啥,赵老汉已经背着手往回走,脊梁骨挺得笔直,后脑勺的白发在风里飘得厉害。
骑到半路,秀玲突然轻轻拽了拽平安的衣角:“你看,前面是俺大姐夫。”
平安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路口停着辆墨绿色的摩托车,车把上挂着个鼓鼓囊囊的网兜,红富士苹果从网眼里探出头来,还带着层白霜。穿的确良衬衫的男人正倚着车抽烟,看见他们老远就挥起了手。
“平安,秀玲!”大姐夫杜安泰嗓门洪亮,把摩托车支好就往平安手里塞烟,烟盒上印着“蝴蝶泉”三个字,是矿上发的福利。
秀玲的大姐从后座下来,手里拎着个铁皮饼干盒,打开是用油纸包着的蛋糕,奶油的甜香混着风飘过来,平安闻着鼻子更酸了。
“爹让我来接你们,说路不好走。”杜安泰拍着赵平安的肩膀笑,手劲大得让他差点晃倒。
“俺们矿上刚分了福利,给丈母娘捎了点。”杜安泰说道。
平安看着摩托车后座捆着的化肥袋,上面印着“尿素”俩字,心里清楚那是给丈母娘家菜园子用的,喉头动了动,把那句“俺们也带了东西”咽了回去。
丈母娘家的房离镇上不远,四周都是煤矿,院墙是用黄泥糊的,墙头爬满了牵牛花。由于挖矿造成塌陷,墙头上都有了明显的裂痕。
秀玲刚进院就喊“爹!娘!”
屋里立刻传来动静,丈母娘系着围裙迎出来,看见闺女眼睛就红了,拉着秀玲的手往屋里走,眼角的皱纹里全是笑:“可算回来了,锅里炖着鸡汤呢。”
堂屋里已经摆好了桌,八仙桌上铺着块蓝格子桌布,边缘缝了又缝。
老马书记正坐在地上抽旱烟,看见平安进来赶紧起身,手里的烟杆在桌腿上磕了磕:“平安来啦,快坐。”
他是村里的支书,头发都白了大半,瘦瘦的却很干练。说话时总爱摸着下巴上的胡茬。
菜很快端上桌,大盘的炖鸡汤冒着热气,油花在汤面上聚了又散,旁边是炒鸡蛋和凉拌黄瓜,还有盘炸花生米,是特意给男人们下酒的。
杜安泰拧开瓶二锅头,给老马书记和平安各倒了一杯,自己也满上,举杯时酒液晃出点来,滴在桌布上洇出一个个黄点。
“尝尝这个,矿上食堂大师傅的手艺。”大姐夫夹了块鸡肉给丈母娘。
“俺们矿上最近效益好,上个月发了奖金,这不听说二妹回门,特意买了点下酒菜。
席间一家人闲聊家常。这时老马突然说到:“今年矿上又要给村里几个名额!”
丈母娘眼睛一亮,筷子停在半空:“真的?那可得给平安争取一个!”
平安刚喝了口酒,听见这话差点呛着。
他是外村村民,但是也听到过矿上为了弥补周围村子,每年都会照顾几个名额给村里,但是平安不是本村村民,按规矩没资格进矿上。
老马书记叹了口气,端起酒杯抿了口:“这事儿难办啊,名额是给本村人的。”
丈母娘把筷子往桌上一拍,鸡汤都晃出了点:“啥本村外村的?平安是我女婿,跟自家人一样!你看他现在没个正经工作,秀玲跟着他不得吃苦?”
秀玲的大姐赶紧打圆场:“娘,爹也有难处。”
丈母娘却不依,眼圈都红了:“我就这个闺女嫁的不好,总不能看着她嫁过去受穷。安泰啊,你在矿上认识人,能不能帮帮忙?”
杜安泰挠了挠头:“我倒是能跟领导说说,可户口这关不好过……具体的还得是我爹打听打听,毕竟名额是给你们村的,爹又是书记,我们两头找关系,应该问题不大!”
平安握着酒杯的手紧了紧。他想起爹在仓库里盘点货物的样子,每次都要把货物数几遍,生怕错了个数。
娘总说爹傻,可爹说:“不是自己的东西,拿了夜里睡不着觉。”现在他要是靠着人情进了矿上,爹知道了怕是要骂他没骨气。
“娘,我不用。”平安突然开口,一屋子人都愣住了。
他放下酒杯,声音不大却很清楚:“我跟建筑公司的李师傅学瓦匠呢,等学会了能包活儿,到时候肯定让秀玲过上好日子。”
丈母娘刚要说话,老马书记突然拍了拍桌子:“好小子,有骨气!但是毕竟矿工是铁饭碗,老了还有退休,本来我还在犹豫,听你刚才说的话,我觉得给你争取争取值得”!
老马支书站起身,背着手在屋里踱了两圈,烟杆上的火星明灭不定。
“这名额的事,我去跟上面说说。不是为了走后门,是让他们看看,咱村的女婿都是个顶个的汉子!”
他走到柜子前,伸手拿出个烟杆。烟杆往平安手里一塞:“拿着,这是我年轻时当民兵得的奖,现在给你了。”
烟杆是红木的,包浆温润,上面刻着“劳动光荣”四个字。
平安握着烟杆,感觉沉甸甸的。秀玲偷偷拽了拽他的衣角,平安抬头时正对上她的笑眼,比窗台上那盆月季还好看。
日头偏西时,平安推着自行车往外走,后座上多了个布包,是丈母娘塞给他们的新棉被。
杜安泰骑着摩托车跟在旁边,突然开口:“矿上那活儿累得很,你可想好了?”平安回头笑了笑,阳光照在他汗湿的脸上,亮得晃眼:“累活儿挣钱踏实。”
路过村口时,看见赵母正蹲在墙根下和街坊聊天,平安刚要喊娘,就见赵母突然起身,拍了拍屁股往家走,背影在夕阳里拉得老长,像株倔强的老玉米。
秀玲从车后座下来,往平安手里塞了颗水果糖,是从回门礼里拿的。
糖纸剥开时发出清脆的响,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化开,平安突然觉得,刚才饭桌上没说出口的话,此刻都融在这甜味里了——日子就像这颗糖,开头可能有点涩,慢慢品,总会甜起来的。
夜色漫上来时,两口子并肩往家走,自行车的铃铛在巷子里荡出悠远的响,惊飞了檐下栖息的鸽子。
镇上建筑公司的仓库亮着灯,赵老汉还在清点货物,手电筒的光柱在货架间移动,像在寻找藏在时光里的希望。
秀玲坐在床沿上,对着镜子拢了拢鬓角的碎发,镜子里的新媳妇眉眼带笑,眼底却藏着点说不清的忧虑。
窗台上摆着个掉漆的木匣子,里面是赵家公婆准备的回门礼——两斤水果糖,一捆用红绳系着的麻花,还有个纸包,打开是半包陈米,纸角都磨得起了毛边。
“要不……咱再添点?”
秀玲转过身,看平安正蹲在地上擦那双新皮鞋,鞋面上的鞋油还没干透,是他打了俩月零工攒钱买的。
平安抬头时,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滑,砸在青砖地上洇出个小点:“我跟俺爹提了,他说家里就这条件。”
话音刚落,外屋就传来了吵闹声。
平安赶紧站起身,秀玲也跟着出去,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婆婆在跟公公拌嘴。
“就这些咋了?当年我回门,你家就拎了几个窝窝头!”婆婆的声音压得低,却带着哭腔:“我觉得这拿的就不少,秀玲娘家的条件比咱好,应该多添补咱们才对……”
平安攥了攥拳头,喉结滚了滚没说话。
他知道爹不是抠门,建筑公司管仓库的工资每月就那么点,娘常年咳嗽抓药要花钱,弟弟妹妹上学还得交学费。
可回门是大事,他看着木匣子里寒酸的东西,心里像塞了团乱麻。但是却又没有一点办法!
“我去借辆自行车。”平安突然开口。
赵老汉正蹲在门槛上抽旱烟,闻言猛地抬头,烟锅子在鞋底上磕得邦邦响:“借啥借?我那二八大杠不能骑?”
平安愣了下,赵老汉却已经起身往墙角走,那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用塑料布盖着,链条却油得能照见人影。
“爹,您不是上班要骑吗?”
赵老汉往车座上啐了口唾沫,用袖子擦了擦:“今天我跟老王走,他骑三轮车捎我一段。”说着把车把塞给平安。
“路上慢点,别摔着秀玲。”赵老汉虽然脾气古怪,但有时候还是挺有当家的样。
“爹,放心吧!”平安应着。
平安刚把自行车推出院门,就见赵老汉又追了出来,手里攥着个布包往车筐里一扔:“给你丈母娘的,自家腌的咸菜,下饭。”
布包上还留着爹的体温,平安鼻子一酸,刚想说啥,赵老汉已经背着手往回走,脊梁骨挺得笔直,后脑勺的白发在风里飘得厉害。
骑到半路,秀玲突然轻轻拽了拽平安的衣角:“你看,前面是俺大姐夫。”
平安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路口停着辆墨绿色的摩托车,车把上挂着个鼓鼓囊囊的网兜,红富士苹果从网眼里探出头来,还带着层白霜。穿的确良衬衫的男人正倚着车抽烟,看见他们老远就挥起了手。
“平安,秀玲!”大姐夫杜安泰嗓门洪亮,把摩托车支好就往平安手里塞烟,烟盒上印着“蝴蝶泉”三个字,是矿上发的福利。
秀玲的大姐从后座下来,手里拎着个铁皮饼干盒,打开是用油纸包着的蛋糕,奶油的甜香混着风飘过来,平安闻着鼻子更酸了。
“爹让我来接你们,说路不好走。”杜安泰拍着赵平安的肩膀笑,手劲大得让他差点晃倒。
“俺们矿上刚分了福利,给丈母娘捎了点。”杜安泰说道。
平安看着摩托车后座捆着的化肥袋,上面印着“尿素”俩字,心里清楚那是给丈母娘家菜园子用的,喉头动了动,把那句“俺们也带了东西”咽了回去。
丈母娘家的房离镇上不远,四周都是煤矿,院墙是用黄泥糊的,墙头爬满了牵牛花。由于挖矿造成塌陷,墙头上都有了明显的裂痕。
秀玲刚进院就喊“爹!娘!”
屋里立刻传来动静,丈母娘系着围裙迎出来,看见闺女眼睛就红了,拉着秀玲的手往屋里走,眼角的皱纹里全是笑:“可算回来了,锅里炖着鸡汤呢。”
堂屋里已经摆好了桌,八仙桌上铺着块蓝格子桌布,边缘缝了又缝。
老马书记正坐在地上抽旱烟,看见平安进来赶紧起身,手里的烟杆在桌腿上磕了磕:“平安来啦,快坐。”
他是村里的支书,头发都白了大半,瘦瘦的却很干练。说话时总爱摸着下巴上的胡茬。
菜很快端上桌,大盘的炖鸡汤冒着热气,油花在汤面上聚了又散,旁边是炒鸡蛋和凉拌黄瓜,还有盘炸花生米,是特意给男人们下酒的。
杜安泰拧开瓶二锅头,给老马书记和平安各倒了一杯,自己也满上,举杯时酒液晃出点来,滴在桌布上洇出一个个黄点。
“尝尝这个,矿上食堂大师傅的手艺。”大姐夫夹了块鸡肉给丈母娘。
“俺们矿上最近效益好,上个月发了奖金,这不听说二妹回门,特意买了点下酒菜。
席间一家人闲聊家常。这时老马突然说到:“今年矿上又要给村里几个名额!”
丈母娘眼睛一亮,筷子停在半空:“真的?那可得给平安争取一个!”
平安刚喝了口酒,听见这话差点呛着。
他是外村村民,但是也听到过矿上为了弥补周围村子,每年都会照顾几个名额给村里,但是平安不是本村村民,按规矩没资格进矿上。
老马书记叹了口气,端起酒杯抿了口:“这事儿难办啊,名额是给本村人的。”
丈母娘把筷子往桌上一拍,鸡汤都晃出了点:“啥本村外村的?平安是我女婿,跟自家人一样!你看他现在没个正经工作,秀玲跟着他不得吃苦?”
秀玲的大姐赶紧打圆场:“娘,爹也有难处。”
丈母娘却不依,眼圈都红了:“我就这个闺女嫁的不好,总不能看着她嫁过去受穷。安泰啊,你在矿上认识人,能不能帮帮忙?”
杜安泰挠了挠头:“我倒是能跟领导说说,可户口这关不好过……具体的还得是我爹打听打听,毕竟名额是给你们村的,爹又是书记,我们两头找关系,应该问题不大!”
平安握着酒杯的手紧了紧。他想起爹在仓库里盘点货物的样子,每次都要把货物数几遍,生怕错了个数。
娘总说爹傻,可爹说:“不是自己的东西,拿了夜里睡不着觉。”现在他要是靠着人情进了矿上,爹知道了怕是要骂他没骨气。
“娘,我不用。”平安突然开口,一屋子人都愣住了。
他放下酒杯,声音不大却很清楚:“我跟建筑公司的李师傅学瓦匠呢,等学会了能包活儿,到时候肯定让秀玲过上好日子。”
丈母娘刚要说话,老马书记突然拍了拍桌子:“好小子,有骨气!但是毕竟矿工是铁饭碗,老了还有退休,本来我还在犹豫,听你刚才说的话,我觉得给你争取争取值得”!
老马支书站起身,背着手在屋里踱了两圈,烟杆上的火星明灭不定。
“这名额的事,我去跟上面说说。不是为了走后门,是让他们看看,咱村的女婿都是个顶个的汉子!”
他走到柜子前,伸手拿出个烟杆。烟杆往平安手里一塞:“拿着,这是我年轻时当民兵得的奖,现在给你了。”
烟杆是红木的,包浆温润,上面刻着“劳动光荣”四个字。
平安握着烟杆,感觉沉甸甸的。秀玲偷偷拽了拽他的衣角,平安抬头时正对上她的笑眼,比窗台上那盆月季还好看。
日头偏西时,平安推着自行车往外走,后座上多了个布包,是丈母娘塞给他们的新棉被。
杜安泰骑着摩托车跟在旁边,突然开口:“矿上那活儿累得很,你可想好了?”平安回头笑了笑,阳光照在他汗湿的脸上,亮得晃眼:“累活儿挣钱踏实。”
路过村口时,看见赵母正蹲在墙根下和街坊聊天,平安刚要喊娘,就见赵母突然起身,拍了拍屁股往家走,背影在夕阳里拉得老长,像株倔强的老玉米。
秀玲从车后座下来,往平安手里塞了颗水果糖,是从回门礼里拿的。
糖纸剥开时发出清脆的响,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化开,平安突然觉得,刚才饭桌上没说出口的话,此刻都融在这甜味里了——日子就像这颗糖,开头可能有点涩,慢慢品,总会甜起来的。
夜色漫上来时,两口子并肩往家走,自行车的铃铛在巷子里荡出悠远的响,惊飞了檐下栖息的鸽子。
镇上建筑公司的仓库亮着灯,赵老汉还在清点货物,手电筒的光柱在货架间移动,像在寻找藏在时光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