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不是借你们300吗,都给你们了,怎么又要拿100?”秀玲不解的问。
“利息不算钱啊?借了钱白借吗?三百块钱存银行还有利息呢,要你100不多,赶紧拿钱,拿了钱我们还得回去喝酒呢。”胖青年喝道。
志远和月亮吓得“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哭声尖利,刺破了院子里的寂静。
“你们也太欺负人了。”说着秀玲就要伸手去夺他们手里的钱,被胖青年一把推到了地上。
这时瘦青年提议:“要不把自行车推走当利息吧!”说着两人就去院里要推秀玲的自行车。
秀玲拼命拉着车子不让他们推,吵闹声惊动了周围的邻居。
很快,院门口就围了不少看热闹的邻居,大家指指点点,交头接耳,却没人敢上前搭话,他们知道这是平安惹下的祸,谁也不想找麻烦。
“你们干啥呢?!把车子给我放下!”李兰的声音突然传来。“赵平安借你们的钱,你们找他要去!为难一个妇女和孩子算啥本事?”
“哟,来个多管闲事的?”瘦青年斜着眼看李兰,“他们是一家人,赵平安找不到,就得她来还!”
“凭啥?你们这跟抢有什么区别?”
了解了情况后,李兰叉着腰,跟他们吵了起来。可两个女人对着两个蛮不讲理的男人,声音很快就被盖了下去,李兰急得直转圈,突然一拍大腿:“行,不就是100块钱嘛,你们等着!我去给你们拿钱!”
“算你识相。”胖青年一脸得意的说着。
出了秀玲家,李兰转身就往村外跑,一口气冲进果园,赵老汉看见李兰气喘吁吁地闯进来,皱起了眉。
“爹!出事了!”李兰捂着胸口,话都说不连贯了。
“大嫂家被人堵了!说是大哥赌博借了他们300块,现在上门要账,大嫂拿给他们了,他们又要100当利息。大嫂不给,他们要搬东西呢!俩孩子吓得直哭,您快去看看吧……”
赵老汉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眼里像是要冒火。“这帮孙子!还敢来要钱!”
“****!”赵老汉骂了一句,声音里带着咬牙切齿的恨。
“要不是他们,平安能染上赌瘾?现在还敢上门欺负人!”
他平日里再固执,也见不得儿媳妇、孙子被外人这么欺负,转身就往院外走,步子又快又急,李兰赶紧跟了上去。
刚到秀玲家门口,就听见里面的吵闹声。赵老汉一到,院子里的人都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往两边让开一条路。
赵磊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满脸通红地正和那两个青年吵吵,见赵老汉进来,喊了一声:“爹。”
赵老汉没理他,径直走到那两个小青年面前,那两人还在嚷嚷,见进来个老头,起初没当回事,依旧吊儿郎当地歪着身子。
“是你们,在牌桌上借给平安的钱?”赵老汉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慑人的气势。
瘦青年梗着脖子:“是又咋地?有借条!”
“拿来我看看。”赵老汉伸出手,手上的老茧让人看着触目惊心。
瘦青年以为他要给钱,得意地掏出借条递过去。赵老汉接过,慢悠悠地走到石台前坐下,从怀里摸出烟袋,又摸出火柴,像是要抽烟。
他把借条放在膝盖上,低头“嚓...嚓”地打火,火柴着了赵老汉并没有点烟,而是随手拿起借条烧了。
“哎!老头你干啥!”两个青年见状,顿时急了,扑上来就要抢,可那纸烧得快,转眼就成了一堆灰,被风一吹,散在地上。
“老不死的!你敢赖账!”瘦青年急红了眼,伸手就要推赵老汉。
赵老汉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像铜铃:“赖账?我还没找你们算账呢!”
他“噌”地站起来,转身就往厨房跑,很快拎着一根一半米多长的木棍出来。
“要不是你们这帮杂碎放高利贷给平安,平安能落到今天?你们不借钱给他,他能输那么多?赌场里的账,自古以来就不算数!”
“而且我听说刚才已经把钱还给你们了,是你们又加利息,既然你们不识好歹,今天我就让你们知道,我赵家人不是好欺负的!”
他说着,一棍子就朝瘦青年打了过去,那青年没防备,被打在胳膊上,疼得嗷嗷叫。
赵磊见状,抄起墙角的一根扁担也冲了上去。周围几个和秀玲关系好的妇女,见赵老汉动了手,也壮着胆子围上来,对着那两个青年又抓又挠。
那两个青年哪想到会闹这一出,被打得头破血流,抱头鼠窜,嘴里连连求饶:“大爷,别打了!别打了!大爷,利息我们不要了!以后再也不来了!”
赵老汉见他们软了,才停下手,喘着粗气,把木棍往地上一扔,震起一阵土。那两个青年连滚带爬地冲出院子,很快就没了影。
院子里一片狼藉,志远和月亮还在哭,秀玲抱着他们,不停的安慰着。
赵老汉看了一眼秀玲和孩子,什么话也没说,转身就走了。
“大嫂,以后再有这种事。你就招呼志远去叫我们,别自己扛着,幸亏今天我们都在,要不闹成啥样还不知道呢!”李兰边在一边安慰道。
“知道了,你们回去吧,我想歇歇。”说完秀玲就带着孩子回了屋。
快到年了,在外打工的人陆陆续续回了村,村里渐渐有了些热闹气。
除夕当天,秀玲正在屋里给孩子们包压岁的红包,院门外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平安哥,在家吗?”
秀玲一看是二刚,平日里和平安关系挺好,这几年一直在南方打工,每年回来都要过来串串门。
“二刚,快进来坐。”
二刚搓着手走进来,手里拎着一小袋水果糖,眼睛扫了一圈,没看见赵平安,忍不住问:“大嫂,平安哥呢?没回来过年啊?”
秀玲的心沉了一下,摇了摇头:“没呢,一点信儿都没有。”
“奇怪了,”二刚挠了挠头,把水果糖递给志远和月亮,“我前阵子在苏州见过他啊……”
“利息不算钱啊?借了钱白借吗?三百块钱存银行还有利息呢,要你100不多,赶紧拿钱,拿了钱我们还得回去喝酒呢。”胖青年喝道。
志远和月亮吓得“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哭声尖利,刺破了院子里的寂静。
“你们也太欺负人了。”说着秀玲就要伸手去夺他们手里的钱,被胖青年一把推到了地上。
这时瘦青年提议:“要不把自行车推走当利息吧!”说着两人就去院里要推秀玲的自行车。
秀玲拼命拉着车子不让他们推,吵闹声惊动了周围的邻居。
很快,院门口就围了不少看热闹的邻居,大家指指点点,交头接耳,却没人敢上前搭话,他们知道这是平安惹下的祸,谁也不想找麻烦。
“你们干啥呢?!把车子给我放下!”李兰的声音突然传来。“赵平安借你们的钱,你们找他要去!为难一个妇女和孩子算啥本事?”
“哟,来个多管闲事的?”瘦青年斜着眼看李兰,“他们是一家人,赵平安找不到,就得她来还!”
“凭啥?你们这跟抢有什么区别?”
了解了情况后,李兰叉着腰,跟他们吵了起来。可两个女人对着两个蛮不讲理的男人,声音很快就被盖了下去,李兰急得直转圈,突然一拍大腿:“行,不就是100块钱嘛,你们等着!我去给你们拿钱!”
“算你识相。”胖青年一脸得意的说着。
出了秀玲家,李兰转身就往村外跑,一口气冲进果园,赵老汉看见李兰气喘吁吁地闯进来,皱起了眉。
“爹!出事了!”李兰捂着胸口,话都说不连贯了。
“大嫂家被人堵了!说是大哥赌博借了他们300块,现在上门要账,大嫂拿给他们了,他们又要100当利息。大嫂不给,他们要搬东西呢!俩孩子吓得直哭,您快去看看吧……”
赵老汉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眼里像是要冒火。“这帮孙子!还敢来要钱!”
“****!”赵老汉骂了一句,声音里带着咬牙切齿的恨。
“要不是他们,平安能染上赌瘾?现在还敢上门欺负人!”
他平日里再固执,也见不得儿媳妇、孙子被外人这么欺负,转身就往院外走,步子又快又急,李兰赶紧跟了上去。
刚到秀玲家门口,就听见里面的吵闹声。赵老汉一到,院子里的人都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往两边让开一条路。
赵磊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满脸通红地正和那两个青年吵吵,见赵老汉进来,喊了一声:“爹。”
赵老汉没理他,径直走到那两个小青年面前,那两人还在嚷嚷,见进来个老头,起初没当回事,依旧吊儿郎当地歪着身子。
“是你们,在牌桌上借给平安的钱?”赵老汉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慑人的气势。
瘦青年梗着脖子:“是又咋地?有借条!”
“拿来我看看。”赵老汉伸出手,手上的老茧让人看着触目惊心。
瘦青年以为他要给钱,得意地掏出借条递过去。赵老汉接过,慢悠悠地走到石台前坐下,从怀里摸出烟袋,又摸出火柴,像是要抽烟。
他把借条放在膝盖上,低头“嚓...嚓”地打火,火柴着了赵老汉并没有点烟,而是随手拿起借条烧了。
“哎!老头你干啥!”两个青年见状,顿时急了,扑上来就要抢,可那纸烧得快,转眼就成了一堆灰,被风一吹,散在地上。
“老不死的!你敢赖账!”瘦青年急红了眼,伸手就要推赵老汉。
赵老汉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像铜铃:“赖账?我还没找你们算账呢!”
他“噌”地站起来,转身就往厨房跑,很快拎着一根一半米多长的木棍出来。
“要不是你们这帮杂碎放高利贷给平安,平安能落到今天?你们不借钱给他,他能输那么多?赌场里的账,自古以来就不算数!”
“而且我听说刚才已经把钱还给你们了,是你们又加利息,既然你们不识好歹,今天我就让你们知道,我赵家人不是好欺负的!”
他说着,一棍子就朝瘦青年打了过去,那青年没防备,被打在胳膊上,疼得嗷嗷叫。
赵磊见状,抄起墙角的一根扁担也冲了上去。周围几个和秀玲关系好的妇女,见赵老汉动了手,也壮着胆子围上来,对着那两个青年又抓又挠。
那两个青年哪想到会闹这一出,被打得头破血流,抱头鼠窜,嘴里连连求饶:“大爷,别打了!别打了!大爷,利息我们不要了!以后再也不来了!”
赵老汉见他们软了,才停下手,喘着粗气,把木棍往地上一扔,震起一阵土。那两个青年连滚带爬地冲出院子,很快就没了影。
院子里一片狼藉,志远和月亮还在哭,秀玲抱着他们,不停的安慰着。
赵老汉看了一眼秀玲和孩子,什么话也没说,转身就走了。
“大嫂,以后再有这种事。你就招呼志远去叫我们,别自己扛着,幸亏今天我们都在,要不闹成啥样还不知道呢!”李兰边在一边安慰道。
“知道了,你们回去吧,我想歇歇。”说完秀玲就带着孩子回了屋。
快到年了,在外打工的人陆陆续续回了村,村里渐渐有了些热闹气。
除夕当天,秀玲正在屋里给孩子们包压岁的红包,院门外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平安哥,在家吗?”
秀玲一看是二刚,平日里和平安关系挺好,这几年一直在南方打工,每年回来都要过来串串门。
“二刚,快进来坐。”
二刚搓着手走进来,手里拎着一小袋水果糖,眼睛扫了一圈,没看见赵平安,忍不住问:“大嫂,平安哥呢?没回来过年啊?”
秀玲的心沉了一下,摇了摇头:“没呢,一点信儿都没有。”
“奇怪了,”二刚挠了挠头,把水果糖递给志远和月亮,“我前阵子在苏州见过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