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真过不下去了-《一九八五到二零二五》

  “他都跟我说了。”

  亚丽的眼泪又流了下来,“他说他喝多了,想对你动手动脚,你反抗了,他还想......阿英,对不起,是我瞎了眼,看错了人。”

  “亚丽,这不怪你。”阿英拉住她的手,“谁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我要跟他离婚!”亚丽咬着牙,眼神里带着一丝决绝。

  “这样的男人,我没法跟他过一辈子。”

  阿英看着她,忽然觉得,这个曾经活在肥皂泡里的女人,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

  “你想好了吗?”阿英问道。

  亚特点了点头:“想好了。我已经收拾好东西了,今天就搬回我妈家。阿英,谢谢你,要不是你,我可能还被蒙在鼓里,活在他编织的谎言里。”

  “你别这么说。”阿英笑了笑,“以后的路还长,我们都要好好走下去。”

  亚丽也笑了,虽然脸上还挂着泪,但那笑容里,却带着一丝释然和坚定。

  送走亚丽,阿英回到后厨,继续洗碗。水流哗哗地响着,她看着泡沫在水中升起又破灭,忽然觉得心里轻松了不少。

  有些事,终究是要面对的。就像那道锁骨上的伤,虽然会留下痕迹,但总会慢慢愈合。而她,也会在这条靠自己打拼的路上,一步步走得更远。

  回到宿舍,躺在床上,阿英看着窗外的月光,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

  她知道,未来的路可能还会有很多困难,但她不怕。因为她已经学会了如何靠自己活下去,如何在这个城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枕头底下的剪刀,她已经收起来了。她相信,从今往后,她再也不用握着剪刀睡觉了。

  接下来的几天,阿英渐渐适应了快餐店的生活。每天六点起床,洗漱完毕就去店里帮忙准备早餐,然后是一天的忙碌,擦桌子、端餐盘、洗碗,虽然累,但很充实。

  宿舍的姐妹们也都很好相处,知道她刚来,有什么好吃的都会分她一点,谁要是休息,还会帮她带份饭回来。阿英也渐渐开朗了些,偶尔会跟她们聊几句电视剧里的情节,或者说说家乡的事。

  当被问到阿英家里有什么亲人的时候,阿英的心一下揪了起来。她第一时间想到了秀玲姐!

  给秀玲姐的第一封信应该快收到了吧?阿英心里反复念叨着。最近经历了那么多烦心事,把信的事都给忘了。

  接下来连续几天,她每天都要抽时间绕到街角的邮局。

  绿漆斑驳的柜台后,戴着老花镜的营业员总在低头算账,每次抬头看见她,都不等阿英开口问:“还没到呢,姑娘。有你的信我给你收着。”

  是不是地址没写详细?

  晚上回到宿舍,她找同事借了信纸和笔。这次不能再含糊了。

  “秀玲姐,见字如面。”她一笔一划地写,铅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轻响,“我现在在城南的“好再来”快餐店干活,管吃住,老板人挺实在,就是活儿有点累,每天要洗好多碗,擦好多桌子。但你别担心,宿舍里的姐妹都好,昨天四川妹子还给了我半袋辣条,说就馒头吃特别香……”

  她顿了顿,指尖抚过锁骨处的疤痕,那里的印记已经淡成浅粉色,不仔细看几乎瞧不出来。

  “我住的地方在快餐店楼上,八个人一间屋,虽然挤,但安逸。对了,晚上睡觉能听见姐妹们说梦话,有的想家,有的骂老板,热热闹闹的......”

  “这是我的新地址,你要是回信,寄到这儿就行。不用惦记我,我能照顾好自己,老板今天还夸我擦桌子干净呢……”

  阿英把信纸仔细叠成方块,塞进信封,又在封口处抹了点米汤,用力按了按才放心。

  而此时的秀玲,正在饭店后厨的水龙头下搓洗油腻的抹布。

  平安在厨房把炒锅颠的“当当”响。

  李兰忙着给客人端菜,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

  “秀玲,有你的信!”村会计手里扬着个牛皮纸信封,“邮局刚送报纸一起带来的,看邮票是外省寄来的!”

  秀玲手都没来得及擦,在围裙上胡乱抹了两把就冲出去。

  应该是阿英,除了她自己没有外省的亲戚。当看到信封上那熟悉的歪扭字迹,她更确定是阿英的。

  捏着信封的手微微发颤,“平安,李兰,阿英来信了!”

  “快看看咋说?”平安和李兰赶忙问道。

  她找了个没人的角落,搬个小马扎,小心翼翼地撕开。

  “这孩子,总算报平安了。”秀玲对着信纸笑,想起和阿英在车站分别的情景,眼眶却热了。

  下午客人少了,秀玲坐在门口,借着阳光给阿英回信。她的字比阿英娟秀些,钢笔尖在红格信纸上流畅地游走:“阿英,收到你的信,我和你平安哥这心才算放进肚子里。饭店最近生意挺好,李兰现在每天都来帮忙……”

  她笔尖一顿,想起阿英临走前那通红的眼眶,又添了几句:“累了就歇着,别硬撑。你一个姑娘家在外,受了委屈别憋着,写信告诉姐。我和你平安哥商量着,等攒够了钱就把饭店扩大。到时候你要是想回来,姐这儿永远有你一口饭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信纸写满了,她又翻了页,叮嘱阿英天凉了要加衣,别舍不得买肉吃,还说自己腌了些萝卜干,等腌好了下次给她寄过去。

  几天后,阿英再次走进邮局时,营业员笑着从抽屉里抽出个信封:“总算来了,姑娘,那么着急盼着,肯定是你男朋友写的吧?”

  “不是,不是,是我姐写的。”阿英赶忙解释。

  阿英蹲在邮局门口的台阶上拆信。她逐字逐句地读,把“别舍不得买肉吃”这句话反复看了好几遍......

  从那以后,阿英的柜子里总是躺着个小铁盒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秀玲的回信。也许这才是阿英心里的“贵重物品”。

  有时是半个月一封,有时忙起来,一个月才能收到一封,但信里的话总像带着温度。

  秀玲会说自己饭店的桌子又加了两张,说志远已经上学了,说平安又学了好几道菜卖的挺好,说有机会一定要让阿英尝尝。

  阿英的回信也越来越多。她会写快餐店新来的伙计总把醋瓶打翻,写老板给她涨了五十块工资,写宿舍姐妹教她织毛衣,虽然起针总错,但已经能织出半只袖子。还说让秀玲家里装个电话以后方便联系。

  饭店老板看阿英做事认真,一天他找到阿英:“阿英,我打算在隔壁镇上再开家饭店,想让你过去负责打理,怎么样?”

  “啊?这...老板,我不太懂管理这些。”阿英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着急,你慢慢考虑考虑,那边现在才开始装修,要一两个月才能装修好呢。”老板说完就转身离开。留下来一脸懵的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