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灵亭的石灯在暮色中亮起,昏黄的光透过灯罩的镂空花纹,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石蛮盘膝坐在亭中央,指尖沿着灵纹的脉络游走,每划过一处节点,丹田内的金珠便轻轻震颤,溢出的金光顺着指尖注入纹络,让原本黯淡的刻痕重新亮起。
“还有两天就是月圆了。”青梧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莲子羹走进来,羹面上浮着一层薄薄的蜜霜,“我加了些凝神草,你这几天耗神太多,得补补。”她将碗放在石桌上,目光落在灵纹的交汇处——那里是聚灵阵的核心阵眼,此刻正泛着淡淡的金光,纹路边缘竟隐隐浮现出七座圣碑的虚影,是金珠力量与七碑灵核彻底共鸣的迹象。
石蛮接过莲子羹,温热的甜意漫过舌尖,金珠的光晕也随之柔和了几分。“阵眼快成了。”他望着那处不断流转的虚影,“等月圆之夜灵脉潮汐涌来时,这里就能引动七碑合力,布下‘锁灵天罗阵’,就算影蚀本体来了,也别想轻易突破。”
“我还是觉得稳妥些好。”凌霜从亭外走进来,身上带着夜露的寒气,她刚检查完灵脉外围的冰线结界,指尖还凝着未散的白霜,“刚才去东边山洞探查,洞口的影蚀气息比昨天浓了三倍,石壁上甚至渗出了黑血,像是在积蓄力量。”
血煞扛着巨斧从外面晃进来,斧刃上沾着新鲜的泥土,他刚在山洞附近埋下了二十斤蚀骨粉:“管它积蓄什么力量,老子的陷坑够它喝一壶的!实在不行,咱们就把山洞炸了,一了百了!”
“不能炸。”石蛮摇头,舀了一勺莲子羹,“山洞深处连着灵脉的支流,炸了山洞,灵脉会受波及,咱们的锁灵阵也会跟着不稳。”他看向火离,她正靠在亭柱上擦拭焚天剑,剑身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你的烬火能维持多久?”
“全力催动的话,能烧一个时辰。”火离抬眸,火焰纹在她眼底跳动,“但需要金珠灵力引动,不然烧不到影蚀的本源。”
石蛮点头:“月圆之夜,我会用金珠灵力托住影蚀,你趁机用烬火攻它的核心。凌霜,你负责用冰线缠住它的四肢,别让它遁走。血煞,你守在阵眼外围,一旦有影丝漏网,立刻用蚀骨粉清理。青梧……”
“我知道。”青梧打断他,从药篮里拿出十几个陶罐,里面装满了浓缩的净灵药剂,“我会守在灵脉源头,保证潮汐之力能顺利汇入阵眼。放心,我不会给你添乱的。”
石蛮看着少女眼里的坚定,心里暖了暖。这几天青梧几乎没合眼,白天熬制药剂,夜里还要跟着加固灵纹,眼下的青黑重得像化不开的墨,却始终咬着牙没说一句累。他伸手揉了揉她的头顶,像对待自家妹妹:“别硬撑,实在不行就喊一声,我们能听见。”
青梧的脸颊微微发烫,低下头去整理陶罐,声音细若蚊蚋:“知道了。”
亭外突然传来阿竹的喊声,少年举着个纸灯笼,跌跌撞撞地跑进来,灯笼的光在他脸上晃出跳动的光影:“石蛮哥!符师爷爷来了!他说有东西要给你!”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进来。老者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道袍,手里捧着个木盒,步伐虽缓,每一步却像踩在灵纹节点上,让亭内的金光都跟着轻轻震颤。
“陈符师。”石蛮起身行礼,这位老者是镇上最厉害的符师,上次阿竹娘请的安灵纹就是出自他手。
陈符师抚着胡须,将木盒递给石蛮:“老朽听说你要布锁灵阵,特意来送样东西。”木盒打开的瞬间,一道柔和的白光涌出来,里面躺着一枚巴掌大的玉盘,盘上刻着繁复的“镇灵纹”,纹路里流淌着温润的灵力,“这是老朽年轻时偶得的‘定灵盘’,能稳住阵眼的灵力波动,月圆之夜灵脉潮汐最乱,有它在,你的金珠能省三成力气。”
石蛮接过玉盘,触手温润,镇灵纹与丹田金珠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让原本有些躁动的灵力瞬间沉稳下来。“多谢陈符师。”
“谢就不必了。”陈符师摆了摆手,目光落在灵纹的阵眼处,眼底闪过一丝惊叹,“七碑共鸣,金珠蕴灵……小伙子,你这阵布得有门道啊。只是有一处老朽得多嘴——”他用拐杖点了点阵眼边缘的一道细纹,“这里的灵气流向太急,得加道‘回纹’,不然潮汐涌来时,容易冲垮阵眼。”
石蛮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那道细纹里的金光流动得格外湍急,像条即将决堤的小河。他立刻催动金珠灵力,指尖在细纹末端画出一道回旋的纹路,金光顿时变得舒缓,在纹络里打着转,再也没有之前的暴烈。
“妙啊。”陈符师抚掌笑道,“老朽没看错人。这锁灵阵成了,不仅能挡影蚀,还能滋养聚灵亭的灵脉,一举两得。”他顿了顿,神色严肃了些,“但你们也要小心,影蚀本体的‘蚀灵魔气’最能污灵脉,一旦被它沾到阵眼,镇灵纹会失效的。”
“我们会注意的。”石蛮将定灵盘嵌入阵眼中央,玉盘上的镇灵纹与灵脉络瞬间融合,亭内的金光变得愈发温润,连空气都仿佛被染上了一层金色,“陈符师,要不要留下来吃晚饭?青梧做的灵菇炖鸡,味道不错。”
“不了不了。”陈符师拄着拐杖往外走,“老朽还得回去给镇上的护灵阵加点料,万一影蚀跑过去,可就麻烦了。阿竹,跟爷爷回去了。”
阿竹却往后缩了缩,拉着石蛮的衣角:“我想留在这儿,帮石蛮哥看阵眼。”
陈符师无奈地笑了:“这孩子,随你吧。但记住,月圆之夜待在亭子里别出去,听见没?”
阿竹用力点头,目送老者离开后,立刻凑到阵眼边,好奇地戳了戳定灵盘:“这玉盘真好看,比我娘的银镯子亮多了。”
石蛮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重新盘膝坐下,指尖继续梳理灵纹。金珠在丹田内沉稳转动,与阵眼的定灵盘遥相呼应,每一次流转都让灵纹的金光更盛。他能感觉到,锁灵天罗阵正在一点点成型,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笼罩住整个聚灵亭,只待月圆之夜,便可收网捕鱼。
夜渐渐深了,亭外的虫鸣变得稀疏,只有灵脉流动的“哗哗”声,像首温柔的夜曲。青梧靠在石柱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个没盖好的药罐,淡绿色的药剂顺着罐口往下滴,在地上晕出一小片湿痕。血煞和凌霜守在亭外,前者靠着巨斧打盹,后者则望着东边山洞的方向,冰线在她指尖若隐若现。
石蛮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一片安宁。丹田的金珠泛着温润的光,元婴雏形的轮廓已能看清细微的眉眼,像个蜷缩在金色襁褓里的婴儿,等待着降生的时刻。他知道,再过两天,这里就会迎来一场恶战,但此刻,他只想守住这份难得的平静——因为他清楚,这份平静,正是他要拼死守护的东西。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石蛮终于将最后一道灵纹梳理完毕。聚灵亭的阵眼处,定灵盘的光芒与七碑虚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直径丈许的金色光罩,将整个亭子护在中央。他站起身,活动了下僵硬的脖颈,金珠的光芒顺着灵脉蔓延出去,让周围的草木都泛起了淡淡的绿意。
“醒了?”火离不知何时醒了,正靠在亭柱上看着他,“阵成了?”
石蛮点头,望向东方渐亮的天际:“成了。就等月圆了。”
朝阳跃出山头的瞬间,金光穿过云层洒在聚灵亭上,与阵眼的光罩融为一体,像给这片天地镀上了一层金色的铠甲。亭内,青梧还在熟睡,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亭外,血煞打着哈欠伸懒腰,阿竹则举着定灵盘,在晨光中跑来跑去,看玉盘上的光纹在地上投下流动的影子。
石蛮望着这一切,丹田的金珠轻轻搏动,与朝阳的光芒产生了共鸣。他知道,最后的时刻越来越近了,但他的心里没有丝毫恐惧,只有满满的力量——那是守护的力量,是希望的力量,是比任何灵力都要强大的,名为“信念”的力量。
“还有两天就是月圆了。”青梧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莲子羹走进来,羹面上浮着一层薄薄的蜜霜,“我加了些凝神草,你这几天耗神太多,得补补。”她将碗放在石桌上,目光落在灵纹的交汇处——那里是聚灵阵的核心阵眼,此刻正泛着淡淡的金光,纹路边缘竟隐隐浮现出七座圣碑的虚影,是金珠力量与七碑灵核彻底共鸣的迹象。
石蛮接过莲子羹,温热的甜意漫过舌尖,金珠的光晕也随之柔和了几分。“阵眼快成了。”他望着那处不断流转的虚影,“等月圆之夜灵脉潮汐涌来时,这里就能引动七碑合力,布下‘锁灵天罗阵’,就算影蚀本体来了,也别想轻易突破。”
“我还是觉得稳妥些好。”凌霜从亭外走进来,身上带着夜露的寒气,她刚检查完灵脉外围的冰线结界,指尖还凝着未散的白霜,“刚才去东边山洞探查,洞口的影蚀气息比昨天浓了三倍,石壁上甚至渗出了黑血,像是在积蓄力量。”
血煞扛着巨斧从外面晃进来,斧刃上沾着新鲜的泥土,他刚在山洞附近埋下了二十斤蚀骨粉:“管它积蓄什么力量,老子的陷坑够它喝一壶的!实在不行,咱们就把山洞炸了,一了百了!”
“不能炸。”石蛮摇头,舀了一勺莲子羹,“山洞深处连着灵脉的支流,炸了山洞,灵脉会受波及,咱们的锁灵阵也会跟着不稳。”他看向火离,她正靠在亭柱上擦拭焚天剑,剑身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你的烬火能维持多久?”
“全力催动的话,能烧一个时辰。”火离抬眸,火焰纹在她眼底跳动,“但需要金珠灵力引动,不然烧不到影蚀的本源。”
石蛮点头:“月圆之夜,我会用金珠灵力托住影蚀,你趁机用烬火攻它的核心。凌霜,你负责用冰线缠住它的四肢,别让它遁走。血煞,你守在阵眼外围,一旦有影丝漏网,立刻用蚀骨粉清理。青梧……”
“我知道。”青梧打断他,从药篮里拿出十几个陶罐,里面装满了浓缩的净灵药剂,“我会守在灵脉源头,保证潮汐之力能顺利汇入阵眼。放心,我不会给你添乱的。”
石蛮看着少女眼里的坚定,心里暖了暖。这几天青梧几乎没合眼,白天熬制药剂,夜里还要跟着加固灵纹,眼下的青黑重得像化不开的墨,却始终咬着牙没说一句累。他伸手揉了揉她的头顶,像对待自家妹妹:“别硬撑,实在不行就喊一声,我们能听见。”
青梧的脸颊微微发烫,低下头去整理陶罐,声音细若蚊蚋:“知道了。”
亭外突然传来阿竹的喊声,少年举着个纸灯笼,跌跌撞撞地跑进来,灯笼的光在他脸上晃出跳动的光影:“石蛮哥!符师爷爷来了!他说有东西要给你!”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进来。老者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道袍,手里捧着个木盒,步伐虽缓,每一步却像踩在灵纹节点上,让亭内的金光都跟着轻轻震颤。
“陈符师。”石蛮起身行礼,这位老者是镇上最厉害的符师,上次阿竹娘请的安灵纹就是出自他手。
陈符师抚着胡须,将木盒递给石蛮:“老朽听说你要布锁灵阵,特意来送样东西。”木盒打开的瞬间,一道柔和的白光涌出来,里面躺着一枚巴掌大的玉盘,盘上刻着繁复的“镇灵纹”,纹路里流淌着温润的灵力,“这是老朽年轻时偶得的‘定灵盘’,能稳住阵眼的灵力波动,月圆之夜灵脉潮汐最乱,有它在,你的金珠能省三成力气。”
石蛮接过玉盘,触手温润,镇灵纹与丹田金珠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让原本有些躁动的灵力瞬间沉稳下来。“多谢陈符师。”
“谢就不必了。”陈符师摆了摆手,目光落在灵纹的阵眼处,眼底闪过一丝惊叹,“七碑共鸣,金珠蕴灵……小伙子,你这阵布得有门道啊。只是有一处老朽得多嘴——”他用拐杖点了点阵眼边缘的一道细纹,“这里的灵气流向太急,得加道‘回纹’,不然潮汐涌来时,容易冲垮阵眼。”
石蛮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那道细纹里的金光流动得格外湍急,像条即将决堤的小河。他立刻催动金珠灵力,指尖在细纹末端画出一道回旋的纹路,金光顿时变得舒缓,在纹络里打着转,再也没有之前的暴烈。
“妙啊。”陈符师抚掌笑道,“老朽没看错人。这锁灵阵成了,不仅能挡影蚀,还能滋养聚灵亭的灵脉,一举两得。”他顿了顿,神色严肃了些,“但你们也要小心,影蚀本体的‘蚀灵魔气’最能污灵脉,一旦被它沾到阵眼,镇灵纹会失效的。”
“我们会注意的。”石蛮将定灵盘嵌入阵眼中央,玉盘上的镇灵纹与灵脉络瞬间融合,亭内的金光变得愈发温润,连空气都仿佛被染上了一层金色,“陈符师,要不要留下来吃晚饭?青梧做的灵菇炖鸡,味道不错。”
“不了不了。”陈符师拄着拐杖往外走,“老朽还得回去给镇上的护灵阵加点料,万一影蚀跑过去,可就麻烦了。阿竹,跟爷爷回去了。”
阿竹却往后缩了缩,拉着石蛮的衣角:“我想留在这儿,帮石蛮哥看阵眼。”
陈符师无奈地笑了:“这孩子,随你吧。但记住,月圆之夜待在亭子里别出去,听见没?”
阿竹用力点头,目送老者离开后,立刻凑到阵眼边,好奇地戳了戳定灵盘:“这玉盘真好看,比我娘的银镯子亮多了。”
石蛮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重新盘膝坐下,指尖继续梳理灵纹。金珠在丹田内沉稳转动,与阵眼的定灵盘遥相呼应,每一次流转都让灵纹的金光更盛。他能感觉到,锁灵天罗阵正在一点点成型,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笼罩住整个聚灵亭,只待月圆之夜,便可收网捕鱼。
夜渐渐深了,亭外的虫鸣变得稀疏,只有灵脉流动的“哗哗”声,像首温柔的夜曲。青梧靠在石柱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个没盖好的药罐,淡绿色的药剂顺着罐口往下滴,在地上晕出一小片湿痕。血煞和凌霜守在亭外,前者靠着巨斧打盹,后者则望着东边山洞的方向,冰线在她指尖若隐若现。
石蛮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一片安宁。丹田的金珠泛着温润的光,元婴雏形的轮廓已能看清细微的眉眼,像个蜷缩在金色襁褓里的婴儿,等待着降生的时刻。他知道,再过两天,这里就会迎来一场恶战,但此刻,他只想守住这份难得的平静——因为他清楚,这份平静,正是他要拼死守护的东西。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石蛮终于将最后一道灵纹梳理完毕。聚灵亭的阵眼处,定灵盘的光芒与七碑虚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直径丈许的金色光罩,将整个亭子护在中央。他站起身,活动了下僵硬的脖颈,金珠的光芒顺着灵脉蔓延出去,让周围的草木都泛起了淡淡的绿意。
“醒了?”火离不知何时醒了,正靠在亭柱上看着他,“阵成了?”
石蛮点头,望向东方渐亮的天际:“成了。就等月圆了。”
朝阳跃出山头的瞬间,金光穿过云层洒在聚灵亭上,与阵眼的光罩融为一体,像给这片天地镀上了一层金色的铠甲。亭内,青梧还在熟睡,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亭外,血煞打着哈欠伸懒腰,阿竹则举着定灵盘,在晨光中跑来跑去,看玉盘上的光纹在地上投下流动的影子。
石蛮望着这一切,丹田的金珠轻轻搏动,与朝阳的光芒产生了共鸣。他知道,最后的时刻越来越近了,但他的心里没有丝毫恐惧,只有满满的力量——那是守护的力量,是希望的力量,是比任何灵力都要强大的,名为“信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