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室内的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惨白的灯光从头顶倾泻而下,照亮了王光明那张写满顽固与戾气的脸。
即使双手被冰冷的手铐固定在特制的审讯椅上,他依旧微微扬着下巴,眼神中透着一股混迹社会多年磨炼出的冷漠与强硬。
面对预审民警一轮又一轮的讯问,他不是矢口否认,就是避重就轻,甚至偶尔还会流露出不耐烦的神色。
“警察同志,我说了多少遍了,我没杀人!什么小女孩,我根本不知道!你们抓错人了!”
“六年前?六年前我在外地打工,根本就没回来过!”
“你们有证据吗?没证据就别在这里瞎耽误工夫!”
他的心理素质显然超出寻常,对常规的审讯套路似乎早有准备,问答之间逻辑清晰,防守得滴水不漏。
与审讯室一墙之隔的观察室内,气氛同样紧张。
巨大的单向玻璃前,市局局长黄建喜、刑侦支队长王广浩,以及青阳分局的叶青山、胡志康等领导悉数在座,众人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隔壁那个顽固的嫌疑人身上。
看到审讯进展缓慢,王光明像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不少领导微微皱起了眉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焦灼的情绪。
然而,在这片聚焦于审讯僵局的目光中,有一个人却显得格格不入。
章恒独自坐在观察室角落的一张桌子前,对隔壁的唇枪舌剑仿佛充耳不闻。
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捧着的一张雪白的A4打印纸上。
纸上,几枚鲜红、清晰的指纹赫然在目,如同雪地中绽放的诡异花朵——这是王光明被押解回来后,章恒第一时间要求他按下的十指指纹。
此刻,章恒正借助一盏高亮度台灯和一个专业的高倍放大镜,极其专注地审视着这些指纹。
他的眼神锐利如鹰,指尖随着放大镜的移动,在纸面上虚拟地勾勒着纹线的走向。
他时而凝神静气,时而将纸页微微倾斜,借助不同角度的光线观察着嵴线的细节和特征点,他的整个世界,仿佛都浓缩在了这方寸之间的纹路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观察室内除了隔壁审讯室隐约传来的声音,就只剩下章恒偶尔调整纸张位置发出的轻微摩擦声。
突然,他紧锁的眉头骤然舒展,一直紧绷的嘴角甚至勾起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如释重负的弧度。
他放下放大镜,身体微微向后靠向椅背,脸上那种全神贯注的凝重被一种拨云见日般的轻松和笃定所取代。
这一微妙的表情变化,恰好被坐在他身旁的市局刑侦支队长王广浩捕捉到了。
王支队长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身体微微倾向章恒,压低声音询问道:“章恒同志,怎么了?是有什么发现吗?”
这声询问虽然不大,但在安静的观察室内却显得格外清晰,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从单向玻璃吸引了过来。
黄建喜、叶青山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章恒。
章恒抬起头,脸上洋溢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他扬了扬手中的指纹纸,声音清晰而有力地响彻整个观察室:
“黄局,各位领导,这纸上是最新采集的嫌疑人王光明的十指指纹,经过我刚才的仔细核对与初步比对,我现在可以负责任地向各位报告——确定这枚指纹,与六年前‘三女童案’案发现场提取到的,凶手所遗留的那枚关键指纹,属于同一个人!”
“什么?!真的能确定吗?!”
黄建喜的声音瞬间拔高了两度,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前倾,脸上充满了急切与期盼。
如果指纹能够锁定,那无疑是在王光明坚硬的乌龟壳上砸开了一道致命的裂缝,这将是直接指认其凶手身份的铁证!
虽然DNA的比对也在同步进行,但那需要时间,而指纹的当场认定,无疑给陷入僵局的审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章恒迎着黄局和所有领导的目光,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我确定!无论是中心花纹的形态、三角区的结构,还是十几个细节特征点的位置、形状与相互关系,都完全吻合!”
“尤其是他右手食指指纹中这个独特的‘双斗形纹’以及边缘这个微小的‘短线’特征,与现场指纹如出一辙!王光明,就是我们要找的凶手!”
观察室内响起一片细微的惊叹和议论声。
不少人看向章恒的目光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由衷的佩服。
不用依赖繁琐复杂的仪器设备,仅凭一个放大镜、一双肉眼和一颗沉稳的心,在短短十几分钟内,就能从浩如烟海的指纹特征中做出如此精准、迅速的判断?
这需要何等深厚的功底、敏锐的观察力和强大的记忆力!放眼整个白云市公安系统,恐怕都找不出第二个人有这等本事!
“厉害!太厉害了!”
“早就听说章组长在痕迹检验上是顶尖高手,今天算是亲眼见识了!”
“指纹、脚印……好像没有他不懂的,真是个全才啊!”
赞叹声低低地响起。
现在有了指纹这项几乎无可辩驳的铁证,即使王光明继续负隅顽抗,零口供也足以将其定罪,更何况还有即将出炉的、更具说服力的DNA证据。
案件的胜利天平,已经彻底倾向了正义的一方。
章恒此刻已然起身,他脸上带着一种洞悉一切、胜券在握的从容。
他不仅要让证据说话,更要彻底击溃王光明的心理防线,让他亲口供认罪行,还原真相,给受害者家属一个完整的交代。
“黄局,我请求进入审讯室,参与审讯工作。”章恒请示道。
“好!去吧!就看你的了!”黄建喜没有任何迟疑,立刻批准,眼中充满了信任与期待。
章恒整理了一下警服,迈着沉稳而坚定的步伐,推门走进了隔壁气氛压抑的审讯室。
他朝着正在主审、脸上已略带疲惫和无奈的同事微微点头示意,然后目光便如同两把冰冷的解剖刀,精准地落在了王光明的身上。
王光明看起来三十五六岁的年纪,长期的逃亡和生活不规律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皮肤粗糙,眼袋深重,但那双眼睛里却依然闪烁着社会“老油条”特有的混不吝和狡诈。
他瞥了一眼新进来的章恒,见对方如此年轻,嘴角不由撇了一下,眼神中掠过一丝毫不掩饰的不屑与轻蔑,仿佛在说:“又换了个嫩茬来?能把我怎么样?”
章恒将他这细微的神态尽收眼底,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他沉稳地在主审位旁边的椅子坐下,将手中那份按着鲜红指纹的白纸轻轻放在桌面上,开门见山,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王光明,我是市局‘三女童案’专案组组长,章恒,我来的目的很简单,是给你一个机会,老实、主动地交代你六年前,残忍杀害那三名无辜女童的全部犯罪事实。”
回应他的,依旧是王光明那套死硬的态度和挑衅般的沉默,他甚至故意扭动了一下被铐住的手腕,发出金属碰撞的轻响,姿态嚣张。
章恒并不动怒,语气反而更加冰冷了几分,如同寒冬腊月的北风:“王光明,你以为紧闭嘴巴,我们就拿你没办法了?你太天真了,也太不懂法了。”
他伸出修长的手指,点了点桌上那份指纹样本,“认识这是什么吗?这是你刚刚按下的指纹,经过我们权威的比对鉴定,已经完全确认,它与六年前案发现场,凶手留在砖窑内壁上的那枚血指纹,属于同一个人!”
“嗡……”王光明的脑袋似乎响了一下,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那鲜红的指印,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缩了一瞬,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
但他依然强作镇定,梗着脖子,试图维持那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只是先前那十足的底气,明显泄掉了几分。
章恒敏锐地捕捉到了他这一闪而逝的慌乱,心中更有把握。
他继续施加压力,语速平稳,却句句如锤,敲打在对方最脆弱的心防上:“你以为只有指纹吗?我们在现场,还提取到了大量清晰的脚印。”
“根据那些脚印,我们不仅能推断出凶手的身高、体重、年龄,甚至能分析出他独特的步态和行走习惯——左脚轻微外八字,右脚习惯性拖地……这些,要不要我把现场照片和足迹鉴定报告拿给你,亲自对照一下?”
章恒并没有真的去拿那些资料,但仅仅是这样精准的描述,就已经让王光明的脸色开始发白,眼神中的慌张与不安如同投入石子的湖面,涟漪不断扩大。
他放在腿上的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还有!”章恒的声音陡然变得更加凌厉,目光如炬,仿佛要将他彻底看穿。
“你以为你做得天衣无缝?你在那个废弃的砖窑里,至少抽了三根烟吧!烟头呢?你随手丢在了地上!那上面,沾满了你的唾液,留下了你独一无二的DNA!知道为什么把你抓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抽血吗?就是为了和你留在烟头上的DNA进行比对!结果很快就会出来!”
章恒身体前倾,隔着桌子,目光死死锁定王光明那已经开始躲闪的眼睛,一字一顿地给出了最终一击:
“王光明,别再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了!DNA的比对结果,只会进一步证实我们现在的结论!凶手,就是你!铁证如山,你抵赖不掉!”
“别说了!!!求你…别说了!!!”
章恒这番连珠炮般的证据展示和心理攻势,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摧毁了王光明苦苦支撑的心理防线。
他突然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发出一声嘶哑的、绝望的嚎叫,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然后猛地用被铐住的双手抱住脑袋,竟然“哇”的一声,像个孩子一样失声痛哭起来,眼泪和鼻涕瞬间糊满了他的脸。
观察室内,黄建喜等人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他们知道,攻坚战,拿下了!
接下来的审讯,变得异常顺利。
心理防线全面崩溃的王光明,再也无力挣扎,他像是失去了灵魂的木偶,一五一十,断断续续地开始交代那桩尘封了六年的血案。
他交代,六年前,他因为在外地惹了事,偷偷潜回老家躲风头。
案发当天下午,他心情烦闷,在野外游荡,在一处偏僻的水沟边,看到了三个正在玩耍的、年仅十岁左右的女童。见四周荒芜,人迹罕至,一股长期压抑的、扭曲的邪念瞬间冲昏了他的头脑。
他先是假意上前搭讪,用零食和花言巧语诱骗,随后便凶相毕露,利用成年人的力量,强行将三名惊恐万状的女童挟持至附近一个早已废弃的砖窑内。
在那里,他残忍地对她们实施了性侵……事后,为了灭口,他丧心病狂地将三个年幼的生命全部杀害。
他尤其详细描述了其中一名女童因激烈反抗而激怒了他,他顺手捡起地上一块坚硬的砖头,朝着女孩的头部疯狂地砸了十几下,直到……他不敢再看。
杀人之后,极度的恐惧和慌乱占据了他的心神。
他蹲在阴暗潮湿的窑洞里,连着抽了好几根烟,试图平复几乎要跳出胸腔的心脏。
直到天色渐暗,他才如同惊弓之鸟般逃离现场,临走时还不忘折了一些树枝,胡乱地遮挡在砖窑的入口,试图掩盖自己的罪行。
他交代的犯罪时间、地点、手段、细节,甚至包括受害女童当时的衣着和反抗情形,都与案卷中记录的证据和现场勘查结果高度吻合。
观察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王光明那带着哭腔和悔恨(或许更多的是对死亡的恐惧)的供述声,通过音响清晰地传出来。
每一位领导的表情都异常严肃,心中充满了对遇害儿童的无比痛惜和对凶手残忍行为的极度愤怒。
当王光明终于陈述完毕,无力地瘫在审讯椅上时,观察室内,不知道是谁率先长长地、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紧接着,有人难以抑制地低声喊了出来:
“破了!案子……终于破了!!”
“六年啊……整整六年了……这三个孩子,终于可以瞑目了……”
很快,压抑已久的振奋和喜悦如同决堤的洪水,弥漫在整个观察室。
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由衷的笑容,那是一种历经艰辛、最终将罪恶绳之以法后的巨大成就感与欣慰感,尽管这份喜悦的背后,是三条逝去的幼小生命和长达六年的沉重等待。
数小时后,最终的DNA比对报告被紧急送到了专案组。
白纸黑字,科学结论清晰地显示:现场烟头上和精斑提取的DNA与王光明的DNA样本,完全匹配!
至此,证据链形成完美闭环!
这起曾经震惊全省,耗费了无数警力物力,让无数人扼腕叹息的“三女童遇害案”,在沉积六年之后,终于真相大白,宣告侦破!
惨白的灯光从头顶倾泻而下,照亮了王光明那张写满顽固与戾气的脸。
即使双手被冰冷的手铐固定在特制的审讯椅上,他依旧微微扬着下巴,眼神中透着一股混迹社会多年磨炼出的冷漠与强硬。
面对预审民警一轮又一轮的讯问,他不是矢口否认,就是避重就轻,甚至偶尔还会流露出不耐烦的神色。
“警察同志,我说了多少遍了,我没杀人!什么小女孩,我根本不知道!你们抓错人了!”
“六年前?六年前我在外地打工,根本就没回来过!”
“你们有证据吗?没证据就别在这里瞎耽误工夫!”
他的心理素质显然超出寻常,对常规的审讯套路似乎早有准备,问答之间逻辑清晰,防守得滴水不漏。
与审讯室一墙之隔的观察室内,气氛同样紧张。
巨大的单向玻璃前,市局局长黄建喜、刑侦支队长王广浩,以及青阳分局的叶青山、胡志康等领导悉数在座,众人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隔壁那个顽固的嫌疑人身上。
看到审讯进展缓慢,王光明像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不少领导微微皱起了眉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焦灼的情绪。
然而,在这片聚焦于审讯僵局的目光中,有一个人却显得格格不入。
章恒独自坐在观察室角落的一张桌子前,对隔壁的唇枪舌剑仿佛充耳不闻。
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捧着的一张雪白的A4打印纸上。
纸上,几枚鲜红、清晰的指纹赫然在目,如同雪地中绽放的诡异花朵——这是王光明被押解回来后,章恒第一时间要求他按下的十指指纹。
此刻,章恒正借助一盏高亮度台灯和一个专业的高倍放大镜,极其专注地审视着这些指纹。
他的眼神锐利如鹰,指尖随着放大镜的移动,在纸面上虚拟地勾勒着纹线的走向。
他时而凝神静气,时而将纸页微微倾斜,借助不同角度的光线观察着嵴线的细节和特征点,他的整个世界,仿佛都浓缩在了这方寸之间的纹路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观察室内除了隔壁审讯室隐约传来的声音,就只剩下章恒偶尔调整纸张位置发出的轻微摩擦声。
突然,他紧锁的眉头骤然舒展,一直紧绷的嘴角甚至勾起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如释重负的弧度。
他放下放大镜,身体微微向后靠向椅背,脸上那种全神贯注的凝重被一种拨云见日般的轻松和笃定所取代。
这一微妙的表情变化,恰好被坐在他身旁的市局刑侦支队长王广浩捕捉到了。
王支队长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身体微微倾向章恒,压低声音询问道:“章恒同志,怎么了?是有什么发现吗?”
这声询问虽然不大,但在安静的观察室内却显得格外清晰,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从单向玻璃吸引了过来。
黄建喜、叶青山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章恒。
章恒抬起头,脸上洋溢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他扬了扬手中的指纹纸,声音清晰而有力地响彻整个观察室:
“黄局,各位领导,这纸上是最新采集的嫌疑人王光明的十指指纹,经过我刚才的仔细核对与初步比对,我现在可以负责任地向各位报告——确定这枚指纹,与六年前‘三女童案’案发现场提取到的,凶手所遗留的那枚关键指纹,属于同一个人!”
“什么?!真的能确定吗?!”
黄建喜的声音瞬间拔高了两度,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前倾,脸上充满了急切与期盼。
如果指纹能够锁定,那无疑是在王光明坚硬的乌龟壳上砸开了一道致命的裂缝,这将是直接指认其凶手身份的铁证!
虽然DNA的比对也在同步进行,但那需要时间,而指纹的当场认定,无疑给陷入僵局的审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章恒迎着黄局和所有领导的目光,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我确定!无论是中心花纹的形态、三角区的结构,还是十几个细节特征点的位置、形状与相互关系,都完全吻合!”
“尤其是他右手食指指纹中这个独特的‘双斗形纹’以及边缘这个微小的‘短线’特征,与现场指纹如出一辙!王光明,就是我们要找的凶手!”
观察室内响起一片细微的惊叹和议论声。
不少人看向章恒的目光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由衷的佩服。
不用依赖繁琐复杂的仪器设备,仅凭一个放大镜、一双肉眼和一颗沉稳的心,在短短十几分钟内,就能从浩如烟海的指纹特征中做出如此精准、迅速的判断?
这需要何等深厚的功底、敏锐的观察力和强大的记忆力!放眼整个白云市公安系统,恐怕都找不出第二个人有这等本事!
“厉害!太厉害了!”
“早就听说章组长在痕迹检验上是顶尖高手,今天算是亲眼见识了!”
“指纹、脚印……好像没有他不懂的,真是个全才啊!”
赞叹声低低地响起。
现在有了指纹这项几乎无可辩驳的铁证,即使王光明继续负隅顽抗,零口供也足以将其定罪,更何况还有即将出炉的、更具说服力的DNA证据。
案件的胜利天平,已经彻底倾向了正义的一方。
章恒此刻已然起身,他脸上带着一种洞悉一切、胜券在握的从容。
他不仅要让证据说话,更要彻底击溃王光明的心理防线,让他亲口供认罪行,还原真相,给受害者家属一个完整的交代。
“黄局,我请求进入审讯室,参与审讯工作。”章恒请示道。
“好!去吧!就看你的了!”黄建喜没有任何迟疑,立刻批准,眼中充满了信任与期待。
章恒整理了一下警服,迈着沉稳而坚定的步伐,推门走进了隔壁气氛压抑的审讯室。
他朝着正在主审、脸上已略带疲惫和无奈的同事微微点头示意,然后目光便如同两把冰冷的解剖刀,精准地落在了王光明的身上。
王光明看起来三十五六岁的年纪,长期的逃亡和生活不规律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皮肤粗糙,眼袋深重,但那双眼睛里却依然闪烁着社会“老油条”特有的混不吝和狡诈。
他瞥了一眼新进来的章恒,见对方如此年轻,嘴角不由撇了一下,眼神中掠过一丝毫不掩饰的不屑与轻蔑,仿佛在说:“又换了个嫩茬来?能把我怎么样?”
章恒将他这细微的神态尽收眼底,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他沉稳地在主审位旁边的椅子坐下,将手中那份按着鲜红指纹的白纸轻轻放在桌面上,开门见山,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王光明,我是市局‘三女童案’专案组组长,章恒,我来的目的很简单,是给你一个机会,老实、主动地交代你六年前,残忍杀害那三名无辜女童的全部犯罪事实。”
回应他的,依旧是王光明那套死硬的态度和挑衅般的沉默,他甚至故意扭动了一下被铐住的手腕,发出金属碰撞的轻响,姿态嚣张。
章恒并不动怒,语气反而更加冰冷了几分,如同寒冬腊月的北风:“王光明,你以为紧闭嘴巴,我们就拿你没办法了?你太天真了,也太不懂法了。”
他伸出修长的手指,点了点桌上那份指纹样本,“认识这是什么吗?这是你刚刚按下的指纹,经过我们权威的比对鉴定,已经完全确认,它与六年前案发现场,凶手留在砖窑内壁上的那枚血指纹,属于同一个人!”
“嗡……”王光明的脑袋似乎响了一下,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那鲜红的指印,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缩了一瞬,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
但他依然强作镇定,梗着脖子,试图维持那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只是先前那十足的底气,明显泄掉了几分。
章恒敏锐地捕捉到了他这一闪而逝的慌乱,心中更有把握。
他继续施加压力,语速平稳,却句句如锤,敲打在对方最脆弱的心防上:“你以为只有指纹吗?我们在现场,还提取到了大量清晰的脚印。”
“根据那些脚印,我们不仅能推断出凶手的身高、体重、年龄,甚至能分析出他独特的步态和行走习惯——左脚轻微外八字,右脚习惯性拖地……这些,要不要我把现场照片和足迹鉴定报告拿给你,亲自对照一下?”
章恒并没有真的去拿那些资料,但仅仅是这样精准的描述,就已经让王光明的脸色开始发白,眼神中的慌张与不安如同投入石子的湖面,涟漪不断扩大。
他放在腿上的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还有!”章恒的声音陡然变得更加凌厉,目光如炬,仿佛要将他彻底看穿。
“你以为你做得天衣无缝?你在那个废弃的砖窑里,至少抽了三根烟吧!烟头呢?你随手丢在了地上!那上面,沾满了你的唾液,留下了你独一无二的DNA!知道为什么把你抓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抽血吗?就是为了和你留在烟头上的DNA进行比对!结果很快就会出来!”
章恒身体前倾,隔着桌子,目光死死锁定王光明那已经开始躲闪的眼睛,一字一顿地给出了最终一击:
“王光明,别再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了!DNA的比对结果,只会进一步证实我们现在的结论!凶手,就是你!铁证如山,你抵赖不掉!”
“别说了!!!求你…别说了!!!”
章恒这番连珠炮般的证据展示和心理攻势,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摧毁了王光明苦苦支撑的心理防线。
他突然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发出一声嘶哑的、绝望的嚎叫,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然后猛地用被铐住的双手抱住脑袋,竟然“哇”的一声,像个孩子一样失声痛哭起来,眼泪和鼻涕瞬间糊满了他的脸。
观察室内,黄建喜等人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他们知道,攻坚战,拿下了!
接下来的审讯,变得异常顺利。
心理防线全面崩溃的王光明,再也无力挣扎,他像是失去了灵魂的木偶,一五一十,断断续续地开始交代那桩尘封了六年的血案。
他交代,六年前,他因为在外地惹了事,偷偷潜回老家躲风头。
案发当天下午,他心情烦闷,在野外游荡,在一处偏僻的水沟边,看到了三个正在玩耍的、年仅十岁左右的女童。见四周荒芜,人迹罕至,一股长期压抑的、扭曲的邪念瞬间冲昏了他的头脑。
他先是假意上前搭讪,用零食和花言巧语诱骗,随后便凶相毕露,利用成年人的力量,强行将三名惊恐万状的女童挟持至附近一个早已废弃的砖窑内。
在那里,他残忍地对她们实施了性侵……事后,为了灭口,他丧心病狂地将三个年幼的生命全部杀害。
他尤其详细描述了其中一名女童因激烈反抗而激怒了他,他顺手捡起地上一块坚硬的砖头,朝着女孩的头部疯狂地砸了十几下,直到……他不敢再看。
杀人之后,极度的恐惧和慌乱占据了他的心神。
他蹲在阴暗潮湿的窑洞里,连着抽了好几根烟,试图平复几乎要跳出胸腔的心脏。
直到天色渐暗,他才如同惊弓之鸟般逃离现场,临走时还不忘折了一些树枝,胡乱地遮挡在砖窑的入口,试图掩盖自己的罪行。
他交代的犯罪时间、地点、手段、细节,甚至包括受害女童当时的衣着和反抗情形,都与案卷中记录的证据和现场勘查结果高度吻合。
观察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王光明那带着哭腔和悔恨(或许更多的是对死亡的恐惧)的供述声,通过音响清晰地传出来。
每一位领导的表情都异常严肃,心中充满了对遇害儿童的无比痛惜和对凶手残忍行为的极度愤怒。
当王光明终于陈述完毕,无力地瘫在审讯椅上时,观察室内,不知道是谁率先长长地、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紧接着,有人难以抑制地低声喊了出来:
“破了!案子……终于破了!!”
“六年啊……整整六年了……这三个孩子,终于可以瞑目了……”
很快,压抑已久的振奋和喜悦如同决堤的洪水,弥漫在整个观察室。
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由衷的笑容,那是一种历经艰辛、最终将罪恶绳之以法后的巨大成就感与欣慰感,尽管这份喜悦的背后,是三条逝去的幼小生命和长达六年的沉重等待。
数小时后,最终的DNA比对报告被紧急送到了专案组。
白纸黑字,科学结论清晰地显示:现场烟头上和精斑提取的DNA与王光明的DNA样本,完全匹配!
至此,证据链形成完美闭环!
这起曾经震惊全省,耗费了无数警力物力,让无数人扼腕叹息的“三女童遇害案”,在沉积六年之后,终于真相大白,宣告侦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