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御前的决策-《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

  汴梁城楼已然在望,那场预料之中的伏击却并未发生。

  陈稳率领凯旋队伍,在沿途百姓震天的欢呼声中,安然穿过了那片曾让他心生警兆的稀疏林地。

  风平浪静。

  唯有林中几只被惊起的寒鸦,发出刺耳的呱噪,扑棱着翅膀飞向阴沉的天空。

  陈稳面色平静,心中却无半分松懈。

  铁鸦军绝非放弃了行动,更大的可能,是钱贵领导的巡察司提前发挥了作用,或者是对方因某种缘故临时改变了计划。

  这种潜伏在平静下的危机,往往更为致命。

  队伍抵达汴梁城外,盛大的官方迎驾仪式自然少不得一番繁琐礼仪。

  张诚、王朴率领留守文武百官于城外十里亭恭迎,场面庄重而热烈。

  陈稳并未在仪式上过多耽搁,简单接受朝贺,慰勉众臣之后,便下令銮驾直接回宫。

  他甚至未曾更换下那身征尘未洗的戎装,便在回到皇宫的第一时间,于紫宸殿偏殿,召见了目前身处汴梁的所有核心重臣。

  一场关乎新朝命运的御前决策会议,在紧张的气氛中拉开帷幕。

  殿内,炭火驱散着冬日的寒意,却驱不散弥漫在众人眉宇间的凝重。

  陈稳端坐于御座之上,玄甲未卸,更添几分沙场带来的凛冽杀气。

  下方,张诚、王朴、钱贵、以及得知陛下回京后立刻从工部赶来的赵老蔫赫然在列。

  甚至连负责城防的韩通(已由副将暂代晋州防务,快马赶回)、张永德也位列其中。

  所有人都知道,陛下如此急切地召见,绝非为了听凯旋的颂歌。

  “诸卿,虚礼免了。”

  陈稳开门见山,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朕离京这些时日,内外情势,想必诸位已了然于胸。”

  “北疆暂安,然四方烽烟已起。”

  他的目光首先投向钱贵。

  “靖安侯,将你掌握的情况,先说一说。”

  “臣遵旨!”

  钱贵出列,神色肃穆,言简意赅地将目前已知的威胁一一禀明。

  “其一,北汉刘钧,得铁鸦军支援,已于三日前猛攻晋州,韩、张二位国公浴血奋战,方暂退敌兵,然敌军未伤根本,仍在边境虎视眈眈。”

  “其二,河北成德军节度使刘延祚,已与铁鸦军密使勾结,其前锋兵马越过界桥,意图牵制我澶州方向,威胁陛下归路,其心可诛!”

  “其三,南唐使臣钟谟虽表面恭顺,然其此行实为试探,若见我朝示弱,淮南恐生异心。”

  “其四,亦是当前最急迫之患,铁鸦军主力及其背后主使,策划多路行动,其真正目标,始终是陛下与新朝中枢!”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沉重。

  “臣已确认,其计划中包含名为‘湮灭’之极端手段,具体形制不明,但威力恐极为骇人。”

  “其在陛下归途策划伏击,虽因故未能发动,然其威胁并未解除。”

  “据审讯俘虏及多方情报研判,铁鸦军极可能正在策划一场于汴梁城内发动、旨在制造最大混乱的疯狂行动!”

  “宫内潜伏之‘寒鸦’,亦可能在此次行动中启用。”

  钱贵每说一条,殿内众人的脸色便沉下一分。

  四面树敌,内有隐患,局面之恶劣,远超寻常。

  钱贵禀报完毕,殿内陷入短暂的沉寂。

  张诚率先开口,他主管民政财政,考虑更为实际。

  “陛下,北汉、河北两线用兵,加之陛下北征耗费,国库粮秣、银钱皆已捉襟见肘。”

  “若同时应对四方威胁,恐力有未逮。”

  “是否……可先行稳住一方?”

  他的目光投向南面,意思不言而喻,希望能暂时安抚或稳住南唐。

  王朴缓缓摇头。

  “张相所虑甚是,然示弱恐适得其反。”

  “南唐李氏,惯于骑墙,若见我朝疲于应付北汉、河北,反而可能壮其胆气,趁火打劫。”

  “依臣之见,当务之急,并非妥协,而是必须以雷霆手段,先打掉最嚣张、威胁最直接之一路,以此震慑宵小,方能稳住全局!”

  “王先生所言,正合朕意。”

  陈稳沉声道,目光锐利。

  “四面出击不可取,但一味退让,只会让群狼环伺,最终被分而食之。”

  他手指在御案上轻轻一点。

  “刘延祚,墙头之草,实力最弱,却敢率先挑衅,背后必有铁鸦军怂恿支撑。”

  “若不加以严惩,河北诸镇必将效仿,后患无穷!”

  他的决定清晰而果断。

  “此獠,必须打!而且要打得狠,打得快!打出我大陈的威风!”

  “陛下圣明!”

  韩通早已按捺不住,闻言立刻出列,声如洪钟。

  “末将愿为先锋,率军踏平成德,擒拿刘延祚那反复小人!”

  张永德也躬身道。

  “臣附议!河北不稳,则汴梁侧翼随时受胁,必须尽快铲除!”

  陈稳微微颔首。

  “韩通、张永德听令!”

  “命你二人即刻点齐京畿禁军两万,携部分新式器械,三日后开拔,征讨成德刘延祚!”

  “此战,不求占地,旨在歼其主力,擒杀首恶!”

  “要让天下人知道,背叛大陈,勾结外虏,是何下场!”

  “末将(臣)领旨!”

  韩通、张永德齐声应诺,斗志昂扬。

  “北汉方向……”

  陈稳目光转向舆图。

  “命石墩自北疆分兵一万,南下威慑,牵制北汉兵力,使其不敢全力东进。”

  “晋州防线,由现有守军坚守,待河北战事平息,再图后计。”

  “至于南唐……”

  陈稳看向王朴。

  “便有劳王先生与张相,继续与那钟谟周旋。”

  “可适当向其透露我朝平定河北之决心与兵力调配,让其自行掂量!”

  “是,陛下。”

  王朴与张诚躬身领命。

  最后,陈稳的目光落在钱贵和赵老蔫身上。

  “铁鸦军乃心腹之患,其城内阴谋,必须挫败!”

  “钱贵!”

  “臣在!”

  “朕予你全权,调动一切可调动之力量,挖地三尺,也要在铁鸦军发动之前,找出其在城内的所有据点,尤其是那个‘寒鸦’!”

  “宁可错杀,绝不放过!”

  “必要之时,可动用非常手段!”

  陈稳的语气带着凛冽的杀意。

  “臣,万死不辞!”

  钱贵凛然受命。

  “赵老蔫。”

  “老臣在!”

  “你那边关于幽能晶矿的研究,关乎未来对抗铁鸦军之成败,至关重要!”

  “有何需求,直接向朕禀报,工部、户部需全力配合!”

  “务必尽快取得突破!”

  “老臣明白!定不负陛下所托!”赵老蔫激动地保证。

  一道道命令清晰下达,原本纷繁复杂的危局,似乎被一条条理清,找到了应对的方向。

  殿内众臣心中稍定,同时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新朝立威之战,已不仅仅是对外,更是对内,是对那个隐藏在暗处、操控一切的黑手的正面反击。

  “诸卿。”

  陈稳站起身,目光扫过每一位重臣。

  “大陈初立,内忧外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北疆一战,已显我军威;

  新政推行,已聚民心。”

  “只要我们君臣一心,将士用命,何惧魑魅魍魉,何惧四方豺狼?”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强大的自信和感染力。

  “此番,便让这天下看看,我大陈之刀,是否锋利!”

  “让我等,为这乱世,劈出一个朗朗乾坤!”

  “臣等谨遵圣谕!愿为陛下效死!为大陈效死!”

  众臣齐声应和,声音在殿宇中回荡,充满了决然与信念。

  风暴将至,而大陈这艘新舟,已扬起风帆,准备迎击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