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天西异象-《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

  晨光熹微,映照在紫宸殿的琉璃瓦上,流转着金色的光华。

  陈稳端坐于龙椅之上,冕旒轻垂,目光沉静地扫过殿中文武。

  昨日登高望远时的那份激荡心绪,已被他深深压下,转化为处理日常政务的专注。

  张诚正手持笏板,汇报着河北道垦荒新政的初步成效;王茹则就近日吏部考功事宜,条分缕析地陈述着见解。

  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仿佛昨日的万丈豪情,已悄然融入这帝国平稳运转的齿轮之中。

  然而,一阵突兀而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殿内原有的节奏。

  一名身着风尘仆仆戎装、背后插着三根代表“十万火急”红色翎羽的驿卒,在殿前侍卫的引领下,几乎是连滚爬跌地冲入了大殿。

  “报——!”

  那驿卒扑跪在地,声音因长途奔波的干渴与极度的惊惶而嘶哑变形。

  “陛下!西境……西境急报!”

  满殿顿时一静。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名驿卒身上。

  张诚停下了汇报,王茹蹙起了秀眉,钱贵眯起了眼睛,石墩则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

  陈稳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讲。”

  那驿卒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清晰一些,但其中的颤抖却难以完全抑制。

  “五日前,陇右道洮州以西,天际……天际忽生异变!”

  “一道……一道巨大无比的光幕,凭空出现!”

  “其色半透明,宛如水波,横贯南北,望不到尽头!”

  他双手比划着,试图描述那超越常人理解的景象。

  “光幕两侧……两侧的山川、河流、乃至云彩,竟……竟如同镜中倒影,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殿中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吸气声。

  几位老臣下意识地捻着胡须,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镜中倒影?”陈稳的声音依旧平稳,但指尖已然微微扣紧了龙椅的扶手。

  “可有派人探查?”

  “回陛下,驻守的刘指挥使当即派了斥候小队前往!”

  驿卒的声音带着后怕。

  “那光幕,看得见,却……却摸不着边际!”

  “斥候试图靠近,却如同撞在一堵无形墙壁之上,无法穿越!”

  他咽了口唾沫,脸上血色褪尽。

  “更可怕的是……光幕另一侧,影影绰绰,也能看到人影晃动,穿着……穿着绝非我朝号衣的甲胄!”

  “似乎……似乎也在探查我方!”

  “妖言惑众!”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御史猛地踏出一步,指着驿卒呵斥道。

  “陛下!此等荒诞不经之言,定是边将怯懦,为推卸守土之责而编造的谎言!或是此人路途颠簸,神智昏聩所致!”

  “光幕横天?镜像山河?闻所未闻!此乃荧惑守心之兆,必有奸佞……”

  “李御史,”陈稳淡淡打断了他,目光却始终未离那名驿卒。

  “让他说完。”

  那平静的目光,却让老御史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将后面的话堵了回去。

  驿卒得了皇帝首肯,鼓起勇气继续道。

  “陛下,小的所言,句句属实!刘指挥使及麾下数千将士皆可为证!”

  “那光幕如今仍在,并未消散!”

  “刘指挥使不敢擅专,特命小的八百里加急,星夜兼程,禀报陛下圣裁!”

  陈稳沉默了。

  殿内的议论声却越来越大。

  “天现异象,莫非是上天警示?”

  “或是地龙翻身前兆?”

  “会不会是……海市蜃楼?只是规模太过巨大?”

  “海市蜃楼岂能阻人通行?岂能两边皆有人影?”

  各种猜测,纷至沓来。

  却无人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陈稳的心,在这一片嘈杂声中,却缓缓沉了下去。

  信息碎片中的词汇——“节点”、“偏离”、“清理协议”——如同冰冷的毒蛇,再次钻入他的脑海,啮噬着他的理智。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绝非自然现象。

  这更像是……某种力量,在以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介入这个世界。

  是铁鸦军主人那“终焉”威胁的开始?

  还是那冰冷“规则”的又一次修正?

  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攫住了他。

  绝不能自乱阵脚。

  他缓缓抬起手。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臣子都屏息凝神,等待着皇帝的决断。

  “此事,确系千古未闻之‘天变’。”

  陈稳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殿中,带着一种稳定人心的力量。

  “然,天变不足畏。”

  “未明其相,便妄言吉凶,或自乱阵脚,方为取祸之道。”

  他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的老臣身上。

  “礼部尚书孙卿。”

  老臣孙承佑立刻出列躬身。

  “老臣在。”

  “你素来持重,精通典仪,熟知地理。”

  陈稳下令道。

  “由你为正使,携钦天监精通星象格物者三人,工部熟悉山川水文之匠作两人,并由殿前司拨调两百精骑护卫,即刻启程,前往西境。”

  “朕予你全权,务必亲至光幕之前,勘验其详。”

  “测量其范围,记录其形态,试探其特性。”

  “尤其要查清,光幕彼端,究竟是何等景象,那身着异甲之人,又是何方势力。”

  “一应所见所闻,巨细靡遗,绘图具表,速速报来!”

  孙承佑深吸一口气,感受到肩上沉重的责任,肃然叩首。

  “老臣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陈稳又看向枢密使。

  “传朕旨意,令陇右、河西诸道节度使,即刻加强边境戒备。”

  “所有关隘,提高警惕,严防任何异动。”

  “在孙卿查明回报之前,边军不可擅自越境挑衅,但若遇攻击,许其便宜行事,坚决反击!”

  “臣遵旨!”枢密使躬身领命。

  一道道指令,清晰明确,迅速将因突发异象而可能产生的混乱,纳入了有序应对的轨道。

  朝会散去。

  百官怀着各种复杂难言的心情,议论纷纷地退出紫宸殿。

  陈稳独自坐在空旷的大殿中,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

  那冰冷的触感,让他保持着绝对的清醒。

  阳光透过高大的殿门,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光影。

  光与暗,泾渭分明。

  就如同他现在面临的局面。

  已知的敌人,无论是北汉、契丹,还是铁鸦军残部,都有迹可循,有法可应对。

  但这横亘天西的光幕,却超出了他所有的认知范畴。

  它像是一个无声的宣告,一个巨大而冰冷的问号,悬挂在他的王朝之上。

  它背后隐藏的,是机遇,还是毁灭?

  他想起了信息碎片中那个冰冷的词汇——“清理协议”。

  难道这光幕,就是“清理”的开始?

  一种莫名的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

  但他眼中的光芒,却并未因此而黯淡,反而愈发锐利。

  无论那是什么,他都不会坐以待毙。

  他建立的王朝,他守护的子民,绝不会成为任何“协议”下的牺牲品。

  他站起身,走到殿门口,负手望向西方。

  目光仿佛要穿越千山万水,穿透那层半透明的光幕,看清其后的真相。

  “镜像……么?”

  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

  “那就让朕看看,那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