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点感悟-《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

  汴梁皇城,夜色深沉。

  紫宸殿后方的御书房内,烛火通明,将陈稳伏案的身影拉得悠长。

  御案之上,摊开着来自各方的奏报,以及边境军情。

  但此刻,他的注意力,却完全集中在手中那枚不过指甲盖大小、色泽黯淡、边缘参差不齐的奇异碎片上。

  这正是晋州决战尾声,从那溃散的无面首领处,获得的“信息碎片”。

  触手冰凉,质地非金非玉,表面布满了极其细微、仿佛天然形成的纹路,仔细看去,那些纹路又隐隐构成某种无法理解的、令人头晕目眩的图案。

  数月来,只要得暇,他便会取出此物,试图从中解读出更多的信息。

  起初,除了第一次接触时涌入脑海的那些混乱、模糊的概念——“节点”、“偏离”、“清理协议”、“变数”、“终焉”——之外,几乎一无所获。

  这碎片就像一块顽石,沉默而坚硬。

  但陈稳并未放弃。

  他隐隐感觉到,这碎片中蕴含的信息,或许关乎铁鸦军如此执着于与他为敌的真正原因,甚至可能触及这个世界更深层的秘密。

  近日,随着伪宋建立,赵匡胤严格遵循“历史进程”的动向传来,陈稳心中那种若有若无的明悟,越发清晰起来。

  他凝视着碎片,目光仿佛要穿透其物质表象,直抵核心。

  脑海中,那些原本模糊的概念,开始与现实中正在发生的事件,一一对应,串联。

  “变数……”他低声咀嚼着这个词,目光扫过御案上一份关于伪宋近期动向的密报。

  “指的是我么?”

  “因为我未曾在那场大病中死去?”

  “因为我于焦土镇崛起,建立了这大陈?”

  “因为我改变了柴公的命运,扭转了高平之战,使得原本可能统一的进程彻底偏离?”

  一条脉络,渐渐在他心中成型。

  “那么,‘偏离’……便是指我所做的这一切,导致的历史走向,与铁鸦军……或者说,与它们所维护的某种‘既定轨迹’,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指尖无意识地在碎片冰凉的表面摩挲着。

  “而‘清理协议’……便是它们为了纠正这种‘偏离’,所采取的行动。”

  “从最初的焦土镇追杀,到晋州的血月计划,再到如今……扶持那镜中伪朝……”

  想到这里,他目光再次落在那份密报上。

  上面详细记述了伪宋立国后,赵匡胤如何迅速“杯酒释兵权”,如何组建枢密院与三衙分掌军权,如何制定年号、礼仪,一切举措,都仿佛在按照一个早已写好的剧本,一丝不苟地执行着。

  甚至连一些官员的任免,都与张诚、王茹他们根据后周及以往朝代会发生的情况所推测的,惊人地相似!

  若非地理隔绝,光幕阻挡,几乎让人以为那是另一个时空里,本该正常发展的“宋”朝!

  “剧本……节点……”

  陈稳眼中精光一闪,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迷雾。

  他猛地把握住了关键!

  “是了!”

  “铁鸦军的目标,并非单纯地要消灭我,或者消灭大陈。”

  “它们真正在意的,是确保某些事情,按照那个‘剧本’发生!”

  “这些必须发生的关键事件,就是信息碎片中所指的——‘节点’!”

  他站起身,在御书房内缓缓踱步,心潮澎湃。

  “柴荣称帝,或许是一个节点,但我助他稳住了澶州,他未曾称帝便……”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本应是赵匡胤,却变成了我……”

  “高平之战,结局亦被扭转……”

  “这些重要的‘节点’,都因我而偏离,或彻底改变!”

  “所以,我才成了它们必须清除的‘变数’!”

  思路一旦打开,许多之前觉得困惑的事情,顿时豁然开朗。

  为何铁鸦军对他如此执着,不死不休?

  为何它们要不惜耗费巨大代价,复刻一个“镜像中原”,并严格按历史剧本推动?

  因为它们要“修复”被他破坏的“节点”!

  那个镜像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用来确保“节点”按原样发生的“试验场”和“备份”!

  赵匡胤,不过是它们选中的,用来执行这个剧本的棋子!

  而那所谓的“复仇”,在铁鸦军眼中,恐怕也只是驱动这枚棋子更好履行职责的养料而已。

  “好手段……当真是好手段……”陈稳停下脚步,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嘴角泛起一丝冷冽的笑意。

  “另起炉灶,重演历史,以此来证明我之所为,皆是‘偏离’,皆是‘错误’么?”

  “更是以此来积累某种……‘势’?”

  他想起了钱贵关于铁鸦军主人权限恢复条件的分析——伪宋成功推进重大历史节点,便能助其恢复力量。

  这印证了他的猜测。

  伪宋每成功推动一个“节点”,铁鸦军的力量或许就能恢复一分,其对现实世界的干涉能力,也可能随之增强。

  “而我大陈的存在与强盛,本身就是在不断证明,那条没有‘变数’的轨迹,并非唯一!”

  “我等的努力,我等建立的秩序,并非‘偏离’,而是另一种可能!”

  “这本身,就是对它们那套‘剧本’和‘节点’最大的否定与干扰!”

  陈稳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明晰。

  之前的战斗,更多是生存的本能,是守护家园、终结乱世的信念。

  而此刻,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场斗争,远不止于疆场厮杀,国力比拼。

  更是一场关于“存在意义”的角逐。

  是遵循既定剧本,成为提线木偶?

  还是打破枷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他的选择,从未改变,也绝不会改变!

  “你要演你的戏,走你的老路,那是你的事。”

  “但我陈文仲,和我这大陈,绝不会按你们的剧本来!”

  “这中原的命运,该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自己来书写!”

  他握紧了手中的信息碎片,那冰凉的触感,此刻却仿佛点燃了他胸中的火焰。

  对“节点”的感悟,让他更加明确了未来的方向。

  伪宋要走的每一步“节点”,他都需密切关注。

  若能干扰,便绝不令其轻易得逞。

  这不仅能打击伪宋,更能削弱其背后铁鸦军的力量。

  而大陈要做的,便是坚定不移地发展自身,壮大国力,证明这条新路的正确与强盛。

  让这“变数”,成为不可撼动的“定数”!

  同时,他也意识到,信息碎片中提及的“终焉”,恐怕是比“节点”更深层、更终极的威胁。

  那或许,是铁鸦军维护这套规则的最终手段,或者是这个世界运行的某种底层机制。

  现在去想,还为时过早。

  当前最重要的,是应对好伪宋的挑战,并利用对“节点”的新认知,在这场无形的较量中,抢占先机。

  陈稳回到御案前,提笔蘸墨,在一张空白的宣纸上,缓缓写下了两个字——节点。

  笔墨酣畅,力透纸背。

  他凝视着这两个字,目光锐利如刀。

  “便让朕看看,你这剧本,还能演多久。”

  “又能否,经得起我这‘变数’的折腾。”

  夜风吹动烛火,光影摇曳。

  御书房内,帝王的思绪,已飘向那光幕之后,开始谋划着如何下一盘,针对“剧本”与“节点”的大棋。

  而这第一步,便是要更主动地去了解,那镜中世界,下一个重要的“节点”,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