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未雨绸缪·剑指西南-《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

  探子带来的消息,如同在焦土镇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千斤巨石。

  北汉与铁鸦军勾结的阴影,不再是一种遥远的猜测。

  而是化作了切实迫近的威胁,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镇守府内的会议结束后,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如同无形的鞭子,驱策着整个镇子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张诚几乎是钉在了锐士营的校场上。

  原有的训练科目被再次加码,对抗演练的强度提升到近乎实战。

  他甚至亲自下场,与那些在陈稳能力赋予下飞速成长的精锐们搏杀磨砺,身上时常添上新伤。

  他要确保当真正的战斗来临时,这支利剑能瞬间出鞘,见血封喉。

  校场上冲天的喊杀声和兵器交击的锐响,日夜不息。

  成了焦土镇最雄壮也最令人安心的战歌。

  石墩的工建司则化身为了庞大的兵工厂。

  所有非必要的民用打造全部暂停,所有的铁料,木材,皮革都被优先供应军械制作。

  打铁铺里炉火熊熊,工匠们轮班作业,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汇成一片。

  新型的劲弩、更加坚韧的甲片、以及应对可能出现的攻城战而准备的守城器械。

  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检验,然后入库。

  空气中弥漫着炭火和金属的气息。

  仿佛整个镇子都在为一场大战进行着钢铁般的呼吸。

  王婶领导的内务司则面临着更为繁杂的挑战。

  她需要统筹日益增加的粮食储备,确保在可能被围困的情况下。

  全镇数千人能有足够的口粮支撑;

  需要组织妇女赶制绷带、储备药材,以应对可能的伤亡;

  还需要安抚因紧张气氛而有些浮动的人心。

  尤其是新近依附过来的流民和降卒,确保内部不会出现乱子。

  她展现出了惊人的组织能力,将各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如同一个精密齿轮,默默支撑着整个战争机器的运转。

  钱贵的巡察司则完全转入了地下状态。

  更多的精干探子被撒向外围,重点监控北汉方向的情报往来。

  以及穿山豹势力的任何异动。

  他们化身行商、流民、樵夫,潜伏在关键的道路节点和城镇中。

  竭尽全力捕捉着风暴来临前的任何一丝征兆。

  信息如同涓涓细流,不断汇向焦土镇的中枢。

  陈稳的身影则更加忙碌。

  他不仅要总览全局,协调各方,更要思考破局之道。

  他再次将自己关在镇守府中,对着那张地图久久沉思。

  北汉与铁鸦军的联合,实力远超焦土镇,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

  固守待援?谁能来援?

  后汉朝廷自顾不暇,周边势力各怀鬼胎,甚至可能落井下石。

  唯一的希望之光。

  似乎真的只剩下地图西南方向的那个名字——柴荣。

  使者的话语再次在他耳边回响:

  “治军严明、礼贤下士……北面藩镇之楷模。”

  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乱世。

  一个能以“治军严明、礼贤下士”而闻名的人物。

  其心性、其抱负,必然与刘都头、穿山豹乃至北汉刘崇之流有着天壤之别。

  他或许,是这片黑暗乱世中,真正值得投效、能够带来秩序与安宁的“明主”。

  但这终究只是听闻。

  焦土镇数千军民的命运,不能寄托于道听途说。

  他必须亲自去验证,去判断。

  几天后,一个更加详尽的计划在陈稳心中成型。

  他再次召集了核心层。

  “形势已然明朗,北汉与铁鸦军勾结,兵锋所指,我焦土镇首当其冲。”

  陈稳开门见山,声音沉稳而坚定。

  “死守孤镇,绝非良策。”

  “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寻找外援!”

  “或者说,寻找一条能让焦土镇活下去、甚至发展壮大的新路。”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地图的西南方向:

  “我决定,待春耕事宜彻底安定,内部防务安排妥当后,我将亲往澶州一行。”

  这一次,无人再提出异议。

  严峻的局势让所有人都明白,首领此行,关乎存亡。

  “此行目的有三!”

  陈稳详细阐述道。

  “其一,亲眼验证柴荣其人之虚实,观其治下之民生军容,判其是否可为依仗。”

  “其二,若其果真为明主,则相机表明我焦土镇之意向,即便不立刻举镇来投,也需建立起联系,为日后留下余地。”

  “其三,沿途勘察山川地势,了解中原各方势力之虚实,为我军未来可能之行动搜集情报。”

  他看向张诚等人:

  “我走之后,镇子就交给你们了。”

  “策略仍以‘稳’字为先。”

  “内紧外松,加强戒备,但不可主动挑衅。”

  “若北汉或铁鸦军来犯,依托工事,稳守反击,一切以保存实力为上。”

  “若事不可为……”

  他顿了顿,声音凝重。

  “可酌情向李家庄方向转移,依托盟友,再图后计。”

  “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张诚重重抱拳,虎目含光:

  “头儿放心!”

  “只要我张诚还有一口气在,必与焦土镇共存亡!”

  “定为你守住这份基业!”

  王婶、石墩、钱贵等人也纷纷表态。

  必将竭尽全力,维持镇子运转,等待首领归来。

  接下来的日子。

  陈稳一边加紧处理各项积压事务,做出详尽安排。

  一边为远行做具体准备。

  他挑选了五名最为机警沉稳,身手不凡的锐士营队员作为随从。

  皆是绝对可靠之心腹。

  钱贵则提供了数条相对安全的行进路线以及沿途的联系方式。

  在一个晨曦微露的清晨,一切准备就绪。

  陈稳一身利落的劲装,外罩普通行商穿的灰色斗篷,掩去了首领的威仪。

  张诚、王婶等核心层送至镇口。

  “诸位,焦土镇,就托付给你们了。”

  陈稳看着眼前这些与自己一路从尸山血海中走来的伙伴,心中充满信任与嘱托。

  “首领(头儿)保重!早去早回!”

  众人齐声告别,目光中充满了期盼与坚定。

  陈稳点了点头,最后看了一眼在晨光中苏醒、充满生机的镇子。

  毅然转身,带着五名随从,踏上了通往西南的官道。

  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薄雾与远方。

  此行前路未知,吉凶难料。

  但与其坐困愁城,等待危机降临,不如主动出击。

  去黑暗中寻找那一线可能的光明。

  焦土镇的命运,乃至他个人的未来。

  都将随着这一步踏出,走向一个全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