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哪吒、红孩儿那边的热闹截然不同,光澪与敖烈所在的静心谷另一隅,显得格外宁静,甚至有些过分安静了。
敖烈依照最初的提议,向光澪“探讨月光之妙”。他并未化作龙身,只是并指如剑,引动周遭水汽,在空中凝结成无数细小的冰晶。月华透过冰晶折射,化作一道道清冷皎洁、如同实质的光束,在他指尖流转,宛如微型的天河倒悬,既有龙族控水之精妙,又暗合月华清冷之韵。
光澪浅银色的眼眸静静注视着那流转的月华光束,她没有多言,只是轻轻抬起手。指尖月华之力自然汇聚,不如敖烈那般宏大绚丽,却更加纯粹、凝练,仿佛截取了一段最本真的月光,在她指尖静静流淌,散发出安抚心神的柔和光晕。
两人之间,没有言语交流,只有两股同源而异质的月华之力在无声地碰撞、交融、感应。
敖烈指尖的月华光束试图缠绕、包裹光澪那缕纯粹月光,却发现那缕月光虽看似微弱,却异常坚韧稳固,难以被同化。光澪的月光则如同润物无声的溪流,悄然渗透进敖烈营造的月华领域,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水之灵动与龙族威仪。
一次无声的试探后,敖烈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认可。他散去指尖华丽的月华冰晶,身形一动,已然出现在光澪身侧,并指如刀,带着一股凌厉的劲风直袭光澪肩胛,这一次,动用了些许龙族体术。
光澪反应极快,几乎是本能地侧身、格挡,动作简洁流畅,没有丝毫多余。她的力量或许不及敖烈,但身法灵动,对月华之力的运用更偏向于感知与规避,总能于间不容发之际躲开敖烈的攻势,那纯粹的月华如同最灵敏的触角,提前感知着周围能量的细微变化。
两人就在这片安静的角落里,身影交错,拳脚往来,月华与水汽随之舞动。没有呼喝,没有叫好,甚至连喘息声都微不可闻。一个攻势如天河倒卷,带着龙族的骄傲与力量;一个手势如月光铺洒,透着异兽的敏锐与空灵。
不知过了多久,敖烈率先停手。他负手而立,看着气息依旧平稳、只是眼神比之前更加明亮专注的光澪,微微颔首。他看出来了,这来自下界的朏朏承灵者,天赋异禀,对月华之力的理解极为纯粹,但缺乏系统性的引导和一些高层次的运用法门,尤其是在将这份力量用于实战防御与反击方面。
光澪也停下动作,静静地看着敖烈,眼神清澈,没有任何被“指点”后的不忿或谄媚,只有一种对力量本身的探寻和一丝……遇到能理解自己力量本质的同道者的淡淡喜悦。
“你的月光,过于纯粹,也过于被动。”敖烈终于开口,声音清冷,却并非指责,而是陈述事实,“月有阴晴圆缺,光华亦可柔可锐。看好了。”
他再次引动月华,这一次,那清冷的光束在他手中凝聚,不再柔和,而是化作一道道锋锐无匹、堪比神兵利刃的月华之刃,切割空气发出细微的嘶鸣。同时,他周身有水汽弥漫,与月华交织,形成一片朦胧的领域,既能隐匿自身,也能干扰对手感知。
光澪看得极其认真,浅银色的眼眸中仿佛有月光符文在流转、解析。她尝试着模仿,开始调整自身月华之力的频率,虽然起初有些生涩,但那份专注和悟性,让敖烈眼中再次闪过赞许。
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的“交流”模式固定了下来。大部分时间都是沉默,敖烈会演示一种月华或水系的运用技巧,或是发起一轮快攻,光澪则默默观察、模仿、应对。偶尔,光澪会用一个简单的眼神或微不可察的动作表达疑惑,敖烈便能心领神会,调整演示或稍作讲解(言语依旧简洁)。
他们之间的话语少得可怜,可能半天也只有“这里”、“力道”、“角度”等寥寥几个词。但一种奇特的默契却在沉默中迅速滋生。光澪的率真与直接,让她学得专注而毫无杂念;敖烈的高傲与友善,则让他乐于指点这个天赋极佳且心性纯粹的“同道”。
在敖烈看来,光澪不像昆仑界那些或敬畏或巴结他的仙官,她只是单纯地将他视为一个可以交流力量、值得信任的“朋友”。而在光澪看来,敖烈虽然看起来冷淡,但他的指点毫无保留,他的力量值得尊敬,他是一个可以并肩而立、无需多言的“伙伴”。
当幺丫作为机动队,小心翼翼探头看向这边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俊朗的白衣少年与空灵的银眸少女,静静地立于月光水汽之中,时而演示,时而切磋,大部分时间只是静静站立,感受着彼此的力量流转,气氛却异常和谐,仿佛他们本就该如此相处。
一种不需要言语烘托、不需要热情宣告的友谊,就在这片静谧之中,如同月下悄然绽放的优昙花,安静而坚定地生长起来。他们都把对方当成了真正的朋友,一个可以在追求力量的道路上,彼此印证、无声相伴的真正朋友。
敖烈依照最初的提议,向光澪“探讨月光之妙”。他并未化作龙身,只是并指如剑,引动周遭水汽,在空中凝结成无数细小的冰晶。月华透过冰晶折射,化作一道道清冷皎洁、如同实质的光束,在他指尖流转,宛如微型的天河倒悬,既有龙族控水之精妙,又暗合月华清冷之韵。
光澪浅银色的眼眸静静注视着那流转的月华光束,她没有多言,只是轻轻抬起手。指尖月华之力自然汇聚,不如敖烈那般宏大绚丽,却更加纯粹、凝练,仿佛截取了一段最本真的月光,在她指尖静静流淌,散发出安抚心神的柔和光晕。
两人之间,没有言语交流,只有两股同源而异质的月华之力在无声地碰撞、交融、感应。
敖烈指尖的月华光束试图缠绕、包裹光澪那缕纯粹月光,却发现那缕月光虽看似微弱,却异常坚韧稳固,难以被同化。光澪的月光则如同润物无声的溪流,悄然渗透进敖烈营造的月华领域,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水之灵动与龙族威仪。
一次无声的试探后,敖烈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认可。他散去指尖华丽的月华冰晶,身形一动,已然出现在光澪身侧,并指如刀,带着一股凌厉的劲风直袭光澪肩胛,这一次,动用了些许龙族体术。
光澪反应极快,几乎是本能地侧身、格挡,动作简洁流畅,没有丝毫多余。她的力量或许不及敖烈,但身法灵动,对月华之力的运用更偏向于感知与规避,总能于间不容发之际躲开敖烈的攻势,那纯粹的月华如同最灵敏的触角,提前感知着周围能量的细微变化。
两人就在这片安静的角落里,身影交错,拳脚往来,月华与水汽随之舞动。没有呼喝,没有叫好,甚至连喘息声都微不可闻。一个攻势如天河倒卷,带着龙族的骄傲与力量;一个手势如月光铺洒,透着异兽的敏锐与空灵。
不知过了多久,敖烈率先停手。他负手而立,看着气息依旧平稳、只是眼神比之前更加明亮专注的光澪,微微颔首。他看出来了,这来自下界的朏朏承灵者,天赋异禀,对月华之力的理解极为纯粹,但缺乏系统性的引导和一些高层次的运用法门,尤其是在将这份力量用于实战防御与反击方面。
光澪也停下动作,静静地看着敖烈,眼神清澈,没有任何被“指点”后的不忿或谄媚,只有一种对力量本身的探寻和一丝……遇到能理解自己力量本质的同道者的淡淡喜悦。
“你的月光,过于纯粹,也过于被动。”敖烈终于开口,声音清冷,却并非指责,而是陈述事实,“月有阴晴圆缺,光华亦可柔可锐。看好了。”
他再次引动月华,这一次,那清冷的光束在他手中凝聚,不再柔和,而是化作一道道锋锐无匹、堪比神兵利刃的月华之刃,切割空气发出细微的嘶鸣。同时,他周身有水汽弥漫,与月华交织,形成一片朦胧的领域,既能隐匿自身,也能干扰对手感知。
光澪看得极其认真,浅银色的眼眸中仿佛有月光符文在流转、解析。她尝试着模仿,开始调整自身月华之力的频率,虽然起初有些生涩,但那份专注和悟性,让敖烈眼中再次闪过赞许。
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的“交流”模式固定了下来。大部分时间都是沉默,敖烈会演示一种月华或水系的运用技巧,或是发起一轮快攻,光澪则默默观察、模仿、应对。偶尔,光澪会用一个简单的眼神或微不可察的动作表达疑惑,敖烈便能心领神会,调整演示或稍作讲解(言语依旧简洁)。
他们之间的话语少得可怜,可能半天也只有“这里”、“力道”、“角度”等寥寥几个词。但一种奇特的默契却在沉默中迅速滋生。光澪的率真与直接,让她学得专注而毫无杂念;敖烈的高傲与友善,则让他乐于指点这个天赋极佳且心性纯粹的“同道”。
在敖烈看来,光澪不像昆仑界那些或敬畏或巴结他的仙官,她只是单纯地将他视为一个可以交流力量、值得信任的“朋友”。而在光澪看来,敖烈虽然看起来冷淡,但他的指点毫无保留,他的力量值得尊敬,他是一个可以并肩而立、无需多言的“伙伴”。
当幺丫作为机动队,小心翼翼探头看向这边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俊朗的白衣少年与空灵的银眸少女,静静地立于月光水汽之中,时而演示,时而切磋,大部分时间只是静静站立,感受着彼此的力量流转,气氛却异常和谐,仿佛他们本就该如此相处。
一种不需要言语烘托、不需要热情宣告的友谊,就在这片静谧之中,如同月下悄然绽放的优昙花,安静而坚定地生长起来。他们都把对方当成了真正的朋友,一个可以在追求力量的道路上,彼此印证、无声相伴的真正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