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作战简报室的空调发出细微嗡鸣,韩征的指节叩在海图边缘,声线像绷紧的钢索。
“卫星昨天凌晨截获的加密信号,经沈砚确认——G9岛,这座被白头鹰遗弃二十年的太平洋废岛,现在是‘黑潮’全球指挥中枢。”
他抽出激光笔,红点精准钉在海图右下角的灰点上。
“潮主会在七日后的‘全球反龙国联盟’成立仪式上,通过七十二个国家的非法频道直播……”
会议室后排传来倒抽冷气的声音。
一名参谋的钢笔“啪”地掉在桌上,滚了半圈停在秦翊脚边。
他没动,缠着纱布的左眼却微微收缩——
他“看”到了,那支钢笔在记忆里重叠成三年前陈铮摔碎的望远镜,镜片裂成蛛网的模样。
“直播内容包括伪造的秦翊‘战争罪证’。”
韩征的声音突然沉下去,“他们要给英雄盖棺,用谎言钉死最后一颗钉子。”
寂静像块重石压下来。
有人无意识摩挲着战术腰带的搭扣,金属摩擦声在密闭空间里格外清晰。
秦翊感觉有温热的液体从眼窝渗进纱布,是伤口又在渗血——
自从上次巷战被弹片贯穿右眼,这种灼烧感就再没停过。
但此刻他的太阳穴突突跳动,不是痛,是“战场清明”在翻涌。
那些死去的战友正站在他身后,陈铮的军靴踩在地板上发出“咔嗒”声,老班长的手掌虚虚按在他后颈,像当年在雷场教他辨声时那样。
“登岛小队,由谁带队?”
韩征的目光扫过在座的二十七个特战队长,最后落在秦翊缠着绷带的侧脸。
没有人说话。
空调风掀起海图边缘,那张标注着“G9”的纸片轻轻颤动,像某种不祥的预兆。
秦翊摸到战术背心内侧的凸起——
那是母亲照片焚烧后的残片,他用针线把焦黑的边角缝进内衬,布料磨得他心口发疼。
三年前母亲病危时,他正执行跨境任务;
母亲走后,他在火场里翻出半张照片,上面只看得见母亲的半只眼睛,和她常说的那句话。
“秦家的骨头,是要往刀尖上长的。”
“我带。”
拐杖叩地的声响比他的声音先炸开。
秦翊撑着战术桌站起来,纱布下的左眼泛着暗红。
“他们想用我的名字给历史盖棺,那就让我亲手掀了那口棺材。”
韩征的喉结动了动。
他认得这副姿态——十二年前秦翊第一次参加蛟龙选拔,在泥坑里泡了三天三夜,被拖出来时只剩半口气,却还咬着牙说
“我能继续”。
此刻老长官的指节攥得发白,最终只说了句:“给你配最新式单兵外骨骼,医疗组随队。”
“不需要外骨骼。”秦翊扯了扯嘴角,“我需要的是——”
他摸出那支改装消音手枪拍在桌上,弹巢里三发穿甲弹闪着冷光。
“能塞进通风管道的装备,能在三十秒内破解生物锁的工具,还有……”
他低头抚过战术靴上的泥渍,那是今早烈士陵园的土,“能让我站到最后一秒的清醒。”
出发前六小时,装备整备舱的金属地板泛着冷光。
小豆抱着医疗箱推门进来时,正看见秦翊单膝跪地,用战术匕首刮掉作战服膝盖处的线头——
那是他的习惯,说“战场上多根线头都能要人命”。
“医生说这是最后一支新型神经稳定剂。”
她把注射笔轻轻放在他手边,玻璃管里的淡蓝色液体晃了晃,“能维持八小时清醒,副作用是……”
“会让我在中弹时感觉不到疼,直到失血过多休克。”
秦翊头也不抬,继续检查战术手套的指缝加固层,“留着。”
他突然抬头,纱布下的左眼轮廓在阴影里忽明忽暗。
“万一有人比我更需要清醒。”
小豆的手指在医疗箱上抠出白印。
她想起今早烈士陵园里,他摸陈铮墓碑时的动作,轻得像怕惊醒谁。
此刻他的背影像块被反复捶打的钢,每道褶皱里都渗着血,但就是不肯弯。
“秦队。”她声音发颤,“你的眼睛……”
“能‘看’见。”
他打断她,举起刚调试好的微型热成像仪,镜头在掌心投出模糊的光斑,“战场清明的时候,他们会帮我看。”
他指了指太阳穴,“陈铮在左边,老班长在右边,小伍在头顶——”
他突然笑了,“他们说,这岛的通风管道比上次那栋楼的好走。”
整备舱的红灯突然开始闪烁。
出发倒计时的电子音响起:“05:59:58。”
秦翊站起身,把热成像仪扣在战术头盔上。
当他转身时,小豆看见他战术背心内侧露出的灰白色碎布,在灯光下像片不肯熄灭的灰烬。
潜龙7号潜艇的下潜警报在深海里闷响。
秦翊靠在鱼雷舱的水密门上,听着压载水舱进水的轰鸣。
舷窗外的海水从幽蓝渐次转黑,最后只剩仪器的微光在他脸上跳动。
他摸了摸心口的残片,又摸了摸腰间的注射笔——那是小豆趁他不注意塞进来的。
“老秦。”陈铮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带着点桂花酒的甜,“这次换我给你打照明。”
秦翊闭上完好的右眼,左边空荡荡的眼窝里,仿佛有星子在燃烧。
“卫星昨天凌晨截获的加密信号,经沈砚确认——G9岛,这座被白头鹰遗弃二十年的太平洋废岛,现在是‘黑潮’全球指挥中枢。”
他抽出激光笔,红点精准钉在海图右下角的灰点上。
“潮主会在七日后的‘全球反龙国联盟’成立仪式上,通过七十二个国家的非法频道直播……”
会议室后排传来倒抽冷气的声音。
一名参谋的钢笔“啪”地掉在桌上,滚了半圈停在秦翊脚边。
他没动,缠着纱布的左眼却微微收缩——
他“看”到了,那支钢笔在记忆里重叠成三年前陈铮摔碎的望远镜,镜片裂成蛛网的模样。
“直播内容包括伪造的秦翊‘战争罪证’。”
韩征的声音突然沉下去,“他们要给英雄盖棺,用谎言钉死最后一颗钉子。”
寂静像块重石压下来。
有人无意识摩挲着战术腰带的搭扣,金属摩擦声在密闭空间里格外清晰。
秦翊感觉有温热的液体从眼窝渗进纱布,是伤口又在渗血——
自从上次巷战被弹片贯穿右眼,这种灼烧感就再没停过。
但此刻他的太阳穴突突跳动,不是痛,是“战场清明”在翻涌。
那些死去的战友正站在他身后,陈铮的军靴踩在地板上发出“咔嗒”声,老班长的手掌虚虚按在他后颈,像当年在雷场教他辨声时那样。
“登岛小队,由谁带队?”
韩征的目光扫过在座的二十七个特战队长,最后落在秦翊缠着绷带的侧脸。
没有人说话。
空调风掀起海图边缘,那张标注着“G9”的纸片轻轻颤动,像某种不祥的预兆。
秦翊摸到战术背心内侧的凸起——
那是母亲照片焚烧后的残片,他用针线把焦黑的边角缝进内衬,布料磨得他心口发疼。
三年前母亲病危时,他正执行跨境任务;
母亲走后,他在火场里翻出半张照片,上面只看得见母亲的半只眼睛,和她常说的那句话。
“秦家的骨头,是要往刀尖上长的。”
“我带。”
拐杖叩地的声响比他的声音先炸开。
秦翊撑着战术桌站起来,纱布下的左眼泛着暗红。
“他们想用我的名字给历史盖棺,那就让我亲手掀了那口棺材。”
韩征的喉结动了动。
他认得这副姿态——十二年前秦翊第一次参加蛟龙选拔,在泥坑里泡了三天三夜,被拖出来时只剩半口气,却还咬着牙说
“我能继续”。
此刻老长官的指节攥得发白,最终只说了句:“给你配最新式单兵外骨骼,医疗组随队。”
“不需要外骨骼。”秦翊扯了扯嘴角,“我需要的是——”
他摸出那支改装消音手枪拍在桌上,弹巢里三发穿甲弹闪着冷光。
“能塞进通风管道的装备,能在三十秒内破解生物锁的工具,还有……”
他低头抚过战术靴上的泥渍,那是今早烈士陵园的土,“能让我站到最后一秒的清醒。”
出发前六小时,装备整备舱的金属地板泛着冷光。
小豆抱着医疗箱推门进来时,正看见秦翊单膝跪地,用战术匕首刮掉作战服膝盖处的线头——
那是他的习惯,说“战场上多根线头都能要人命”。
“医生说这是最后一支新型神经稳定剂。”
她把注射笔轻轻放在他手边,玻璃管里的淡蓝色液体晃了晃,“能维持八小时清醒,副作用是……”
“会让我在中弹时感觉不到疼,直到失血过多休克。”
秦翊头也不抬,继续检查战术手套的指缝加固层,“留着。”
他突然抬头,纱布下的左眼轮廓在阴影里忽明忽暗。
“万一有人比我更需要清醒。”
小豆的手指在医疗箱上抠出白印。
她想起今早烈士陵园里,他摸陈铮墓碑时的动作,轻得像怕惊醒谁。
此刻他的背影像块被反复捶打的钢,每道褶皱里都渗着血,但就是不肯弯。
“秦队。”她声音发颤,“你的眼睛……”
“能‘看’见。”
他打断她,举起刚调试好的微型热成像仪,镜头在掌心投出模糊的光斑,“战场清明的时候,他们会帮我看。”
他指了指太阳穴,“陈铮在左边,老班长在右边,小伍在头顶——”
他突然笑了,“他们说,这岛的通风管道比上次那栋楼的好走。”
整备舱的红灯突然开始闪烁。
出发倒计时的电子音响起:“05:59:58。”
秦翊站起身,把热成像仪扣在战术头盔上。
当他转身时,小豆看见他战术背心内侧露出的灰白色碎布,在灯光下像片不肯熄灭的灰烬。
潜龙7号潜艇的下潜警报在深海里闷响。
秦翊靠在鱼雷舱的水密门上,听着压载水舱进水的轰鸣。
舷窗外的海水从幽蓝渐次转黑,最后只剩仪器的微光在他脸上跳动。
他摸了摸心口的残片,又摸了摸腰间的注射笔——那是小豆趁他不注意塞进来的。
“老秦。”陈铮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带着点桂花酒的甜,“这次换我给你打照明。”
秦翊闭上完好的右眼,左边空荡荡的眼窝里,仿佛有星子在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