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脚印比勋章重-《兵王:开局血战边境,奉命武统全》

  晨雾像浸了水的棉絮,裹着界碑上“龙国南境107”几个红字。

  秦翊的战术拐杖戳在泥里,溅起的水珠打湿了裤脚——军方连夜送来的授勋礼盒就摆在五步外,红绸在雾里泛着暗哑的光,金质勋章的棱角割破了晨雾。

  “秦队。”小豆的声音裹着雾气,她蹲在礼盒前,指尖抚过绶带上的金线,“沈局说这是全体参战老兵的心意。”

  秦翊背对着她,机械臂的关节在拐杖柄上压出白印。

  他能听见自己机械心脏的嗡鸣,比三年前t岛巷战的炮火还响——那时陈铮扑在他身上挡流弹,血浸透了他的作战服,最后一句话是“勋章别挂我坟头,费钱”。

  “推了吧。”他的声音像砂纸擦过金属,“去年清明,阿龙儿子在烈士陵园磕破额头,就为把他爸的名字从被雨水冲掉的碑上描清楚。”他转身时,墨镜滑到鼻尖,空荡的眼窝对着礼盒,“那孩子的眼泪,比勋章沉。”

  小豆没说话,指尖扣住礼盒边缘。

  红绸被草叶勾住,“刺啦”一声撕开道口子,露出里面烫金的授奖词稿。

  她盯着“一等功”三个大字,突然用力一推——礼盒骨碌碌滚进草丛,惊起两只灰雀,扑棱棱撞碎了雾。

  “他说,真正的荣誉,是有人记得名字。”她对着空处低语,抬头时正看见秦翊的背影已经融进雾里,战术拐杖在泥地上戳出一个个深洞,每个洞里都渗着暗红的血。

  血牙岭的榕树还留着弹孔,像老战马身上的伤疤。

  秦翊的拐杖卡在树缝里,他摸索着从战术腰包掏出半枚焦黑的指虎——陈铮的遗物,三年前从废墟里扒出来时,指虎内侧还凝着暗红的血痂。

  “秦叔叔,他们……”阿龙之子的声音突然发紧,他盯着树桠间挂着的破头盔,那是当年三排的标记,“他们怕吗?”

  秦翊把指虎贴在耳边。

  风穿过弹孔,竟真的传来轰鸣声——不是风声,是2025年t岛战役的炮声,是陈铮喊“三号哨位还在”的嘶吼,是阿龙扑向毒贩枪口时的闷哼。

  “怕。”他的喉结动了动,机械手指轻轻擦过指虎上的凹痕,那是陈铮咬出来的,“陈哥说他第一次上战场,尿湿了裤裆;阿龙写日记说,听见枪响时腿肚子转筋。”他摸出匕首,刀尖抵在榕树上,“但他们更怕……”

  树皮裂开的声响混着鸟鸣。

  “陈铮,二十三岁,死守三号哨位”几个字歪歪扭扭刻进树干,血珠顺着刀背滴在“守”字上,像朵正在开的花。

  “怕后人忘了为什么打。”秦翊的声音轻得像叹息,转身时瞥见树后闪过一道黑影——是林骁,迷彩服沾着草屑,正弯腰布设反步兵雷,动作熟得像在蛟龙的靶场。

  村小学的破窗户里飘出童声,像被揉皱的布:“龙国侵略了我们一百年……”

  秦翊的脚步顿在篱笆外。

  他见过这种教材,东南亚糖厂烧了237本,没想到漏了一本。

  阿龙之子攥着《边境烈士名录》的手在抖,封皮上“阿龙”两个字被他摸得发亮。

  “去。”秦翊推了推男孩的后背。

  教室门“吱呀”一声开了。

  李承业的鸭舌帽压得很低,正用教鞭点着绘本上的假地图。

  他抬头时笑了,眼角的皱纹像精心画的:“小朋友们,这位小同学要给大家讲……”

  “我爸叫阿龙,他是烈士。”男孩把名录拍在讲台上,纸页翻飞,露出夹在里面的老照片——阿龙抱着村小的孩子们,迷彩服上还沾着血,“这是他的日记,这是他的军功章,这是秦叔叔带我们抄的一百个名字。”

  李承业的手指扣住教鞭。

  他看见名录里夹着的,是三年前被基金会烧掉的“去记忆”教案残页,边缘还留着焦痕。

  他的目光扫过秦翊——那个本该死在无解毒里的人,正倚着篱笆看他,墨镜后的眼窝像两个黑洞。

  “很好。”他摘下鸭舌帽,露出泛青的头皮,“历史需要多元视角。”他弯腰收拾绘本,指尖在桌下按了按——微型发报机贴着皮肤,“目标已入境,启动‘葬土’计划。”

  暴雨来得比林骁的警告还快。

  豆大的雨点砸在山道上,冲得松动的碎石咕噜噜往下滚。

  林骁扒开路边灌木,露出底下新埋的炸药引信,脸色比雨水还冷:“清路伏兵,至少三个小队。”

  秦翊的左腿钢刺在雨里发烫,疼得他额角青筋直跳。

  小豆举着医疗灯,针管扎进他胳膊时手在抖:“体温39.7,再走下去……”

  “我妈临终前说,别让坟头长草。”秦翊抓过地图,手指按在“母亲故乡”的红圈上,雨水顺着下巴滴在地图上,晕开一片模糊的红,“她埋在哑谷口的老槐树下,三十年没人上过坟。”

  林骁突然拽住两人往旁一扑。

  身后传来“轰”的巨响,刚才站的地方炸开个土坑。

  沈砚的声音从无线电里炸出来:“无人机已定位接应点,三、二……”

  火光映亮雨幕。

  秦翊被林骁压在岩石后,看着三公里外的山脊腾起橘红的蘑菇云。

  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发现是血——刚才撞在岩石上,旧疤裂开了。

  “走悬崖小径。”林骁扯断伞绳当安全绳,“我在前,小豆中间,秦队断后。”

  废弃边防站的墙皮剥落,露出里面用红漆写的“英雄已死”。

  秦翊摘下墨镜,仅剩光感的右眼能看见模糊的影子——那是他十六岁时,跟着父亲来这里拉练,父亲指着墙上的“忠”字说:“军人的命,是给这俩字续香火的。”

  他撕开衣袖,蘸着自己的血在墙上写。

  血珠坠在“我”字最后一笔,像颗未落的泪:“我还活着,所以你们不能忘。”

  阿龙之子跪在地上抄录,笔尖在纸上洇开一团团血花。

  远处山脊闪过一道黑影,李承业的相机“啪”地掉在石头上。

  他盯着墙上的血字,喉结动了动:“不可能……无解毒的潜伏期明明是……”

  一张被雨水泡皱的宣传单飘到他脚边。

  头版是秦翊二十岁的照片,肩章还是少尉,标题刺得他眼睛疼:“已被抹除的幽灵”。

  “队长。”林骁突然按住秦翊的胳膊,战术耳机里传来沙沙的电流声,“前面是哑谷。”

  雾又起来了。

  秦翊望着谷口那棵老槐树,枝桠在雾里像伸出来的手。

  风卷着谷里的潮气扑过来,他听见某种细碎的声响,像有人在嚼碎骨头,又像无数人在低语——但等他侧耳去听,却什么都听不到了。

  “哑谷……”小豆的声音突然发紧,她翻出背包里的县志,“进谷无声,出谷无命。”

  秦翊的机械手指轻轻碰了碰胸前的指虎。

  陈铮的血痂还在,像块烧红的炭。

  他拄着拐杖往前迈步,泥地上的血脚印连成线,往谷口延伸而去。

  雾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