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东南暗涌-《兵王:开局血战边境,奉命武统全》

  凌晨四点三十七分,冰冷的海风裹挟着咸腥的水汽,无孔不入地钻进气垫登陆艇的每一个缝隙。

  金属舱壁凝结着细密的露珠,指尖轻触便留下一道湿冷的痕迹,仿佛整艘艇正被大海缓慢包裹。

  引擎的低鸣在浓雾中扭曲、消散,只剩艇体随波浪起伏时,龙骨发出的细微声响——像一头疲惫巨兽在梦中喘息。

  秦翊靠在冰凉的舱壁上,双眼紧闭,呼吸平稳得如同进入了深度睡眠。

  但他的皮肤却微微绷紧,耳廓不自觉地捕捉着每一丝异常声响。

  战术背心内袋里,那张隔着防水袋的泛黄照片,紧紧贴着他的胸膛,布料下传来纸张边缘轻微的摩擦感,像心跳的延伸。

  太祖父穿着老式军装,眼神坚毅如铁——这张照片是他家族的印记,也是他每次执行重要任务时的精神支撑。

  “真正的核心网络,从来不止一个节点。”

  “蜂首”那句经过变声处理的警告,如同提示般在他脑海中反复回荡。

  这不是空泛的威胁,而是对手在显露实力,一种近乎自负的试探。

  但对秦翊而言,自负,往往是最大的漏洞。

  他猛地睁开眼,瞳孔在昏暗的战术灯光下锐利如鹰。

  视觉辅助设备的微光在视网膜边缘闪烁,三级警报未触发,但神经连接装置深处传来一阵熟悉的刺痒——

  那是长期使用“神经协同”系统留下的反应,如今却成了他感知环境变化的独特方式。

  此刻,东南方向的水文监测数据中,三处异常波动正以非自然的频率微微起伏,如同尘埃中跳动的脉搏。

  他伸出手指,在面前悬浮的电子沙盘上,幻星岛东南海域的三个点被他用红色高亮标记出来。

  “他们以为我们只会应对正面情况。”

  他低声自语,声音不大,却让周围几名同样在闭目养神的队员齐齐睁开了眼。

  那声音里,带着一丝冰冷的嘲弄,像刀锋划过冰面。

  五点十五分,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缓慢流淌。

  后方情报支援艇内,楚瑶的十指在光幕键盘上快速移动。

  突然,一段经过加密的跳频信号被她的探测系统锁定。

  智能辅助系统瞬间调用“特殊信号图谱库”,在第七次解密尝试中识别出协议特征——

  这正是“灰隼”常用的底层通信标识!

  “是‘灰隼’的残余人员!”

  楚瑶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清晰地传入秦翊耳中。

  “他们在尝试重建通信链路!身份验证尚未完成,但频率波动存在规律性延迟……与上月获取的‘神经协同’设备运行记录高度相似!秦队,他们可能正在强行重启远程控制链路!”

  秦翊的大脑飞速运转,瞬间将所有线索串联起来。

  延迟!

  这是关键!

  “灰隼”不是在简单地重建网络,他们是在试探!

  “他们在模拟‘非常规干扰’,想验证我们是否掌握了远程介入技术。”

  秦翊的判断快如闪电,“楚瑶,立刻释放b组预设的假信号包,用我们调整过的信号样本传递给他们。让他们以为,我们已经将这项技术大规模应用。”

  他要让“蜂首”产生误判,让那只躲在暗处的对手,在制定下一步计划之前,暂时收敛行动。

  六点整,登陆舰队悄无声息地进入最终待命区,如同一群蛰伏在深渊中的巨兽。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一切归于寂静。

  通讯保持静默,探测设备关闭,甚至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秦翊闭目靠在舱壁,脑海一遍遍梳理着即将执行的每一步流程。

  他的神经连接装置微微发烫——

  那是长期使用“神经协同”系统留下的反应,但也正因如此,他对电磁场的细微变化异常敏感。

  此刻,某种不自然的共振正从东南方向隐隐传来。

  上午九时,一艘微型水下运载器脱离母舰,悄然没入深海。

  它没有使用传统的螺旋桨推进,而是依靠仿生鱼鳍划动,几乎不产生任何可被探测的噪音。

  秦翊亲自操控着导航系统,在复杂的海底地形间穿行。

  海水的压力透过艇壳传递到掌心,每一次转向都伴随着细微的水流摩擦声,像黑暗在耳边低语。

  他像一条熟悉这片海域的鲨鱼,巧妙地利用着每一个海底热泉喷口形成的温度差异,将运载器完美地隐藏在敌方监测的盲区之中。

  与此同时,远在数十海里外的牵制区域,无人机群释放出大量的干扰信号,在海面上制造出大规模行动的虚假迹象,吸引了敌方全部的注意力。

  运载器抵达目标位置,一个隐藏在巨大礁石阴影下的漆黑洞口。

  探测系统反馈的信息让所有人心中一凛——洞穴内部,有规律性的气流循环。

  这是人工通风系统在运行!

  楚瑶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秦队,没有接收到任何回应信号,但我们可能已经进入他们的监测范围了。”

  秦翊摘下氧气面罩,深吸了一口循环空气,带着淡淡的金属味和微量臭氧的气息。

  他从战术包中取出一枚小巧的金属信标——这是苏岩根据那块纪念碑金属牌的材质,用相同的工艺制作的。

  他将信标用力嵌入洞壁的一道裂缝中,金属与岩石摩擦发出轻微的“吱”声,像一声隐秘的提示。

  与此同时,信标底部一枚微型芯片悄然启动,开始广播一段伪造的“灰隼”身份信号。

  “让他们知道,”秦翊的声音透过通讯器,冰冷而清晰,“我们来了。”

  夜幕彻底吞噬了最后一丝天光,深海之下,唯有无尽的黑暗。

  特战小队如同幽灵,成功潜入地下设施的外围区域。

  红外探测仪中,冰冷的走廊里,自动巡逻装置迈着沉重的步伐,机械关节发出低沉的“嗡—咔”声,每一步都震得地面微微颤抖。

  墙壁上,每一个转角都布设着身份验证装置,红光在黑暗中如警示灯般闪烁。

  这里的电力供应完全独立,稳定得令人警惕。

  正当突击组准备按照预定路线绕行时,秦翊却突然抬手,示意所有人停下。

  他的指尖触到通风管道出口下方的金属格栅,一丝微弱的气流拂过皮肤——

  但更引人注意的是,一片干枯的树叶,以一个极其不自然的角度搭在格栅上。

  叶片边缘还残留着盐粒,显然是从外部带入。

  海风不可能把它吹到这里,更不可能让它以这种姿态停留。

  是人为放置的!

  有人近期从这里进出过!

  电光石火间,秦翊忽然明白了老雷临终前那句“b7区”的真正含义。

  那不仅是一个物理坐标,更是一个暗号,一个战友之间才能心领神会的提示!

  他没有去碰那片叶子,而是从腰间取下一枚经过特殊改装的电子干扰装置。

  他没有启动干扰功能,反而熟练地拆开外壳,接出两根细小的导线,轻轻搭在了走廊的线路系统上。

  他要做的不是破坏,而是模拟——模拟一场微不足道的、几乎无法被察觉的电路波动。

  三秒后,走廊尽头的监控摄像头,红色的指示灯闪烁了一下,自动切换至备用供电模式。

  就在这切换的瞬间,一个长达0.8秒的监测盲区出现了。

  秦翊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智能系统再精密,也猜不到老兵的习惯。”

  他打了个手势,早已准备就绪的突击组队员立刻如狸猫般蹿出,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秦翊紧随其后,整个小队的身影在监控恢复正常前,彻底没入了前方的黑暗之中。

  通讯频道重归死寂。

  远方的海平线上,第一缕清冷的月光穿透云层,如同利剑般悄然洒落,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上铺开一条破碎的银路。

  而在那深不见底的地下设施内部,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实体,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黑暗的尽头,并非光明,而是另一层更深邃的黑暗,冰冷而危险。

  每一步,都可能踏入未知的风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