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美人鱼!?(4)-《陆队,收好你的生日帽》

  水族箱被抽干后,如同一个被强行打开的潘多拉魔盒,所有精心布置的恐怖细节都暴露在冷白的勘查灯下。

  现场勘查进入了更为精细的阶段。

  技术队员们穿着鞋套,小心翼翼地在那惨白的“骨沙”上行走,测量、拍照、提取可能存在的微量物证。

  那具被鱼线悬吊的女尸,如同一个破损的人偶,在强光照射下,每一处不自然的细节都被放大,冲击着所有人的视觉神经。

  确认死者身份,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必须确认那具被悬挂在中央的、经过防腐处理的“人鱼”的身份。

  只有知道了她是谁,才能理清她为何会以如此骇人的方式成为这场恐怖秀的主角。

  陆珩下令,让海洋馆经理找来了几位与“人鱼表演”团队接触较多的老员工,以及负责后台管理的人员,进行初步辨认。

  然而,这个过程进行得异常艰难。

  第一位被带进来的驯养组组长,刚靠近那具尸体不到五米,就被那空洞发光的眼眶和僵白浮肿的面容吓得连连后退,脸色煞白地摆手:“不……不认识!这……这根本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

  第二位是表演团队的协调员,她壮着胆子多看了几眼,但最终还是恐惧地移开了视线,声音发颤:“脸……脸完全变形了,而且那眼睛……太吓人了。我认不出来。”

  连续几人,反应都大同小异。

  防腐液的长时间浸泡,使得面部肌肉纤维固化,皮肤呈现出一种类似蜡像的非人质感,再加上那两颗替代了眼球的幽光珍珠带来的非人感,严重阻碍了熟人基于面容的识别。

  恐慌情绪在辨认者中蔓延,使得辨认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就在陆珩眉头越皱越紧时,一位负责道具和服装管理、头发花白的老员工,在陈默的引导下,战战兢兢地靠近了些。

  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立刻被面部吓退,而是目光游移,最终停留在了尸体身那件湿透后紧紧贴在身上的白色连衣裙上。

  他眯着眼,仔细打量着裙子的款式、面料,甚至裙摆处一个不甚明显的、类似水渍干涸后的淡淡痕迹。

  “这裙子……”

  老员工犹豫地开口,声音沙哑,

  “这裙子……我看着有点眼熟。好像……好像是小白……就是白小芸,她有时候私下会穿的一件私服。对,我记得她挺喜欢这件裙子的,料子舒服。”

  他不敢完全肯定,补充道:“但是不是同一件,我也说不准……而且,小白她……好几天没来上班了。”

  “白小芸?”陈默立刻抓住了这个关键的名字,迅速在员工名单上做了标记。

  “立刻核实这个白小芸的情况!”陆珩下达指令。

  陈默的动作很快。

  他立马带领一组人,迅速围绕白小芸的社会关系展开调查。

  陈默调取了海洋馆的员工档案,找到了白小芸的记录——二十二岁,入职一年半,是“深海奇观”人鱼表演的主要演员之一。

  根据考勤记录,她确实已经连续三天未到岗,系统内标注为“病假”。

  “电话一直关机,联系不上她。联系了她登记的紧急联系人,也就是她父母,她父母说也联系不上她,说正打算今天如果再联系不上就报警。”

  陈默快速汇报着初步调查结果,

  “她还有一个交往了一年多的男朋友,叫李哲渊。”

  陆珩立刻派出一组人前往白小芸的住所,另一组人则去找李哲渊。

  在白小芸租住的公寓,警方发现房间整洁,没有打斗痕迹,但一些个人日常用品,如手机充电器、常用的化妆品似乎都没有放好,给人一种主人临时外出却未归的感觉。

  而在李哲渊工作的设计公司,警方找到了他。

  这是一个看起来斯文干净的年轻男人,当听到警方询问白小芸的下落时,他脸上露出了真切而焦急的神情。

  “小芸?她三天前跟我说身体不舒服,要回家休息几天,之后我就联系不上她了!”

  李哲渊的情绪有些激动,

  “我去了她家,没人应门,打电话给她父母,他们也不知道!我昨天就去派出所报案了!警官,是不是有小芸的消息了?她到底怎么了?”

  警方拿出了从现场拍摄的白色连衣裙照片(避开了尸体面部等恐怖细节),问他是否认识。

  “是!是她的裙子!这就是她最喜欢的那件!之前我陪着她一起去买的!你们在哪里找到的?她人呢?她到底怎么了?!”李哲渊抓着照片,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声音嘶哑地追问。

  他甚至立刻从手机里翻出了好几张白小芸穿着那条裙子的生活照。

  照片上的女孩笑靥如花,青春靓丽,与此刻水族箱里那具冰冷、扭曲、被异物填充眼眶的尸体形成了惨烈到令人心碎的对比。

  陈默安抚着对方的情绪,同时获取了更多关于白小芸的信息:22岁,性格开朗,是海洋馆的“人鱼表演”演员,社会关系相对简单,与同事相处融洽,近期并未与人结怨,也没有表现出任何轻生或离家出走的迹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虽然衣物特征和失踪时间高度吻合,但刑侦工作讲究的是确凿无疑的证据。

  尤其是面对一具面容辨认难度系数特别高的尸体,必须依靠更科学的手段进行身份认定。

  苏棠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小心翼翼地提取了女尸的指纹。

  由于经过防腐处理,皮肤纹理有些改变,获取清晰指纹费了一番功夫。

  同时,她也提取了尸体的深层肌肉组织样本,用于DNA比对。

  技术部门双管齐下。

  一方面,通过系统查询到,白小芸大学期间曾因参加某大型活动的志愿者工作,被统一采集过指纹入库。

  另一方面,联系了白小芸的家属提供DNA比对样本。

  在紧张的等待后,结果相继出炉。

  指纹比对结果显示,水族箱女尸的指纹与档案中白小芸的指纹认定同一。

  DNA快速比对检测也确认,女尸的DNA与白小芸父母提供的样本存在亲子关系。

  身份确认了。

  海都市海洋馆的“人鱼表演”演员,白小芸,就是这起令人发指的案件的受害者。

  笼罩在受害者身份上的迷雾被驱散,但更大的谜团随之涌现。

  是谁,会对这样一位年轻、开朗的女孩下此毒手?

  是谁,能利用海洋馆的环境,完成如此繁琐、精细且充满仪式感的恐怖布置?

  凶手的动机是什么?

  是源于情感的纠葛,工作的矛盾,还是某种无法理解的、扭曲的执念?

  陆珩站在巨大的空水箱前,看着技术人员开始小心翼翼地剪断那些固定尸体的鱼线,准备将白小芸的遗体运回法医中心进行更详尽的解剖。

  他的眼神冷冽如冰。

  “调查重点,集中到海洋馆内部,以及白小芸的人际关系网。”

  他下达了新的指令,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

  “一定要揪出那个把她变成‘展品’的人。”

  无形的网,开始收紧。

  目标,从模糊的“幽灵”,逐渐聚焦到一个拥有专业知识、熟悉海洋馆环境、并且与白小芸存在某种关联的具体人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