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归途与征途-《小石头成长记》

  深港市的年味渐浓,街道两旁挂起了红灯笼,商场里循环播放着喜庆的音乐,但这份热闹与王石安隔绝开来。

  手不知不觉的摩挲着脖子上挂的那个莲花玉坠,恍惚间觉得,这玉坠的纹路仿佛某种未能破译的血脉密码,冰凉的触感直抵心口,引出那个被岁月深埋却从未真正愈合的缺口,自己究竟来自何方,又为何会被遗弃在命运的起点。

  他站在招待所房间窗前,望着窗外的蒙蒙细雨,心中牵挂着远在故乡的养父母。年关越近,这份牵挂便愈发沉重。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手机,拨通了家里那个熟悉的号码。听筒里传来养母李秀莲高亢而略显焦躁的声音,背景里还能听到养父王老实轻微的咳嗽声和电视节目的声响。

  “妈,是我,石头。”

  李秀莲声音急切而担忧:“石头啊!咋这时候打电话?找到望宝了没?他到底咋样了?都快过年了,你们啥时候能回来?”

  王石安喉头滚动了一下,努力让声音平稳:“妈,您别急,找是找着了。”

  李秀莲声音瞬间拔高,带着惊喜和更深的焦虑:“找着了?真找着了?那小子没事吧?他没缺胳膊少腿吧?是不是又惹祸了?你们赶紧回来!”

  王石安急忙安抚:“没惹祸,妈,您别瞎想。他……他挺好的。望宝在这边找了个挺不错的厂子实习,专门学的那手艺活,管吃住,就是过年期间活儿多,工资也高,他舍不得走。我在这边陪着他,也看看年后开学有没有啥兼职机会……我们今年过年,可能就先不回去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李秀莲的声调降了下来,透着一丝失落和无奈:

  “哦……人没事就好,没事就好。那就好好工作赚钱要紧。那你们俩在外面好好的,吃好点,别舍不得花钱。钱要是不够,就跟家里说,我让你爸想办法给你寄……”

  王石安听着母亲絮絮叨叨的叮嘱,“赚钱要紧”这几个字像针一样扎在他的心上。他多么希望弟弟真的只是在为了一份好工资而安心工作。

  “不用,妈,真不用。我们够用。”王石安连忙说,心里酸涩不已,“爸呢?他身体还好吗?”

  “好啥好!老咳嗽,让他去看大夫也不去,就知道抽那破烟袋!”李秀莲抱怨着,但语气里的担忧显而易见,“你们不在家,这年过得都没滋味……”

  王石安听着母亲絮絮叨叨的家长里短,叮嘱他们注意身体,照顾好自己,仿佛要将所有牵挂都融入这通电话里。

  最后,他郑重地说:“妈,爸,等我和望祖这边事情都顺利了,一定一起回家看你们,好好过个年。”

  挂断电话,房间陷入一片寂静。窗外的细雨飘落,王石安握紧手机,目光重新变得坚定。“一起回家”这个承诺,他必须实现。

  与此同时,楚薇虽然知道自己冒进,惹了祸,但他是记者,职业的素养使她并未停止调查。

  虽然答应了王石安暂停对红光厂的直接探查,但她记者的本能和追寻真相的执着让她转向了另一条路,深挖“山猫”这个人的过去。

  她动用了所有的数据库资源和人脉关系,试图从海量的公开信息、旧闻报道甚至是一些边缘的论坛帖子里,拼凑出“山猫”的成长轨迹和社会关系网。

  数小时的枯燥检索后,她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正准备休息,屏幕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信息吸引了她的注意:一份许多年前关于向阳县几大姓氏宗族间摩擦的地方小报道,里面提到了一个因打架斗殴被学校处分的少年,名字叫做“赵三毛”,绰号似乎就叫“山猫”,而报道中提及他上学时,跟着黑虎混社会。

  “黑虎??又是谁……?”

  这条线索极其模糊,几乎淹没在信息海洋里,但楚薇敏锐地捕捉到了“向阳县”和“黑虎”这两个关键词,这与王石安之前透露的信息隐隐吻合。

  她立刻将这条模糊的信息和自己的推测整理成文字,发给了王石安,并附言:“查到的旧闻碎片,关联性不确定,仅供参考。或许对你梳理‘山猫’的过去有帮助。”

  王石安收到短信时,正在地图上反复推敲弟弟可能被转移的路线。看到楚薇的信息,他精神一振。这条线索虽然微弱,却像黑暗中擦亮的一根火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追查方向。

  他回复:“信息收到,非常感谢。你的这份敏锐和坚持,帮了我大忙。”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直接地肯定楚薇的价值。

  楚薇看着回复,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一种被认可的快慰驱散了连日的疲惫。

  她想了想,又发过去一条:“警方那边关于‘山猫’的档案信息,如果有不涉密且可以分享的部分,可以给我吗?或许我能从公开信息的角度进行交叉验证。”

  这次王石安没有立刻回复。他斟酌了片刻,决定向刘队长请示。刘队在权衡后,同意有限度地分享一些,“山猫”赵三毛早已公开的、基础的身份信息。

  拿到这些信息后,王石安谨慎地选择了部分内容转发给楚薇:“这是目前可分享的部分。一切调查务必以你自身安全为首要前提,切勿冒险。”

  字里行间,除了合作的诚意,还多了一份不易察觉的关切。

  楚薇感受到这份信任和叮嘱,回复道:“明白,我会小心。有进展随时沟通。”

  一种新的、基于共同目标和彼此专业能力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开始在两人之间悄然建立。他们不再仅仅是“被卷入者”与“调查者”,而是在迷雾中并肩探索的同行者。

  夜色更深,王石安再次将思绪再次飘回了向阳县。

  年的脚步近了,回家的路却似乎依然漫长。

  但此刻,他心中不仅有着对弟弟的担忧,更增添了一份拨开迷雾、厘清对手根源的决心,以及一份来自意外同盟的微弱却真实的支持。

  归途虽阻,征途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