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冬日里的温暖-《小石头成长记》

  十一月的风渐渐带了凉意,早读课的铃声还没响,教室里就飘着淡淡的热气,不少同学捧着保温杯,哈着白气背诵知识点。王石安刚走进教室,就看见自己的座位上放着一杯热豆浆,杯子压着着一张便签,上面是林晓梅清秀的字迹:“早上别空腹背书,先喝豆浆。”

  他拿起豆浆,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心里也跟着暖起来。转头看向林晓梅的座位,她正低头整理生物笔记,晨光透过窗户落在她的发梢,泛着淡淡的金色。王石安走过去,把早上特意买的茶叶蛋放在她桌上:“我买了两个鸡蛋,给你一个。”林晓梅抬头看他,眼里弯起笑意:“谢谢,那我明天给你带包子。”

  早读课上,班主任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张通知:“下周六学校组织高三年级去市图书馆研学,大家可以提前准备好疑问,到时候有重点中学的老师现场答疑。”班里瞬间热闹起来,周明凑到王石安身边,小声说:“安哥,咱们到时候一起去问物理压轴题的技巧,说不定能偷师不少!”王石安笑着点头,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要带哪些错题去请教。

  接下来的几天,小组辅导时多了些期待的氛围。林晓梅把图书馆的研学指南贴在黑板上,标注出不同学科答疑的区域:“咱们可以分工,我去问化学平衡的问题,你去问物理电磁场的难点,周明负责生物生态题,回来后互相分享笔记。”周明立马举手:“保证完成任务!我已经把不会的题都整理在本子上了。”

  出发去图书馆那天,天刚蒙蒙亮,同学们就背着书包在学校门口集合。王石安帮林晓梅拎着装有错题本的帆布包,两人跟在队伍后面,小声讨论着要问的问题。周明跑前跑后,一会儿帮这个拿水杯,一会儿帮那个占位置,活像个“后勤部长”。

  市图书馆比学校的阅览室大得多,明亮的玻璃窗外飘着零星的雪花。重点中学的老师坐在长桌后,周围围满了提问的学生。王石安拉着林晓梅挤到物理老师面前,把自己整理的电磁场错题递过去:“老师,这道题的粒子运动轨迹我总是画错,您能讲讲吗?”

  老师接过错题本,耐心地在草稿纸上画起轨迹图:“关键是找圆心和半径,先根据洛伦兹力的方向确定圆心位置,再用几何关系算半径……”王石安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点头,林晓梅在旁边快速记着笔记,把老师提到的解题技巧都标上重点。

  轮到林晓梅问化学问题时,王石安站在旁边,帮她递错题本,偶尔补充自己的疑问。两人一问一记,配合得格外默契。周明在生物答疑区也收获满满,跑过来跟他们分享:“那个老师说生态题要多记实例,下次咱们可以一起整理常见的生态系统案例!”

  中午在图书馆的休息区吃饭时,外面的雪花下得大了些。林晓梅从包里拿出三个面包,分给王石安和周明:“我买了烤的全麦面包,里面夹了核桃,能补充能量。”王石安咬了一口,核桃的香味混着麦香在嘴里散开,他拿出自己带的苹果,递给林晓梅一个:“这个苹果很甜,你尝尝。”

  周明一边啃面包一边打趣:“你们俩这是互相投喂啊,能不能给我这个单身狗也留点儿关爱?”林晓梅笑着把手里的面包掰了一块给他:“别贫嘴,下午还要继续问问题呢,赶紧吃。”

  下午的答疑时间,三人又各自去了不同的区域。王石安把早上没弄懂的物理题再问了一遍,直到完全理解才罢休;林晓梅则针对化学实验题,向老师请教了易错的操作步骤;周明把生物遗传题的解题思路又梳理了一遍,回来后兴奋地给他们讲自己的新发现。

  傍晚返程时,雪花已经停了,天空放晴,夕阳把雪地染成了暖黄色。同学们坐在大巴上,有的在翻看白天记的笔记,有的在小声讨论问题。王石安靠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雪景,手里握着林晓梅下午给他的热奶茶,她特意去便利店买的,还揣在怀里捂热了。

  林晓梅坐在他旁边,低头整理着白天的笔记,时不时抬头跟他说几句重点。周明坐在前面,回头对他们说:“下次咱们还可以自己来图书馆,这里的资料比学校多,学习氛围也特别好!”王石安和林晓梅对视一眼,都笑着点头。

  回到学校时,夜色已经降临。王石安帮林晓梅拎着包,送她到宿舍楼楼下。“今天收获好多,”林晓梅抬头看他,眼里闪着光,“晚上我把笔记整理好,明天带给你。”王石安点点头:“我也会把物理的解题技巧整理出来,咱们明天小组辅导时分享给大家。”

  看着林晓梅走进宿舍楼的背影,王石安握紧了手里的奶茶杯,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他知道,这个冬天虽然寒冷,但有一起努力的伙伴,有互相温暖的关怀,这条通往梦想的路,只会越走越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