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门外摩托车引擎的粗喘划破了乡村夜晚的宁静,紧接着是熄火后骤然降临的寂静。
王老实和王石安父子俩一边正聊着天,一边蹲在院里收拾农具,闻声同时抬起头,在昏黄的灯光下交换了一个诧异的目光,这时间点,不该有客来访。
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身影堵在门口,逆着清冷的月光,轮廓被勾勒得硬朗而陌生。
来人穿着一身沾满油污的工装,手里拎着一个半旧的帆布工具包,身上带着风尘和一股淡淡的机油味。
是王望祖。
“你…你怎么回来了?”王石安下意识站起身,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惊讶。
这个时间段,弟弟应该远在技校的实训车间里。
王望祖没有立刻回答。
他沉默地走进院子,目光在父亲佝偻的背和哥哥惊愕的脸上短暂停留,然后径直走到他们面前。
他没有寒暄,也没有解释,只是动作有些生硬地从那个帆布包里掏出一份折叠得有些随意的文件,直接递到了王石安面前。
王石安就着屋里透出的微弱灯光和明亮的月光,展开那张纸。那是一份《立功嘉奖决定》的复印件,盖着技校和辖区派出所鲜红的公章。
上面清楚地写着,王望祖同学因警惕性高,提供了关键线索,协助警方成功破获了一个长期在技校周边活动的盗窃团伙,特此表彰。
“技校政委听说哥要参军,政审可能会查到我这边,”王望祖的声音平静无波,像是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他让我把这份东西送回来,说……或许能用得上。”
他顿了顿,视线扫过父亲紧抿的嘴唇和哥哥微微颤抖的手,又补充了一句,语气依旧没什么起伏,“派出所那边,也出了份情况说明,在政委那儿,需要的话可以一起调档。”
王老实一把从大儿子手里拿过那张纸,粗糙的手指在“立功嘉奖”几个字上来回摩挲,仿佛要确认那印章的温度。
他的手抖得厉害,纸张发出细微的窸窣声。
他抬头,借着月光仔细看着小儿子,那张年轻却已带风霜的脸上,那道因黑虎制造的车祸留下的疤,在月色下似乎不再那么狰狞,反而透着一股沉静的硬气。
三天后,王石安再次走进了向阳县武装部那间熟悉的办公室。
周科长坐在办公桌后,面色比上次缓和了许多。他将一份崭新的《预定新兵通知书》推到王石安面前,脸上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王石安同志,恭喜你。你通过了各项审查,被批准入伍。你的入伍去向是——南部战区陆军某机械化步兵旅。”
王石安伸出手,指尖触碰到那光滑的纸面,一种沉甸甸的实感瞬间从指尖传到心脏。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通知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几个烫金大字在午后的阳光下灼灼生辉,重若千钧。
“你弟弟的事,”周科长忽然开口,语气平和,“我们通过组织渠道,向技校和当地派出所核实清楚了。
情况属实,他确实已经改过自新,并且在关键时刻展现了正义感。部队需要的就是这种能知错就改、有担当的青年。放心吧,不会影响你。”
走出武装部大门,炽热的阳光扑面而来,几乎有些刺眼。
王石安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深深吸了一口气,胸腔中被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和滚烫的期待填满。
他回头望了一眼武装部那庄严的大门,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通知书。
他知道,眼前这道“窄门”,即将引他走向一条全新的、充满挑战与荣光的征途。
而他也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意识到,人生路上,有些桥,看似分岔,各自延伸,但其下的墩石,却可能早已在无人知晓处,被至亲之人用沉默而笨拙的方式,打得无比坚实。
他迈开步子,走下台阶,脚步坚定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他需要开始准备行囊,也需要好好告别。
王老实和王石安父子俩一边正聊着天,一边蹲在院里收拾农具,闻声同时抬起头,在昏黄的灯光下交换了一个诧异的目光,这时间点,不该有客来访。
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身影堵在门口,逆着清冷的月光,轮廓被勾勒得硬朗而陌生。
来人穿着一身沾满油污的工装,手里拎着一个半旧的帆布工具包,身上带着风尘和一股淡淡的机油味。
是王望祖。
“你…你怎么回来了?”王石安下意识站起身,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惊讶。
这个时间段,弟弟应该远在技校的实训车间里。
王望祖没有立刻回答。
他沉默地走进院子,目光在父亲佝偻的背和哥哥惊愕的脸上短暂停留,然后径直走到他们面前。
他没有寒暄,也没有解释,只是动作有些生硬地从那个帆布包里掏出一份折叠得有些随意的文件,直接递到了王石安面前。
王石安就着屋里透出的微弱灯光和明亮的月光,展开那张纸。那是一份《立功嘉奖决定》的复印件,盖着技校和辖区派出所鲜红的公章。
上面清楚地写着,王望祖同学因警惕性高,提供了关键线索,协助警方成功破获了一个长期在技校周边活动的盗窃团伙,特此表彰。
“技校政委听说哥要参军,政审可能会查到我这边,”王望祖的声音平静无波,像是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他让我把这份东西送回来,说……或许能用得上。”
他顿了顿,视线扫过父亲紧抿的嘴唇和哥哥微微颤抖的手,又补充了一句,语气依旧没什么起伏,“派出所那边,也出了份情况说明,在政委那儿,需要的话可以一起调档。”
王老实一把从大儿子手里拿过那张纸,粗糙的手指在“立功嘉奖”几个字上来回摩挲,仿佛要确认那印章的温度。
他的手抖得厉害,纸张发出细微的窸窣声。
他抬头,借着月光仔细看着小儿子,那张年轻却已带风霜的脸上,那道因黑虎制造的车祸留下的疤,在月色下似乎不再那么狰狞,反而透着一股沉静的硬气。
三天后,王石安再次走进了向阳县武装部那间熟悉的办公室。
周科长坐在办公桌后,面色比上次缓和了许多。他将一份崭新的《预定新兵通知书》推到王石安面前,脸上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王石安同志,恭喜你。你通过了各项审查,被批准入伍。你的入伍去向是——南部战区陆军某机械化步兵旅。”
王石安伸出手,指尖触碰到那光滑的纸面,一种沉甸甸的实感瞬间从指尖传到心脏。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通知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几个烫金大字在午后的阳光下灼灼生辉,重若千钧。
“你弟弟的事,”周科长忽然开口,语气平和,“我们通过组织渠道,向技校和当地派出所核实清楚了。
情况属实,他确实已经改过自新,并且在关键时刻展现了正义感。部队需要的就是这种能知错就改、有担当的青年。放心吧,不会影响你。”
走出武装部大门,炽热的阳光扑面而来,几乎有些刺眼。
王石安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深深吸了一口气,胸腔中被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和滚烫的期待填满。
他回头望了一眼武装部那庄严的大门,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通知书。
他知道,眼前这道“窄门”,即将引他走向一条全新的、充满挑战与荣光的征途。
而他也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意识到,人生路上,有些桥,看似分岔,各自延伸,但其下的墩石,却可能早已在无人知晓处,被至亲之人用沉默而笨拙的方式,打得无比坚实。
他迈开步子,走下台阶,脚步坚定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他需要开始准备行囊,也需要好好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