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主事的警告言犹在耳,戒律堂的调查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降临。次日清晨,李云逸刚结束一夜的修炼,小屋外便传来了冰冷的叩门声。两名身着戒律堂服饰、面色肃穆的筑基初期执事立于门外,身后跟着眼神闪烁、难掩幸灾乐祸的孙浩。
“李寻,奉堂主令,调查数年前外门弟子失踪旧案,请你随我等前往戒律堂问话,配合调查。”为首的王姓执事语气公事公办,不容置疑。
该来的终究来了!李云逸心中凛然,面上却保持镇定,拱手道:“弟子遵命。”他目光扫过孙浩,见其嘴角那丝若有若无的得意,心知此事定然与钱主事脱不了干系,孙浩恐怕就是那个“证人”。
跟随执事穿过百草阁内园,沿途引来不少或好奇或同情的目光。戒律堂所在是一座独立的黑色石殿,气氛森严,门口矗立的石兽狰狞威严。踏入殿内,一股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
问讯在一间光线昏暗的石室进行。主审的正是王执事,旁边还有一名负责记录的执事。孙浩作为“重要证人”也被允许在场。钱主事虽未直接露面,但其阴冷的气息仿佛无处不在。
“李寻,”王执事开门见山,声音在石室内回荡,“据查,三年前,有五位外门弟子在‘黑风山’一带执行采集任务时莫名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当时,你亦在附近区域活动,可有此事?”
李云逸心中冷笑,果然是从行踪上做文章。他坦然道:“回执事,确有此事。当年弟子修为低微,为赚取灵石,确曾在黑风山外围采集低阶药材。但弟子活动范围仅限于最外围安全区域,与那几位师兄师姐执行任务的内围区域相隔甚远,从未相遇,更不知其失踪详情。”
“哦?”王执事眼神锐利,“但据证人孙浩所言,他曾见你当时行踪诡秘,数次独自深入山林,且归来时身上带有可疑血迹,时间上与失踪案颇为吻合。你作何解释?”他指向孙浩。
孙浩立刻上前一步,一脸“正气凛然”:“禀执事!弟子当年亲眼所见,李寻数次从山林深处返回,衣衫破损,身上有血,神色慌张!弟子当时心生疑虑,但因其行事隐蔽,未敢声张,如今想起,才觉疑点重重,特来禀报!”他编造得有声有色,显然是早有准备。
面对这赤裸裸的诬陷,李云逸心中怒火升腾,但神色反而愈发平静。他早知道对方会来这一套。他看向孙浩,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压迫:“孙师兄,你说亲眼所见,不知是何时、何地?具体是哪一日?血迹在何处?当时我可曾与你交谈?可有其他证人?”
孙浩被这连珠炮似的追问弄得一愣,眼神闪烁,支吾道:“时间过去太久,具体时日记不清了,大概……大概是失踪案发生前的那几天吧……地点就在黑风山入口附近,血迹在衣角……就你一人,并无他人看见……”
“记不清了?”李云逸嘴角勾起一抹讥讽,“如此重大的线索,孙师兄竟连具体时日都记不清?黑风山入口每日往来弟子众多,若我真如你所说形迹可疑、身带血迹,为何只有你一人看见?莫非孙师兄有未卜先知之能,专挑无人在场时盯梢于我?”
“你……你强词夺理!”孙浩脸色涨红,有些慌乱。
李云逸不再理他,转向王执事,拱手道:“王执事明鉴!弟子当年仅为炼气初期,在黑风山外围活动尚需小心翼翼,何来胆量独自深入危险内围?此其一。孙浩所言,时间模糊,地点存疑,孤证不立,且与弟子素有不和,其言可信度几何?此其二。若执事不信,可调阅当年任务堂记录,查证弟子任务区域与失踪弟子区域是否重合,亦可询问当年同期在外围活动的其他弟子,一问便知。”
他言辞清晰,逻辑严密,直接点出孙浩证词的漏洞和动机。王执事眉头微皱,显然也看出了问题。他沉声道:“孙浩,你所言可有实证?”
孙浩额头见汗,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石室的门被推开,赵主事沉着脸走了进来:“王执事,调查可还顺利?”他目光扫过场中情形,心中已然明了。
王执事起身拱手:“赵主事。正在询问,目前证据尚不充分。”
赵主事冷哼一声:“不充分?我看是有人蓄意诬告!李寻入阁以来,勤勉恳恳,屡立功劳,岂是奸邪之辈?此事分明是有人见其得器重,心生嫉妒,挟私报复!戒律堂办案,当以事实为依据,岂能听信一面之词?”
他这话已是毫不客气,直接点破了钱主事的算计。石室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王执事脸色难看,他受钱主事请托,本想施压拿下李云逸,没想到赵主事如此强硬回护,且李云逸应对得当,让他难以找到破绽。若强行定罪,势必引发两大主事的直接冲突,这责任他担不起。
就在僵持之际,李云逸心中一动,忽然开口道:“王执事,赵主事,弟子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讲。”赵主事道。
李云逸目光扫过孙浩,缓缓道:“孙师兄言之凿凿,说见我身带血迹。弟子忽然想起,当年在黑风山外围,确曾遇到过一伙劫修,发生冲突,弟子侥幸逃脱,衣衫破损,沾染了些许血迹。此事虽与失踪案无关,但或许正是孙师兄所见之景象。只是不知,孙师兄是如何得知此等私密之事?莫非……当时孙师兄也在现场,甚至……与那伙劫修有关?”
他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身带血迹”这件事坐实,但引向另一个与失踪案无关、却可能牵扯出孙浩自身问题的方向!同时暗指孙浩可能与劫修有染,这可是重罪!
孙浩闻言,脸色瞬间煞白,尖叫道:“你胡说!我怎么可能和劫修有关!”
李云逸不理他,继续对王执事道:“执事大人,弟子当年遇袭之事,虽未上报,但同期在附近采集的几位师兄或许尚有印象。若需查证,弟子愿全力配合。至于孙师兄为何对此事如此‘关心’,甚至能‘恰好’在无人处看见弟子狼狈之态,就请执事明察了。”
这一下,攻守易形!孙浩从证人变成了嫌疑人!王执事的脸色更加难看,若真查出孙浩与劫修有关,他这办案执事也难辞其咎!
赵主事眼中精光一闪,顺势施压:“王执事,看来此案确有蹊跷!不仅失踪案需重新调查,这诬告及可能涉及的劫修之事,也需一并彻查!我看,不如先将孙浩收押,细细审问!”
孙浩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执事饶命!主事饶命!是……是钱主事让我这么说的!他让我找机会诬陷李寻!不关我的事啊!”
他终于崩溃,将钱主事供了出来!虽然这在意料之中,但亲耳听到,还是让石室内众人脸色各异。
王执事脸色铁青,事情彻底闹大了。赵主事则冷哼一声:“果然如此!钱主事何在?此事必须禀明阁主,严惩不贷!”
一场针对李云逸的陷害,在李云逸冷静机智的反击和赵主事的强力支持下,瞬间逆转,反而将矛头指向了钱主事!
最终,孙浩被戒律堂收押,钱主事被暂时停职调查。李云逸安然无恙地走出了戒律堂。
经此一役,李云逸在百草阁内声威更盛,心思缜密、临危不乱的名声传开。而钱主事一系则遭受重创,势力大损。
然而,李云逸心中并无多少喜悦。他知道,这只是暂时击退了明枪,暗箭依旧难防。钱主事绝不会善罢甘休,而黑煞教的阴影,以及戒律堂突然重启失踪案调查的背后原因,都透着不寻常的气息。
回到丙字园小屋,他抚摸着怀中温热的异火种和那枚神秘残片,眼神深邃。实力,还是实力!唯有拥有足够的力量,才能在这漩涡中真正立足。
接下来的目标,更加明确:冲击炼气后期,彻底解决功法隐患,并尽快查明黑煞教在胥京的阴谋!而刚刚获得的这场胜利,只是为他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胥京的天空,风云变幻,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戒律堂智斗反败为胜,钱主事势力遭重创!李云逸是该趁势巩固地位,还是借机深挖失踪案与黑煞教的关联?新获得的喘息之机该如何利用?期待你的下一步战略!
“李寻,奉堂主令,调查数年前外门弟子失踪旧案,请你随我等前往戒律堂问话,配合调查。”为首的王姓执事语气公事公办,不容置疑。
该来的终究来了!李云逸心中凛然,面上却保持镇定,拱手道:“弟子遵命。”他目光扫过孙浩,见其嘴角那丝若有若无的得意,心知此事定然与钱主事脱不了干系,孙浩恐怕就是那个“证人”。
跟随执事穿过百草阁内园,沿途引来不少或好奇或同情的目光。戒律堂所在是一座独立的黑色石殿,气氛森严,门口矗立的石兽狰狞威严。踏入殿内,一股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
问讯在一间光线昏暗的石室进行。主审的正是王执事,旁边还有一名负责记录的执事。孙浩作为“重要证人”也被允许在场。钱主事虽未直接露面,但其阴冷的气息仿佛无处不在。
“李寻,”王执事开门见山,声音在石室内回荡,“据查,三年前,有五位外门弟子在‘黑风山’一带执行采集任务时莫名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当时,你亦在附近区域活动,可有此事?”
李云逸心中冷笑,果然是从行踪上做文章。他坦然道:“回执事,确有此事。当年弟子修为低微,为赚取灵石,确曾在黑风山外围采集低阶药材。但弟子活动范围仅限于最外围安全区域,与那几位师兄师姐执行任务的内围区域相隔甚远,从未相遇,更不知其失踪详情。”
“哦?”王执事眼神锐利,“但据证人孙浩所言,他曾见你当时行踪诡秘,数次独自深入山林,且归来时身上带有可疑血迹,时间上与失踪案颇为吻合。你作何解释?”他指向孙浩。
孙浩立刻上前一步,一脸“正气凛然”:“禀执事!弟子当年亲眼所见,李寻数次从山林深处返回,衣衫破损,身上有血,神色慌张!弟子当时心生疑虑,但因其行事隐蔽,未敢声张,如今想起,才觉疑点重重,特来禀报!”他编造得有声有色,显然是早有准备。
面对这赤裸裸的诬陷,李云逸心中怒火升腾,但神色反而愈发平静。他早知道对方会来这一套。他看向孙浩,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压迫:“孙师兄,你说亲眼所见,不知是何时、何地?具体是哪一日?血迹在何处?当时我可曾与你交谈?可有其他证人?”
孙浩被这连珠炮似的追问弄得一愣,眼神闪烁,支吾道:“时间过去太久,具体时日记不清了,大概……大概是失踪案发生前的那几天吧……地点就在黑风山入口附近,血迹在衣角……就你一人,并无他人看见……”
“记不清了?”李云逸嘴角勾起一抹讥讽,“如此重大的线索,孙师兄竟连具体时日都记不清?黑风山入口每日往来弟子众多,若我真如你所说形迹可疑、身带血迹,为何只有你一人看见?莫非孙师兄有未卜先知之能,专挑无人在场时盯梢于我?”
“你……你强词夺理!”孙浩脸色涨红,有些慌乱。
李云逸不再理他,转向王执事,拱手道:“王执事明鉴!弟子当年仅为炼气初期,在黑风山外围活动尚需小心翼翼,何来胆量独自深入危险内围?此其一。孙浩所言,时间模糊,地点存疑,孤证不立,且与弟子素有不和,其言可信度几何?此其二。若执事不信,可调阅当年任务堂记录,查证弟子任务区域与失踪弟子区域是否重合,亦可询问当年同期在外围活动的其他弟子,一问便知。”
他言辞清晰,逻辑严密,直接点出孙浩证词的漏洞和动机。王执事眉头微皱,显然也看出了问题。他沉声道:“孙浩,你所言可有实证?”
孙浩额头见汗,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石室的门被推开,赵主事沉着脸走了进来:“王执事,调查可还顺利?”他目光扫过场中情形,心中已然明了。
王执事起身拱手:“赵主事。正在询问,目前证据尚不充分。”
赵主事冷哼一声:“不充分?我看是有人蓄意诬告!李寻入阁以来,勤勉恳恳,屡立功劳,岂是奸邪之辈?此事分明是有人见其得器重,心生嫉妒,挟私报复!戒律堂办案,当以事实为依据,岂能听信一面之词?”
他这话已是毫不客气,直接点破了钱主事的算计。石室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王执事脸色难看,他受钱主事请托,本想施压拿下李云逸,没想到赵主事如此强硬回护,且李云逸应对得当,让他难以找到破绽。若强行定罪,势必引发两大主事的直接冲突,这责任他担不起。
就在僵持之际,李云逸心中一动,忽然开口道:“王执事,赵主事,弟子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讲。”赵主事道。
李云逸目光扫过孙浩,缓缓道:“孙师兄言之凿凿,说见我身带血迹。弟子忽然想起,当年在黑风山外围,确曾遇到过一伙劫修,发生冲突,弟子侥幸逃脱,衣衫破损,沾染了些许血迹。此事虽与失踪案无关,但或许正是孙师兄所见之景象。只是不知,孙师兄是如何得知此等私密之事?莫非……当时孙师兄也在现场,甚至……与那伙劫修有关?”
他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身带血迹”这件事坐实,但引向另一个与失踪案无关、却可能牵扯出孙浩自身问题的方向!同时暗指孙浩可能与劫修有染,这可是重罪!
孙浩闻言,脸色瞬间煞白,尖叫道:“你胡说!我怎么可能和劫修有关!”
李云逸不理他,继续对王执事道:“执事大人,弟子当年遇袭之事,虽未上报,但同期在附近采集的几位师兄或许尚有印象。若需查证,弟子愿全力配合。至于孙师兄为何对此事如此‘关心’,甚至能‘恰好’在无人处看见弟子狼狈之态,就请执事明察了。”
这一下,攻守易形!孙浩从证人变成了嫌疑人!王执事的脸色更加难看,若真查出孙浩与劫修有关,他这办案执事也难辞其咎!
赵主事眼中精光一闪,顺势施压:“王执事,看来此案确有蹊跷!不仅失踪案需重新调查,这诬告及可能涉及的劫修之事,也需一并彻查!我看,不如先将孙浩收押,细细审问!”
孙浩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执事饶命!主事饶命!是……是钱主事让我这么说的!他让我找机会诬陷李寻!不关我的事啊!”
他终于崩溃,将钱主事供了出来!虽然这在意料之中,但亲耳听到,还是让石室内众人脸色各异。
王执事脸色铁青,事情彻底闹大了。赵主事则冷哼一声:“果然如此!钱主事何在?此事必须禀明阁主,严惩不贷!”
一场针对李云逸的陷害,在李云逸冷静机智的反击和赵主事的强力支持下,瞬间逆转,反而将矛头指向了钱主事!
最终,孙浩被戒律堂收押,钱主事被暂时停职调查。李云逸安然无恙地走出了戒律堂。
经此一役,李云逸在百草阁内声威更盛,心思缜密、临危不乱的名声传开。而钱主事一系则遭受重创,势力大损。
然而,李云逸心中并无多少喜悦。他知道,这只是暂时击退了明枪,暗箭依旧难防。钱主事绝不会善罢甘休,而黑煞教的阴影,以及戒律堂突然重启失踪案调查的背后原因,都透着不寻常的气息。
回到丙字园小屋,他抚摸着怀中温热的异火种和那枚神秘残片,眼神深邃。实力,还是实力!唯有拥有足够的力量,才能在这漩涡中真正立足。
接下来的目标,更加明确:冲击炼气后期,彻底解决功法隐患,并尽快查明黑煞教在胥京的阴谋!而刚刚获得的这场胜利,只是为他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胥京的天空,风云变幻,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戒律堂智斗反败为胜,钱主事势力遭重创!李云逸是该趁势巩固地位,还是借机深挖失踪案与黑煞教的关联?新获得的喘息之机该如何利用?期待你的下一步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