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西街的“风来茶馆”藏在两排杨柳之间。
初夏的微风拂过,柳叶簌簌作响,恰好掩盖了后院密室的动静。
沈昭阳提着裙摆穿过茶馆前厅,掌柜的见了她,只不动声色地递过一枚刻着“风”字的木牌。
这是听风阁成员的信物。
她接过木牌,推开后院杂物间的门,指尖按在墙壁左侧第三块砖上。
只听“咔嗒”一声轻响,一道暗门缓缓滑开,露出里面暖黄的光。
密室不大,却布置得极为精致。
墙角燃着驱蚊的艾草,烟丝袅袅,带着淡淡的清香;
桌上铺着暗纹锦布,摊着几张泛黄的密报,烛火跳动间,将字迹映得格外清晰。
谢流云早已坐在案前,他今日换了件淡青色锦袍,袖口绣着细密的云纹。
褪去了往日在人前的戏谑张扬,侧脸在光影中竟透着几分沉静。
听到脚步声,他抬头看来,眼中瞬间褪去冷意,多了几分柔和:
“来了?刚让伙计泡了雨前龙井,还热着。”
沈昭阳走到桌前坐下,将随身携带的锦盒轻轻放在桌上,语气带着几分急切:
“瑶光阁那边有新动静吗?
我宫里的侍女说,苏芷依的‘芷清堂’最近总在深夜接收药材,马车裹得严严实实。
连赶车的人都蒙着脸,行踪很是诡异。”
谢流云将一杯热茶推到她面前,蒸汽氤氲着茶香,恰好模糊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他顺势拿起一张密报,递到沈昭阳手边,指尖点在“北诏商队”几个字上,语气沉了几分:
“听风阁的人盯了半个月,终于查清了。
那些‘药材’是幌子,里面混着陨铁碎片,是北诏国师通过边境商队偷偷送来的。
苏芷依表面上在医馆给百姓治病,实则在后院搭了个秘密实验室,找了几个太医院的落第医官做帮手。
看样子是想复刻之前污染水源的瘟疫配方,只是这次的能量波动,比上次强了不少。”
沈昭阳拿起密报仔细翻看,眉头渐渐紧锁。
密报上还附着听风阁暗卫画的草图,苏芷依医馆后院的布局、陨铁碎片的形状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她有神医谷做靠山,莫清风又对她言听计从,如今再加上北诏的支持。
若是真让她研究成功,恐怕会比上次的瘟疫更棘手。”
她顿了顿,从锦盒里取出一张折叠的纸条,指尖有些用力,
“宫里也不太平。
淑妃最近格外焦躁,借着‘探望太后’的名义,三天两头召见顾丞相,还让心腹宫女给北诏使者送了不少金银珠宝,似乎在催促什么。
更重要的是,陛下对三皇子已有不满。
三皇子借着‘兴修水利’的名义,在京郊圈占了两百多亩良田,百姓怨声载道。
御史台已经递了三道弹劾的折子,陛下虽没明着责罚,却也收回了他监修皇陵的差事。”
两人凑在桌前,对着密报和简易地图分析起来。
谢流云负责梳理瑶光阁与北诏的联络线,笔尖在纸上画出密密麻麻的箭头,从边境商队的路线,到苏芷依与医官的会面时间,一一标注得清晰;
沈昭阳则补充宫廷动向,将淑妃与顾丞相的往来频次、三皇子的产业分布与瑶光阁的据点对应起来,偶尔还会提醒谢流云遗漏的细节。
比如某支商队曾在三皇子的庄园歇脚,某名医官的亲戚在淑妃宫中当差。
烛火跳动间,沈昭阳伸手去拿放在桌角的密报,指尖不小心碰到了谢流云的手背。
他的手带着常年握剑的薄茧,却意外的温暖,沈昭阳像被烫到一般,迅速收回手,耳尖悄悄泛起红晕。
谢流云也顿了顿,却故作自然地翻到下一张密报,只是指尖的动作,比刚才慢了几分,连呼吸都轻了些。
“按目前的局势看,三皇子和淑妃急于求成,很可能会在秋闱前搞出动静。”
谢流云将分析结果写在纸上,笔尖顿了顿,突然抬头看向沈昭阳,语气没了往日的轻佻,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认真,
“之前你在隔离营,听风阁的人传回消息,说你为了找抑制瘟疫的辅药。
连着三天在西山山谷里翻找草药,晚上就睡在山洞里,连热饭都顾不上吃。
那时候我……确实有些担心。
那种地方蚊虫肆虐,还藏着带疫的流民,你本不必亲自去冒险,派宫女或医官去就行了。”
沈昭阳握着密报的手微微一顿,心中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泛起一阵暖意。
她一直以为,谢流云对什么事都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从不会将别人的安危放在心上。
毕竟他是听风阁阁主,见惯了江湖险恶,人命在他眼中似乎只是情报上的数字。
可此刻他眼中的担忧如此真切,没有半分作假,连语气都带着几分后怕,让她鼻尖微微发酸。
她抬起头,撞进谢流云深邃的眼眸里。
那里面映着烛火的微光,像是藏着星辰,以往的戏谑荡然无存,只剩下真诚的关怀。
沈昭阳张了张嘴,想说“我有分寸,身边跟着暗卫”,却又觉得喉咙发紧。
最终只轻轻“嗯”了一声,避开了他的目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连指尖都泛起了热意。
屋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安静,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
谢流云看着她微红的耳尖,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浅淡的笑容,却没有再追问。
他知道,沈昭阳是大晟的公主,肩上扛着皇室的责任,不能像寻常女子那般流露脆弱;
他们之间隔着身份、立场,甚至是各自背负的使命,此刻的坦诚与关怀,已是难得的奢侈。
他沉默片刻,从怀中取出一个巴掌大的锦盒,轻轻推到沈昭阳面前。
锦盒是深色的,上面绣着银色的风纹,看起来精致又不失凌厉。
“这里面是听风阁特制的信号烟花,一共三枚。”
谢流云打开锦盒,里面躺着三枚通体漆黑的烟花筒,顶端分别刻着红、蓝、紫三种颜色的“风”字,
“红色是寻常联络,点燃后会散出红色烟幕,十里之内的听风阁暗卫会来与你汇合;
蓝色是紧急求助,烟幕是蓝色的,暗卫会带着武器赶来;
紫色是生死关头,烟幕会持续半个时辰,所有附近的暗卫都会不顾一切赶来支援。”
沈昭阳拿起一枚红色烟花筒,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心中却一片温暖。
她抬头看向谢流云,眼中带着几分疑惑:
“你之前不是说,听风阁的规矩是不插手皇室纷争吗?”
“是不插手,但你不一样。”
谢流云看着她,语气认真得让人心颤,
“你是沈昭阳,不是什么需要权衡利弊的‘公主’。
于公,你是对抗瑶光阁的盟友,我们本该互相扶持;于私……”
他顿了顿,终究没有把“我不想看到你出事”说出口,只是拿起那枚蓝色烟花筒,塞进她手中,
“拿着吧,万事小心。
尤其是在宫里,淑妃最近盯你盯得紧,她知道你和姜临月交好,说不定会对你下手。
别单独去偏僻的地方,哪怕是御花园的角落也不行。”
沈昭阳握着两枚烟花筒,指腹摩挲着上面的刻字,心中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得发烫。
她没有再拒绝,轻轻将锦盒收进袖中,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却格外清晰:
“你也一样。
瑶光阁的人手段狠辣,之前他们就对听风阁的暗卫下过毒,你查他们动向的时候,别太冒险。”
夜色渐深,沈昭阳起身准备离开。谢流云送她到密道口,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石门后,才缓缓收回目光。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手背,刚才与她相触的地方,似乎还残留着她的温度,让他心跳不自觉地加快。
窗外的柳叶被风吹得轻轻晃动,映在他眼中,竟多了几分温柔的意味。
而沈昭阳走出茶馆,初夏的晚风拂过脸颊,吹散了几分燥热。
她摸了摸袖中的锦盒,指尖传来烟花筒的凉意,心中却一片滚烫。
她知道,他们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的日子也注定充满荆棘。
瑶光阁的阴谋、三皇子的野心、皇室的束缚,都是横在他们之间的阻碍。
但此刻这跨越身份的关怀与信任,已让他们的关系,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巷口的栀子花开得正盛,洁白的花瓣沾着夜露,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像是在为这悄然升温的情愫,添上了一抹温柔又坚定的注脚。
初夏的微风拂过,柳叶簌簌作响,恰好掩盖了后院密室的动静。
沈昭阳提着裙摆穿过茶馆前厅,掌柜的见了她,只不动声色地递过一枚刻着“风”字的木牌。
这是听风阁成员的信物。
她接过木牌,推开后院杂物间的门,指尖按在墙壁左侧第三块砖上。
只听“咔嗒”一声轻响,一道暗门缓缓滑开,露出里面暖黄的光。
密室不大,却布置得极为精致。
墙角燃着驱蚊的艾草,烟丝袅袅,带着淡淡的清香;
桌上铺着暗纹锦布,摊着几张泛黄的密报,烛火跳动间,将字迹映得格外清晰。
谢流云早已坐在案前,他今日换了件淡青色锦袍,袖口绣着细密的云纹。
褪去了往日在人前的戏谑张扬,侧脸在光影中竟透着几分沉静。
听到脚步声,他抬头看来,眼中瞬间褪去冷意,多了几分柔和:
“来了?刚让伙计泡了雨前龙井,还热着。”
沈昭阳走到桌前坐下,将随身携带的锦盒轻轻放在桌上,语气带着几分急切:
“瑶光阁那边有新动静吗?
我宫里的侍女说,苏芷依的‘芷清堂’最近总在深夜接收药材,马车裹得严严实实。
连赶车的人都蒙着脸,行踪很是诡异。”
谢流云将一杯热茶推到她面前,蒸汽氤氲着茶香,恰好模糊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他顺势拿起一张密报,递到沈昭阳手边,指尖点在“北诏商队”几个字上,语气沉了几分:
“听风阁的人盯了半个月,终于查清了。
那些‘药材’是幌子,里面混着陨铁碎片,是北诏国师通过边境商队偷偷送来的。
苏芷依表面上在医馆给百姓治病,实则在后院搭了个秘密实验室,找了几个太医院的落第医官做帮手。
看样子是想复刻之前污染水源的瘟疫配方,只是这次的能量波动,比上次强了不少。”
沈昭阳拿起密报仔细翻看,眉头渐渐紧锁。
密报上还附着听风阁暗卫画的草图,苏芷依医馆后院的布局、陨铁碎片的形状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她有神医谷做靠山,莫清风又对她言听计从,如今再加上北诏的支持。
若是真让她研究成功,恐怕会比上次的瘟疫更棘手。”
她顿了顿,从锦盒里取出一张折叠的纸条,指尖有些用力,
“宫里也不太平。
淑妃最近格外焦躁,借着‘探望太后’的名义,三天两头召见顾丞相,还让心腹宫女给北诏使者送了不少金银珠宝,似乎在催促什么。
更重要的是,陛下对三皇子已有不满。
三皇子借着‘兴修水利’的名义,在京郊圈占了两百多亩良田,百姓怨声载道。
御史台已经递了三道弹劾的折子,陛下虽没明着责罚,却也收回了他监修皇陵的差事。”
两人凑在桌前,对着密报和简易地图分析起来。
谢流云负责梳理瑶光阁与北诏的联络线,笔尖在纸上画出密密麻麻的箭头,从边境商队的路线,到苏芷依与医官的会面时间,一一标注得清晰;
沈昭阳则补充宫廷动向,将淑妃与顾丞相的往来频次、三皇子的产业分布与瑶光阁的据点对应起来,偶尔还会提醒谢流云遗漏的细节。
比如某支商队曾在三皇子的庄园歇脚,某名医官的亲戚在淑妃宫中当差。
烛火跳动间,沈昭阳伸手去拿放在桌角的密报,指尖不小心碰到了谢流云的手背。
他的手带着常年握剑的薄茧,却意外的温暖,沈昭阳像被烫到一般,迅速收回手,耳尖悄悄泛起红晕。
谢流云也顿了顿,却故作自然地翻到下一张密报,只是指尖的动作,比刚才慢了几分,连呼吸都轻了些。
“按目前的局势看,三皇子和淑妃急于求成,很可能会在秋闱前搞出动静。”
谢流云将分析结果写在纸上,笔尖顿了顿,突然抬头看向沈昭阳,语气没了往日的轻佻,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认真,
“之前你在隔离营,听风阁的人传回消息,说你为了找抑制瘟疫的辅药。
连着三天在西山山谷里翻找草药,晚上就睡在山洞里,连热饭都顾不上吃。
那时候我……确实有些担心。
那种地方蚊虫肆虐,还藏着带疫的流民,你本不必亲自去冒险,派宫女或医官去就行了。”
沈昭阳握着密报的手微微一顿,心中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泛起一阵暖意。
她一直以为,谢流云对什么事都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从不会将别人的安危放在心上。
毕竟他是听风阁阁主,见惯了江湖险恶,人命在他眼中似乎只是情报上的数字。
可此刻他眼中的担忧如此真切,没有半分作假,连语气都带着几分后怕,让她鼻尖微微发酸。
她抬起头,撞进谢流云深邃的眼眸里。
那里面映着烛火的微光,像是藏着星辰,以往的戏谑荡然无存,只剩下真诚的关怀。
沈昭阳张了张嘴,想说“我有分寸,身边跟着暗卫”,却又觉得喉咙发紧。
最终只轻轻“嗯”了一声,避开了他的目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连指尖都泛起了热意。
屋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安静,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
谢流云看着她微红的耳尖,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浅淡的笑容,却没有再追问。
他知道,沈昭阳是大晟的公主,肩上扛着皇室的责任,不能像寻常女子那般流露脆弱;
他们之间隔着身份、立场,甚至是各自背负的使命,此刻的坦诚与关怀,已是难得的奢侈。
他沉默片刻,从怀中取出一个巴掌大的锦盒,轻轻推到沈昭阳面前。
锦盒是深色的,上面绣着银色的风纹,看起来精致又不失凌厉。
“这里面是听风阁特制的信号烟花,一共三枚。”
谢流云打开锦盒,里面躺着三枚通体漆黑的烟花筒,顶端分别刻着红、蓝、紫三种颜色的“风”字,
“红色是寻常联络,点燃后会散出红色烟幕,十里之内的听风阁暗卫会来与你汇合;
蓝色是紧急求助,烟幕是蓝色的,暗卫会带着武器赶来;
紫色是生死关头,烟幕会持续半个时辰,所有附近的暗卫都会不顾一切赶来支援。”
沈昭阳拿起一枚红色烟花筒,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心中却一片温暖。
她抬头看向谢流云,眼中带着几分疑惑:
“你之前不是说,听风阁的规矩是不插手皇室纷争吗?”
“是不插手,但你不一样。”
谢流云看着她,语气认真得让人心颤,
“你是沈昭阳,不是什么需要权衡利弊的‘公主’。
于公,你是对抗瑶光阁的盟友,我们本该互相扶持;于私……”
他顿了顿,终究没有把“我不想看到你出事”说出口,只是拿起那枚蓝色烟花筒,塞进她手中,
“拿着吧,万事小心。
尤其是在宫里,淑妃最近盯你盯得紧,她知道你和姜临月交好,说不定会对你下手。
别单独去偏僻的地方,哪怕是御花园的角落也不行。”
沈昭阳握着两枚烟花筒,指腹摩挲着上面的刻字,心中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得发烫。
她没有再拒绝,轻轻将锦盒收进袖中,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却格外清晰:
“你也一样。
瑶光阁的人手段狠辣,之前他们就对听风阁的暗卫下过毒,你查他们动向的时候,别太冒险。”
夜色渐深,沈昭阳起身准备离开。谢流云送她到密道口,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石门后,才缓缓收回目光。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手背,刚才与她相触的地方,似乎还残留着她的温度,让他心跳不自觉地加快。
窗外的柳叶被风吹得轻轻晃动,映在他眼中,竟多了几分温柔的意味。
而沈昭阳走出茶馆,初夏的晚风拂过脸颊,吹散了几分燥热。
她摸了摸袖中的锦盒,指尖传来烟花筒的凉意,心中却一片滚烫。
她知道,他们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的日子也注定充满荆棘。
瑶光阁的阴谋、三皇子的野心、皇室的束缚,都是横在他们之间的阻碍。
但此刻这跨越身份的关怀与信任,已让他们的关系,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巷口的栀子花开得正盛,洁白的花瓣沾着夜露,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像是在为这悄然升温的情愫,添上了一抹温柔又坚定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