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府,淑妃顾如倩将手中的玉如意重重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她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侍女,语气带着压抑的怒火:
“你说!那个沈柔入宫不过三日,陛下就去了玉琼宫两次。
还赏了她那么多奇珍异宝,这分明是在打我的脸!”
侍女连忙磕头:
“娘娘息怒,陛下或许只是觉得柔嫔娘娘性情温婉,才多去了几次,并非有意冷落您。”
“温婉?”
淑妃冷笑一声,眼中满是怨毒。
“一个刚入宫就懂得讨好陛下的女人,哪里温婉了?
她是太后的侄女,入宫就是为了制衡我!
太后前日还警告我要收敛,转头就把自己人送进宫,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阴狠:
“你去安排几个人,日夜盯着长乐宫,沈柔的一举一动。
哪怕是吃了什么、见了什么人,都要一一向我汇报。
若是发现她有任何不轨的举动,立刻告诉我!”
“是,奴婢遵旨。”
侍女连忙起身,匆匆退了出去。
淑妃看着窗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沈柔,你想跟我斗,还太嫩了点!只要有我在,你就别想在后宫站稳脚跟!
与此同时,惠贵妃齐皎皎的宫中,却一片祥和。
惠贵妃把玩着手中的珍珠手链,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这个沈柔,倒是个有趣的人。
入宫三日,既不主动争宠,也不与其他嫔妃往来。
每日只在长乐宫看书、练字,倒像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身边的嬷嬷笑着附和:
“娘娘说得是。
不过依老奴看,柔嫔娘娘虽低调,却深得陛下和太后的喜爱。
若是能拉拢她,一起对付淑妃,定能让淑妃元气大伤。”
惠贵妃眼中闪过一丝算计:
“你说得有道理。
你去准备一份厚礼,就说我明日要去长乐宫探望柔嫔,与她姐妹相称,也好增进感情。”
“是,老奴这就去办。”
嬷嬷躬身退下。
惠贵妃看着窗外,心中暗暗盘算。
沈柔是太后的人,淑妃视她为眼中钉。
若是能将她拉到自己这边,不仅能制衡淑妃,还能讨好太后,可谓一举两得。
次日上午,惠贵妃带着丰厚的礼物,来到了玉琼宫。
沈柔身着一袭淡蓝色衣裙,正坐在窗边看书,见惠贵妃前来,连忙起身行礼:
“臣妾参见贵妃娘娘。”
“妹妹不必多礼。”
惠贵妃扶起沈柔,笑容满面地打量着玉琼宫。
“妹妹这宫殿布置得真是雅致,一看就知道妹妹是个懂生活的人。
姐姐今日来,是特意给妹妹送些点心和首饰,希望妹妹在宫中能住得舒心。”
沈柔笑着道谢,命侍女奉茶:
“多谢贵妃娘娘厚爱,臣妾初入宫,还有许多不懂的地方,日后还要劳烦娘娘多指点。”
两人坐下闲聊,惠贵妃有意无意地提起淑妃在后宫的霸道,以及三皇子与姜雪妍的婚事,言语间满是对淑妃的不满。
沈柔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点头附和,却从不主动发表意见。
惠贵妃见时机成熟,语气带着几分拉拢:
“妹妹,如今后宫局势复杂,淑妃仗着三皇子的势力,在宫中横行霸道,姐姐虽有心制衡,却势单力薄。
若是妹妹愿意与姐姐联手,我们定能让淑妃收敛收敛,让后宫恢复平静。”
沈柔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贵妃娘娘的好意,臣妾心领了。
只是臣妾初入宫,只想安分守己,侍奉好陛下和太后,不愿卷入后宫争斗。
还望娘娘体谅。”
惠贵妃没想到沈柔会如此直接地拒绝,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却很快恢复自然:
“妹妹说得是,是姐姐唐突了。
妹妹安心在宫中休养,若是日后有需要姐姐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说完,惠贵妃便起身告辞。
走出长乐宫,她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沈柔看似温婉,实则心思深沉,看来这后宫,又多了一个不好对付的角色。
沈昭阳得知惠贵妃拉拢沈柔被拒的消息后,心中对这位新入宫的柔嫔愈发好奇。
这日午后,她特意绕到玉琼宫附近的御花园,想亲自看看这位柔嫔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刚走到御花园的荷塘边,就看到沈柔正站在柳树下,看着池中嬉戏的锦鲤,神色平静。
她身着一袭白色衣裙,长发简单地挽成一个发髻,只插着一支碧玉簪,看起来清雅脱俗,与宫中其他嫔妃的华丽张扬截然不同。
“柔嫔娘娘倒是好兴致,在此赏鱼。”
沈昭阳走上前,笑着打招呼。
沈柔转身,看到沈昭阳,连忙行礼:
“臣妾参见长宁公主。”
“不必多礼。”
沈昭阳扶起她,目光落在她身上,语气带着几分试探。
“听闻柔嫔娘娘入宫后,每日只在宫中看书练字,不与其他嫔妃往来,倒是个清净之人。
只是这后宫之中,想要清净,恐怕并非易事。”
沈柔看着沈昭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语气淡然:
“公主说得是。
宫中风雨欲来,但求一方清净之地而不可得。
臣妾初入宫,不愿卷入纷争,只想做好自己的本分,侍奉好陛下和太后。
其他的事情,臣妾不愿多想,也无力干涉。”
她的话看似平淡,却带着几分深意,既表明了自己不愿争斗的立场,又暗示了宫中局势的复杂。
沈昭阳心中一动,追问:
“娘娘既知宫中风雨欲来,难道就不怕被卷入其中吗?
毕竟您是太后的侄女,很多事情,恐怕由不得您选择。”
沈柔轻轻叹了口气,目光落在池中摇曳的荷叶上:
“怕又如何?该来的总会来。
臣妾能做的,只是尽量保持本心,不被这深宫的浮华与争斗所迷惑。
至于未来会怎样,就交给天意吧。”
说完,她对着沈昭阳微微躬身:
“公主,时辰不早了,臣妾该回宫了,告辞。”
看着沈柔离去的背影,沈昭阳陷入了沉思。
沈柔看似与世无争,却对宫中局势了如指掌,言语间更是暗藏玄机,不像是个简单的人。
她究竟是真的只想清净度日,还是在暗中谋划着什么?她的真实目的,又是什么?
夕阳西下,御花园的荷塘被染成了金色。
沈昭阳站在柳树下,心中满是疑惑。
她知道,沈柔的入宫,绝不仅仅是为了制衡淑妃那么简单,这后宫的风雨,恐怕才刚刚开始。
而玉琼宫内,沈柔回到宫中,卸下了脸上的平静,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她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皇宫,心中暗暗发誓:
姑姑,您放心,我一定会按照您的吩咐,在这后宫中站稳脚跟,制衡淑妃与惠贵妃,为皇室稳固根基。
只是这深宫之中,危机四伏,我能走多远,就连我自己,也不知道。
夜色渐深,长乐宫的灯火渐渐熄灭,可后宫的争斗,却在悄然酝酿。
她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侍女,语气带着压抑的怒火:
“你说!那个沈柔入宫不过三日,陛下就去了玉琼宫两次。
还赏了她那么多奇珍异宝,这分明是在打我的脸!”
侍女连忙磕头:
“娘娘息怒,陛下或许只是觉得柔嫔娘娘性情温婉,才多去了几次,并非有意冷落您。”
“温婉?”
淑妃冷笑一声,眼中满是怨毒。
“一个刚入宫就懂得讨好陛下的女人,哪里温婉了?
她是太后的侄女,入宫就是为了制衡我!
太后前日还警告我要收敛,转头就把自己人送进宫,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阴狠:
“你去安排几个人,日夜盯着长乐宫,沈柔的一举一动。
哪怕是吃了什么、见了什么人,都要一一向我汇报。
若是发现她有任何不轨的举动,立刻告诉我!”
“是,奴婢遵旨。”
侍女连忙起身,匆匆退了出去。
淑妃看着窗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沈柔,你想跟我斗,还太嫩了点!只要有我在,你就别想在后宫站稳脚跟!
与此同时,惠贵妃齐皎皎的宫中,却一片祥和。
惠贵妃把玩着手中的珍珠手链,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这个沈柔,倒是个有趣的人。
入宫三日,既不主动争宠,也不与其他嫔妃往来。
每日只在长乐宫看书、练字,倒像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身边的嬷嬷笑着附和:
“娘娘说得是。
不过依老奴看,柔嫔娘娘虽低调,却深得陛下和太后的喜爱。
若是能拉拢她,一起对付淑妃,定能让淑妃元气大伤。”
惠贵妃眼中闪过一丝算计:
“你说得有道理。
你去准备一份厚礼,就说我明日要去长乐宫探望柔嫔,与她姐妹相称,也好增进感情。”
“是,老奴这就去办。”
嬷嬷躬身退下。
惠贵妃看着窗外,心中暗暗盘算。
沈柔是太后的人,淑妃视她为眼中钉。
若是能将她拉到自己这边,不仅能制衡淑妃,还能讨好太后,可谓一举两得。
次日上午,惠贵妃带着丰厚的礼物,来到了玉琼宫。
沈柔身着一袭淡蓝色衣裙,正坐在窗边看书,见惠贵妃前来,连忙起身行礼:
“臣妾参见贵妃娘娘。”
“妹妹不必多礼。”
惠贵妃扶起沈柔,笑容满面地打量着玉琼宫。
“妹妹这宫殿布置得真是雅致,一看就知道妹妹是个懂生活的人。
姐姐今日来,是特意给妹妹送些点心和首饰,希望妹妹在宫中能住得舒心。”
沈柔笑着道谢,命侍女奉茶:
“多谢贵妃娘娘厚爱,臣妾初入宫,还有许多不懂的地方,日后还要劳烦娘娘多指点。”
两人坐下闲聊,惠贵妃有意无意地提起淑妃在后宫的霸道,以及三皇子与姜雪妍的婚事,言语间满是对淑妃的不满。
沈柔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点头附和,却从不主动发表意见。
惠贵妃见时机成熟,语气带着几分拉拢:
“妹妹,如今后宫局势复杂,淑妃仗着三皇子的势力,在宫中横行霸道,姐姐虽有心制衡,却势单力薄。
若是妹妹愿意与姐姐联手,我们定能让淑妃收敛收敛,让后宫恢复平静。”
沈柔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贵妃娘娘的好意,臣妾心领了。
只是臣妾初入宫,只想安分守己,侍奉好陛下和太后,不愿卷入后宫争斗。
还望娘娘体谅。”
惠贵妃没想到沈柔会如此直接地拒绝,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却很快恢复自然:
“妹妹说得是,是姐姐唐突了。
妹妹安心在宫中休养,若是日后有需要姐姐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说完,惠贵妃便起身告辞。
走出长乐宫,她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沈柔看似温婉,实则心思深沉,看来这后宫,又多了一个不好对付的角色。
沈昭阳得知惠贵妃拉拢沈柔被拒的消息后,心中对这位新入宫的柔嫔愈发好奇。
这日午后,她特意绕到玉琼宫附近的御花园,想亲自看看这位柔嫔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刚走到御花园的荷塘边,就看到沈柔正站在柳树下,看着池中嬉戏的锦鲤,神色平静。
她身着一袭白色衣裙,长发简单地挽成一个发髻,只插着一支碧玉簪,看起来清雅脱俗,与宫中其他嫔妃的华丽张扬截然不同。
“柔嫔娘娘倒是好兴致,在此赏鱼。”
沈昭阳走上前,笑着打招呼。
沈柔转身,看到沈昭阳,连忙行礼:
“臣妾参见长宁公主。”
“不必多礼。”
沈昭阳扶起她,目光落在她身上,语气带着几分试探。
“听闻柔嫔娘娘入宫后,每日只在宫中看书练字,不与其他嫔妃往来,倒是个清净之人。
只是这后宫之中,想要清净,恐怕并非易事。”
沈柔看着沈昭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语气淡然:
“公主说得是。
宫中风雨欲来,但求一方清净之地而不可得。
臣妾初入宫,不愿卷入纷争,只想做好自己的本分,侍奉好陛下和太后。
其他的事情,臣妾不愿多想,也无力干涉。”
她的话看似平淡,却带着几分深意,既表明了自己不愿争斗的立场,又暗示了宫中局势的复杂。
沈昭阳心中一动,追问:
“娘娘既知宫中风雨欲来,难道就不怕被卷入其中吗?
毕竟您是太后的侄女,很多事情,恐怕由不得您选择。”
沈柔轻轻叹了口气,目光落在池中摇曳的荷叶上:
“怕又如何?该来的总会来。
臣妾能做的,只是尽量保持本心,不被这深宫的浮华与争斗所迷惑。
至于未来会怎样,就交给天意吧。”
说完,她对着沈昭阳微微躬身:
“公主,时辰不早了,臣妾该回宫了,告辞。”
看着沈柔离去的背影,沈昭阳陷入了沉思。
沈柔看似与世无争,却对宫中局势了如指掌,言语间更是暗藏玄机,不像是个简单的人。
她究竟是真的只想清净度日,还是在暗中谋划着什么?她的真实目的,又是什么?
夕阳西下,御花园的荷塘被染成了金色。
沈昭阳站在柳树下,心中满是疑惑。
她知道,沈柔的入宫,绝不仅仅是为了制衡淑妃那么简单,这后宫的风雨,恐怕才刚刚开始。
而玉琼宫内,沈柔回到宫中,卸下了脸上的平静,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她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皇宫,心中暗暗发誓:
姑姑,您放心,我一定会按照您的吩咐,在这后宫中站稳脚跟,制衡淑妃与惠贵妃,为皇室稳固根基。
只是这深宫之中,危机四伏,我能走多远,就连我自己,也不知道。
夜色渐深,长乐宫的灯火渐渐熄灭,可后宫的争斗,却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