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的喧嚣散去时,暮色已漫过镇国公府的朱漆大门。
姜临月踏着月色走进府中,远远便见正厅的灯火亮得通透,母亲林书澜站在廊下等候,鬓边插着她最爱的珍珠钗,眼中满是盼归的暖意。
“月儿,可算回来了,你父亲和大哥已经在里面等你了。”
林书澜上前握住女儿的手,指尖的温度驱散了夜的微凉。
正厅内,姜巍身着常服,褪去了铠甲的凌厉,多了几分归家的松弛;
大哥姜临风和二哥姜临舟站在一旁,看到姜临月进来,父子二人同时起身,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复杂的情绪。
有愧疚,有骄傲,还有难以言说的心疼。
“坐吧,都是一家人,不用多礼。”
姜巍率先开口,声音比往日温和了许多。
侍女端上温热的莲子羹,林书澜亲手为女儿盛了一碗,轻声道:
“你这几日忙着处理宫变后续,肯定没好好吃饭,快补一补。”
姜临月接过瓷碗,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
她看着父亲和大哥,想起穿越初期,他们对自己“性情大变”的疑虑,对她涉足朝堂的反对,心中难免有些感慨。
那时的她,总觉得自己是个外人,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屏障。
“月儿,”
姜巍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郑重地看向女儿。
“从前是父亲固执,总觉得女子该守着内宅,不该卷入朝堂纷争,甚至对你的能力有所怀疑,让你受了不少委屈。”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愧疚。
“可这次宫变,你救陛下、破邪术、平叛乱,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证明了自己。
父亲为你骄傲,也为之前的偏见,向你道歉。”
姜临风也上前一步,语气诚恳:
“妹妹,大哥之前总想着护着你,却忽略了你有自己的想法和能力。
这次在北境,听到你研制出抗疫药、带领护卫队死守皇宫的消息,大哥才明白,你早已不是需要我们庇护的小姑娘了。
以后,大哥会支持你的任何决定,若有人敢欺负你,大哥第一个不饶他!”
看着父子二人真挚的眼神,姜临月心中的那层屏障悄然瓦解。
她放下瓷碗,轻声道:
“父亲,大哥,过去的事不用再提了。
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而且,若没有你们在北境镇守,我也无法安心在京城做事。
我们是一家人,本就该互相理解,互相扶持。”
林书澜看着父女三人解开芥蒂,眼中泛起泪光,笑着说:
“好,好,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以后咱们国公府,再也不会有隔阂了。”
家宴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姜临风讲起北境的趣事,说牧民们为了感谢镇国公府守护边疆,送来成群的牛羊;
姜巍则询问起瑶光阁残余势力的处置情况,叮嘱女儿务必小心苏芷依的余党;姜临舟在旁边听着,时不时说一下自己的见解。
林书澜则拉着女儿的手,絮絮叨叨地说着要为她添置新的衣物首饰,弥补这些日子的辛苦。
直到夜渐深,姜巍才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
“月儿,北境不能久离,我和你大哥明日一早就得返程。
京城刚经历宫变,虽已平定,但暗流仍在,你留在这儿,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和你母亲、二哥。”
他从袖中取出一枚玄铁令牌,令牌上刻着“镇国”二字,边缘镶嵌着细小的陨铁碎片,泛着淡淡的光泽。
“这是姜家暗卫的统领令牌,持此令牌,可调动分布在京城各处的暗卫。
若是遇到危险,不必逞强,立刻用令牌传信,暗卫会第一时间赶来支援。”
姜临月接过令牌,入手沉重,仿佛握住了整个姜家的信任与托付。
她紧紧攥着令牌,眼眶有些发热:
“父亲,大哥,你们在北境也要保重,注意安全。
若是有需要,我会立刻派人送信。”
“放心吧,北境有大哥在,定不会出乱子。”
姜临风拍了拍妹妹的肩膀,笑容爽朗。
“等下次回来,大哥给你带北境最好的狐裘,让你冬天也能暖暖和和的。”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姜临月便陪着母亲来到府门外,为父亲和大哥送行。
姜巍翻身上马,一身铠甲在晨光中泛着冷光;姜临风紧随其后,手中握着缰绳,目光坚定地看向北方。
“照顾好自己和母亲,我们走了。”
姜巍勒住马绳,最后叮嘱了一句,随即一挥马鞭,“驾!”
马蹄声踏破晨雾,父子二人的身影渐渐远去,消失在街道的尽头。
姜临月站在原地,望着那道越来越小的背影,心中第一次涌起强烈的不舍。
这不是对“任务”的责任感,也不是对“角色”的代入,而是作为姜临月,对家人的牵挂。
她想起穿越初期,总想着找到回去的方法,对这个世界的人和事保持着距离;
可如今,母亲的温柔、父亲的担当、大哥的守护、二哥的支持,早已在她心中生根发芽,让她真切地感受到,这里不是暂时的落脚点,而是真正的家。
“别难过了,”
林书澜轻轻握住女儿的手,语气温柔。
“他们是去守护北境,守护我们这个家,等到边境安定,自然会回来的。”
她抬手拂去女儿眼角的湿润,笑着说。
“而且,他们走了,但这个家,永远都在。
只要我们一家人好好的,不管他们在天涯海角,心里都有牵挂,都有归处。”
姜临月转头看向母亲,眼中的泪光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光芒。
她握紧手中的玄铁令牌,又摸了摸颈间的黑曜石项链。
一边是家国责任,一边是未知的归途,或许未来还有许多挑战,但她不再迷茫。
晨光渐亮,照亮了镇国公府的朱漆大门,也照亮了姜临月前行的路。
她知道,无论未来是选择留在这个世界守护家人,还是找到回去的方法,这段经历,这份亲情,都将成为她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
而这个家,永远是她最坚实的后盾,最温暖的港湾。
姜临月踏着月色走进府中,远远便见正厅的灯火亮得通透,母亲林书澜站在廊下等候,鬓边插着她最爱的珍珠钗,眼中满是盼归的暖意。
“月儿,可算回来了,你父亲和大哥已经在里面等你了。”
林书澜上前握住女儿的手,指尖的温度驱散了夜的微凉。
正厅内,姜巍身着常服,褪去了铠甲的凌厉,多了几分归家的松弛;
大哥姜临风和二哥姜临舟站在一旁,看到姜临月进来,父子二人同时起身,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复杂的情绪。
有愧疚,有骄傲,还有难以言说的心疼。
“坐吧,都是一家人,不用多礼。”
姜巍率先开口,声音比往日温和了许多。
侍女端上温热的莲子羹,林书澜亲手为女儿盛了一碗,轻声道:
“你这几日忙着处理宫变后续,肯定没好好吃饭,快补一补。”
姜临月接过瓷碗,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
她看着父亲和大哥,想起穿越初期,他们对自己“性情大变”的疑虑,对她涉足朝堂的反对,心中难免有些感慨。
那时的她,总觉得自己是个外人,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屏障。
“月儿,”
姜巍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郑重地看向女儿。
“从前是父亲固执,总觉得女子该守着内宅,不该卷入朝堂纷争,甚至对你的能力有所怀疑,让你受了不少委屈。”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愧疚。
“可这次宫变,你救陛下、破邪术、平叛乱,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证明了自己。
父亲为你骄傲,也为之前的偏见,向你道歉。”
姜临风也上前一步,语气诚恳:
“妹妹,大哥之前总想着护着你,却忽略了你有自己的想法和能力。
这次在北境,听到你研制出抗疫药、带领护卫队死守皇宫的消息,大哥才明白,你早已不是需要我们庇护的小姑娘了。
以后,大哥会支持你的任何决定,若有人敢欺负你,大哥第一个不饶他!”
看着父子二人真挚的眼神,姜临月心中的那层屏障悄然瓦解。
她放下瓷碗,轻声道:
“父亲,大哥,过去的事不用再提了。
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而且,若没有你们在北境镇守,我也无法安心在京城做事。
我们是一家人,本就该互相理解,互相扶持。”
林书澜看着父女三人解开芥蒂,眼中泛起泪光,笑着说:
“好,好,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以后咱们国公府,再也不会有隔阂了。”
家宴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姜临风讲起北境的趣事,说牧民们为了感谢镇国公府守护边疆,送来成群的牛羊;
姜巍则询问起瑶光阁残余势力的处置情况,叮嘱女儿务必小心苏芷依的余党;姜临舟在旁边听着,时不时说一下自己的见解。
林书澜则拉着女儿的手,絮絮叨叨地说着要为她添置新的衣物首饰,弥补这些日子的辛苦。
直到夜渐深,姜巍才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
“月儿,北境不能久离,我和你大哥明日一早就得返程。
京城刚经历宫变,虽已平定,但暗流仍在,你留在这儿,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和你母亲、二哥。”
他从袖中取出一枚玄铁令牌,令牌上刻着“镇国”二字,边缘镶嵌着细小的陨铁碎片,泛着淡淡的光泽。
“这是姜家暗卫的统领令牌,持此令牌,可调动分布在京城各处的暗卫。
若是遇到危险,不必逞强,立刻用令牌传信,暗卫会第一时间赶来支援。”
姜临月接过令牌,入手沉重,仿佛握住了整个姜家的信任与托付。
她紧紧攥着令牌,眼眶有些发热:
“父亲,大哥,你们在北境也要保重,注意安全。
若是有需要,我会立刻派人送信。”
“放心吧,北境有大哥在,定不会出乱子。”
姜临风拍了拍妹妹的肩膀,笑容爽朗。
“等下次回来,大哥给你带北境最好的狐裘,让你冬天也能暖暖和和的。”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姜临月便陪着母亲来到府门外,为父亲和大哥送行。
姜巍翻身上马,一身铠甲在晨光中泛着冷光;姜临风紧随其后,手中握着缰绳,目光坚定地看向北方。
“照顾好自己和母亲,我们走了。”
姜巍勒住马绳,最后叮嘱了一句,随即一挥马鞭,“驾!”
马蹄声踏破晨雾,父子二人的身影渐渐远去,消失在街道的尽头。
姜临月站在原地,望着那道越来越小的背影,心中第一次涌起强烈的不舍。
这不是对“任务”的责任感,也不是对“角色”的代入,而是作为姜临月,对家人的牵挂。
她想起穿越初期,总想着找到回去的方法,对这个世界的人和事保持着距离;
可如今,母亲的温柔、父亲的担当、大哥的守护、二哥的支持,早已在她心中生根发芽,让她真切地感受到,这里不是暂时的落脚点,而是真正的家。
“别难过了,”
林书澜轻轻握住女儿的手,语气温柔。
“他们是去守护北境,守护我们这个家,等到边境安定,自然会回来的。”
她抬手拂去女儿眼角的湿润,笑着说。
“而且,他们走了,但这个家,永远都在。
只要我们一家人好好的,不管他们在天涯海角,心里都有牵挂,都有归处。”
姜临月转头看向母亲,眼中的泪光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光芒。
她握紧手中的玄铁令牌,又摸了摸颈间的黑曜石项链。
一边是家国责任,一边是未知的归途,或许未来还有许多挑战,但她不再迷茫。
晨光渐亮,照亮了镇国公府的朱漆大门,也照亮了姜临月前行的路。
她知道,无论未来是选择留在这个世界守护家人,还是找到回去的方法,这段经历,这份亲情,都将成为她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
而这个家,永远是她最坚实的后盾,最温暖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