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内的烛火彻夜未熄,君臣议事的氛围从焦灼渐趋沉稳。
萧天胤看着案上北境急报,又扫过阶下神色坚毅的萧清霁与谢流云,朱笔重重落下:
“传朕旨意!宸王萧清霁率五万精锐骑兵,三日内务必抵达黑石关,增援姜巍;
怀安王世子谢流云率暗卫随行,探查敌情、统筹情报;
所需粮草、军械由户部加急调运,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
萧清霁与谢流云齐声叩首,声音铿锵。
散朝后,姜临月并未立刻回府,而是直奔镇国公府。
内院卧房里,林书澜依旧沉睡着,面色苍白如纸,呼吸却比昨日平稳了些。
姜临舟坐在床边,正小心翼翼地为母亲掖好被角,指尖动作轻柔,眼底满是担忧。
“二哥。”
姜临月轻步走进来,声音压得极低。
姜临舟转过身,见她一身劲装,腰间挎着药箱,便知她即将启程。
他拉着妹妹走到外间廊下,秋日的风带着凉意,却吹不散兄妹间的温情。
“都安排好了?”
“嗯,陛下已准我北上,三日后与萧清霁、谢流云汇合出发。”
姜临月点头,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牵挂,“母亲这边,就拜托你了。”
“傻妹妹,说什么拜托。”
姜临舟笑了笑,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和心疼,“自你大病一场后,你真的变了太多。从前你总躲在父亲和大哥身后,连打雷都怕,如今却能独当一面,为家国分忧,甚至要亲赴战火纷飞的北境。
咱们姜家上下,谁不佩服你?谁不以你为荣?”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
“母亲这边你尽管放心,我已请了太医院的院判坐镇府中,日夜照料。家里的事、明慧学堂的事,我都会打理得妥妥当当,绝不会让你有后顾之忧。
你在北境只管专心做事,寻回大哥、协助父亲,我们在京城守着家,等你们凯旋。”
姜临月眼中泛起泪光,握住二哥的手:
“二哥,辛苦你了。”
“一家人,谈何辛苦。”
姜临舟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你要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扛。父亲、大哥、我,还有母亲,我们都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到了北境,凡事小心,不必事事逞强,你的平安,比什么都重要。”
姜临月用力点头,转身回到卧房,深深看了一眼病榻上的母亲。
她轻轻握住母亲冰凉的手,轻声道:
“娘,女儿要去北境找大哥了,你一定要快点醒过来,等我们回来,一家人团聚。”
话音刚落,她忽然感觉到母亲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虽只是极细微的动作,却让她心中一喜。
母亲一定是听到了她的话,一定能平安醒来。
与此同时,养心殿内,沈昭阳正跪在殿中,固执地请求着:
“父皇,儿臣恳请与姜临月一同前往北境!北境将士需要安抚,后勤需要统筹,儿臣身为长公主,理应为国分忧!”
萧天胤看着女儿倔强的模样,心中满是复杂。他知道沈昭阳这一年来的成长,从藏书阁的绝境中突围,与姜临月一同创办明慧学堂,协助整顿后宫、处理朝政,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娇憨任性的小公主。
可北境战火纷飞,他实在舍不得让女儿涉险。
“昭阳,北境凶险,刀剑无眼,你留在京城,协助皇贵妃稳定后方,也是为国分忧。”萧天胤试图劝说。
“不行!”沈昭阳抬头,眼中满是坚定,“临月是我最好的朋友,她要去前线冒险,我不能置身事外。
而且儿臣有长公主的身份,到了北境,能更好地安抚军心,调动地方资源,比留在京城更有用。
父皇,您总说要我有担当,如今正是我践行担当的时候,您就答应我吧!”
萧天胤看着女儿眼中的光芒,忽然想起了她的母亲林书瑶。
当年他刚登基,朝堂动荡,林书瑶也是这样,默默站在他身后,用柔弱的肩膀为他撑起一片天。
“你母妃当年,也是这般倔强。”他轻声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怅惘。
“父皇,儿臣知道您担心我,也知道您对母妃心存愧疚,所以想把最好的都给我。”沈昭阳声音软了下来,“可儿臣已经长大了,不想永远躲在您的羽翼下。我想自己飞,想为您分担,想成为像母妃一样,能为您、为家国遮风挡雨的人。”
萧天胤心中一震,看着女儿泛红的眼眶,忽然觉得眼眶也有些湿润。
他转身从御座旁的暗格中取出一个锦盒,打开后,里面是一枚温润的和田玉玉佩,上面雕刻着一朵盛放的牡丹,线条流畅细腻,看得出雕刻者的用心:
“这是朕亲手为你雕的及笄礼,你带着它,就当朕陪在你身边。”
他顿了顿,语气中满是不舍与期许:“朕准你去。到了北境,凡事小心,若有危险,不必逞强,朕和大军永远是你的后盾。
记住,你是朕的公主,平安归来,比什么都重要。”
沈昭阳接过玉佩,触手温润,心中暖流涌动。
她紧紧握住玉佩,郑重地磕了个头:“谢父皇成全!儿臣定不负您的期望!”
三日后,京城北门之外,晨光熹微。
姜临月早已整装待发,胯下骏马昂首嘶鸣,她腰间挎着药箱,背上背着能量检测仪,眼中满是坚定。
萧清霁与谢流云也已到位,五万精锐骑兵列阵整齐,气势恢宏。
姜临月翻身上马,正欲挥鞭启程,却听到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临月,等等我!”
她回头望去,只见沈昭阳身着一身利落的劲装,策马疾驰而来,银饰在晨光中闪烁,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你怎么来了?”姜临月眼中满是惊讶。
沈昭阳勒住马缰,与她并肩而立,举起手中的玉佩晃了晃:“父皇已经准我与你一同前往北境!你之前答应过我,我们一辈子都在一起,这次你也不能丢下我!”
姜临月心中一暖,正欲开口,谢流云已策马上前,语气沉稳:“原本这件事情,就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肃清瑶光阁、守护大晟,自然要一起面对。”
萧清霁也上前一步,看着姜临月,语气带着难得的温和:“姜临月,你不是一个人在扛,所以你不需要那么坚强。我们是伙伴,是战友,一起去北境,一起击退敌军,一起寻回姜临风,一起解开所有谜团。”
姜临月看着身边的三人,心中满是感动与力量。
从穿越而来的孤独无依,到如今有了并肩作战的伙伴、真心相待的家人,这条路虽充满坎坷,却也收获了太多珍贵的情谊。
她忽然明白,所谓的命运,或许就是让她在这个世界,遇到这些值得用生命去守护的人。
晨光渐盛,照亮了四人坚定的脸庞。姜临月深吸一口气,高声道:“风雨同舟,生死与共!”
“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三人齐声附和,声音回荡在清晨的风中,久久不散。
话音落下,四人同时挥动马鞭,骏马四蹄翻飞,卷起阵阵尘土,朝着北方疾驰而去。身后的京城渐渐远去,前方的道路充满未知,可他们心中的信念,比烈火更炽。
萧天胤看着案上北境急报,又扫过阶下神色坚毅的萧清霁与谢流云,朱笔重重落下:
“传朕旨意!宸王萧清霁率五万精锐骑兵,三日内务必抵达黑石关,增援姜巍;
怀安王世子谢流云率暗卫随行,探查敌情、统筹情报;
所需粮草、军械由户部加急调运,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
萧清霁与谢流云齐声叩首,声音铿锵。
散朝后,姜临月并未立刻回府,而是直奔镇国公府。
内院卧房里,林书澜依旧沉睡着,面色苍白如纸,呼吸却比昨日平稳了些。
姜临舟坐在床边,正小心翼翼地为母亲掖好被角,指尖动作轻柔,眼底满是担忧。
“二哥。”
姜临月轻步走进来,声音压得极低。
姜临舟转过身,见她一身劲装,腰间挎着药箱,便知她即将启程。
他拉着妹妹走到外间廊下,秋日的风带着凉意,却吹不散兄妹间的温情。
“都安排好了?”
“嗯,陛下已准我北上,三日后与萧清霁、谢流云汇合出发。”
姜临月点头,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牵挂,“母亲这边,就拜托你了。”
“傻妹妹,说什么拜托。”
姜临舟笑了笑,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和心疼,“自你大病一场后,你真的变了太多。从前你总躲在父亲和大哥身后,连打雷都怕,如今却能独当一面,为家国分忧,甚至要亲赴战火纷飞的北境。
咱们姜家上下,谁不佩服你?谁不以你为荣?”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
“母亲这边你尽管放心,我已请了太医院的院判坐镇府中,日夜照料。家里的事、明慧学堂的事,我都会打理得妥妥当当,绝不会让你有后顾之忧。
你在北境只管专心做事,寻回大哥、协助父亲,我们在京城守着家,等你们凯旋。”
姜临月眼中泛起泪光,握住二哥的手:
“二哥,辛苦你了。”
“一家人,谈何辛苦。”
姜临舟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你要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扛。父亲、大哥、我,还有母亲,我们都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到了北境,凡事小心,不必事事逞强,你的平安,比什么都重要。”
姜临月用力点头,转身回到卧房,深深看了一眼病榻上的母亲。
她轻轻握住母亲冰凉的手,轻声道:
“娘,女儿要去北境找大哥了,你一定要快点醒过来,等我们回来,一家人团聚。”
话音刚落,她忽然感觉到母亲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虽只是极细微的动作,却让她心中一喜。
母亲一定是听到了她的话,一定能平安醒来。
与此同时,养心殿内,沈昭阳正跪在殿中,固执地请求着:
“父皇,儿臣恳请与姜临月一同前往北境!北境将士需要安抚,后勤需要统筹,儿臣身为长公主,理应为国分忧!”
萧天胤看着女儿倔强的模样,心中满是复杂。他知道沈昭阳这一年来的成长,从藏书阁的绝境中突围,与姜临月一同创办明慧学堂,协助整顿后宫、处理朝政,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娇憨任性的小公主。
可北境战火纷飞,他实在舍不得让女儿涉险。
“昭阳,北境凶险,刀剑无眼,你留在京城,协助皇贵妃稳定后方,也是为国分忧。”萧天胤试图劝说。
“不行!”沈昭阳抬头,眼中满是坚定,“临月是我最好的朋友,她要去前线冒险,我不能置身事外。
而且儿臣有长公主的身份,到了北境,能更好地安抚军心,调动地方资源,比留在京城更有用。
父皇,您总说要我有担当,如今正是我践行担当的时候,您就答应我吧!”
萧天胤看着女儿眼中的光芒,忽然想起了她的母亲林书瑶。
当年他刚登基,朝堂动荡,林书瑶也是这样,默默站在他身后,用柔弱的肩膀为他撑起一片天。
“你母妃当年,也是这般倔强。”他轻声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怅惘。
“父皇,儿臣知道您担心我,也知道您对母妃心存愧疚,所以想把最好的都给我。”沈昭阳声音软了下来,“可儿臣已经长大了,不想永远躲在您的羽翼下。我想自己飞,想为您分担,想成为像母妃一样,能为您、为家国遮风挡雨的人。”
萧天胤心中一震,看着女儿泛红的眼眶,忽然觉得眼眶也有些湿润。
他转身从御座旁的暗格中取出一个锦盒,打开后,里面是一枚温润的和田玉玉佩,上面雕刻着一朵盛放的牡丹,线条流畅细腻,看得出雕刻者的用心:
“这是朕亲手为你雕的及笄礼,你带着它,就当朕陪在你身边。”
他顿了顿,语气中满是不舍与期许:“朕准你去。到了北境,凡事小心,若有危险,不必逞强,朕和大军永远是你的后盾。
记住,你是朕的公主,平安归来,比什么都重要。”
沈昭阳接过玉佩,触手温润,心中暖流涌动。
她紧紧握住玉佩,郑重地磕了个头:“谢父皇成全!儿臣定不负您的期望!”
三日后,京城北门之外,晨光熹微。
姜临月早已整装待发,胯下骏马昂首嘶鸣,她腰间挎着药箱,背上背着能量检测仪,眼中满是坚定。
萧清霁与谢流云也已到位,五万精锐骑兵列阵整齐,气势恢宏。
姜临月翻身上马,正欲挥鞭启程,却听到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临月,等等我!”
她回头望去,只见沈昭阳身着一身利落的劲装,策马疾驰而来,银饰在晨光中闪烁,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你怎么来了?”姜临月眼中满是惊讶。
沈昭阳勒住马缰,与她并肩而立,举起手中的玉佩晃了晃:“父皇已经准我与你一同前往北境!你之前答应过我,我们一辈子都在一起,这次你也不能丢下我!”
姜临月心中一暖,正欲开口,谢流云已策马上前,语气沉稳:“原本这件事情,就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肃清瑶光阁、守护大晟,自然要一起面对。”
萧清霁也上前一步,看着姜临月,语气带着难得的温和:“姜临月,你不是一个人在扛,所以你不需要那么坚强。我们是伙伴,是战友,一起去北境,一起击退敌军,一起寻回姜临风,一起解开所有谜团。”
姜临月看着身边的三人,心中满是感动与力量。
从穿越而来的孤独无依,到如今有了并肩作战的伙伴、真心相待的家人,这条路虽充满坎坷,却也收获了太多珍贵的情谊。
她忽然明白,所谓的命运,或许就是让她在这个世界,遇到这些值得用生命去守护的人。
晨光渐盛,照亮了四人坚定的脸庞。姜临月深吸一口气,高声道:“风雨同舟,生死与共!”
“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三人齐声附和,声音回荡在清晨的风中,久久不散。
话音落下,四人同时挥动马鞭,骏马四蹄翻飞,卷起阵阵尘土,朝着北方疾驰而去。身后的京城渐渐远去,前方的道路充满未知,可他们心中的信念,比烈火更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