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姜临月的名字成了京中热议的话题,各家王公贵族纷纷派人前往将军府递帖,想要与她结交;
将军府的门槛,几乎要被前来拜访的人踏破。
而淑妃所在的凝香殿内,气氛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青花瓷瓶摔落在地的脆响刚过,又一只玉杯被淑妃狠狠砸在墙上,碎片四溅,茶水溅湿了她裙摆上的金线牡丹纹样,她却毫不在意,脸色铁青如霜,眼神里满是怒火:“沈昭阳这个贱人!还有姜临月,一个小小的将军之女,也敢坏我的好事,真以为得了皇帝的赏赐,就能在宫里横着走了?”
贴身宫女画屏连忙跪下来,小心翼翼地收拾着地上的碎片,声音颤抖:“娘娘息怒,小心气坏了身子。
姜临月不过是得了些虚名,掀不起什么大浪,您别跟她一般见识。”
“虚名?”淑妃冷笑一声,语气带着不甘与阴狠,“她能自由入宫,还能得到昭阳的信任,这哪里是虚名?萧语柔那个废物,连点小事都办不好,还被沈昭阳抓住把柄,不仅没能除掉沈昭阳,反而让姜临月得了好处,真是没用!”
她来回踱步,裙摆扫过地上的碎片,发出细碎的声响,眼神却越来越冷:“沈昭阳现在越来越不受控制,姜临月又跟她走得这么近,再这样下去,我们筹谋多年的计划迟早会被她们破坏。
必须想个办法,盯着她们的一举一动,绝不能让她们再坏我的事。”
淑妃停下脚步,对画屏吩咐:“去把碧烟叫来。”
碧烟是淑妃三年前安插在长乐殿的眼线,是沈昭阳的贴身宫女宫女,暗中监视沈昭阳的言行举止,每月都会向淑妃汇报一次情况。
不过片刻,碧烟就低着头,快步走进殿内,跪在地上:“奴婢碧烟,参见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淑妃居高临下地看着她,语气冰冷:“碧烟,你在长乐殿待了这么久,最近沈昭阳有什么异常举动?她与姜临月私下里见面时,都在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碧烟连忙回答,声音带着几分紧张:“回娘娘,公主最近除了按时喝药调理身体,就是在殿内看书、画画,偶尔会跟姜临月在殿内说话,看似没有异常。
只是……姜临月被允许自由入宫后,几乎每隔两日就会来长乐殿,每次都会跟公主在主殿待上一两个时辰,主殿的门一直关着,奴婢离得远,听不清她们具体说什么,只能看到晚翠守在门口,不让任何人靠近。”
淑妃皱紧眉头,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从今日起,你给我盯紧她们!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听清她们说的话,记清她们做的事。
哪怕是她们吃了什么点心、看了什么书,都要一一记下来。
若是发现她们有任何异常,比如传递纸条、提及瑶光阁或是陨石之类的事,立刻向我汇报,不许出任何差错!”
“是!奴婢遵命!”碧烟连忙磕头应下,额头抵在冰冷的地面上,心里却充满了忐忑。
沈昭阳最近对她的态度越来越冷淡,甚至偶尔会故意支开她,想要听清主殿里的谈话,恐怕没那么容易。
与此同时,长乐殿内,惠贵妃正坐在沈昭阳对面的椅子上,脸色憔悴,眼底满是红血丝,显然是这几日为了萧语柔的事愁得没睡好。
她拉着沈昭阳的手,指尖冰凉,声音带着几分哀求:“昭阳,本宫知道,以前语柔不懂事,经常跟你闹别扭,让你受了不少委屈。
可她毕竟是你的姐姐,年纪还小,不懂事,这次肯定是被人利用了,才会被卷进下毒的事里。
你能不能看在本宫的面子上,在你父皇面前求求情,放语柔出来?本宫保证,往后一定好好管教她,绝不让她再惹你生气。”
沈昭阳看着惠贵妃憔悴的模样,心里没有丝毫同情,反而觉得这是一个挑拨惠贵妃与淑妃关系的绝佳机会。
她轻轻抽回手,拿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温水,语气带着几分委屈与无奈:“惠贵妃娘娘,不是我不想帮姐姐,而是我真的没办法啊。那日宫宴上,姐姐被指认下毒,还有晚翠作证,证据确凿,连淑妃娘娘都当众说‘律法面前人人平等,需将姐姐交由大理寺彻查’,父皇也是按规矩办事。
我若是贸然求情,父皇定会觉得我不分青红皂白,不仅不会答应,说不定还会怪罪我不懂事,甚至怀疑我跟姐姐串通一气。”
她放下茶杯,眼神里带着几分“无意”的疑惑,语气却恰到好处地引导着:“不过贵妃娘娘,我总觉得这件事有些奇怪。
姐姐虽然性子骄纵,爱跟我闹别扭,可她胆子小,连踩死一只蚂蚁都害怕,怎么可能有胆子在宫宴上下毒?
而且那日宫宴上,淑妃娘娘的反应也很反常。连辩解都没有直接给姐姐定罪了,第一个站出来要将表姐打入天牢,这实在太奇怪了。”
沈昭阳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像是在说悄悄话:“娘娘,您说……会不会是有人故意设计陷害姐姐,想借姐姐的事打压您啊?
毕竟您在后宫的地位越来越高,难免会有人嫉妒您,想找机会削弱您的势力。”
惠贵妃原本只是想要求情,听到沈昭阳这番话,心里瞬间咯噔一下,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
她猛地抬起头,眼神里满是震惊和怀疑,声音带着几分颤抖:“你的意思是……是淑妃?是淑妃陷害了语柔?”
沈昭阳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惋惜:“贵妃娘娘,我也只是猜测,不敢确定。
毕竟淑妃娘娘在宫里的势力那么大,又一直跟您不太对付,想要做点什么手脚,也不是不可能。
娘娘还是自己多想想吧,别让姐姐白白受了委屈,也别让真正的幕后黑手逍遥法外。”
惠贵妃看着沈昭阳真诚的眼神,心里的怀疑越来越深。
她想起元宵宫宴上淑妃冷漠的态度,想起萧语柔被抓后淑妃的反应,想起自己这些年与淑妃在后宫的明争暗斗。
淑妃一直想争夺皇后之位,而自己是她最大的竞争对手,若是能借着下毒案除掉自己的女儿,削弱自己的势力,淑妃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这么做!
惠贵妃站起身,对着沈昭阳深深行了一礼,语气带着感激:“多谢昭阳提醒,本宫知道该怎么做了。
你放心,本宫一定会查清楚真相,还语柔一个清白!”说完,她便急匆匆地离开了长乐殿,显然是想立刻去找淑妃对质。
将军府的马车碾过青石板路,车轮与地面摩擦的声响在长街上格外清晰。
姜临月坐在车厢内,指尖轻轻搭在车窗边缘,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
小贩们的吆喝声、孩童的嬉笑声混在一起。
马车刚停在将军府门前,管家就领着一众家丁、丫鬟快步迎了上来。
管家穿着一身藏青色长袍,脸上堆着恭敬的笑容,亲自上前掀开车帘:“大小姐,您可算回来了!老夫人、夫人还有两位小姐,都在正厅等着您呢,特意备了您爱吃的桂花糕。”
姜临月扶着青禾的手走下车,目光扫过府门前的景象。
两盏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灯笼上绣着“喜”字,显然是管家特意为庆贺她得赏挂的;
几个家丁正踮着脚,往门楣上贴红绸,连门口的石狮子都系上了红绫,一派喜庆模样。
她身上还穿着的月白色襦裙,裙摆绣着的兰花纹样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发间那支御赐的白玉簪虽不张扬,却因“帝王赏赐”的光环,引得周围仆人的目光里满是敬畏。
身后的小丫鬟捧着皇帝赏赐的物件。黄金用红绸裹着,堆得像小山;
锦缎是西域进贡的云锦,颜色鲜亮,纹样精致;
那支羊脂白玉如意更是温润通透,在阳光下泛着莹白的光。
每一样都透着皇家的气派,让围观的仆人们忍不住低声惊叹。
走进正厅,暖意扑面而来。
老夫人坐在主位的梨花木椅上,手里捏着紫檀木佛珠,原本总是紧绷的脸色,此刻竟缓和了不少,连眼神都多了几分柔和。
二房夫人李氏站在老夫人身侧,穿着一身藕荷色襦裙,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可眼底却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算计。
姜雪薇和姜雪妍站在另一侧,姜雪薇盯着小丫鬟手里的赏赐,眼神里的嫉妒几乎要溢出来,手指紧紧攥着裙摆,指节都泛了白;
姜雪妍则显得格外警惕,目光时不时落在姜临月身上,像是在仔细观察她的一举一动,试图找出她的破绽。
“临月,快过来,让祖母好好看看。”
老夫人率先开口,语气比以往温和了许多,甚至带着几分关切,“在宫里待了这么久,没受委屈吧?陛下赏赐的东西都妥善收好了吗?”
姜临月走上前,对着老夫人躬身行礼,动作标准又恭敬:“劳祖母挂心,孙女儿在宫里一切安好。
陛下和太后都十分和善,不仅没有怪罪孙女儿多事,还特意赏赐了这些东西。”
她顿了顿,示意身后的丫鬟将赏赐呈到桌案上,“这些都是陛下的恩典,孙女儿想着,黄金和锦缎留一部分给祖母和母亲添置衣物,这支玉如意质地温润,最适合祖母把玩,就送给祖母,全当是孙女儿的一片孝心。”
老夫人的目光落在那支玉如意上,眼底闪过一丝明显的满意,捏着佛珠的手也放缓了速度:“你有心了。陛下能赏你这么多东西,还特许你常入宫陪伴公主,可见是真的看重你。
往后你在府里行事,要多注意分寸,既要维护自己的体面,也别给将军府惹麻烦,更不能辜负陛下的信任。”
“孙女儿谨记祖母教诲。”
姜临月恭敬应下,心里却十分清楚老夫人态度的转变,从来不是因为“祖孙情分”,而是因为她如今得了皇帝的青睐,能为将军府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将军府的门槛,几乎要被前来拜访的人踏破。
而淑妃所在的凝香殿内,气氛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青花瓷瓶摔落在地的脆响刚过,又一只玉杯被淑妃狠狠砸在墙上,碎片四溅,茶水溅湿了她裙摆上的金线牡丹纹样,她却毫不在意,脸色铁青如霜,眼神里满是怒火:“沈昭阳这个贱人!还有姜临月,一个小小的将军之女,也敢坏我的好事,真以为得了皇帝的赏赐,就能在宫里横着走了?”
贴身宫女画屏连忙跪下来,小心翼翼地收拾着地上的碎片,声音颤抖:“娘娘息怒,小心气坏了身子。
姜临月不过是得了些虚名,掀不起什么大浪,您别跟她一般见识。”
“虚名?”淑妃冷笑一声,语气带着不甘与阴狠,“她能自由入宫,还能得到昭阳的信任,这哪里是虚名?萧语柔那个废物,连点小事都办不好,还被沈昭阳抓住把柄,不仅没能除掉沈昭阳,反而让姜临月得了好处,真是没用!”
她来回踱步,裙摆扫过地上的碎片,发出细碎的声响,眼神却越来越冷:“沈昭阳现在越来越不受控制,姜临月又跟她走得这么近,再这样下去,我们筹谋多年的计划迟早会被她们破坏。
必须想个办法,盯着她们的一举一动,绝不能让她们再坏我的事。”
淑妃停下脚步,对画屏吩咐:“去把碧烟叫来。”
碧烟是淑妃三年前安插在长乐殿的眼线,是沈昭阳的贴身宫女宫女,暗中监视沈昭阳的言行举止,每月都会向淑妃汇报一次情况。
不过片刻,碧烟就低着头,快步走进殿内,跪在地上:“奴婢碧烟,参见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淑妃居高临下地看着她,语气冰冷:“碧烟,你在长乐殿待了这么久,最近沈昭阳有什么异常举动?她与姜临月私下里见面时,都在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碧烟连忙回答,声音带着几分紧张:“回娘娘,公主最近除了按时喝药调理身体,就是在殿内看书、画画,偶尔会跟姜临月在殿内说话,看似没有异常。
只是……姜临月被允许自由入宫后,几乎每隔两日就会来长乐殿,每次都会跟公主在主殿待上一两个时辰,主殿的门一直关着,奴婢离得远,听不清她们具体说什么,只能看到晚翠守在门口,不让任何人靠近。”
淑妃皱紧眉头,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从今日起,你给我盯紧她们!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听清她们说的话,记清她们做的事。
哪怕是她们吃了什么点心、看了什么书,都要一一记下来。
若是发现她们有任何异常,比如传递纸条、提及瑶光阁或是陨石之类的事,立刻向我汇报,不许出任何差错!”
“是!奴婢遵命!”碧烟连忙磕头应下,额头抵在冰冷的地面上,心里却充满了忐忑。
沈昭阳最近对她的态度越来越冷淡,甚至偶尔会故意支开她,想要听清主殿里的谈话,恐怕没那么容易。
与此同时,长乐殿内,惠贵妃正坐在沈昭阳对面的椅子上,脸色憔悴,眼底满是红血丝,显然是这几日为了萧语柔的事愁得没睡好。
她拉着沈昭阳的手,指尖冰凉,声音带着几分哀求:“昭阳,本宫知道,以前语柔不懂事,经常跟你闹别扭,让你受了不少委屈。
可她毕竟是你的姐姐,年纪还小,不懂事,这次肯定是被人利用了,才会被卷进下毒的事里。
你能不能看在本宫的面子上,在你父皇面前求求情,放语柔出来?本宫保证,往后一定好好管教她,绝不让她再惹你生气。”
沈昭阳看着惠贵妃憔悴的模样,心里没有丝毫同情,反而觉得这是一个挑拨惠贵妃与淑妃关系的绝佳机会。
她轻轻抽回手,拿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温水,语气带着几分委屈与无奈:“惠贵妃娘娘,不是我不想帮姐姐,而是我真的没办法啊。那日宫宴上,姐姐被指认下毒,还有晚翠作证,证据确凿,连淑妃娘娘都当众说‘律法面前人人平等,需将姐姐交由大理寺彻查’,父皇也是按规矩办事。
我若是贸然求情,父皇定会觉得我不分青红皂白,不仅不会答应,说不定还会怪罪我不懂事,甚至怀疑我跟姐姐串通一气。”
她放下茶杯,眼神里带着几分“无意”的疑惑,语气却恰到好处地引导着:“不过贵妃娘娘,我总觉得这件事有些奇怪。
姐姐虽然性子骄纵,爱跟我闹别扭,可她胆子小,连踩死一只蚂蚁都害怕,怎么可能有胆子在宫宴上下毒?
而且那日宫宴上,淑妃娘娘的反应也很反常。连辩解都没有直接给姐姐定罪了,第一个站出来要将表姐打入天牢,这实在太奇怪了。”
沈昭阳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像是在说悄悄话:“娘娘,您说……会不会是有人故意设计陷害姐姐,想借姐姐的事打压您啊?
毕竟您在后宫的地位越来越高,难免会有人嫉妒您,想找机会削弱您的势力。”
惠贵妃原本只是想要求情,听到沈昭阳这番话,心里瞬间咯噔一下,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
她猛地抬起头,眼神里满是震惊和怀疑,声音带着几分颤抖:“你的意思是……是淑妃?是淑妃陷害了语柔?”
沈昭阳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惋惜:“贵妃娘娘,我也只是猜测,不敢确定。
毕竟淑妃娘娘在宫里的势力那么大,又一直跟您不太对付,想要做点什么手脚,也不是不可能。
娘娘还是自己多想想吧,别让姐姐白白受了委屈,也别让真正的幕后黑手逍遥法外。”
惠贵妃看着沈昭阳真诚的眼神,心里的怀疑越来越深。
她想起元宵宫宴上淑妃冷漠的态度,想起萧语柔被抓后淑妃的反应,想起自己这些年与淑妃在后宫的明争暗斗。
淑妃一直想争夺皇后之位,而自己是她最大的竞争对手,若是能借着下毒案除掉自己的女儿,削弱自己的势力,淑妃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这么做!
惠贵妃站起身,对着沈昭阳深深行了一礼,语气带着感激:“多谢昭阳提醒,本宫知道该怎么做了。
你放心,本宫一定会查清楚真相,还语柔一个清白!”说完,她便急匆匆地离开了长乐殿,显然是想立刻去找淑妃对质。
将军府的马车碾过青石板路,车轮与地面摩擦的声响在长街上格外清晰。
姜临月坐在车厢内,指尖轻轻搭在车窗边缘,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
小贩们的吆喝声、孩童的嬉笑声混在一起。
马车刚停在将军府门前,管家就领着一众家丁、丫鬟快步迎了上来。
管家穿着一身藏青色长袍,脸上堆着恭敬的笑容,亲自上前掀开车帘:“大小姐,您可算回来了!老夫人、夫人还有两位小姐,都在正厅等着您呢,特意备了您爱吃的桂花糕。”
姜临月扶着青禾的手走下车,目光扫过府门前的景象。
两盏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灯笼上绣着“喜”字,显然是管家特意为庆贺她得赏挂的;
几个家丁正踮着脚,往门楣上贴红绸,连门口的石狮子都系上了红绫,一派喜庆模样。
她身上还穿着的月白色襦裙,裙摆绣着的兰花纹样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发间那支御赐的白玉簪虽不张扬,却因“帝王赏赐”的光环,引得周围仆人的目光里满是敬畏。
身后的小丫鬟捧着皇帝赏赐的物件。黄金用红绸裹着,堆得像小山;
锦缎是西域进贡的云锦,颜色鲜亮,纹样精致;
那支羊脂白玉如意更是温润通透,在阳光下泛着莹白的光。
每一样都透着皇家的气派,让围观的仆人们忍不住低声惊叹。
走进正厅,暖意扑面而来。
老夫人坐在主位的梨花木椅上,手里捏着紫檀木佛珠,原本总是紧绷的脸色,此刻竟缓和了不少,连眼神都多了几分柔和。
二房夫人李氏站在老夫人身侧,穿着一身藕荷色襦裙,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可眼底却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算计。
姜雪薇和姜雪妍站在另一侧,姜雪薇盯着小丫鬟手里的赏赐,眼神里的嫉妒几乎要溢出来,手指紧紧攥着裙摆,指节都泛了白;
姜雪妍则显得格外警惕,目光时不时落在姜临月身上,像是在仔细观察她的一举一动,试图找出她的破绽。
“临月,快过来,让祖母好好看看。”
老夫人率先开口,语气比以往温和了许多,甚至带着几分关切,“在宫里待了这么久,没受委屈吧?陛下赏赐的东西都妥善收好了吗?”
姜临月走上前,对着老夫人躬身行礼,动作标准又恭敬:“劳祖母挂心,孙女儿在宫里一切安好。
陛下和太后都十分和善,不仅没有怪罪孙女儿多事,还特意赏赐了这些东西。”
她顿了顿,示意身后的丫鬟将赏赐呈到桌案上,“这些都是陛下的恩典,孙女儿想着,黄金和锦缎留一部分给祖母和母亲添置衣物,这支玉如意质地温润,最适合祖母把玩,就送给祖母,全当是孙女儿的一片孝心。”
老夫人的目光落在那支玉如意上,眼底闪过一丝明显的满意,捏着佛珠的手也放缓了速度:“你有心了。陛下能赏你这么多东西,还特许你常入宫陪伴公主,可见是真的看重你。
往后你在府里行事,要多注意分寸,既要维护自己的体面,也别给将军府惹麻烦,更不能辜负陛下的信任。”
“孙女儿谨记祖母教诲。”
姜临月恭敬应下,心里却十分清楚老夫人态度的转变,从来不是因为“祖孙情分”,而是因为她如今得了皇帝的青睐,能为将军府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