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清霁依言伸出左手,放在桌案上的脉枕上。
他的手指修长,皮肤苍白得几乎透明,指节处有几道深浅不一的疤痕,想必是常年握剑、征战沙场留下的。
姜临月走到桌案旁,伸出右手,指尖轻轻搭在他的脉搏上。
就在指尖触碰到脉搏的瞬间,姜临月心中猛地一震。
这脉象太过奇特,既不像是寻常的伤病,也不像是中毒,反而像是有两股截然不同的力量在他体内相互拉扯。
一股力量阴寒刺骨,不断吞噬着他的生机,让他的脉象变得微弱无力;
另一股力量却温暖而顽强,紧紧锁住他的生机,不让其流逝,使得脉象在微弱中又带着一丝韧性。
这种脉象,她从未在任何医书中见过。
姜临月下意识地调动了一丝空间能量,顺着指尖传入萧清霁的体内,想要探查那两股力量的来源。
空间能量刚进入萧清霁的体内,便立刻感受到了那股阴寒力量的抗拒,仿佛遇到了天敌一般,不断地冲击着空间能量。
而萧清霁也在同一时刻猛地抬眸,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原本微弱的脉象突然变得强劲起来,仿佛在瞬间觉醒的猛兽,想要将外来的力量驱逐出去。
他紧紧盯着姜临月,目光如炬,声音低沉而带着几分压迫感:“姜小姐,你这是在做什么?”
姜临月心中一惊,连忙收回空间能量,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平静,微微躬身道:“殿下恕罪。臣女只是想更清楚地了解您体内的伤势,并无他意。您体内的情况太过特殊,若不仔细探查,恐难判断病因。”
萧清霁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眼神深邃如潭,仿佛能看穿她所有的心思。
过了片刻,他才缓缓收回手,重新拿起桌上的手帕,轻轻擦了擦嘴角,语气恢复了之前的平淡:“无妨,姜小姐也是为了诊治。只是本王的旧伤,连太医们都束手无策,姜小姐若是觉得为难,也不必勉强。”
“殿下说笑了。”姜临月重新坐下,端起茶杯,掩饰住心中的波澜,“臣女虽不敢保证能彻底根治殿下的伤势,但多少能缓解些咳嗽之症。只是殿下体内的情况复杂,非寻常药石能医。”
她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道:“臣女方才诊脉,发现殿下体内有两股力量相互制衡。
一股阴寒之力,盘踞在肺腑之间,不断损伤您的生机,导致您常年咳嗽;
另一股温暖之力,却在保护您的生机,不让阴寒之力扩散。
若想缓解症状,需先以温补之药滋养身体,增强那股温暖之力,再慢慢寻找阴寒之力的源头,不可操之过急,需徐徐图之。”
姜临月没有点破那股阴寒之力可能与陨石有关,也没有提及空间能量与阴寒之力的冲突。
她知道,萧清霁对她心存戒备,此刻若是说得太多,反而会引起他的怀疑。
而且,她能感觉到,萧清霁对自己体内的情况心知肚明,甚至可能知道阴寒之力的来源,只是不愿轻易透露罢了。
萧清霁闻言,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他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落在窗外的松树上,缓缓道:“姜小姐果然医术高超,一眼便看出了症结所在。
太医们只说是寒气入体,开些温补的药方,却从未提及这些。
既然如此,往后便劳烦姜小姐为我调理身体,所需药材,秦忠会全力配合,若是府中没有,也可直接进宫去取。”
“殿下客气了,这是臣女的本分。”姜临月起身行礼,“今日天色已晚,臣女先回府准备药方和施针所需的工具,明日一早再来为殿下施针调理。不知殿下方便与否?”
萧清霁点头应允:“好,本王明日在府中等候。秦忠,送姜小姐出府。”
“是,王爷。”秦忠应了一声,快步走到姜临月身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姜大小姐,请随小人来。”
走出书房,沿着来时的路向府外走去。晚翠紧紧跟在姜临月身后,小声道:“大小姐,刚才宸王盯着您的时候,我都快紧张死了。”
姜临月脚步未停,心绪却没在话里面,刚刚她故意引了一丝能量进去探查,宸王应该察觉到了。不过他没有点破,我也没有说破,算是达成了一种默契。
这个人深不可测,他体内的阴寒之力,十有八九与陨石有关,但具体是什么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查。
秦忠将她们送到府门口,看着她们坐上马车,才躬身行礼,转身返回府中。
马车缓缓驶离宸王府,晚翠掀开窗帘,看着越来越远的府门,松了一口气:“总算出来了。宸王府里太压抑了,连空气都好像比外面冷几分。”
姜临月靠在马车的软垫上,闭上眼睛,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刚才诊脉时的情景。
萧清霁体内的阴寒之力,与她之前接触过的陨石碎片能量极为相似,只是更加浓郁,也更加霸道。
而那股温暖之力,却像是某种守护力量,不断地与阴寒之力对抗,保护着萧清霁的生机。
这两股力量相互制衡,才让萧清霁得以存活至今,却也让他常年受病痛折磨。
姜临月突然想到:宸王会不会也在追查陨石的下落?或许是因为他不信任朝中的人,也或许是因为他知道陨石背后牵扯着巨大的秘密,不敢轻易声张。
姜临月眼底闪过一丝思索,“不管怎样,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要更加谨慎。”
既要查清他与陨石、瑶光阁的关系,又要隐藏好自己的秘密,不能让任何人察觉到空间能量的存在。
马车继续行驶,夜色渐渐降临,京城的街道上亮起了灯笼,昏黄的灯光透过车窗洒进来,映照在姜临月的脸上。
而此时的宸王府书房内,萧清霁正站在窗边,看着姜临月乘坐的马车消失在夜色中。林肃走进来,躬身道:“王爷,姜小姐已经安全出府。需要派人跟着她,看看她回府后有什么动静吗?”
萧清霁摇摇头,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不必。这个姜临月不简单,她身上有一股很奇特的能量,与我体内的阴寒之力既相似又相克。派人跟着她,只会引起她的警惕,反而不利于我们查清她的底细。”
他顿了顿,转过身,走到书桌前,拿起桌上的一本旧书,翻开其中一页,上面画着一块黑色的石头,石头周围缠绕着淡淡的黑色雾气,旁边标注着“吸灵之石”四个字。“林肃,你还记得三年前我中箭的事吗?”萧清霁突然开口问道。
林肃愣了一下,随即点头道:“小人记得。那年王爷在雁门关与北狄交战,被北狄的奸细射中,箭上喂了不知名的毒药,差点丢了性命。后来幸得一位游方神医相救,才保住性命,却留下了这咳嗽的旧伤。”
“那位游方神医,当年曾说过,我体内的毒,与一种名为‘吸灵之石’的矿石有关。”萧清
霁指尖轻轻抚摸着书页上的图案,声音低沉,“而姜临月身上的能量,与吸灵之石的能量既相似又相克。你说,她会不会也在寻找吸灵之石?或者说,她与当年的事,有什么关联?”
秦忠心中一惊,连忙道:“王爷,您的意思是……姜小姐可能与北狄的奸细有关?”
“不好说。”萧清霁摇了摇头,“她的眼神很干净,没有恶意,却又带着几分疏离和警惕,仿佛在防备着什么。或许,她也是吸灵之石的受害者,一直在寻找解决的办法。”
他合上旧书,目光重新投向窗外的夜色:“往后,你多留意姜临月的动向,她与哪些人接触,去过哪些地方,都要一一查清,但是切记,不可打草惊蛇。
另外,再去查一下三年前那位游方神医的下落,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关于吸灵之石的线索。”
“是,王爷。小人这就去办。”秦忠躬身应道,转身轻轻退出了书房。
书房内只剩下萧清霁一人,他走到书桌前,拿起桌上的手帕,看着上面淡淡的血迹,眼底闪过一丝冷光。
三年前的事,绝不会就此过去,吸灵之石的秘密,姜临月的身份,他都会一一查清。
而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他也会一个个揪出来,让他们为当年的事付出代价。
夜色渐浓,宸王府和将军府的灯火依旧亮着。
姜临月在府中书房内,借着灯光,仔细研究着陨石碎片和萧清霁的脉象记录,试图找到缓解阴寒之力的方法;
萧清霁则在宸王府的书房内,翻阅着三年前的战报,寻找着与吸灵之石有关的蛛丝马迹。
他的手指修长,皮肤苍白得几乎透明,指节处有几道深浅不一的疤痕,想必是常年握剑、征战沙场留下的。
姜临月走到桌案旁,伸出右手,指尖轻轻搭在他的脉搏上。
就在指尖触碰到脉搏的瞬间,姜临月心中猛地一震。
这脉象太过奇特,既不像是寻常的伤病,也不像是中毒,反而像是有两股截然不同的力量在他体内相互拉扯。
一股力量阴寒刺骨,不断吞噬着他的生机,让他的脉象变得微弱无力;
另一股力量却温暖而顽强,紧紧锁住他的生机,不让其流逝,使得脉象在微弱中又带着一丝韧性。
这种脉象,她从未在任何医书中见过。
姜临月下意识地调动了一丝空间能量,顺着指尖传入萧清霁的体内,想要探查那两股力量的来源。
空间能量刚进入萧清霁的体内,便立刻感受到了那股阴寒力量的抗拒,仿佛遇到了天敌一般,不断地冲击着空间能量。
而萧清霁也在同一时刻猛地抬眸,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原本微弱的脉象突然变得强劲起来,仿佛在瞬间觉醒的猛兽,想要将外来的力量驱逐出去。
他紧紧盯着姜临月,目光如炬,声音低沉而带着几分压迫感:“姜小姐,你这是在做什么?”
姜临月心中一惊,连忙收回空间能量,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平静,微微躬身道:“殿下恕罪。臣女只是想更清楚地了解您体内的伤势,并无他意。您体内的情况太过特殊,若不仔细探查,恐难判断病因。”
萧清霁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眼神深邃如潭,仿佛能看穿她所有的心思。
过了片刻,他才缓缓收回手,重新拿起桌上的手帕,轻轻擦了擦嘴角,语气恢复了之前的平淡:“无妨,姜小姐也是为了诊治。只是本王的旧伤,连太医们都束手无策,姜小姐若是觉得为难,也不必勉强。”
“殿下说笑了。”姜临月重新坐下,端起茶杯,掩饰住心中的波澜,“臣女虽不敢保证能彻底根治殿下的伤势,但多少能缓解些咳嗽之症。只是殿下体内的情况复杂,非寻常药石能医。”
她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道:“臣女方才诊脉,发现殿下体内有两股力量相互制衡。
一股阴寒之力,盘踞在肺腑之间,不断损伤您的生机,导致您常年咳嗽;
另一股温暖之力,却在保护您的生机,不让阴寒之力扩散。
若想缓解症状,需先以温补之药滋养身体,增强那股温暖之力,再慢慢寻找阴寒之力的源头,不可操之过急,需徐徐图之。”
姜临月没有点破那股阴寒之力可能与陨石有关,也没有提及空间能量与阴寒之力的冲突。
她知道,萧清霁对她心存戒备,此刻若是说得太多,反而会引起他的怀疑。
而且,她能感觉到,萧清霁对自己体内的情况心知肚明,甚至可能知道阴寒之力的来源,只是不愿轻易透露罢了。
萧清霁闻言,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他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落在窗外的松树上,缓缓道:“姜小姐果然医术高超,一眼便看出了症结所在。
太医们只说是寒气入体,开些温补的药方,却从未提及这些。
既然如此,往后便劳烦姜小姐为我调理身体,所需药材,秦忠会全力配合,若是府中没有,也可直接进宫去取。”
“殿下客气了,这是臣女的本分。”姜临月起身行礼,“今日天色已晚,臣女先回府准备药方和施针所需的工具,明日一早再来为殿下施针调理。不知殿下方便与否?”
萧清霁点头应允:“好,本王明日在府中等候。秦忠,送姜小姐出府。”
“是,王爷。”秦忠应了一声,快步走到姜临月身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姜大小姐,请随小人来。”
走出书房,沿着来时的路向府外走去。晚翠紧紧跟在姜临月身后,小声道:“大小姐,刚才宸王盯着您的时候,我都快紧张死了。”
姜临月脚步未停,心绪却没在话里面,刚刚她故意引了一丝能量进去探查,宸王应该察觉到了。不过他没有点破,我也没有说破,算是达成了一种默契。
这个人深不可测,他体内的阴寒之力,十有八九与陨石有关,但具体是什么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查。
秦忠将她们送到府门口,看着她们坐上马车,才躬身行礼,转身返回府中。
马车缓缓驶离宸王府,晚翠掀开窗帘,看着越来越远的府门,松了一口气:“总算出来了。宸王府里太压抑了,连空气都好像比外面冷几分。”
姜临月靠在马车的软垫上,闭上眼睛,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刚才诊脉时的情景。
萧清霁体内的阴寒之力,与她之前接触过的陨石碎片能量极为相似,只是更加浓郁,也更加霸道。
而那股温暖之力,却像是某种守护力量,不断地与阴寒之力对抗,保护着萧清霁的生机。
这两股力量相互制衡,才让萧清霁得以存活至今,却也让他常年受病痛折磨。
姜临月突然想到:宸王会不会也在追查陨石的下落?或许是因为他不信任朝中的人,也或许是因为他知道陨石背后牵扯着巨大的秘密,不敢轻易声张。
姜临月眼底闪过一丝思索,“不管怎样,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要更加谨慎。”
既要查清他与陨石、瑶光阁的关系,又要隐藏好自己的秘密,不能让任何人察觉到空间能量的存在。
马车继续行驶,夜色渐渐降临,京城的街道上亮起了灯笼,昏黄的灯光透过车窗洒进来,映照在姜临月的脸上。
而此时的宸王府书房内,萧清霁正站在窗边,看着姜临月乘坐的马车消失在夜色中。林肃走进来,躬身道:“王爷,姜小姐已经安全出府。需要派人跟着她,看看她回府后有什么动静吗?”
萧清霁摇摇头,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不必。这个姜临月不简单,她身上有一股很奇特的能量,与我体内的阴寒之力既相似又相克。派人跟着她,只会引起她的警惕,反而不利于我们查清她的底细。”
他顿了顿,转过身,走到书桌前,拿起桌上的一本旧书,翻开其中一页,上面画着一块黑色的石头,石头周围缠绕着淡淡的黑色雾气,旁边标注着“吸灵之石”四个字。“林肃,你还记得三年前我中箭的事吗?”萧清霁突然开口问道。
林肃愣了一下,随即点头道:“小人记得。那年王爷在雁门关与北狄交战,被北狄的奸细射中,箭上喂了不知名的毒药,差点丢了性命。后来幸得一位游方神医相救,才保住性命,却留下了这咳嗽的旧伤。”
“那位游方神医,当年曾说过,我体内的毒,与一种名为‘吸灵之石’的矿石有关。”萧清
霁指尖轻轻抚摸着书页上的图案,声音低沉,“而姜临月身上的能量,与吸灵之石的能量既相似又相克。你说,她会不会也在寻找吸灵之石?或者说,她与当年的事,有什么关联?”
秦忠心中一惊,连忙道:“王爷,您的意思是……姜小姐可能与北狄的奸细有关?”
“不好说。”萧清霁摇了摇头,“她的眼神很干净,没有恶意,却又带着几分疏离和警惕,仿佛在防备着什么。或许,她也是吸灵之石的受害者,一直在寻找解决的办法。”
他合上旧书,目光重新投向窗外的夜色:“往后,你多留意姜临月的动向,她与哪些人接触,去过哪些地方,都要一一查清,但是切记,不可打草惊蛇。
另外,再去查一下三年前那位游方神医的下落,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关于吸灵之石的线索。”
“是,王爷。小人这就去办。”秦忠躬身应道,转身轻轻退出了书房。
书房内只剩下萧清霁一人,他走到书桌前,拿起桌上的手帕,看着上面淡淡的血迹,眼底闪过一丝冷光。
三年前的事,绝不会就此过去,吸灵之石的秘密,姜临月的身份,他都会一一查清。
而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他也会一个个揪出来,让他们为当年的事付出代价。
夜色渐浓,宸王府和将军府的灯火依旧亮着。
姜临月在府中书房内,借着灯光,仔细研究着陨石碎片和萧清霁的脉象记录,试图找到缓解阴寒之力的方法;
萧清霁则在宸王府的书房内,翻阅着三年前的战报,寻找着与吸灵之石有关的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