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正好,京城朱雀门外的皇榜墙下早已挤满了人。
各色衣衫的举子们踮着脚尖,目光紧紧盯着那张盖着朱红御印的皇榜,有人紧张得手心冒汗,
有人忍不住小声念着上面的名字,空气中弥漫着期待与忐忑。
姜临舟站在人群外围,一身青布长衫,身姿挺拔,眉宇间带着几分从容。
他自幼苦读,才华横溢,此次春闱本就志在必得,却也难免有些紧张。
毕竟这不仅关乎他个人的前程,更关乎将军府在文官体系中的立足。
“出来了!榜眼是江南的柳文轩!”
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惊呼,紧接着,又是一阵更大的骚动,“探花!探花是姜临舟!一甲第三名!”
姜临舟心中一震,快步挤到前面,顺着众人手指的方向看去。
皇榜中间位置,“一甲第三名 姜临舟”几个大字赫然在目,墨色浓艳,力透纸背。
他怔了片刻,随即眼中涌起狂喜,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有了回报。
“恭喜姜公子!贺喜姜公子!”周围的举子们纷纷围上来道贺,语气中满是羡慕。
姜临舟拱手回礼,笑容真诚,眼中却难掩激动。
他仿佛已经看到,父亲欣慰的眼神,妹妹开心的模样。
消息传回姜府时,姜临月正在书房整理瑶光阁的线索,听闻二哥高中探花,立刻放下手中的账册,快步跑出书房。
“真的吗?二哥真的中了探花?”她抓住丫鬟青禾的手,语气带着几分急切。
“是真的!小姐,门口都快被道贺的人挤爆了!”青禾笑着说道,“夫人正在前厅接待客人,让您也过去呢。”
姜临月快步走向前厅,远远就听到里面传来的欢声笑语。
前厅内,林书澜忙着招呼客人,给众人递茶;
姜临舟站在父亲身边,接受着众人的道贺,举止得体,温文尔雅。
“二哥!”姜临月笑着走上前,眼中满是骄傲,“我就知道你一定能中!你真是太厉害了!”
姜临舟看着妹妹,眼中满是宠溺:“都是多亏了父亲母亲的教导,还有你平日里帮我整理书房,我才能安心备考。”
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既有朝中的文官武将,也有京中的世家子弟。
大家都明白,将军府本就手握兵权,如今姜临舟高中探花,进入翰林院,意味着将军府在文官体系中也有了自己人,地位将更加稳固。
“姜夫人好福气啊!公子不仅才华出众,还如此谦逊,将来定是国之栋梁!”一位夫人笑着说道,语气中满是赞赏。
姜临月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将军府虽有兵权,却一直被文官集团隐隐排挤,如今二哥进入翰林院,正好能打破这种局面,也能为他们调查瑶光阁提供更多便利。
毕竟翰林院掌管机要文书,说不定能接触到更多关于瑶光阁与朝中官员勾结的线索。
春闱放榜后的几日,姜府的门槛几乎被踏破,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各位皇子的示好。
三皇子萧云澈是最积极的,他亲自登门拜访,还送上了一套珍贵的文房四宝。
笔杆是象牙所制,砚台是端州名砚,纸是江南特制的雪浪笺,墨是徽州的松烟墨,件件都是稀世珍品。
“临舟兄才华横溢,本王早就听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萧云澈拉着姜临舟的手,语气热情,“日后你在翰林院任职,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本皇子定当鼎力相助。”
姜临舟拱手道谢:“多谢三皇子殿下厚爱,臣定当恪尽职守,不敢辜负殿下的期望。”
他语气恭敬,却也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没有立刻表态站队。
四皇子萧云逸也派人送来贺礼,是一本珍藏的孤本古籍,书页泛黄,却保存完好。
送礼的侍从传话说:“四皇子殿下说,姜公子才学过人,此书赠予公子,望公子能在书中寻得更多治国之道。”
五皇子萧云笙则邀请姜临舟参加军中举办的诗会,想与他切磋学问,顺便聊聊边镇的情况。
“五皇子殿下说,姜将军是军中楷模,姜公子若有兴趣,也可多了解边镇事务,将来或许能为国家安定出一份力。”
面对三位皇子的橄榄枝,姜临舟始终保持着清醒。
他知道,皇子们拉拢他,不仅是因为他的才华,更是因为将军府的兵权。
一旦选错队伍,不仅自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还会连累整个将军府。
姜临月看出了二哥的顾虑,私下对他说:“二哥,不必急于表态。
如今朝局复杂,瑶光阁的阴谋还未查清,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事,静观其变即可。”
姜临舟点头:“我明白。父亲也叮嘱过我,在翰林院要谨言慎行,不要轻易卷入皇子争斗。”
一日深夜,姜府的后花园里,月光皎洁,洒在石桌上,泛起淡淡的银光。
姜临舟与姜临月坐在石桌旁,面前放着一壶清茶,两人难得有机会如此安静地聊天。
“临月,这次我能中探花,你帮了我不少忙。”
姜临舟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之前我备考时,你不仅帮我整理资料,还提醒我注意身体,若不是你,我或许很难坚持下来。”
姜临月笑了笑:“我们是兄妹,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再说,二哥有才华,中探花是迟早的事。”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只是二哥,翰林院不比家中,里面关系复杂,你一定要多加小心。
尤其是三皇子,他近日与瑶光阁走得很近,你与他相处时,务必保持警惕。”
姜临舟眼中闪过一丝凝重:“我知道。
父亲已经告诉我,瑶光阁与朝中某些官员勾结,意图不轨。
我在翰林院会留意相关线索,若有发现,定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他看着妹妹,眼中满是坚定:“临月,你放心。
我知道你最近在调查瑶光阁,也知道这件事很危险。
但你要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兄长都会支持你,姜家永远是你的后盾。”
“二哥……”姜临月心中一暖,眼眶有些湿润。
自穿越以来,她一直小心翼翼地调查瑶光阁的阴谋,身边虽有沈昭阳、谢流云的帮助,却总觉得有几分孤独。
如今二哥的话,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与温暖。
“我会谨言慎行,不会让自己陷入危险,也不会给姜家带来麻烦。”
姜临月轻声说道,“我们一起努力,早日揭开瑶光阁的阴谋,还京城一个太平。”
姜临舟点头,拿起茶杯,与妹妹的茶杯轻轻碰了一下:“好!我们一起努力!”
月光下,兄妹二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空气中弥漫着清茶的香气,也充满了彼此的信任与支持。
姜临舟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不仅是个人的前程,更是整个姜家的荣辱;
而姜临月也明白,二哥的高中,不仅为将军府增添了助力,也为他们对抗瑶光阁,多了一份重要的筹码。
姜临舟私下对妹妹坦言:“临月,朝局复杂,兄长会谨言慎行,姜家,是我们的后盾。”
夜色渐深,后花园恢复了宁静,唯有石桌上的清茶,还散发着淡淡的余温,见证着这对兄妹之间的约定与决心。
各色衣衫的举子们踮着脚尖,目光紧紧盯着那张盖着朱红御印的皇榜,有人紧张得手心冒汗,
有人忍不住小声念着上面的名字,空气中弥漫着期待与忐忑。
姜临舟站在人群外围,一身青布长衫,身姿挺拔,眉宇间带着几分从容。
他自幼苦读,才华横溢,此次春闱本就志在必得,却也难免有些紧张。
毕竟这不仅关乎他个人的前程,更关乎将军府在文官体系中的立足。
“出来了!榜眼是江南的柳文轩!”
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惊呼,紧接着,又是一阵更大的骚动,“探花!探花是姜临舟!一甲第三名!”
姜临舟心中一震,快步挤到前面,顺着众人手指的方向看去。
皇榜中间位置,“一甲第三名 姜临舟”几个大字赫然在目,墨色浓艳,力透纸背。
他怔了片刻,随即眼中涌起狂喜,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有了回报。
“恭喜姜公子!贺喜姜公子!”周围的举子们纷纷围上来道贺,语气中满是羡慕。
姜临舟拱手回礼,笑容真诚,眼中却难掩激动。
他仿佛已经看到,父亲欣慰的眼神,妹妹开心的模样。
消息传回姜府时,姜临月正在书房整理瑶光阁的线索,听闻二哥高中探花,立刻放下手中的账册,快步跑出书房。
“真的吗?二哥真的中了探花?”她抓住丫鬟青禾的手,语气带着几分急切。
“是真的!小姐,门口都快被道贺的人挤爆了!”青禾笑着说道,“夫人正在前厅接待客人,让您也过去呢。”
姜临月快步走向前厅,远远就听到里面传来的欢声笑语。
前厅内,林书澜忙着招呼客人,给众人递茶;
姜临舟站在父亲身边,接受着众人的道贺,举止得体,温文尔雅。
“二哥!”姜临月笑着走上前,眼中满是骄傲,“我就知道你一定能中!你真是太厉害了!”
姜临舟看着妹妹,眼中满是宠溺:“都是多亏了父亲母亲的教导,还有你平日里帮我整理书房,我才能安心备考。”
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既有朝中的文官武将,也有京中的世家子弟。
大家都明白,将军府本就手握兵权,如今姜临舟高中探花,进入翰林院,意味着将军府在文官体系中也有了自己人,地位将更加稳固。
“姜夫人好福气啊!公子不仅才华出众,还如此谦逊,将来定是国之栋梁!”一位夫人笑着说道,语气中满是赞赏。
姜临月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将军府虽有兵权,却一直被文官集团隐隐排挤,如今二哥进入翰林院,正好能打破这种局面,也能为他们调查瑶光阁提供更多便利。
毕竟翰林院掌管机要文书,说不定能接触到更多关于瑶光阁与朝中官员勾结的线索。
春闱放榜后的几日,姜府的门槛几乎被踏破,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各位皇子的示好。
三皇子萧云澈是最积极的,他亲自登门拜访,还送上了一套珍贵的文房四宝。
笔杆是象牙所制,砚台是端州名砚,纸是江南特制的雪浪笺,墨是徽州的松烟墨,件件都是稀世珍品。
“临舟兄才华横溢,本王早就听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萧云澈拉着姜临舟的手,语气热情,“日后你在翰林院任职,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本皇子定当鼎力相助。”
姜临舟拱手道谢:“多谢三皇子殿下厚爱,臣定当恪尽职守,不敢辜负殿下的期望。”
他语气恭敬,却也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没有立刻表态站队。
四皇子萧云逸也派人送来贺礼,是一本珍藏的孤本古籍,书页泛黄,却保存完好。
送礼的侍从传话说:“四皇子殿下说,姜公子才学过人,此书赠予公子,望公子能在书中寻得更多治国之道。”
五皇子萧云笙则邀请姜临舟参加军中举办的诗会,想与他切磋学问,顺便聊聊边镇的情况。
“五皇子殿下说,姜将军是军中楷模,姜公子若有兴趣,也可多了解边镇事务,将来或许能为国家安定出一份力。”
面对三位皇子的橄榄枝,姜临舟始终保持着清醒。
他知道,皇子们拉拢他,不仅是因为他的才华,更是因为将军府的兵权。
一旦选错队伍,不仅自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还会连累整个将军府。
姜临月看出了二哥的顾虑,私下对他说:“二哥,不必急于表态。
如今朝局复杂,瑶光阁的阴谋还未查清,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事,静观其变即可。”
姜临舟点头:“我明白。父亲也叮嘱过我,在翰林院要谨言慎行,不要轻易卷入皇子争斗。”
一日深夜,姜府的后花园里,月光皎洁,洒在石桌上,泛起淡淡的银光。
姜临舟与姜临月坐在石桌旁,面前放着一壶清茶,两人难得有机会如此安静地聊天。
“临月,这次我能中探花,你帮了我不少忙。”
姜临舟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之前我备考时,你不仅帮我整理资料,还提醒我注意身体,若不是你,我或许很难坚持下来。”
姜临月笑了笑:“我们是兄妹,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再说,二哥有才华,中探花是迟早的事。”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只是二哥,翰林院不比家中,里面关系复杂,你一定要多加小心。
尤其是三皇子,他近日与瑶光阁走得很近,你与他相处时,务必保持警惕。”
姜临舟眼中闪过一丝凝重:“我知道。
父亲已经告诉我,瑶光阁与朝中某些官员勾结,意图不轨。
我在翰林院会留意相关线索,若有发现,定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他看着妹妹,眼中满是坚定:“临月,你放心。
我知道你最近在调查瑶光阁,也知道这件事很危险。
但你要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兄长都会支持你,姜家永远是你的后盾。”
“二哥……”姜临月心中一暖,眼眶有些湿润。
自穿越以来,她一直小心翼翼地调查瑶光阁的阴谋,身边虽有沈昭阳、谢流云的帮助,却总觉得有几分孤独。
如今二哥的话,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与温暖。
“我会谨言慎行,不会让自己陷入危险,也不会给姜家带来麻烦。”
姜临月轻声说道,“我们一起努力,早日揭开瑶光阁的阴谋,还京城一个太平。”
姜临舟点头,拿起茶杯,与妹妹的茶杯轻轻碰了一下:“好!我们一起努力!”
月光下,兄妹二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空气中弥漫着清茶的香气,也充满了彼此的信任与支持。
姜临舟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不仅是个人的前程,更是整个姜家的荣辱;
而姜临月也明白,二哥的高中,不仅为将军府增添了助力,也为他们对抗瑶光阁,多了一份重要的筹码。
姜临舟私下对妹妹坦言:“临月,朝局复杂,兄长会谨言慎行,姜家,是我们的后盾。”
夜色渐深,后花园恢复了宁静,唯有石桌上的清茶,还散发着淡淡的余温,见证着这对兄妹之间的约定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