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临月请缨-《双星临世:天命凰妃》

  安全屋的密室里,烛火被风裹挟着明灭不定,将姜临月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她跪在铺着三层白布的矮桌前,指尖戴着浸过艾草与薄荷汁的双层细纱布手套,小心翼翼地将北境瘟疫样本试管从冰盒中取出。

  试管内壁凝结着细密的水珠,管中暗红色的血液微微晃动,隐约能看到一丝极淡的紫色光晕。

  那是陨铁能量残留的痕迹,也是这种瘟疫最凶险的地方。

  “暗卫传回的密报里写,边镇第五个封镇时,有个老医者冒险解剖了死者的肺部,发现肺叶上布满了螺旋状的黑色纹路,轻轻一碰就碎成了粉末。”

  谢流云站在一旁,手中捧着卷得紧实的密报,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更可怕的是,死者的血液里有会动的‘虫子’,就算把血液煮沸,那些‘虫子’也能活上半刻钟,普通的草药根本杀不死它们。”

  姜临月没有说话,将试管放在特制的银盘上,又从空间里取出一个巴掌大的放大镜。

  她调整烛火角度,让光线精准地透过镜片落在试管上,只见血液中无数细如发丝的螺旋状微生物正疯狂游动,

  它们像饿极了的野兽,一旦附着在红细胞上,便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吞噬细胞养分,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原本饱满的红细胞就干瘪成了空壳。

  “是被陨铁能量强化过的变异病原体。”

  姜临月放下放大镜,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普通瘟疫的病原体在沸水中活不过一炷香,且传播途径单一,可这种病原体,不仅能在高温下存活,还能通过飞沫、水源、体液甚至能量波传播。

  之前西市货栈被焚时,我感应到的陨铁能量波动,恐怕就是它们的‘温床’。”

  她顿了顿,拿起一支银针刺破试管封口,蘸取微量血液滴在事先调配好的草药汁中。

  那是她用黄连、黄芩、金银花等十几种解毒草药熬制的浓汁,寻常毒物只要沾到一点,不出片刻就会失去活性。

  可透过放大镜,那些螺旋状微生物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便继续在草药汁中扭动,甚至还在缓慢繁殖。

  “太医院的太医们连病原体的本质都搞不清楚,贸然去边镇,只会白白送死。”

  姜临月将试管重新密封好,放回冰盒,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必须我亲自去。

  空间里的蓝树能净化能量污染,之前我用蓝树汁液缓解过陨铁能量的副作用,或许它能克制这种病原体。”

  之前她调查西市货栈时,被陨铁能量反噬,就是靠蓝树汁液才稳住伤势。这一次,它或许是对抗瘟疫的唯一希望。

  “你真要去?”沈昭阳凑到矮桌前,看着镜片下疯狂扭动的微生物,脸色惨白如纸,

  指尖紧紧攥着衣角,几乎要将丝绸捏出破洞,“边镇现在就是人间地狱,既有瘟疫,又有战事,你一个女子去,万一……”

  “没有万一。”

  姜临月打断她的话,语气坚定却温和,“昭阳,现在边镇的百姓正在等死,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瘟疫吞噬。

  而且,瑶光阁在北境肯定有暗线,我去不仅能防控瘟疫,还能趁机查清他们与漠北叛军的勾结,一举两得。”

  谢流云皱着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可皇帝未必会同意。

  边镇是险地,历来只有男子能参与军政事务,让一个女子去负责瘟疫防治,不合祖制。”

  “所以我需要你们帮我。”

  姜临月抬头看向两人,目光恳切,“昭阳,你是陛下最宠爱的公主,你去进言,父皇定会多听几分;

  谢世子,你联系萧清霁,他在军中威望高,又了解陨铁能量的凶险,有他从旁力荐,陛下才会相信,只有我能应对这场瘟疫。”

  沈昭阳与谢流云对视一眼,虽仍有担忧,却也知道姜临月说得对。

  沈昭阳深吸一口气,用力点头:“好!我明天一早就进宫,就算跪也要让父皇答应!”

  谢流云也颔首:“我这就去联系萧清霁,让他准备好说辞,务必让皇帝松口。”

  夜色渐深,安全屋的烛火依旧亮着。姜临月坐在桌前,开始整理行装。

  她将空间里的蓝树汁液装在特制的琉璃瓶中,每个瓶子都裹着三层绒布,防止碰撞破裂;

  又带上足够的草药、消毒工具和一把防身用的软剑;

  最后,她将听风阁的联络暗号和北境地图叠好,放进贴身的香囊里。

  这一去,不仅是为了防控瘟疫,更是为了揭开瑶光阁的阴谋,她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姜临月要去边镇的消息,像长了翅膀的鸟儿,不到半日就传遍了整个姜府。

  正厅内,檀香与草药的气息交织在一起,却压不住满室的焦灼。

  l林书澜坐在铺着狐裘的太师椅上,手中的素色丝帕早已被眼泪浸湿,褶皱得不成样子。

  她看着厅中来回踱步的姜临舟,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临舟,你快想想办法啊!临月怎么能去边镇那种地方?

  那是有瘟疫的地方啊!

  之前听府里的下人说,边镇的人染上瘟疫,三两天就没了,连太医都治不好,她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活啊!”

  姜临舟停下脚步,看着母亲通红的眼眶,心中满是苦涩,却还是强装镇定:“临月性子向来执拗,决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可边镇确实凶险,我会去调派二十名精锐护卫,让他们跟着临月,至少能护她周全。”

  “二十名护卫有什么用?那是瘟疫啊!又不是刀枪!”林书澜猛地站起身,眼泪掉得更凶了,

  她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那棵与临月一同长大的梧桐树,声音哽咽:“临月这孩子命苦,小时候身子弱,长大了又要替我们操心这么多事。

  我这个做母亲的,没能好好护着她,现在还要看着她去闯险地,我真是……真是不配做她的母亲!”

  姜临舟眉头紧锁,他比谁都清楚边镇的凶险。

  上午在翰林院整理奏章时,他亲眼看到边镇送来的灾情奏疏,上面用朱笔写着“死者日增,尸横遍野,粮库告急”,

  连驻守的士兵都有三百多人感染瘟疫,至今生死未卜。

  他走到桌前,拿起那份从宫中抄录的奏疏,手指在“瘟疫无药可解”几个字上反复摩挲,语气沉重:

  “妹妹的性子我最了解,她决定的事,就算十头大象也拉不回来。

  可边镇的瘟疫太凶险了,连太医院院正都束手无策,她去了……”

  他话没说完,就被李氏打断:“那你就眼睁睁看着你妹妹去送死吗?

  你是她二哥,你得想办法啊!”

  姜临舟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多了几分坚定:

  “母亲,我不会让妹妹去送死。

  我已经让人去查边镇的地形和疫情分布,还托翰林院的同僚找来了所有关于瘟疫的古籍,或许能从中找到应对之法。

  另外,我会写一封信给父亲和大哥,让他们多照拂妹妹,一旦有危险,立刻护送她离开。”

  他走到李氏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背:

  “母亲,您放心,妹妹不是鲁莽之人,她既然敢去,就一定有把握。

  而且,我会在京城盯着瑶光阁的动向,绝不让他们在妹妹去边镇时搞小动作。

  姜家上下,都会是妹妹的后盾。”

  李氏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心中的慌乱稍稍平复了些,却还是忍不住担忧:“可那是瘟疫啊……万一她感染了怎么办?”

  “不会的。”

  姜临舟语气笃定,“妹妹懂草药,又有特殊能力,她一定会保护好自己的。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相信她,支持她。

  等她平定了瘟疫,一定会平安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