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风声渐紧?旁白开始播报‘天气预报\’-《四合院:我的旁白不正经》

  张伟的好日子,就像三伏天的冰棍,没咂摸出几口甜味儿,就感觉攥着的手开始黏糊糊了。

  自打旁白发布了那条“风暴预警”,他看谁都觉得对方脸上写着“不怀好意”四个大字。许大茂那孙子最近在厂里见了他,不再是直接瞪眼,反而会扯出一个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假惺惺地问候:“张伟同志,忙着呢?技术攻关,任重道远啊!” 那语气,那眼神,分明是在说“你小子等着,看老子怎么把你扒皮抽筋”。

  二大爷刘海中偶尔在路上遇见,也会停下脚步,背着手,用一种“组织上很关心你”的口吻,旁敲侧击:“小张啊,最近厂里要成立青年技术攻关小组,选拔有潜力、有担当的青年骨干,解决一些实际生产难题。你是一等奖获得者,技术过硬,思想…嗯,独特,要积极参与,勇挑重担啊!” 那架势,恨不得立刻就把张伟的名字报上去,然后等着看他当众表演“技术现形记”。

  就连秦淮茹,看他的眼神也重新活络起来,不再是之前的算计,反而带着点…期待?仿佛在说:“快,快展示你真正的技术吧,让姐看看你这座金矿到底有多富!”

  这他妈哪是关心?分明是架秧子起哄,等着看他高楼起,等着看他楼塌了!

  张伟心里门儿清,表面上却还得维持着“莫得感情的技工”人设,对刘海中的“鼓励”报以茫然的眼神:“二大爷,我最近在钻研机床主轴跳动量的影响因素,这个课题很深奥,暂时没空想别的。” 对许大茂的阴阳怪气,则直接无视,目光穿透他,仿佛在观察他身后墙壁的分子结构。

  但暗地里,他提高了十二万分警惕。技能点虽好,也得有命花才行。

  这天晚上,他正对着墙角那个从鸽子市淘换来的、灰扑扑的破碗发呆(系统鉴定为“无用的古董”,但他总觉得这玩意儿有点邪性,舍不得扔),脑中的旁白突然毫无征兆地“滋啦”响了一声,像是老式收音机调频时的杂音,随后,一个模仿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天气预报的、字正腔圆又带着点诡异诙谐的声音响了起来:

  【嘀嗒…嘀嗒…各位听众晚上好,下面为您播报由‘不正经旁白系统’特约提供的《四合院及轧钢厂区域近期局势天气预报》…】

  张伟一个激灵,手里的破碗差点掉地上。好家伙,还真搞起天气预报了?!

  【首先是‘许大茂气流’:目前该气流在厂工会及宣传科附近异常活跃,能量等级:强。携带大量‘阴损坏水’及‘挑拨离间’颗粒物。预计未来72小时内,将借助‘青年技术攻关小组’的低气压槽,形成针对宿主的‘技术声誉破坏性对流天气’。伴随现象:谣言四起,捧杀性吹捧,以及可能存在的‘难题陷阱’。请宿主提前加固‘脸皮厚度’防御工事,并备好‘逻辑诡辩’牌雨伞。】

  张伟:“……” 还挺形象?

  【其次是‘二大爷刘海中小高压’:该高压系统目前位置稳定,位于四合院中院及轧钢厂锻工车间上空。受‘官迷核心’驱动,倾向于与‘许大茂气流’汇合,提供‘组织名义’及‘领导关怀’式风动力。虽直接破坏力有限,但助纣为虐效果显着。建议宿主采取‘非暴力不合作’及‘技术性装傻’策略应对。】

  【最后是‘秦淮茹暖湿气流’:该气流路径飘忽,能量等级:中低。目前处于观望状态,在‘傻柱稳定高气压’(注:此高气压对宿主暂为友好屏障)边缘徘徊。一旦宿主遭遇‘技术声誉’暴雨,该气流极有可能携带‘精准求助’及‘道德绑架’水汽,趁火打劫,试图分一杯羹。请宿主锁好‘同情心’门窗,严防死守。】

  【综合来看,未来一周,宿主所在区域‘技术风暴’指数持续升高,‘摸鱼’能见度大幅降低。请做好‘迎战’或‘战略性转移’准备。】

  【本次天气预报播报完毕,感谢收听。旁白提醒您:道路千万条,稳健第一条;操作太风骚,翻车两行泪。】

  播报结束,脑内恢复寂静。

  张伟坐在硬板床上,半天没回过神。这旁白…真是越来越智能(骚)了!连气象分析都搞出来了!

  不过,这么一听,局势倒是清晰了不少。许大茂是主谋,刘海中是帮凶,秦淮茹是随时准备捡便宜的。风暴中心就是那个该死的“青年技术攻关小组”!

  “难题陷阱…”张伟摸着下巴,“看来得提前做点功课了。”

  他虽然有了八级钳工体验卡的底牌,但那玩意儿是一次性的,不能轻易动用。而且,万一对方出的不是钳工领域的难题呢?他得有自己的准备。

  接下来的几天,张伟在车间摸鱼时,不再纯粹的神游天外,而是开始“专注”地翻阅一些技术手册和过期图纸(主要看图片和标题),偶尔还会“不耻下问”地指着图纸上一个极其基础的符号问杨师傅:“师傅,这个…是代表平行度吗?” 搞得杨师傅一脸嫌弃,但又觉得这小子似乎…终于有点开窍了?虽然问的问题都很白痴。

  同时,他也在系统商城里浏览,看看有没有什么便宜又实用的“临时抱佛脚”道具。可惜,【专注光环】解锁要5点,太贵。【基础机械知识灌输(24小时体验)】也要3点,而且只是基础。最终,他花了1个技能点,兑换了一本虚拟的《常见生产故障及应急处理(速成忽悠版)》,准备临时磨枪。

  【技能点余额:14点。】

  日子在表面的平静和暗地的准备中一天天过去。风声越来越紧,连车间里都有了些关于“攻关小组”选拔的议论。

  该来的,终究会来。

  这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车间副主任王,陪着厂工会的李干事,还有脸上挂着“我很公正”表情的二大爷刘海中,一起走进了三车间。

  王副主任清了清嗓子,对着车间里的工人们宣布:

  “同志们,安静一下!厂里决定成立的‘青年技术攻关小组’,现在开始在各车间选拔推荐人选!我们三车间,经过初步研究,认为张伟同志,作为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有思想,有潜力,符合选拔条件!现在征求一下大家和张伟同志本人的意见!”

  唰!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了正拿着扫帚、假装认真清理铁屑的张伟身上。

  许大茂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溜达了过来,靠在门框上,双手抱胸,脸上是毫不掩饰的、等着看好戏的阴笑。

  风暴,终于登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