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暗流杀机-《满级帝女归来,开局觉醒昆仑灵》

  执法堂的裁决,如同风一般传遍了玄天宗。

  凤幽“无罪释放”,赵长老之死被归咎于秘境意外,此事在明面上似乎告一段落。

  然而,暗地里的波涛,却愈发汹涌。

  外门,孙长老洞府。

  密室之内,气氛压抑。

  孙长老脸色铁青,另外两名平日里与赵长老走得近的执事也赫然在列,皆是面色阴沉。

  “废物!连个小丫头都解决不了,反而把自己搭了进去!”孙长老低声咆哮,眼中充满了愤怒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赵岩的死,让他兔死狐悲,更让他对凤幽的忌惮达到了顶点。

  此女不除,他们这些与黑煞教有牵连的人,恐怕都难逃清算!

  “孙长老,现在怎么办?廖堂主已经定性,我们明面上动不了她。”一名马脸执事忧心忡忡道。

  另一名三角眼执事眼中闪过狠辣之色:“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此女必须死!否则她若继续追查下去,我们都要暴露!”

  孙长老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此女实力诡异,连赵岩都栽在她手里,不可力敌。需从长计议,借刀杀人!”

  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阴毒的光芒:“她不是风头正盛吗?不是有很多人嫉妒她吗?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一点……”

  他压低了声音,开始布置恶毒的计策。

  ……

  凤幽回归后,生活似乎恢复了平静。

  她依旧深居简出,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木屋或藏经阁中修炼、研习阵法。

  修为稳固在炼气七重天后期,她对《混沌道经》和《太虚阵道》的理解也日益精深。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几日之后,一些流言蜚语开始在外门悄然传播。

  “听说了吗?赵长老的死,可能没那么简单……”

  “我也听说了,有人看到凤幽从腐骨泽方向出来……”

  “她修为提升那么快,会不会是修炼了什么魔功,吸了赵长老的修为?”

  “说不定是她勾结外人,害了赵长老,执法堂被她蒙蔽了……”

  流言如同瘟疫,迅速蔓延,内容愈发不堪。

  刻意引导之下,不少不明真相的弟子看向凤幽的目光,从之前的敬畏崇拜,渐渐多了一丝怀疑、疏远,甚至恐惧。

  这一日,凤幽刚从藏经阁出来,便看到几名弟子聚在一起,对着她指指点点,见她目光扫来,又慌忙散开,眼神躲闪。

  她神色不变,心中却是一片冷然。

  这种低劣的抹黑手段,她见得多了。

  “幽幽!”林雪晴气鼓鼓地跑过来,俏脸涨红,“你听到那些谣言了吗?太过分了!肯定是有人故意陷害你!”

  林雪跟在她身后,脸色也很不好看:“流言来势汹汹,背后定然有人推波助澜。”

  石小蛮和韩厉也闻讯赶来,皆是义愤填膺。

  凤幽看着为自己打抱不平的朋友们,心中一暖,淡淡道:“跳梁小丑,何须在意。清者自清。”

  “可是……”林雪晴还想说什么。

  就在这时,一群人气势汹汹地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为首的是几个平日与赵虎交好、也曾被凤幽教训过的弟子,他们身后还跟着一些被流言蛊惑、心怀不满的人。

  “凤幽!你害死赵长老,修炼魔功,还有脸待在宗门?!”一个弟子高声喊道,试图煽动情绪。

  “对!滚出玄天宗!”

  “宗门不容你这等邪魔歪道!”

  污言秽语,扑面而来。

  林雪晴气得浑身发抖:“你们胡说八道!”

  凤幽伸手拦住了想要冲上去理论的林雪晴,目光平静地扫过那群人,最后落在为首那名弟子身上:“你说我害死赵长老,修炼魔功,可有证据?”

  那弟子被她平静的目光看得有些心虚,但仗着人多,强自镇定道:“还要什么证据?大家都这么说!你修为提升这么快,就是最好的证据!”

  “哦?”凤幽唇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按你的逻辑,修为提升快便是修炼魔功?那内门的诸位天才师兄师姐,岂不都是魔道中人?还是说,你是在质疑宗门的眼光,认为他们收录了魔道弟子?”

  “我……我不是这个意思!”那弟子顿时语塞,脸色涨红。

  凤幽不再看他,目光扫向其他人,声音清冷,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执法堂已有公断,赵长老之死乃秘境意外。尔等在此聚众闹事,散布谣言,污蔑同门,是想挑战宗门法度吗?”

  她一步踏前,炼气七重天后期的气息微微释放,虽未全力施为,但那凝练厚重、远超同阶的灵压,如同山岳般笼罩过去!

  那群闹事的弟子顿时感到呼吸一滞,仿佛被凶兽盯上,脸色发白,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几步,之前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

  “滚。”凤幽只吐出一个字。

  那群人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狼狈逃窜,连头都不敢回。

  周围一些围观弟子,看到凤幽仅凭气势便震慑住众人,心中那点怀疑也消散了不少。

  实力,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

  “哼,算他们跑得快!”林雪晴挥了挥小拳头。

  凤幽收回目光,对朋友们道:“走吧。”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流言杀不死人,却能败坏名声,孤立她。

  真正的杀招,恐怕还在后面。

  她倒要看看,这幕后之人,还能使出什么手段。

  暗流已至,杀机隐现。

  而她,稳坐钓鱼台,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