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嘉宗落水-《在造大明》

  京城的秋老虎,威力不减。西苑太液池上,碧波荡漾,荷叶田田,本该是消暑纳凉的绝佳去处。然而此刻,停泊在湖心的一艘华丽画舫上,气氛却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天启皇帝朱由校,斜倚在铺着软垫的躺椅上,脸色苍白,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手里把玩着一只尚未完工的、用紫檀木雕琢的微型宫殿模型,眼神却有些涣散,时不时地咳嗽几声。自从上次风寒后,他的身体就一直没好利索,时好时坏,人也憔悴了许多。

  魏忠贤侍立在一旁,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手里捧着一碗冰镇酸梅汤:“万岁爷,您喝口酸梅汤,消消暑气。这日头毒,要不……咱回宫歇着?”

  天启摆了摆手,声音有些虚弱:“回宫?回宫也是闷着……不如这里……凉快……”他抬眼看了看湖光山色,又低头专注地雕琢起那小小的宫殿屋檐,“这飞檐……弧度总是不对……九千岁,你说,是不是该再翘一点?”

  “万岁爷圣明!您这手艺,鲁班再世也得自愧不如啊!”魏忠贤立刻送上马屁,“奴才瞧着,这飞檐再翘一分,就完美了!透着股仙气儿!”

  天启嘴角露出一丝满足的笑意,刚想说什么,一阵剧烈的咳嗽又涌了上来,咳得他浑身颤抖,手中的刻刀差点脱手。

  “万岁爷!您保重龙体啊!”魏忠贤连忙放下酸梅汤,上前轻拍天启的后背,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和阴鸷。天启的身体状况,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这棵大树要是倒了……他魏忠贤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必须早做打算!

  就在这时,一只色彩斑斓的野鸭,不知从哪片芦苇丛里钻出来,“嘎嘎”叫着,扑棱着翅膀,大摇大摆地从画舫前方游过,姿态悠闲,仿佛在嘲笑船上这群被权势束缚的灵魂。

  “咦?好漂亮的鸭子!”天启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眼中难得地亮起一丝孩童般的好奇光芒,“九千岁,快!快让人给朕抓来!朕要养在宫里!”

  “这……”魏忠贤一愣,随即堆笑道,“万岁爷,这野鸭子性子野,怕是不好抓……”

  “朕不管!朕就要!”天启像个任性的孩子,指着那鸭子,“快!谁抓住,朕重重有赏!”

  几个侍立在船尾的小太监面面相觑,硬着头皮应了一声“是”,手忙脚乱地放下小船,拿起网兜,朝着那鸭子划去。那鸭子也机灵,见有人追来,立刻“嘎”地一声,一头扎进水里,潜泳了一段,又在不远处冒出头来,得意洋洋地甩着水珠。

  “嘿!这扁毛畜生!还敢戏弄万岁爷!”魏忠贤佯怒,对着小船上的太监吼道,“没用的东西!连只鸭子都抓不住!给咱家快点!惊扰了圣驾,仔洗你们的皮!”

  小太监们吓得魂飞魄散,拼命划桨追赶。鸭子左躲右闪,小船在湖面上歪歪扭扭地追逐,激起一片水花。

  天启看得有趣,忍不住站起身,扶着船舷,探出身子,想看得更清楚些。他本就体虚,加上船身晃动,一个趔趄!

  “万岁爷小心!”魏忠贤惊呼一声,伸手去扶。

  但已经晚了!

  只听“噗通”一声巨响!

  天启皇帝整个人失去平衡,一头栽进了太液池冰冷的湖水中!

  “万岁爷落水啦!!!”画舫上瞬间炸开了锅!宫女太监们尖叫着乱成一团!

  “快!快救人啊!”魏忠贤脸色煞白,趴在船舷上声嘶力竭地吼叫,声音都变了调!他指着那几个划船追鸭子的小太监,“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快救驾!救不上来万岁爷,你们全都得死!诛九族!”

  那几个小太监魂都吓飞了,哪还顾得上鸭子,连滚带爬地跳下水,七手八脚地朝着皇帝落水的地方扑腾过去。

  好在太液池水不算太深,天启又穿着明黄色的龙袍,目标明显。几个水性好的太监很快把他从水里捞了上来,拖上小船,又七手八脚地抬回画舫。

  天启浑身湿透,像只落汤鸡,龙袍紧贴在身上,勾勒出瘦削的身形。他双目紧闭,牙关紧咬,脸色青紫,已然昏迷不醒。湖水混着淤泥,从他口鼻中不断流出。

  “万岁爷!万岁爷!”魏忠贤扑到天启身边,声音带着哭腔,手指颤抖着去探天启的鼻息。还好,虽然微弱,但还有气!

  “太医!快传太医!”魏忠贤嘶吼着,随即又猛地想起什么,眼中凶光爆射,扫视着船上所有惊魂未定的人,特别是那几个下水救人的小太监,还有船上的所有船工、侍卫!

  “今日之事!”魏忠贤的声音如同九幽寒冰,带着刻骨的杀意,“谁要是敢泄露出去半个字!咱家灭他满门!听清楚了吗?!”

  “听……听清楚了!”所有人吓得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还有你们!”魏忠贤指着那几个浑身湿透、惊魂未定的小太监和船工,“护驾不力,致使圣上受惊落水!罪该万死!来人!”

  “在!”几个如狼似虎的东厂番子立刻上前。

  “拖下去!就地正法!一个不留!”魏忠贤的声音没有丝毫感情。

  “厂公饶命啊!厂公饶命!”哭喊求饶声瞬间响起,但很快就被拖走,紧接着便是几声短促的惨叫和重物落水的声音!湖面泛起几圈血红的涟漪,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画舫上,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天启微弱的呼吸声和魏忠贤粗重的喘息声。

  “回宫!快!回宫!”魏忠贤抱起昏迷的天启,声音嘶哑,“封锁消息!任何人不得靠近乾清宫!违令者,杀无赦!”

  信王府。

  朱由检正在书房里,对着辽东送来的密报皱眉沉思。后金细作潜入舟山,辽东军中内鬼未明,袁崇焕的态度暧昧……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像沉重的石头压在他心头。

  突然,书房门被猛地推开!方正化如同一道影子般闪了进来,脸色是从未有过的凝重,甚至带着一丝……惊惶?

  “殿下!出大事了!”方正化声音急促,几乎失了平日的沉稳,“西苑急报!万岁爷……万岁爷游船时,不慎落水!昏迷不醒!已被魏忠贤紧急送回乾清宫!魏阉……魏阉当场杀了所有目击的船工和太监!现在乾清宫已被东厂封锁,水泼不进!”

  “什么?!”朱由检霍然起身,手中的密报飘落在地!【天启落水!历史节点到了!比记忆中……似乎还早了些!】

  他心中巨震,但脸上却迅速恢复了冷静。历史的惯性?还是……有人推波助澜?

  “消息可靠吗?皇兄情况如何?”朱由检沉声问道,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消息是咱们安插在西苑的‘水鬼’(一个负责清理湖底淤泥的太监)冒死送出的!他当时在湖底清淤,亲眼目睹了全过程!万岁爷落水后被救起,但昏迷不醒,情况……恐怕不妙!魏忠贤封锁消息,杀人灭口,其心可诛!”方正化语速极快。

  朱由检眼神一凝:【魏忠贤要动手了!他封锁乾清宫,下一步,要么是控制皇兄生死,要么就是……矫诏!甚至另立新君!】

  “方正化!”

  “奴婢在!”

  “立刻启动‘丙字预案’!”朱由检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第一,动用我们在太医院的所有暗线!特别是那个新收买的御医张景岳!让他无论如何,想办法混进乾清宫,探明皇兄真实病情!必要时候……保住皇兄性命!第二,通知李若琏!锦衣卫进入一级戒备!监控九门、东厂、锦衣卫衙门所有异动!特别是魏忠贤核心党羽的动向!第三,让宋应星那边,把准备好的‘急救包’(含简易听诊器、消毒酒精、强心针剂等)立刻秘密送进宫里,交给张景岳!第四……”

  他顿了顿,眼中寒光一闪:“通知我们在宫里的所有人,尤其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人!提高警惕!严防有人……给皇兄‘进补’不该吃的东西!”

  “奴婢明白!”方正化重重点头,转身就要走。

  “等等!”朱由检又叫住他,声音低沉,“方正化,你……亲自去一趟太医院。以信王府的名义,就说本王听闻皇兄身体不适,忧心如焚,特献上几味‘祖传秘方’的药材,请御医们斟酌使用。你……想办法,亲自见到张景岳!把东西交给他!告诉他,本王……信他!”

  方正化心头一热,知道这是殿下将最关键的任务和最重的信任交给了自己:“殿下放心!奴婢就是拼了这条命,也一定把东西送到!把消息带回来!”

  看着方正化匆匆离去的背影,朱由检缓缓坐回椅子上,手指用力捏着眉心。

  【皇兄……你一定要撑住!】

  他望向窗外阴沉的天色,仿佛看到了紫禁城上空凝聚的、由阴谋和杀戮交织而成的风暴。

  【魏忠贤……你的末日,快到了!】

  他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意。

  乾清宫,寝殿外。

  魏忠贤如同一头焦躁的困兽,在殿外来回踱步。殿内,几名他“信得过”的御医正在为昏迷的天启诊治,但个个脸色凝重,摇头叹气。

  “废物!一群废物!”魏忠贤低声咒骂着,心中充满了不安。天启的情况比他想象的更糟,高烧不退,呼吸急促,随时可能……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跑来,低声禀报:“厂公,信王府大太监方正化求见,说是奉信王之命,送来几味珍贵药材,给万岁爷调养身体。”

  “方正化?信王?”魏忠贤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和厌恶。这个时候,信王派人来?什么意思?试探?还是……别有用心?

  “让他把东西放下,人可以滚了!”魏忠贤不耐烦地挥手。

  “厂公,那方正化说……信王殿下交代,有几味药材用法特殊,需当面告知御医……”小太监小心翼翼地说道。

  魏忠贤眼神阴鸷地盯着紧闭的殿门,又看了看天色。他此刻心乱如麻,既要担心天启的生死,又要提防外界的反应,实在没心思跟一个太监纠缠。

  “让他进来!把东西交给当值的御医!告诉他,说完立刻滚!敢多看一眼,咱就剜了他的眼睛!”魏忠贤恶狠狠地说道。

  片刻后,方正化低着头,捧着一个精致的紫檀木药匣,在小太监的引领下,小心翼翼地走进乾清宫外殿。他眼角的余光迅速扫过殿内:守卫森严,气氛压抑。几名御医正聚在一起低声讨论,个个愁眉苦脸。

  方正化径直走向其中一位看起来最年轻、眉头紧锁的御医——正是张景岳。他深深一躬:“张御医,奴婢奉信王殿下之命,送来几味药材。殿下忧心万岁爷龙体,特命奴婢将药材用法,当面告知御医大人。”

  张景岳抬起头,看到方正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光。他认得此人,是信王的心腹!他不动声色地点点头:“有劳方公公了。”

  方正化上前一步,将药匣放在桌上,看似恭敬地讲解着:“此乃辽东老山参,需隔水炖煮六个时辰……此乃天山雪莲,需用无根水煎熬……”他的声音不高,语速平缓。

  趁着讲解的间隙,方正化借着药匣的遮挡,手指极其隐蔽地一弹!一个比拇指大不了多少、用蜡密封的金属小管,悄无声息地滑入了张景岳宽大的袖袍之中!

  张景岳身体微微一僵,随即恢复自然,仿佛什么都没发生,继续听着方正化的“讲解”。

  “……最后这味‘还魂草’,殿下交代,需在万岁爷气息最微弱时,用烈酒化开,含服即可。”方正化说完,恭敬地退后一步,“用法已告知御医,奴婢告退。”

  张景岳微微颔首:“多谢信王殿下厚意,下官记下了。”

  方正化不再多言,躬身退出殿外,后背已被冷汗浸湿。他知道,最关键的东西,已经送到了!

  殿内,张景岳感受着袖中那冰冷的金属小管,心脏砰砰直跳。他知道,这里面装的,绝不是普通的药方!这是信王殿下在宫外滔天巨浪中,抛给他的一根救命稻草!也是……一个可能改变大明命运的契机!

  他深吸一口气,将药匣交给旁边的药童,转身,目光坚定地看向那扇紧闭的、象征着至高权力与无尽凶险的寝殿大门。

  【万岁爷……您的命,现在……在我手里了!】

  张景岳握紧了袖中的小管,迈步走向寝殿。他的步伐,从未如此沉重,也从未如此坚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