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段:浩劫降临:173章 寻找老人-《诸天万界:从僵约洪溪村开始》

  清虚道观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况国华床头的阵法图谱上,墨迹在清辉中泛着淡淡的凉意。林墨坐在一旁的木凳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桃木剑,脑海里却反复回放着仓库里那两张空荡的草席——张大爷的拐杖、李奶奶揣在怀里的那袋炒米,仿佛还摆在原地,刺得她心口发紧。

  “在想张大爷和李奶奶?”况国华的声音打破了寂静,他侧过身,胸口的伤让他动作略显滞涩,眼中却带着洞悉的温和。

  林墨抬眸,眼底的焦灼藏不住:“嗯。日军被将臣吓退,暂时不会来犯;将臣此刻多半还在镇中游荡,这是个空隙。我想……回去找找他们。”

  况国华皱了皱眉,挣扎着想坐起来,被林墨连忙按住。“你的伤还没好,不能动。”林墨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一个人去就行,熟悉地形,动作也快,找到老人就立刻回来。”

  “不行!”况国华抓住她的手腕,力道出乎意料地重,“山林里夜里瘴气重,还有野兽,更怕遇到将臣的残煞之气,你一个人太危险。要去,我们一起去。”

  “你的伤……”

  “不碍事。”况国华掀开薄被,咬牙忍着胸口的钝痛,慢慢坐直身体,“道长给的丹药很管用,现在走路没问题。多一个人多一双眼睛,找到老人的几率也大些。而且,我不放心你单独行动。”

  他的目光太过执拗,带着战友间无法言说的牵挂,林墨知道,自己劝不动他。沉默片刻,她点了点头:“好,一起去。但你必须答应我,一旦觉得不适,立刻停下来,不能硬撑。”

  况国华露出一抹浅淡的笑容,算是应下。

  两人没有惊动其他人,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溜出了清虚道观。山风带着草木的湿气吹过来,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那是日军残兵和将臣战斗后留下的味道,在夜色中格外刺鼻。

  “我们沿着来时的路往回找,张大爷腿脚不便,李奶奶眼神不好,肯定走不快,大概率还在镇外的山林里。”林墨压低声音,脚步轻盈地踩在落叶上,没有发出一丝声响。她从怀中掏出火折子,吹亮后用手挡着,微弱的火光只能照亮脚边三尺之地,既怕引来将臣,又怕错过老人留下的痕迹。

  况国华跟在她身侧,一手按着胸口,一手紧握着步枪,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夜色中的山林像一头沉默的巨兽,树影幢幢如鬼魅,风吹过林梢的声音,都像是脚步声在逼近。

  “你看这里。”林墨突然停下脚步,火折子的光落在地面上——一片被踩倒的草叶旁,有几滴暗红色的血迹,不远处,还散落着几粒炒米,正是李奶奶常揣在怀里的那种。

  “是他们!”况国华眼中闪过一丝欣喜,“血迹很新鲜,说明他们没走太远,可能就在附近。”

  两人顺着痕迹继续往前走,血迹时断时续,偶尔能看到被拐杖戳出的小土坑,那是张大爷留下的印记。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的树林渐渐稀疏,隐约能看到一处黑黢黢的山壁,山壁下有一个半人高的山洞,洞口被藤蔓遮掩着,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有炊烟的味道。”林墨嗅了嗅,空气中飘着一丝极淡的烟火气,带着草木燃烧后的焦味,“他们可能在里面避寒。”

  两人放慢脚步,小心翼翼地拨开藤蔓,朝着洞口靠近。山洞里传来微弱的喘息声,夹杂着低低的咳嗽,正是张大爷和李奶奶的声音。

  “张大爷,李奶奶?”林墨轻声唤道。

  山洞里的喘息声顿了顿,片刻后,张大爷沙哑的声音传了出来:“是……是林姑娘的声音吗?”

  “是我们,张大爷,李奶奶,我们来接你们了。”林墨说着,举着火折子走进山洞。

  山洞不大,里面铺着一些干草,篝火早已熄灭,只剩下几块冒着青烟的木炭。张大爷靠在石壁上,脸色苍白,左腿裤脚被血浸透,显然是走路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踝,流了不少血;李奶奶趴在他腿边,气息微弱,已经晕了过去。

  “林姑娘,况同志……”看到两人,张大爷的眼中泛起泪光,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我们……我们走不动了,李奶奶她……她刚才还好好的,突然就晕过去了,我……我实在没办法……”

  林墨快步走到李奶奶身边,探了探她的鼻息,又摸了摸她的额头,松了口气:“别怕,张大爷,李奶奶只是体力不支,加上受了点风寒,晕过去了,没有大碍。”

  况国华也走到张大爷身边,查看了一下他的脚踝,眉头皱了起来:“脚踝肿得厉害,还在流血,得先止血包扎。”

  林墨从背包里拿出伤药和绷带——这是离开道观时,她特意找道长要的。她先给李奶奶喂了点水,又拿出一粒疗伤的丹药,用手捻碎了,混着水,一点点喂进李奶奶嘴里。

  况国华则小心翼翼地帮张大爷清理伤口,伤口不算深,但被泥土污染了,需要仔细清洗。他从背包里拿出水壶,倒出清水,慢慢冲洗着伤口,然后撒上伤药,用绷带仔细包扎好。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张大爷看着两人忙碌的身影,眼中的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要不是你们来,我和李奶奶,恐怕就要死在这山洞里了。”

  “别这么说,张大爷。”林墨一边照顾着李奶奶,一边说道,“保护大家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绝不会丢下任何一个人。等李奶奶醒过来,我们就一起回道观,那里安全。”

  没过多久,李奶奶缓缓睁开了眼睛,眼神还有些迷茫。看到林墨和况国华,她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虚弱地说道:“林姑娘,况同志……你们……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来接您和张大爷回道观。”林墨笑着说道,“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李奶奶摇了摇头,声音微弱:“就是有点累,头有点晕,没什么大碍。让你们费心了。”

  “没事就好。”林墨扶着李奶奶坐起来,“我们现在就走,趁着夜色,尽快赶回道观。”

  张大爷挣扎着想站起来,却因为脚踝疼痛,又坐了下去,脸上露出了愧疚的神色:“都怪我,腿脚不争气,拖累了大家。”

  “张大爷,别这么说。”况国华说道,“我们来的时候,已经看好了路线,不算太远,我来背您。”

  说着,况国华蹲下身子,示意张大爷趴上来。张大爷犹豫了一下,实在没有力气走路,只能不好意思地趴了上去。况国华站起身,虽然胸口的伤因为用力而隐隐作痛,但他还是稳稳地背着张大爷。

  林墨则扶着李奶奶,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举着火折子,照亮前方的路。

  四人朝着清虚道观的方向走去,夜色依旧浓重,山林里静悄悄的,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和呼吸声。林墨格外警惕,火折子的光时不时地扫向四周,生怕遇到将臣或者日军残兵。

  “林姑娘,况同志,你们说……那个怪物,会不会还在镇里?”张大爷趴在况国华背上,小声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恐惧。

  “应该还在。”林墨说道,“不过他现在可能还在镇里游荡,暂时不会来山林里。我们小心一点,应该不会遇到他。”

  话虽这么说,但林墨的心中还是有些担忧。将臣的力量太过强大,而且行踪不定,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突然出现在山林里。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前方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草丛中穿梭。林墨心中一紧,立刻示意大家停下,熄灭了火折子。

  “怎么了,林姑娘?”李奶奶紧张地问道。

  “嘘……”林墨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压低声音说道,“有动静,可能是野兽,也可能是其他东西,大家别出声,小心一点。”

  众人屏住呼吸,静静地听着。那响动越来越近,似乎是朝着他们这边来的。林墨握紧了手中的桃木剑,况国华也将背上的张大爷扶稳,握紧了步枪,眼神警惕地盯着响动传来的方向。

  片刻后,一道黑影从草丛中窜了出来,扑向他们。林墨心中一沉,挥起桃木剑就砍了过去。

  “砰!”

  桃木剑砍在黑影身上,发出一声闷响。黑影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

  林墨举着火折子,小心翼翼地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野猪,看样子是被山林里的血腥味吸引过来的。

  “是只野猪,没事了。”林墨松了口气,对着众人说道。

  众人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刚才那一下,可把大家吓坏了。

  “我们赶紧走吧,别再遇到什么东西了。”张大爷说道。

  “嗯。”林墨点了点头,扶着李奶奶,继续往前走。

  又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终于出现了清虚道观的轮廓。道观的大门紧闭着,门口挂着一盏灯笼,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像是黑暗中的一座灯塔,给人带来一丝希望。

  “快到了,大家再加把劲。”林墨对着众人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

  四人加快脚步,朝着道观走去。走到道观门口,林墨轻轻敲了敲门。

  “谁啊?”门内传来道童的声音。

  “是我们,林墨和况国华,我们把张大爷和李奶奶接回来了。”林墨说道。

  门内的道童听出了林墨的声音,立刻打开了大门。看到四人,尤其是看到被况国华背着的张大爷和被林墨扶着的李奶奶,道童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太好了!你们可算回来了!道长和大家都很担心你们!”

  说着,道童连忙让开身子,让四人进来。

  走进道观,众人看到林墨等人回来,都围了过来,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王镇长走上前来,对着张大爷和李奶奶说道:“张大爷,李奶奶,你们可算安全回来了,大家都担心坏了。”

  “让大家担心了,不好意思。”张大爷说道,脸上露出了愧疚的神色。

  “别这么说,回来就好。”老道士走了过来,对着张大爷和李奶奶说道,“两位施主一路辛苦,身上还有伤,快随我去房间休息,我让人给你们准备点吃的和伤药。”

  “谢谢道长。”张大爷和李奶奶齐声说道。

  老道士点了点头,吩咐道童带着张大爷和李奶奶去房间休息,然后对着林墨和况国华说道:“两位施主,辛苦你们了。深夜进山,还能把两位老人安全接回来,真是不容易。”

  “道长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林墨说道,“对了,道长,将臣那边,有没有什么动静?”

  老道士摇了摇头,说道:“暂时没有什么动静。根据弟子们的探查,将臣还在山外镇里游荡,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不过,他并没有离开山外镇的迹象,估计暂时不会来道观这边。”

  “那就好。”林墨松了口气,说道,“我们回来的时候,在山林里遇到了一只野猪,还以为是将臣来了,吓了一跳。”

  老道士笑了笑,说道:“山林里野兽众多,深夜进山,确实危险。两位施主能够平安回来,已是万幸。现在天色不早了,你们也累了一天,快回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嗯。”林墨和况国华点了点头,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回到房间,林墨和况国华都感到了一阵疲惫。这一夜,真是惊心动魄,不仅要在山林里寻找老人,还要提防野兽和将臣,实在是太累了。

  “你先休息一下,我去给你打盆热水,泡泡脚,缓解一下疲劳。”林墨对着况国华说道。

  “不用了,我自己来就行。”况国华说道,“你也累了,快休息吧。”

  “没事,我不累。”林墨说道,转身走出了房间,去给况国华打热水。

  很快,林墨端着一盆热水走了进来,放在况国华面前:“快泡泡脚吧,对身体好。”

  况国华点了点头,脱下鞋子,把脚放进热水里。热水的温度刚刚好,泡在里面,感觉浑身的疲惫都缓解了不少。

  林墨坐在一旁的木凳上,看着况国华,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今天真是太险了,不过,总算是把张大爷和李奶奶安全接回来了。”

  “嗯。”况国华点了点头,说道,“这都多亏了你,如果不是你坚持要去,张大爷和李奶奶还不知道要在山林里受多少苦。”

  “我们是战友,应该互相帮助。”林墨说道,“对了,你的伤怎么样了?刚才背张大爷,有没有感觉到不舒服?”

  “没事,好多了。”况国华说道,“道长给的丹药很管用,现在感觉胸口的伤已经不怎么疼了。”

  “那就好。”林墨松了口气,说道,“明天,我们就要开始准备九阳焚魂阵了,希望一切都能顺利,能够彻底消灭将臣。”

  “嗯,一定会顺利的。”况国华说道,眼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我们已经付出了这么多,不能让大家的牺牲白费。明天,我们一定要彻底消灭将臣,守护好这片土地,守护好这里的百姓。”

  林墨点了点头,眼中也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她知道,明天的战斗,将会是一场恶战,但她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夜色渐深,清虚道观里渐渐安静下来。众人都进入了梦乡,养精蓄锐,准备迎接明天的决战。林墨和况国华也躺在床上,渐渐睡着了。在梦中,他们看到了将臣被彻底消灭,看到了日军被赶出这片土地,看到了百姓们过上了安宁、幸福的生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清虚道观里就热闹了起来。众人都早早地起了床,开始准备九阳焚魂阵。老道士带着几名道士,在道观的院子里,按照阵法图谱,布置着阵法。王镇长组织村民们,搬运着布置阵法所需的物品——千年阳玉、百年阳草、朱砂、黄纸等等。林墨和况国华则帮助道士们,摆放着百年阳草,确保每一株阳草都放在正确的位置。

  阳光渐渐升起,洒在清虚道观的院子里,给整个院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九阳焚魂阵已经布置好了,阵中央放着千年阳玉,周围摆放着八十一株百年阳草,阳草之间用朱砂画着复杂的符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灵气和阳刚之气。

  老道士站在阵法中央,对着众人说道:“各位施主,九阳焚魂阵已经布置好了。现在,我们只需要等待正午时分,借助正午最盛的日光,引动阵法,就可以彻底消灭将臣了。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做好防御准备,防止将臣突然来袭。”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

  接下来的时间里,众人都在紧张地等待着正午的到来。林墨和况国华站在阵法旁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王镇长组织村民们,在道观的周围,设置了一些防御工事,准备应对将臣的进攻。道士们则坐在阵法周围,闭目养神,积蓄力量,准备在正午时分,引动阵法。

  时间一点点过去,太阳渐渐升高,朝着天空的正中央移去。空气中的阳刚之气越来越浓,千年阳玉和百年阳草都散发出淡淡的红光,阵法中的符文也开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快到正午了,大家做好准备!”老道士对着众人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

  众人都打起了精神,眼神警惕地盯着道观外面的方向。他们知道,将臣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终于,太阳升到了天空的正中央,正午时分到了。

  老道士深吸一口气,走到阵法中央,举起手中的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随着老道士的咒语,阵法中的千年阳玉和百年阳草都爆发出耀眼的红光,阳刚之气源源不断地从阳玉和阳草中散发出来,充斥着整个院子。阵法中的符文也开始剧烈地闪烁起来,发出耀眼的光芒。

  “九阳焚魂阵,起!”老道士大喊一声,手中的桃木剑朝着天空一指。

  一道耀眼的红光从阵法中射出,直冲云霄,在空中形成一道巨大的光柱。光柱散发出强大的阳刚之力,朝着山外镇的方向射去。

  山外镇里,将臣正站在镇中心的开阔地带,感受着空气中的阳刚之气,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色。当他看到那道直冲云霄的光柱时,眼中闪过一丝惊恐和愤怒。他知道,这是针对他的力量,是能够彻底消灭他的力量。

  “不!我不甘心!”将臣怒吼一声,身体化作一道黑影,朝着清虚道观的方向冲去。他想要阻止阵法的运行,想要保住自己的性命。

  然而,已经晚了。光柱已经锁定了他的位置,强大的阳刚之力如同潮水般涌来,将他包裹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