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脸皮真厚-《穿七零:我是来搅散这个家的》

  周二满心疲惫的往婆家走去,在拘留所的日日夜夜她都想回到这里,想像从前一样体面的生活,可如今门就在她面前,她却双腿像铅重,根本就迈不去一步,抬不起手推门。

  她无法想象门后会是什么!

  是公婆和丈夫充满厌恶的冷脸,还是离婚的消息?

  她不想离婚,不愿意离婚,不能离婚。

  宁炎无论是家世还是工作都比她好,是费尽心思才攀上的高枝,她不不可能就这样放弃。

  至于柳叶音说的那些卖掉工作去东北小县城重新开始的话,在周二看来她就是为了小五牺牲她的工作和婚姻!

  她怎么就要被开除了?

  在拘留所那么难熬,她都咬着牙无论如何都不承认自己跟郑清宁勾结,要给小七下药算计她的清白,如今郑清宁死了,周秉安也给自己出具了谅解书,就是有人捅到单位,只要她不承认,谁能开除她?

  当然,被人指指点点是避免不了的,短时间内升职加薪也别想了。

  但没关系,只要保住工作,她就有可能保住婚姻。

  而且,不升职也有不升职的好处,她正好可以趁此机会生几个孩子,最好是生下儿子,这样自己在宁家的地位才算是真正的稳固下来。

  只要自己生下儿子,宁家为了孩子也只能原谅自己,到时候再求宁炎,一样可以升职加薪。

  想到这里,周二深吸一口气。

  对,她绝不离婚!

  “噫,这不是阿云吗?你娘家妈身体好些了吗?”

  邻居下班回家,看到周二笑着打招呼。

  周二闻言就知道宁家并没有对外说她被拘留的事情,而是给她找了个娘家妈生病回去照顾的借口,她心里一松,同时又激动起来。

  宁家虽然没有去看望她,也没救她,但这样费心帮她遮掩,应该没想着让她跟宁炎离婚吧?

  想到这里,周二精神都振奋了起来。

  “已经好多了,我就回来了。”

  邻居笑道,“看来你娘家妈这一次病得不轻,看你都憔悴了不少,回头让宁炎给你好好补补。”

  周二笑了笑,推门进屋。

  家里没人,应该是还没下班回来。

  周二几天没好好洗澡收拾自己了,烧了一锅热水洗了澡又洗了头,才将脸盆里的水倒掉,大门吱呀一声推开,宁母推着自行车,挂着青菜和豆腐,还有一小块肉进来。

  “妈!”

  周二放下脸盆,像往常一样迎上去,笑盈盈的招呼,“您回来了?买了什么菜?给我吧,我拿去厨房放起来。”

  宁母闻言停下了脚步,拧眉看向周二。

  她换上了干净的衣服,精神清爽了许多,但眼底的红血丝仍旧看得出她的疲惫,头发刚刚洗干净,用拧干的毛巾包着,仍旧有水流从脖子上流淌下来,将衣领以及胸口都泅湿,隐隐露出年轻紧致的身体。

  宁母眉头不由得紧紧的皱起来。

  “你爸就要回来了,赶紧把自己收拾干净吧!像什么样子!”

  周二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瞬,继而又笑道,“好。”

  她将车头挂着的菜拿下,先送去厨房放起来,才去拿了宁炎的干毛巾回房间擦拭头发。

  宁母停放好自行车,回头看了一眼,低声嫌弃,“脸皮真是厚!”

  做出那样猪狗不如的事情,在拘留所里待了几天,回来后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从另一方面来说,周二也是个了不得的人才了。

  但是想起下午听到的消息,宁母脸色又阴沉了下去。

  周二这个儿媳妇无论如何都不能要了。

  周二很快把头发擦拭半干,赶紧换了一身衣服出来做饭,宁泽和宁炎也陆续回来了。

  宁泽看了一眼厨房里的周二,眼神复杂。

  宁泽则是问宁母,“她出来了?”

  宁母点头,“嗯。我们进去说。”

  一家三口去了书房。

  宁母问,“那些消息你们都听到了吗?”

  “什么消息?”

  宁泽和宁炎都挺忙的,并没有听到新河镇那边传回来的消息。

  “周小四迷晕了周小六,强行把她嫁给郑清宁,小六在婚礼上把郑清宁杀了,还伤了人!”

  “什么?”

  宁泽和宁炎父子同款震惊表情。

  “听说他们原本打的主意是让小七替小六嫁给郑清宁,将小六那事移花接木到小七身上,以此来保小六。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小四弄错了人,郑家那边即使明知道是错了也不肯换人,还把小四和小六一起关起来,结果婚礼一结束,郑家人以为尘埃落定。小六就暴起杀人。”

  宁母是打听得清清楚楚的,毕竟牵涉到自家儿媳妇和亲家,不打听清楚怎么行?

  不打听清楚那天自家沾上屎都不知道,恶心不恶心?

  宁泽和宁炎倒抽一口冷气。

  想起小六那白白嫩嫩,斯斯文文,娇娇滴滴的样子,很难想象她暴起杀人的样子!

  宁炎,“妈,会不会弄错了?杀人的是小七吧?”

  宁泽想起小七暴起打人的狠劲,打了个哆嗦,“我也觉得,小七的可能性大一点!”

  宁母,“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可我仔细打听过了,还真是小六杀的。

  小七昨晚也被下药迷晕了,还是他们家老大和小四去找她们姐妹的时候才发现的!

  听说但是周小四才发现弄错了人,他当时还想拿小七去换小六,还好周家老大人品正直没答应他,要不然……”

  宁泽松了口气,“要不然郑家就不仅仅是死一个郑清宁,而是要血流成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