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清辉尚未完全隐去,晨光已如细腻的金沙,悄然铺满风吼要塞重建中的帝宫檐角。书房内,顾南搁下批阅了一夜奏章与规划的灵玉笔,揉了揉略显疲惫的眉心。尽管帝境修为让他精力远超常人,但统筹战后重建、平衡各方势力、规划未来蓝图,这些纷繁复杂的事务,其耗费的心神有时比直面血魔老祖的魔威更甚。
南宫玥璃端着一盏温润的灵茶走来,轻轻放在他手边,见他眼下的淡淡青影,心疼道:“便是铁打的身子,也经不住这般连轴转。玄风长老不是已将大部分俗务接了过去?你该多歇息才是。”
顾南接过茶盏,指尖触及她温凉的柔荑,心头一暖,笑道:“无妨,只是这‘镇国王’、‘焚天烈尊’的名号好封,后续的疆域划分、资源调配却是千头万绪。还有那‘万界巡天司’的架构,需得尽快完善……”他抿了口茶,清冽的灵气入喉,精神稍振,“总觉得,时间不等人。”
他话音未落,眉头忽然微不可察地一动,放下茶盏,目光投向窗外虚空某处,带着一丝讶异与探究。
“怎么了?”南宫玥璃感知敏锐,立刻察觉到他气息的细微变化。
“有客至。”顾南站起身,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悠长的弧度,“一位……连我都有些看不透的客人。气息如渊,沉静似海,倒是与这重建的喧嚣格格不入。”
几乎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书房外传来玄风长老略带急促又难掩激动的声音:“帝君,有贵客来访!是……是清风门的人!”
顾南与南宫玥璃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了然。清风门,这个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甚至在魔劫最烈时也未曾真正全力现世的古老宗门,终于派出了重量级的人物。
高人驾临
顾南并未摆出帝君仪仗,只与南宫玥璃、玄风长老三人,亲自迎至帝宫外那片新辟的广场。
只见晨曦微光中,一位青袍老者不知何时已静立在那里。他身形清瘦,面容普通,须发皆白,看上去就像任何一个宗门里最常见不过的慈祥长老。但当他目光转来,那双看似浑浊的眼眸深处,却仿佛蕴藏着星河流转、沧海桑田,一种历经无尽岁月沉淀下的智慧与宁静扑面而来。
更让顾南心中微凛的是,以他如今灵帝初阶的神识,竟无法准确感知对方修为的深浅。那气息并非刻意张扬的威压,而是如同无垠深海,表面波澜不惊,内里却浩瀚无边。他站在那里,仿佛与周围的天地融为一体,若非肉眼看见,几乎感知不到他的存在。
“贫道清风子,忝为清风门藏经阁一守阁人,见过风灵帝君,水云帝妃,玄风道友。”老者微微一笑,打了个稽首,声音平和舒缓,如同山间清泉流淌,自带一股令人心静的韵律。
“守阁人”三个字,让玄风长老身体猛地一震,脸上瞬间涌现出难以置信的激动与敬畏,他连忙深深还礼:“晚辈玄风,拜见清风子前辈!前辈道号,晚辈只在宗门最古老的典籍中见过只言片语的记载,一直以为……以为早已是传说中的人物!”
顾南心中也是一动。清风子?这道号他可从未听玄风提起过,但从玄风如此失态的反应来看,此人在清风门内的地位,恐怕远超寻常长老。他不敢怠慢,拱手还礼,态度不卑不亢:“前辈驾临,未曾远迎,失礼了。请入内奉茶。”
正式会面
帝宫一间布置雅致的静室内,四人分宾主落座。侍从奉上灵茶后便被屏退。
清风子目光首先落在顾南身上,仔细端详片刻,眼中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许:“帝君年岁不及百,便已登临帝境,更身具空灵之体,终结万年魔患。此等天赋、心性、机缘,便是放在上古年间,亦是凤毛麟角。贫道闭关久矣,近日方被天地清宁、帝星耀世之象惊醒,特来一见,果是不凡。”
“前辈过誉。”顾南谦逊一句,随即开门见山,“前辈此来,想必不止是为了看一看晚辈这个新晋帝君吧?”
清风子含笑点头,轻抚长须:“帝君快人快语,贫道便直言了。其一,是为恭贺帝君平定魔患,还此界朗朗乾坤。其二,是为表明宗门态度。其三,则是受人所托,亦是遵循古训,送来一些……帝君或许会感兴趣的东西。”
宗门态度
他神色稍正,虽依旧平和,却自然流露出一股代表一方古老道统的郑重:“我清风门,自上古传承至今,历代先贤之志,一在追寻大道本源,二在守护此方天地安宁。此前魔劫,宗门隐世一脉未曾全力出手,非是惜身避战,实是因宗门古籍早有警示,血魔之乱,或仅为更大劫难之先声。吾等需留存有用之身,应对那真正的‘万载魔劫’与‘域外邪瞳’。”
他看向顾南,目光深邃:“如今,帝君横空出世,身负界守血脉,更已证道灵帝,凝聚此界人心。此乃天数,亦是大势。贫道今日前来,便是代表清风门隐世一脉,正式向帝君表态:自即日起,清风门上下,愿倾力支持帝君,整合此界力量,共御未来之大劫。凡帝君所需,凡清风门所有,无有不从。”
这番话语气平和,内容却重逾山岳。一个底蕴深不可测的古老宗门,其隐世力量的全力支持,其分量丝毫不下于得到整个中州世俗势力的效忠。
玄风长老闻言,激动得胡须都在微微颤抖。他毕生心愿,便是光大清风门,护卫苍生,如今师门最强底蕴终于出山,并与帝君联合,他如何能不激动?
顾南心中亦是波澜涌动。他虽自信,却也深知未来要面对的域外邪魔恐怕比血魔老祖更加可怕。清风门这股力量的加入,无疑是雪中送炭,让他肩头的压力骤然轻了几分。他肃然起身,对着清风子郑重一礼:“前辈与清风门高义,顾南感佩于心!得贵门鼎力相助,此界生灵,幸甚!”
南宫玥璃也随之起身,盈盈一礼。
清风子坦然受了一礼,微笑道:“帝君不必多礼。同舟共济,理所应当。”
赠予秘典
重新落座后,清风子袖袍轻轻一拂,桌案上便多了两枚材质非金非玉、流淌着混沌色泽的古老玉简,以及一个不过巴掌大小、却散发着浓郁空间波动的紫檀木盒。
“此二枚玉简,乃我清风门历代先贤,根据零星古籍与推演,整理汇编的关于‘空灵体质’的一些记载与猜想,或许能对帝君进一步了解自身血脉、挖掘其潜力有所助益。”清风子指着那两枚玉简说道。
顾南眼神一亮。空灵体质一直是他修行路上最大的依仗和谜团,父母留下的线索模糊,山洞骸骨的神纹种子也只是引子。清风门传承悠久,他们的记载无疑极具价值。
清风子又指向那个紫檀木盒,神色多了几分凝重:“至于此盒中所藏,则是一些关于界外秘辛的古老拓片与笔记副本。其中提及了‘域外邪瞳’、‘界壁薄弱点’,甚至……可能存在的‘界守传承’之地的些许线索。这些信息极为古老、残缺,且真伪难辨,贫道亦未能尽数参透。赠予帝君,望能有所启发,但切记,仅供参考,不可尽信,更不可贸然依之行事,以免遭遇不测。”
顾南深吸一口气,能将如此珍贵的古籍副本相赠,清风门的诚意可见一斑。他小心地将玉简和木盒收起,沉声道:“前辈厚赠,顾南铭记。必当谨慎研习,不负所托。”
“善。”清风子欣慰点头,随即起身,“此间事毕,贫道还需返回宗门,安排隐世一脉陆续出山,与玄风道友对接,并入帝君所设‘万界守护同盟’体系之内。具体事宜,由玄风与帝君商议即可。”
他行事干脆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顾南三人再次相送。
送至宫门处,清风子脚步微顿,似是想起了什么,回头对顾南意味深长地道:“帝君,空灵之体,乃钥匙,亦为灯塔。望君善用,好自为之。”说罢,身形微微一晃,便如清风拂过,消失在原地,仿佛从未出现过。
顾南站在原地,回味着清风子最后的话语,感受着储物戒指中那两枚玉简和木盒沉甸甸的分量,心中对前路的方向,似乎又清晰了几分。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南宫玥璃和激动未平的玄风长老,笑了笑,只是那笑容里,少了几分大战后的轻松,多了几分任重道远的坚毅。
“走吧,回去看看清风子前辈送来的物品,究竟还隐藏着多大的秘密。”
南宫玥璃端着一盏温润的灵茶走来,轻轻放在他手边,见他眼下的淡淡青影,心疼道:“便是铁打的身子,也经不住这般连轴转。玄风长老不是已将大部分俗务接了过去?你该多歇息才是。”
顾南接过茶盏,指尖触及她温凉的柔荑,心头一暖,笑道:“无妨,只是这‘镇国王’、‘焚天烈尊’的名号好封,后续的疆域划分、资源调配却是千头万绪。还有那‘万界巡天司’的架构,需得尽快完善……”他抿了口茶,清冽的灵气入喉,精神稍振,“总觉得,时间不等人。”
他话音未落,眉头忽然微不可察地一动,放下茶盏,目光投向窗外虚空某处,带着一丝讶异与探究。
“怎么了?”南宫玥璃感知敏锐,立刻察觉到他气息的细微变化。
“有客至。”顾南站起身,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悠长的弧度,“一位……连我都有些看不透的客人。气息如渊,沉静似海,倒是与这重建的喧嚣格格不入。”
几乎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书房外传来玄风长老略带急促又难掩激动的声音:“帝君,有贵客来访!是……是清风门的人!”
顾南与南宫玥璃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了然。清风门,这个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甚至在魔劫最烈时也未曾真正全力现世的古老宗门,终于派出了重量级的人物。
高人驾临
顾南并未摆出帝君仪仗,只与南宫玥璃、玄风长老三人,亲自迎至帝宫外那片新辟的广场。
只见晨曦微光中,一位青袍老者不知何时已静立在那里。他身形清瘦,面容普通,须发皆白,看上去就像任何一个宗门里最常见不过的慈祥长老。但当他目光转来,那双看似浑浊的眼眸深处,却仿佛蕴藏着星河流转、沧海桑田,一种历经无尽岁月沉淀下的智慧与宁静扑面而来。
更让顾南心中微凛的是,以他如今灵帝初阶的神识,竟无法准确感知对方修为的深浅。那气息并非刻意张扬的威压,而是如同无垠深海,表面波澜不惊,内里却浩瀚无边。他站在那里,仿佛与周围的天地融为一体,若非肉眼看见,几乎感知不到他的存在。
“贫道清风子,忝为清风门藏经阁一守阁人,见过风灵帝君,水云帝妃,玄风道友。”老者微微一笑,打了个稽首,声音平和舒缓,如同山间清泉流淌,自带一股令人心静的韵律。
“守阁人”三个字,让玄风长老身体猛地一震,脸上瞬间涌现出难以置信的激动与敬畏,他连忙深深还礼:“晚辈玄风,拜见清风子前辈!前辈道号,晚辈只在宗门最古老的典籍中见过只言片语的记载,一直以为……以为早已是传说中的人物!”
顾南心中也是一动。清风子?这道号他可从未听玄风提起过,但从玄风如此失态的反应来看,此人在清风门内的地位,恐怕远超寻常长老。他不敢怠慢,拱手还礼,态度不卑不亢:“前辈驾临,未曾远迎,失礼了。请入内奉茶。”
正式会面
帝宫一间布置雅致的静室内,四人分宾主落座。侍从奉上灵茶后便被屏退。
清风子目光首先落在顾南身上,仔细端详片刻,眼中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许:“帝君年岁不及百,便已登临帝境,更身具空灵之体,终结万年魔患。此等天赋、心性、机缘,便是放在上古年间,亦是凤毛麟角。贫道闭关久矣,近日方被天地清宁、帝星耀世之象惊醒,特来一见,果是不凡。”
“前辈过誉。”顾南谦逊一句,随即开门见山,“前辈此来,想必不止是为了看一看晚辈这个新晋帝君吧?”
清风子含笑点头,轻抚长须:“帝君快人快语,贫道便直言了。其一,是为恭贺帝君平定魔患,还此界朗朗乾坤。其二,是为表明宗门态度。其三,则是受人所托,亦是遵循古训,送来一些……帝君或许会感兴趣的东西。”
宗门态度
他神色稍正,虽依旧平和,却自然流露出一股代表一方古老道统的郑重:“我清风门,自上古传承至今,历代先贤之志,一在追寻大道本源,二在守护此方天地安宁。此前魔劫,宗门隐世一脉未曾全力出手,非是惜身避战,实是因宗门古籍早有警示,血魔之乱,或仅为更大劫难之先声。吾等需留存有用之身,应对那真正的‘万载魔劫’与‘域外邪瞳’。”
他看向顾南,目光深邃:“如今,帝君横空出世,身负界守血脉,更已证道灵帝,凝聚此界人心。此乃天数,亦是大势。贫道今日前来,便是代表清风门隐世一脉,正式向帝君表态:自即日起,清风门上下,愿倾力支持帝君,整合此界力量,共御未来之大劫。凡帝君所需,凡清风门所有,无有不从。”
这番话语气平和,内容却重逾山岳。一个底蕴深不可测的古老宗门,其隐世力量的全力支持,其分量丝毫不下于得到整个中州世俗势力的效忠。
玄风长老闻言,激动得胡须都在微微颤抖。他毕生心愿,便是光大清风门,护卫苍生,如今师门最强底蕴终于出山,并与帝君联合,他如何能不激动?
顾南心中亦是波澜涌动。他虽自信,却也深知未来要面对的域外邪魔恐怕比血魔老祖更加可怕。清风门这股力量的加入,无疑是雪中送炭,让他肩头的压力骤然轻了几分。他肃然起身,对着清风子郑重一礼:“前辈与清风门高义,顾南感佩于心!得贵门鼎力相助,此界生灵,幸甚!”
南宫玥璃也随之起身,盈盈一礼。
清风子坦然受了一礼,微笑道:“帝君不必多礼。同舟共济,理所应当。”
赠予秘典
重新落座后,清风子袖袍轻轻一拂,桌案上便多了两枚材质非金非玉、流淌着混沌色泽的古老玉简,以及一个不过巴掌大小、却散发着浓郁空间波动的紫檀木盒。
“此二枚玉简,乃我清风门历代先贤,根据零星古籍与推演,整理汇编的关于‘空灵体质’的一些记载与猜想,或许能对帝君进一步了解自身血脉、挖掘其潜力有所助益。”清风子指着那两枚玉简说道。
顾南眼神一亮。空灵体质一直是他修行路上最大的依仗和谜团,父母留下的线索模糊,山洞骸骨的神纹种子也只是引子。清风门传承悠久,他们的记载无疑极具价值。
清风子又指向那个紫檀木盒,神色多了几分凝重:“至于此盒中所藏,则是一些关于界外秘辛的古老拓片与笔记副本。其中提及了‘域外邪瞳’、‘界壁薄弱点’,甚至……可能存在的‘界守传承’之地的些许线索。这些信息极为古老、残缺,且真伪难辨,贫道亦未能尽数参透。赠予帝君,望能有所启发,但切记,仅供参考,不可尽信,更不可贸然依之行事,以免遭遇不测。”
顾南深吸一口气,能将如此珍贵的古籍副本相赠,清风门的诚意可见一斑。他小心地将玉简和木盒收起,沉声道:“前辈厚赠,顾南铭记。必当谨慎研习,不负所托。”
“善。”清风子欣慰点头,随即起身,“此间事毕,贫道还需返回宗门,安排隐世一脉陆续出山,与玄风道友对接,并入帝君所设‘万界守护同盟’体系之内。具体事宜,由玄风与帝君商议即可。”
他行事干脆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顾南三人再次相送。
送至宫门处,清风子脚步微顿,似是想起了什么,回头对顾南意味深长地道:“帝君,空灵之体,乃钥匙,亦为灯塔。望君善用,好自为之。”说罢,身形微微一晃,便如清风拂过,消失在原地,仿佛从未出现过。
顾南站在原地,回味着清风子最后的话语,感受着储物戒指中那两枚玉简和木盒沉甸甸的分量,心中对前路的方向,似乎又清晰了几分。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南宫玥璃和激动未平的玄风长老,笑了笑,只是那笑容里,少了几分大战后的轻松,多了几分任重道远的坚毅。
“走吧,回去看看清风子前辈送来的物品,究竟还隐藏着多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