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天香楼-《红楼当家主母》

  贾敬到底走了,惜春哭成了泪人儿。

  坐在马车上,老头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以前离家他心无波澜,可是如今……是真的有些不舍。

  “祖父,以后孙儿再去看您,把小姑姑带着行吗?”

  蓉哥儿看出祖父眼中的湿意,忍不住开口道:“小姑姑长这么大,还没离开过家。”

  老太太不爱出门儿。

  逢年过节连史家都不回。

  她和两位叔婆又不是很亲近,是以她们出门,也从来没想过把年纪最小的小姑姑带着。

  “……玄真观下的别院空着也是空着。”

  贾敬叹了一口气,“我已跟你小姑姑说过,待春暖花开,你们都可以过去住一住。”

  “是!”

  蓉哥儿忙应了。

  “既然请回了彭先生,那就好生读书。”

  “孙儿知道的。”

  “学堂那边……不定时的也当去坐坐。”

  “嗯!”

  “祖父不在家,你就是一家之长,要孝敬你母亲,照顾好你的几个姑姑。”

  “孙儿知道的。”

  “……”

  看着小孙子,贾敬似乎还有千言万语要交待,“族里每年给你西府大姑姑的一千两银子,不必断了。”

  啊?

  蓉哥儿一呆。

  虽然去年的,父亲活着的时候,就早早送过去了,可……

  “以前都送,如今突然不送,皇上那里只怕会有想法。”贾敬低声道:“如今就看你大姑姑会不会做人了。”

  皇帝是个穷皇帝,元春若是能够抓住机会,不遗余力的助他,贾家在暗里多给一些也不是不可以。

  “所有宫里的事,我不在家,一概与你母亲商量。”

  儿媳妇尤氏是个能看得远的。

  “万不可被别人一激,自己就做主了。”

  “孙儿都听祖父的。”

  蓉哥儿乖乖巧巧,“先生也说,孙儿年纪还小,当多听多看少言语。”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贾敬就叹了一口气,道:“这世上的东西啊,你要学的还多着呢。”他拍了拍小孙子单薄的肩膀,“不过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好生吃饭,长个。”

  “……祖父没看孙儿今日吃了好多吗?”

  蓉哥儿笑,“母亲说,我现在正是百姓家常说的,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时候,她看到我吃饭,都能跟着多吃半碗。”

  他尽力的哄老头,“我如今的劲儿可大着了。”

  贾敬果然笑了,“能吃是福!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你可以捡着你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多往里面深挖挖。”

  没有科考的压力,孙儿的日子应该能过得比他好。

  “嗯!”

  蓉哥儿点头,他没跟祖父说,他将来也要下场。

  他要给小师侄做好表率。

  祖孙两个一边说话,一边远去,却不知道,忙了几天的元春,也终于能安安静静的待在景行宫了。

  “还没有吗?”

  摘下一朵开败的红梅,元春转头看向抱琴。

  “没有!”

  抱琴很有些沮丧,“郑公公说,府里一直没有联系过他。”

  怎么会这样?

  元春百思不得其解。

  家里一直希望她能在宫里更进一步,如今她好不容易更进一步了,怎么就没多送些银钱过来?

  明明那一次,大舅舅说,他会劝祖母和爹娘的。

  难不成是大伯不愿意?

  元春的眉头忍不住蹙了蹙。

  家里没银子便罢了,但家里明明有银子,却还抠着她这边,她就算想更进一步再反哺家里也不能啊!

  “可有什么书信或者话来?”

  “也没有。”抱琴摇头,“娘娘,若不然,我们往外递信吧!”

  娘娘刚封妃,到处都要花钱。

  家里再不送……,她出门的底气都不足了。

  “……再等等吧!”

  元春叹了一口气,“或者是因为过年了,家里的事情多,一时没顾上我这边。”

  话是这样说的,但她又感觉不是。

  家里的事情再多再重要,能有宫里的事重要?

  母亲那边应该是遇到麻烦了。

  得封昭仪后,元春知道娘家只得了例行的封赏,大头还在太上皇那边,皇上……

  元春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皇上只在封妃那天在她这里。

  这些日子也都忙的很,一直没过来呢。

  “过了正月以后,家里再没消息,就请郑公公走一趟。”

  这么长时间,应该够她娘和老太太压服大伯了。

  “是!”

  抱琴应下了。

  不过元春也没心思再理这株红梅,转身回内室的时候,忍不住在心里问候了一下贾赦这个大伯。

  她在老太太身边长大,自来也很看不起这位大伯。

  文不成武不就,但凡他多点本事,她也不用被送进宫,战战兢兢的活着。

  这宫里人人都有一张笑脸,可是笑脸之下却又都有一张,恨不能咬死你的嘴巴。

  元春怕的很。

  初进宫的那一年,她就亲眼看到两起杖毙。

  那真的是被活活打死的。

  还有冷宫里,那几个吃不饱,也穿不暖,疯疯巅巅的人,都让她怕的很。

  身为国公府嫡出的第一个孙女,元春也是被千娇百宠的长大。

  小的时候,祖母和母亲就算要处置下人,也怕吓着她,让她避远些。

  所以进宫的第一年,她的日子别提多难熬了。

  元春甚为难受。

  她为家族进宫,可家族为何不能多念着她些?

  背着人,她眼泪落下来的时候,王夫人正搂着随长辈出去做客,身上染了好些酒味的宝玉。

  “史家你表叔看着还好吗?”

  “好着呢。”

  宝玉腻在母亲怀里,“席上,他还和父亲、伯父他们行了酒令。”

  今天他偷着尝了一点酒,不好喝。

  不明白伯父怎么就那么喜欢。

  “伯父输了好多。”

  “……他不学无术,不必管他。”

  王夫人鄙视了一下,“只要老爷没输就行。”

  老爷?

  对了,宝玉想到什么,一下子跳了起来,“老爷说晚上要查我的书呢。”

  “你又偷懒了?”

  王夫人一指点在他的额头上,“那还等什么,赶紧的,把要背的书都拿过来,好生看看。”

  小儿子比大儿子惫懒许多。

  虽然他也比大儿子聪明,可是你要不盯着,他马上就能去找姐姐妹妹或者小丫环们玩去。

  尤其爱跟那长得好的玩。

  王夫人真怕宝贝儿子被那些人引诱坏了。

  “这都过年呢。”

  宝玉伤心的很。

  可他要读的书,在母亲这里也有一套。

  看到彩云拿出来的,他整个人都蔫了,“早知道就不过去了。”

  父亲看不到他,大概也想不到这事。

  “胡说,仔细你父亲捶你。”

  史家是老太太的娘家,她自己可以不去,但儿孙们不去……,那就有发不完的邪火。

  “赶紧看书,不准磨蹭!”

  大儿子读书的时候,她从没操过心,没想到小儿子这么难。

  王夫人也是无奈的很,“就在这边炕上读。”

  “……可是老太太还等着我回去呢。”

  宝玉不乐意在母亲这里听她啰嗦,就祭出了老太太。

  他回家的第一时间,是先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又让他来见太太。

  “不想你老爷捶你,回去了,也要好生看书。”

  王夫人没法子,一边交待儿子一边交待跟来的袭人,“看着点宝玉读书,也跟老太太说一声,别让人打扰到他。”

  “是!”

  袭人忙应下。

  其实现在哪有人能打扰到二爷?

  史姑娘回家过年了。

  二姑娘、三姑娘和林姑娘又住在东府,虽说过年不用上课,她们尽可在这边,但敬大老爷回来,他老人家在家的日子不长,过来给老太太请过安后,她们也还是要回去的。

  袭人听说,短短几天工夫,敬大老爷给她们每人都送了画,送了他自觉不错的摆件。

  以前有东西的时候,她们二爷才是头一份。

  可敬大老爷倒好,好像不知道她们家二爷似的,连一张纸都没给。

  主仆两个回荣庆堂的时候,宝玉恨不能飞奔起来,“敬大伯走了吗?四妹妹现在怎么样了?”

  敬大伯要是走了,四妹妹肯定是要哭的。

  其实要他说,敬大伯还不如不回来。

  或者回来了,还跟以前一样,不去招惹四妹妹。

  “走了,蓉哥儿去送的,听说四姑娘哭的不行,二姑娘、三姑娘和林姑娘都去哄她了。”

  宝玉:“……”

  好想去东府。

  “林家今天来人了。”

  袭人突然又道:“二爷不知道,听说送了好多礼物来呢。”

  她都替二爷收了一份。

  可惜的是,也就比环三爷的好一丁点。

  倒是姑娘们的礼物,都更贵重。

  “哪个林家?”

  宝玉有些不解。

  “林姑娘的林家啊!”

  袭人道:“林姑老爷派了二管家和管事婆子来,听说收拾好了他们家在京里的老宅,要接林姑娘回家呢。”

  什么?

  宝玉惊呆了。

  林妹妹不都送到他们家了吗?怎么还要回家?

  他迅速跑快点,“老祖宗,林妹妹要家去了吗?”

  他不想她们家去。

  因为想湘云,他才跟着去史家的。

  林妹妹若是再走……

  “我们不让她走好不好?”

  他不要她走。

  “不走不走!”

  老太太忙搂住,“放心,她哪都不去。”

  家里又没个长辈,林丫头回家做什么?

  贾母其实挺生气的。

  女婿居然不信任她这个岳母了。

  要不然好好的,怎么也不至于让林祥和林祥媳妇过来收拾林家的屋子。

  她自己的亲外孙女,她还能苛待了不成?

  “可是袭人说……”

  “袭人是逗你玩的。”

  贾母看了一眼脸都吓白的袭人,道:“林家啊,就是派人来看看你妹妹。”

  扬州到京城可不近,这林家的人过年都在路上。

  贾母这一会子正生闷气,“宝玉是实心孩子,有些话当说不当说,你们要心中有数。”

  要不是大过年的,她都要罚袭人了。

  “真哒?”

  “祖母什么时候骗过你?”

  老太太搂着她的宝贝蛋,“放心吧,林家如今就剩你林姑父一个人,他在扬州做官,哪里就能进京了?”

  女婿是聪明人,京中又情势不明,他是不会回京的。

  “那我去看看林妹妹!”

  “……想去就去吧!”

  贾母摸摸孙子白嫩的脸蛋,笑着道:“这一会子四丫头大概还因为你堂伯离家,伤心着,你去劝劝也好。”

  “老太太,老爷晚上要查二爷的书呢。”

  袭人硬着头皮。

  实在是不说不行,她们二爷因为林姑娘的事一打岔,可能都忘了老爷要查他书了。

  “……祖母~~~”

  宝玉哭唧唧,在贾母的怀里扭了又扭。

  “……这大过年的。”

  贾母哪里舍得?

  就道:“想玩就去吧,回头你爹问起,祖母帮你说。”

  “谢祖母~~~”

  宝玉高兴坏了,声音一下子就亮了许多。

  “乖~”

  孙子高兴,贾母也笑得见牙不见眼。

  不过,听到宝玉不读书,跑东府去玩了,王夫人气得摔了一个杯子。

  到底是宝玉的读书重要,还是她的外孙女重要?

  王夫人可不觉得,宝玉往东府跑是为了惜春。

  林家来人,不满他们贾家,老太太就把她儿子推出去哄那林家的丫头。

  哼~

  真是太过分了。

  王夫人在家无能狂怒,东府这边,尤本芳却带着几个小姑娘在天香楼上烤鹿肉和各种小零嘴儿。

  虽然她和惜春身上有孝,不好吃大荤,但其他小零嘴儿也多。

  松子、榛子等各种坚果也摆了好几盘。

  惜春痛哭了一场,也早被哄好,这一会正在火盆前,打着哈欠,烤她的小年糕儿!

  父亲回来,她一开始是担心的睡不着,中间是高兴的睡不着,后来是不舍的睡不着。

  “困了?”

  “没有。”

  小姑娘死鸭子嘴硬。

  尤本芳笑着搂过她,“二楼我新收拾了,原想着,你要是困了就去睡去,既然不困……,那我们就玩击鼓传花好不好?收到花的人……”

  她笑看几个兴奋起来的小姑娘,“就给我做个荷包。”

  啊?

  惜春第一个不同意,她还有父亲的好些东西要做呢。

  “那嫂子,你要是输了呢?”

  小姑娘这么敏锐,引得林黛玉几个都笑了。

  “我啊?”

  尤本芳指着自己,“那就罚给你们一人弄一套新衣裳。”

  “不是自己做吗?”

  林黛玉听出来了,笑问表嫂。

  “你这心也太狠了,”尤本芳一副吃惊样子,“你们这么多小姑子,想让嫂子的手废了吗?”

  远远过来的宝玉,听到天香楼上一阵大笑,忙跑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