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邀月苑-《红楼当家主母》

  惜春可太高兴了。

  嫂子和侄子为了她能回家,不仅给这边送了礼,还邀请了姐姐们。

  她自小跟着两个姐姐,受她们照顾良多,一直想还些什么,可她孑然一身,在这边府里,她有的东西姐姐们也都有。

  真说起来,姐姐们是主人,她才是那个客人。

  客人拿她们家的东西当礼物再送给她们……,这感觉怎么想都怎么不对。

  好在如今终于不一样了。

  “二姐姐,这些都不用收拾的。”

  她在迎春这里,看到司棋、绣橘几个忙忙乱乱的收拾被褥啥的,出言阻止道:“嫂子说,她那边都准备了,我们只要人过去就行。”

  “嗯,我知道的,我就是让她们整理整理。”

  迎春笑。

  她为小妹妹高兴的同时,也为自己高兴。

  不同于大姐姐元春,生来就受人瞩目,她……其实是个爹不疼,娘死了,老太太也不爱的小可怜。

  身为大房的女儿,她住在这边,莫名的就感觉比三妹妹都低了一个头。

  后来四妹妹也来了,但四妹妹是老太太主动要养的。

  迎春能明显感觉到大人们,没什么耐心听她说话。

  给她的东西,都是例行,大家都有的。

  但三妹妹这边有二叔补贴,老太太又喜欢她明快大气,就算赵姨娘时不时的作妖,太太也从不曾苛责过她。

  四妹妹也是一样,东府那边珍大哥哥再不喜,逢年过节,也会命人过来看看,再送点东西。

  只有她……

  父亲从来不曾想过她。

  继母看到她,也只会说些让她俭省的话,恨不能她这边有什么结余,她拿过去才好。

  哥哥嫂子对她也从来不曾另眼相待过。

  于是一天天的,她变得更加沉默了。

  倒是没想到,东府大嫂要接四妹妹回去的时候,还能邀请她。

  还能送那么贵重的礼物,还给她也另外布置院子。

  迎春摸摸小妹妹滑嫩的小脸蛋,脸上的笑意加深,“总不能我们过去了,这边还乱糟糟的。”

  “那我让入画她们也都理理。”

  惜春原先不敢大收拾,生怕让人觉得她急切的想回家。

  这太有白眼狼之嫌了。

  对比林姐姐,老太太对她们几个孙女虽然只算平常,可也没缺过她们什么。

  惜春还是感恩的。

  毕竟当初父亲和哥哥都不想养她呢。

  “去吧,别急!”

  迎春温声道:“先生放了我们一天的假呢。”

  “嗯嗯!”

  惜春高高兴兴的走了。

  此时,荣禧堂东边王夫人居坐宴息的耳房里,宝玉正在跟她闹,“太太,四妹妹在我们家住的好好的,做什么要回去呢?她和二姐、三妹妹住在后罩房不是挺好吗?

  她们要是走了,林妹妹上学就是孤身一个了,那得多可怜?”

  “怎么是孤身一个?”

  王夫人最想送的就是这个外甥女,“那边你东府大嫂不是也给收拾了一个小院吗?”

  她亲去看了,尤氏很用心,挂的画儿、字儿,听说都是名家的。

  而且那院子里还种有竹子和好几种梅花,怎么都比老太太那个碧纱橱好吧?

  那屋子才窄呢。

  再说了,那里和宝玉也太近了些。

  都说男女七岁不同席。

  当初老太太接她过来,她就不乐意,所以连屋子都没让收拾,原以为会和三春似的,都住到后罩房去。

  王夫人有无数次的后悔,早知道老太太那么不讲究,她早给她弄个远远的院子了。

  “林妹妹身子弱,老太太不让去。”

  宝玉哭唧唧,扯着母亲的袖子晃,“太太,您就去跟东府大嫂子说,让四妹妹也留下吧,要不然,她一走,二姐姐和三妹妹也要跟着走。这么多年,四妹妹都在这边,这样突然的让她回去,她也不适应啊!”

  “胡说,她自己的家,怎么就不适应了?”

  王夫人在心里生气林黛玉不能走,“东府那边你珍大哥没了,满府就你大嫂子和蓉哥儿,太冷清了,所以你大嫂子才过来接你姐姐妹妹们过去。

  听话,东府那边为了她们忙了一圈又一圈,礼都送了几马车,现在不让你姐姐妹妹们过去,难不成是你过去?”

  宝玉:“……”

  他舍不得老太太,也舍不得林妹妹。

  “乖,今天的大字写了没?老爷晚上回来,只怕是要看你大字的,赶紧回去写了。”

  把儿子支走,她得过去劝劝老太太。

  小姑娘们白天是要过来上学的。

  至于有好院子不住,让林家丫头就住那小窄屋子吗?

  于是,没多一会,王夫人就带着王熙凤又到了荣庆堂,开个话头后,让侄女跟老太太说,尤氏给准备哪里哪里的院子,院子里都有什么,又给摆了什么,为了让姑娘们明儿过去住的好,如今又都熏了香,连丫环婆子都给准备了好几个。

  王熙凤说的热闹,老太太听的高兴,被她搂在身边的林黛玉闻言就更多了向往。

  眼见烘托到位,王夫人就又叹了一口气,“珍儿没了,老爷也一直跟我说,要照顾点东府,如今尤氏和蓉哥儿那般诚心,要不您就让大姑娘也过去住上几天,实在不适应,再回来就是。”

  “……外祖母!”

  林黛玉满是期盼的看向自家的外祖母。

  碧纱橱离外祖母虽近,可真的太小了。

  外面来来去去的丫环、婆子也多,还有宝二哥哥一转身就到她那里去了。

  她夜间觉轻,一点风吹草动都能醒,这些日子,适应的很是辛苦。

  “老太太若是不放心,明儿我们一起过去看看。”

  王夫人不相信看到那样的院子,老太太还有脸把林家丫头安置在碧纱橱。

  “那明儿看看再说。”

  贾母脸上的喜意少了许多。

  惜春搬回去,迎春和探春陪着过去住住没什么,但林丫头……,她是真的舍不得。

  这孩子的眉眼里,很有女儿敏儿的影子。

  看到她,就好像敏儿还在她身边。

  “保老太太您满意!”

  王熙凤虽然不明白姑妈突然这么关心林妹妹,但那边的屋子是她参与收拾的,可以打包票的说,林妹妹的院子,是数一数二的精致雅丽。

  “我这就让平儿过去说一声,叫大嫂子再弄些好酒好菜,我们明天再去吃顿好的。”

  “你呀你呀~”

  尤氏看重外孙女,贾母也是满意的,“你可收着点吧,真要闹的太过了,小心你大嫂子再想法子整治你。”

  那孩子可是闷不吭声的干大事。

  从水月庵到赖家……,贾母如今看到她,都忍不住的提了一份心。

  “哈哈哈,她可不敢整治我。”

  王熙凤其实也有些怕,但嘴上不能输,道:“惹急了我,我把妹妹们再抢回来。”

  “哈哈~~哈哈哈~~~”

  一屋子人都被她这话逗笑了。

  ……

  宁国府!

  被分派到各个院子的丫环婆子们总算心定了。

  府里从大爷去世,到赖家和大小管事、管事婆子们出事,她们的心就提在半道上。

  满府就两个主子,大家就算削尖了脑袋,想要过去伺候,也用不了这么多人。

  眼见太太和蓉哥儿院里的人都定了下来,她们都好担心会被打发到庄子上。

  虽然庄子上的日子也能过,但再能过,能有府里好过吗?

  到庄子上可是要干农活的。

  风吹日晒还没月例拿,更不要说吃、喝、穿了。

  在府里,什么都有。

  只要把自己手头上的活做好就行了。

  为防被打发到庄子上,最近大家连地缝都打扫的干干净净。

  管花草的婆子,对会芳园里的花儿、草儿,也特别精心。

  该施的肥,该剪的枝,该做的造型,都比以前好几倍。

  现在……

  终于心定了。

  不仅姑娘回来了,二姑娘和三姑娘甚至林表姑娘也都在这边有了院子。

  她们终于不怕失业了。

  这一夜,尤本芳也睡了个特别好的觉。

  终于,她又改了点儿红楼的剧情。

  王夫人来看林妹妹的院子,以舅母的身份,好像特别关心的时候,她是又好气又好笑。

  林如海还在世呢,林妹妹如今的身份,可不是宝玉想攀就能攀得上的。

  这么想赶她走……

  尤本芳倒是希望这位二婶能给力点,真的把林妹妹从老太太身边赶过来。

  老太太说是疼爱小姑娘,可是,跟家族跟宝玉一比,那也是随时可舍弃的。

  趁着现在小姑娘还小,还没跟宝玉生出半点情愫,住到宁国府,也许未来就全不一样了。

  而且林妹妹住过来,她才有理由给那位林姑父写信。

  红楼里小姑娘年纪小,在林如海病重的时候回去,大概也怕老父烦忧,应该是报喜不报忧的。再加上身边人,比如王嬷嬷也只说贾家好话,林如海可不就是放心了吗?

  其实如果可以,尤本芳希望他能多活几年,至少等林妹妹长大。

  要不然,落在这边府里,最终能左右她终身的,还是老太太和她的舅舅们。

  她这个隔房的嫂子,能帮的实在少的可怜。

  ……

  翌日,辰时刚过,贾母坐着软轿,就带着邢、王二夫人并李纨、王熙凤和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过来了。

  此时,府中事务尤本芳早已处理完了。

  她亲自迎着她们,往昨儿收拾好的院子去。

  “这是邀月苑。”

  精致的月洞门,门楣悬黑漆鎏金的匾额,上书“邀月苑”三字,字体清雅飘逸,门簪雕刻简洁的云纹。

  尤本芳朝林黛玉笑,“这里离西府的角门也近,是给林妹妹准备的。”

  她带着她们进去,入门即见粉墙一道,壁上开一漏窗,简刻一弯新月、几片竹影。

  “是这个院子呀!”

  贾母自然是来过的,当下笑道:“是个读书、喝茶的好地方,当年你婆婆请妯娌、小姑子们小聚,都在这边。”

  沈氏和曾经的大儿媳妇张氏都是爱好风雅的,两个人遇到一块,一杯茶都能喝半天,敏儿小时候,跟着两个嫂子读书、理事,常来常往的,也常歇在这边。

  “你有心了。”

  老太太猜测尤氏是打听过敏儿当年的事。

  “瞧您说的,这不是应该的吗?”

  一行人绕过粉墙,脚下是卵石铺就的道路,腊梅、红梅和几丛翠竹错落有致的点缀在周边。

  再前面就是宽敞的四开间并东西厢房。

  “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

  四个婆子并六个大、小丫环一齐躬身请安。

  到了这一会,贾母对这里是真的满意了。

  外孙女过来,王氏怠慢的很,她嘴上不说,心里其实气的很。

  现在,那一份一直没出掉的郁气终于散了些。

  她的外孙女有的是人喜欢。

  瞧瞧尤氏这弄的。

  贾母看到自己外孙女也喜欢的很,心中的满意更添一层。

  待到进到里面,两间没有隔断的敞厅,摆着几样大家具,中间放着一张花梨大案,案上垒着好些名人法贴。

  左边斗大的汝窑花囊,插着几枝形态各异的红梅。

  右边的水晶果盘,摆着好些个果子,引得满室的果香和花香。

  两边墙上挂着的四君子图,盖着一个又一个印章,显然也是名家之画。

  这里确实是按着外孙女的喜好来。

  不用看卧房,贾母就觉得可以了。

  “呀!这边还有个后院。”

  以前年节时跟着长辈过来,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在主院周围转。

  如今进了邀月苑,探春才知道这里也别有洞天。

  后院不知从何引来的一池流水,里面几尾锦鲤,看到人来,慢悠悠的游到另一边。

  边上小小的假山,还点缀着几棵兰草。

  水池的另一侧,有一座小巧的六角亭,亭中摆着石桌石椅,不论是凭栏观鱼,还是亭中抚琴,都别有意境。

  林黛玉欢喜的很,“我听母亲说过,她在这边弹过琴,曾经父亲受邀而来,还用笛和母亲共谱一曲。”

  “喜欢?喜欢就搬来吧!”

  贾母到底松了口。

  “谢外祖母!谢大嫂子!”

  林黛玉恭敬行了一礼。

  “妹妹这是做甚?”

  尤本芳忙扶住,“该是嫂子谢谢妹妹才对。四妹妹自小长在老太太身边,突然回来定有许多不适,你们陪她一起,我和蓉哥儿也能放心些。”

  “一家人,都别客气!”

  这一会王夫人最高兴,心腹大患终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