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兄弟-《红楼当家主母》

  怎么样才能让皇家信任贾家?

  贾敬站在第一代宁国府贾演的牌位面前,不知道是不是该叹气。

  祖父刚封宁国公的时候,就在考虑这个问题。老人家一边想信任,一边又不敢信任,是以以年老伤重,让父亲又接任了京营节度使。

  真说起来,京营的兵,其实就是祖父跟随太祖起事的时候,自己组建,然后一点点壮大的。

  太祖英明神武,并不曾做过任何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事,是以祖父含笑而终。

  太上皇和父亲也是君臣相得,待到他跟随太子,同样相处甚好的时候,虽然替父亲处理过很多京营事务,但他自己并不曾在京营任过任何官职。

  贾敬一直以为自己的未来,会在内阁。

  会成为内阁大学士,让贾家成功以武转文。

  可是太子出事,一切都变了。

  太上皇再不信任他们家。

  皇上……也不敢信任他们家。

  为了让这两位放心,也为了自己性命,更为了贾家所有人的安全,他自我放逐在外。

  但皇家对他并没有完全放心。

  道观里的某些人就是明证。

  贾敬怀疑自己回家的一举一动,也会有人报给内庭。

  他复盘自己的所做所为后,倒是慢慢放心了。

  他儿子没了,对唯一的小女儿,生起慈父心肠才是人之常情。

  真要还像以前那样……

  凭太上皇年老多疑的性子,可能要不了多久,他就得一病没了。

  嗬~

  贾敬苦笑不已。

  人人都说,王子腾是他们贾家捧出来的。

  贾家是捧了,但没有太上皇在其中给的便利,王子腾也不可能爬得这样快。

  他在利用王子腾消弱贾家对京营的影响。

  可笑王子腾还以为他能用京营节度使的身份,助力元春,最后如甄家那般,把前朝和后宫联合起来。

  他真是在做梦啊!

  在太上皇那般宠信甄家之后,皇上就绝对不会再走太上皇的老路。

  虽然在道观,朝堂上的事,他只能在家人去看时,听到只言片语,却也足够了。

  太上皇和皇上的明争暗斗,藏在所谓的‘父慈子孝’里。

  那都是他们演给别人看的。

  明明大位已定,可是太上皇还是每日上朝,甚至担心自己哪天身体不好,一时无法上朝,真的就被皇上彻底架空,还把唐、秦、庄等诸王捧得高高的呢。

  那几位是善茬吗?

  太子当初就是被他们逼得无法可想,才走了那样一条不归路。

  如今又来……

  就最近几年的观察,贾敬知道,皇帝走的是‘稳’字。

  他在等!

  在年龄上,他有绝对的优势。

  所以,他能等的起。

  不管太上皇和几位王爷如何闹,他都稳稳的坐在那里,只干他能干的事。

  在这一点上,贾敬还是很佩服的。

  但同时,也更加忌惮。

  ‘忍’字头上有一把刀。

  如今他忍得有多狠,将来释放时,就会有多凶。

  就好像尤氏和蓉哥儿拿赖家一样。

  贾敬轻轻的吐了一口气,终于转身牵向跪在夫人灵位前的小女儿。

  “走吧!”

  蓉哥儿和尤氏为了给他们父女留出空间,都已经退出去好一会了。

  “带父亲去看看你的院子。”

  夫人肯定希望他能去看看,把她的那一份也看到。

  “女儿住梧桐院。”

  惜春顺势起身的时候,朝父亲道:“嫂子还给了我库房的钥匙,说是里面的东西,我都可以随时调换呢。”

  她注意到父亲在哥哥灵位前的黯然。

  忙给自己的嫂子说好话。

  “是吗?”

  贾敬察觉到女儿的小心思,眼角透出一点笑意,一边牵着她往外走,一边问:“那里面的东西,你调换过吗?”

  “换过。”

  惜春道:“库房里有一个特别大的葫芦,我好喜欢的,就把它放到了我的书房。”

  “葫芦?”

  贾敬愣了一下,“是装了好多酒的黄皮葫芦?”

  “嗯!”

  惜春大力点头,“嫂子说,我不能光要葫芦不要酒,那里面的酒都是御酒,我好好收着,等她老了,我们就一起打开它,把它喝光光。”

  贾敬:“……”

  他听出了她们姑嫂相处的和谐、快乐。

  突然之间就觉得,自己在道观待的也不亏。

  至少家里有人在替他好好的活着,自在的活着。

  “等她老了,还要好多年。”

  他牵着女儿,一边走一边道:“还是为父先替你们喝了吧!”

  啊?

  惜春惊呆了。

  不过,她才要说什么,就有小厮过来急报,“老爷,西府二老爷来了,蓉哥儿请您去花厅。”

  贾敬点点头,朝小女儿道:“怎么?舍不得你的酒?”

  “父亲,那里面有好多好多呢。”

  惜春没有不舍,只道:“您喝可以,但是不能一下子喝多了。”

  哥哥的死,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酒喝多了。

  自他去后,听说西府的赦叔都收敛了许多。

  “……好!”

  贾敬笑着摸了摸她的小揪揪,“为父听你的,你政二叔来了,跟为父一起去见见好吗?”

  “嗯!”

  小姑娘点头。

  父女两个一起过去,不过,才到花厅,就听到贾赦也来了。

  对此,贾敬倒是毫不意外。

  他每回回来,这两个弟弟都要先过来看看他,陪着说一会子话。

  虽然说赦弟混的很,但……

  贾敬对他倒是更包容些。

  “大哥!”

  “大哥~”

  贾赦和贾政先行拱手。

  两人看到他牵着小侄女,心情都有些复杂。

  不过贾赦倒是为他高兴些,“四丫头,过来~”他本来应该比贾政先到的,不过,中途听到大哥抱着小侄女去了祠堂,特意回家拿了一个红玉制成的九连环。

  “看看这是什么?”

  这九连环,还是他小的时候,祖父给的。

  “九连环!”

  惜春语带惊艳。

  她手上有九连环,甚至宝二哥那里的和田玉九连环也玩过,但哪怕和田玉九连环,看着也没有这个漂亮。

  “给你的。”贾赦朝哥哥讨好一笑,“大哥,近来弟弟因为赖家发了一笔小财,一直没给侄女送点好玩的,你可不能推辞啊!”

  “……拿着玩吧!”

  贾敬知道弟弟曾经有多宝贝这个九连环。

  琏儿和迎春只怕见都没见过。

  不过送给他女儿嘛~

  贾敬知道弟弟有补偿的意味在里面。

  “谢谢你赦叔。”

  “侄女多谢赦叔!”

  “乖!”

  贾赦抚了抚胡子,眉开眼笑。

  但是他这样一弄,贾政就有些尴尬了,他摸了摸身上,最终把荷包摘了下来,“叔叔来的匆忙,里面的东西,拿着玩吧!”

  过年了,他有考虑过给孩子们压岁钱。

  是以,荷包里装的,都是金葫芦、金花生、金瓜子类的东西。

  “侄女多谢二叔!”

  荷包太沉,惜春差点没接住。

  好在,贾敬动作快,抓了一把,丢给随来的丫环,“替姑娘收着。”

  “是!”

  丫环紫香接下后,迅速退远些。

  “都坐吧!”

  示意两个弟弟坐下,贾敬才又道:“蓉哥儿,带你小姑姑去歇歇。”

  该见的面已经见到了,两个弟弟该知道他对小女儿的态度了。

  过往种种,早已过去。

  儿子没了,他只有女儿和孙子了。

  “是!”

  蓉哥儿起身拱手,“两位叔祖,蓉儿告退!”

  惜春也跟着行了一礼,退出的时候,还有些不明所以。

  父亲叫她过来,难不成就是为了收礼?

  “有礼物拿就是好事!”

  看到小姑姑不解的样子,蓉哥儿笑了,“其他的,我们别管。”

  他退出时,可是让下人全都退了呢。

  这家里的某些事,两位叔祖各有立场,应该都想跟祖父分说分说。

  “嗯~”

  惜春重新高兴起来,“政叔祖的荷包好重,蓉哥儿,小姑姑分你一半儿。”

  她感觉蓉哥儿没得礼物。

  “好啊!”

  姑侄两个在连廊的拐角,开心分礼物的时候,花厅里,贾赦眉飞色舞的跟贾敬说起蓉哥儿抄赖升家,他抄赖大家的情形。

  “……就是库银,也是侄媳妇提议,最后老太太拍板定下的。”

  贾赦自来信服堂兄。

  堂兄不在家,他感觉底气都少了一大半。

  但最近一些日子,侄媳妇尤氏一次次的,也如堂兄替他出头一般,事事帮扶他们大房。

  就是儿媳妇小产,也是尤氏过去提议惩处弟媳王氏呢。

  贾赦很气那天晚上,他闹成那样,老太太都把王氏护得紧紧的。

  “老二,说起来,你能升官,还是得了侄媳妇和蓉哥儿的惠。”贾赦看着他家的老二,“这做人啊,不能忘本!”

  侄女元春被封昭仪后,他还以为他们家要再往前升一点点呢。

  结果,就那样了。

  “说什么呢?”

  贾敬瞟了他一眼,“二弟岂是那样的人?”

  他感觉贾政黑眼圈浓重,神态也不如以往精神,便温声道:“别听你大哥胡说,哥哥知道你是好的。”

  “大哥~”

  贾政的这声大哥,不是喊贾赦的,贾赦也知道,端起面前的茶,准备听这个好弟弟怎么跟大哥诉苦,“元春封妃,蓉哥儿跟您说过了吧?”

  “是!”

  贾敬点头。

  “……王家那边一直在劝王氏从家里拿银子往娘娘那里送。”

  贾政也是没办法。

  虽然他也希望女儿能在宫里过得更好一些,拉吧一下家里,但尤氏那天要家里还银时说的话,实在是吃进了他的心里。

  女儿封妃,最得益的应该是王家。

  “她因为这事,也一直在跟我闹。”

  “你是蠢的吗?”

  贾赦把茶碗往桌上重重一放,恨铁不成钢。

  “好生说话!”

  贾敬制止贾赦,朝贾政道:“你呢?你感觉侄女在宫里,家里应该送银子?”

  “之前每年一千两!”

  贾赦的胡子都被吹了起来,“是王氏跟珍儿说的。”

  大哥不在家,珍儿那个糊涂的,老太太和王氏说啥,只要他能干的,他都干。

  “……是!”

  贾政看向贾敬,“大哥,你知道的,当年家里那个样子,大丫头不进宫,这一家子的心,都没办法安。”

  贾敬:“……”

  他没说话。

  当年他没同意。

  但老太太和老二夫妻一意孤行。

  太上皇信不信贾家,跟一个小女孩有什么关系?

  把女儿送进宫,就代表你忠心了?

  狗屁!

  太上皇一辈子有多少女人?

  不管是生孩子的,没生孩子的,死了多少?

  当年,太上皇还主动要跟叔父结儿女亲家呢。

  可是叔父没同意。

  皇家太乱了。

  做皇家的儿媳妇也太难了。

  叔父没舍得小堂妹敏儿,也不愿意牵扯到皇子的争斗中,最后让敏儿嫁给了林如海。

  但林家子嗣单薄,敏儿嫁过去就有生育压力。

  十来年没孩子,他和夫人都知道她有多急。

  若不是最后又接连生产,弄垮了身子……

  贾敬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林妹夫也在事非之地,敏儿去后,听说身子也不是很好。

  回头得让蓉哥儿写封信,让他多照应自己的身体。

  不管是从个人情感,还是从家族来说,贾敬都希望林如海的身体能强健一些,待整顿了盐务,早日回京。

  他要是回京,那家里……,他就可以少担一份心了。

  贾政不知堂哥脑子想到哪里了,还在给自己分辨,“她是为家里去的,虽蒙天恩,做的是女史,但宫里……乱的很。”

  太上皇的嫔妃多,有儿子的,没儿子的,彼此结盟,再加皇上的……

  贾政知道,女儿的日子不好过。

  王氏要送银子,也不算多,给就给了。

  但如今……

  女儿封妃了。

  得了舅兄王子腾的利,又得了甄太妃的利。

  偏偏她是皇上的嫔妃……

  贾政被尤本芳说过后,心里总是不安,“如今她已封妃,这银子……”

  他抹了一把脸,太矛盾了。

  “她之前做女史的时候,手头宽裕,如今家里突然不送,我也担心。但送吧……,弟弟我还是担心。”

  “……”

  贾敬慢慢点了头。

  这个弟弟就是这样。

  从小到大,不管做什么,都没什么决断。

  容易被身边人影响。

  王氏在他耳边说多了,哪怕当时他坚持住了,但最后……也必然是守不住的。

  再加上老太太……

  老太太向来喜欢元春和宝玉,因为他们对王氏多有偏向。

  其实不管他今天劝多少,最终二弟还是拗不过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