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账本换肥的交易与竹筐里的密信-《红薯苗破局:五岁女智斗恶地主》

  王有财捏着刘主簿送来的半缸豆水,手心里全是汗。

  这缸水酸臭得比林家的还冲,可他命人倒在自家谷子地里,不过两天,蔫头耷脑的谷穗竟真的直起了腰,穗粒也鼓胀了不少。

  “邪门……真邪门……”他蹲在田埂上,看着自家地里的变化,又扭头瞅向林家后坡——那里的红薯藤已经爬到了半山腰,绿得晃眼,远远望去像条活过来的巨蟒。

  王狗蛋抱着个新摘的南瓜跑过来,这南瓜是用刘主簿那缸水浇的,个头比寻常的大了一圈,黄澄澄的泛着光。

  “爹,你看!”他举着南瓜喊,“这水比林家的还厉害!”

  王有财却没接话,他盯着南瓜蒂上沾着的黑泥,突然想起刘主簿亲信说的话:“主簿大人说了,这肥是林家丫头‘孝敬’的,就看王老爷识不识趣了。”

  他心里咯噔一下——刘主簿向来是墙头草,如今捧着林家的“肥”,分明是在暗示什么。

  正琢磨着,院外传来吵嚷声。原来是李老栓带着几户村民,堵在王家粮栈门口骂骂咧咧。

  “王有财!你凭啥把糙米涨成十文钱一斤?用了小满丫头的肥,你倒好,反倒坑起咱们了!”

  王有财抄起算盘就想出去理论,却被王狗蛋拉住:“爹,他们手里都拿着红薯,说是要去集上换粮,不在咱这买了!”

  他扒着门缝一看,果然,村民们筐里装的不是往年的粗粮,全是圆滚滚的红薯,有的还带着新鲜的泥土,显然是刚从地里挖的。

  阳光照在红薯上,泛着蜜色的光,刺得他眼睛生疼。

  陈阿婆编竹筐的手艺越发好了,新编成的筐子边缘缠着紫罗兰藤,是她今早特意去后山掐的。

  林小满蹲在旁边帮忙递竹条,忽然发现筐底藏着张油纸,打开一看,竟是王有财家的账本残页,上面记着“四月初三,收刘主簿糙米五十石”。

  “阿婆,这是……”林小满抬头,正撞见陈阿婆往灶膛里塞柴火,火苗舔着一张纸,边缘露出个“赈”字。

  陈阿婆手一抖,柴火掉在地上:“小孩子家别问。”

  可她转身时,竹筐里的紫罗兰藤掉出来,缠上了林小满的手腕,像在指引什么。

  张屠户扛着半扇猪肉进了林家院,把肉往案板上一摔:“小满丫头,这是换肥的!我那三亩菜地,全指望你了!”

  三更天,林家后院的豆角架下藏着个人影。

  王有财裹着件黑斗篷,手里紧紧攥着个布包,里面是他偷偷抄录的账本副本——他终究还是没敢拿原件来。

  “林丫头,东西我带来了。”他压低声音喊,月光照在他脸上,皱纹里全是汗。

  林小满从柴房里钻出来,手里提着个陶罐,里面是新发酵的豆水,酸香味在夜里格外冲。

  “王老爷,我的东西在这。”她把陶罐往石桌上一放,“账本呢?”

  王有财打开布包,露出几页纸,上面记着这两年收村民地租的明细,却故意隐去了和刘主簿勾结的部分。

  “就这些?”林小满挑眉,小手在纸上敲了敲,“王老爷当我是三岁小孩?”

  她转身就要走,王有财急忙拉住她:“别!我给你加十斤白面!”

  他实在耗不起了,自家地里的谷子虽有好转,可比起村民用林家豆水种出的庄稼,差得远呢。

  林小满却指着后山:“我要你把占了李家的那半亩地还回去。”

  那地是去年旱灾时,王有财逼着李老栓用两斗米抵押的,如今李家早想赎回去了。

  王有财咬咬牙,从怀里掏出地契:“还就还!”他心里暗骂这丫头黑心,可看着陶罐里的豆水,终究还是妥协了。

  交易完成时,远处突然传来狗叫声。王有财吓得一哆嗦,抱着陶罐就往家跑,却没看见林小满捡起他掉在地上的一片纸——上面印着个模糊的印章,是县衙的火漆印。

  县太爷的小舅子突然来青牛村巡查,说是要看看“农桑近况”。

  刘主簿亲自陪着,直奔林家后坡,指着红薯藤笑哈哈地说:“林丫头真是好本事,这藤子比城里的花还好看!”

  林小满正指挥村民搭藤架,闻言仰起脸:“大人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