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乖巧-《逃出宫的第99次》

  乾元宫的金砖地永远泛着沁骨的凉,鎏金宫灯的光再亮,也照不透殿内沉沉的压抑。

  自那日宫女的血染红宫阶后,苏清婉便成了这宫殿里最 “安分” 的人

  —— 萧夜宸要的是她的顺从与畏惧,她便先将这副模样做足,只是眼底深处那抹属于现代灵魂的冷光,从未真正熄灭。

  她不再提 “出宫” 二字,也不再有半分 “异动”。每日晨起,会按宫中规矩候着萧夜宸的驾临;他若召她伴驾批阅奏折,她便垂着眼站在一旁,

  偶尔在他问及政务时,只捡着最稳妥、最不逾矩的话回答

  —— 既不显露往日解决粮荒时的锋芒,也不刻意藏拙到让他失去兴趣。

  她太清楚,萧夜宸留着她,除了掌控欲,更看重她身上那点 “与众不同” 的价值,一旦这价值消失,她或许会比那死去的宫女更惨。

  面对萧夜宸刻意的试探与 “刁难”,她也总能用最平和的姿态接下。

  有次萧夜宸故意在她面前处置犯错的太监,鞭子抽在人身上的脆响回荡在殿内,他盯着她的脸,想再看到那日的恐惧,可苏清婉只是垂着眼,指尖攥紧了袖口的锦缎,面上却连一丝动容都没有。

  “怎么,不怕了?” 萧夜宸捏着她的下巴,语气里带着玩味的冷意。

  她抬眼,眼底是恰到好处的 “麻木”,声音轻得像羽毛:“陛下是天下之主,处置下人本是天经地义,臣妾…… 不敢有异议。”

  这副 “认命” 的模样,让萧夜宸的掌控欲得到了满足,却也让他心里多了点莫名的烦躁 —— 他宁愿看到她反抗、看到她痛苦,也不愿看她这般 “死水无波”。

  可苏清婉要的,正是这份 “烦躁” 背后的松懈。

  暗地里,她从未停止过对乾元宫的观察。

  她借着为萧夜宸整理书房的机会,记下奏折里提及的各州府地势、粮道分布;借着与宫婢闲聊的间隙,悄悄打听宫中侍卫换班的规律、后宫各派系的纠葛;

  甚至在萧夜宸让她研墨时,故意放慢动作,观察他批阅奏折时的习惯

  —— 他对西北军务格外上心,对江南盐税的奏报却总皱着眉,这些细微的偏好,都被她悄悄记在心里。

  偶尔,萧夜宸会在深夜留在乾元宫。烛火摇曳中,他会盯着她的侧脸,

  忽然问:“你当真不恨朕?” 她放下手中的茶盏,转过身时,恨你去死,虽然眼底已没了白日的麻木,

  只剩一片平静的坦诚:“恨过。可臣妾更清楚,恨不能让死去的人活过来,也不能让臣妾离开这宫墙。不如…… 学着适应。”

  这话半真半假,却恰好戳中了萧夜宸的心思

  —— 他要的从不是她的 “爱”,而是她的 “臣服”。

  可他没看到,在他转身躺下后,苏清婉望着帐顶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极淡的、带着决绝的光。她适应的不是 “囚笼”,而是 “如何在囚笼里,为自己找到另外一条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