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追杀、名传-《荣国府,抱歉,不稀罕》

  戎狄撤兵了。

  大雪纷飞。

  粮草被烧,牛羊马跑了...吃的没了。

  戎狄左贤王很清楚,没有奇迹发现,不撤兵的话,这近二十万兵马,都要身死异乡。大宋守备森严,这段时间戎狄集中兵力,进攻三个地方,却没有半点进展。

  “咚咚咚...”

  撤兵的途中,安营扎寨的时候,总会有骚扰。

  白天有大宋骑兵袭击,晚上有大宋兵马擂鼓...

  戎狄左贤王,面色阴沉:“不要追杀,再向北撤兵三百里,大宋骑兵必然撤退。”

  大宋兵马不断袭扰,这个时候追杀过去,只会中了大宋人的圈套...只怕多少人追杀过去,就有多少人回不来。

  对方,很明显就是要消耗戎狄兵马!

  更是打击己方兵马士气。

  现在虽然被袭扰,至少二十万大军,不会全部被影响,可以外面的兵马,与内里的兵马换防。

  如此,虽然显得乱糟糟的,士气低迷...也好过被对方诡计,导致大军全线崩溃。

  “狗曰的还挺耐得住气!”

  马汉拿着望远镜,观看前方戎狄营寨:“对方主将不简单。”

  “呸。”

  有人反驳:“怎么不简单?还不是被珑大爷算计一番,粮草被烧,灰溜溜的撤兵?”

  贾珑也不管他们,而是看着远处,一大队骑兵奔来。

  在百丈外停下,只有一人快马奔来,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宣府镇怀安卫千户张道,拜见珑大爷。”

  “标下兵马一千一百二十人,骑兵。”

  完整的千户兵马!

  这不是第一个前来支援的人,这已经是第七个前来支援的人。

  贾珑翻身下马,扶起张道:“多谢世兄前来驰援。”

  如今,贾珑麾下兵马,已经过万!

  全是骑兵!

  张道,千户,宣府镇都指挥使张来之子。这些人都不傻,戎狄撤兵的消息,瞒不住这些戍边的老将。

  而卫霍前段时间致信,已经告诉贾珑,卫霍已经写信给临近的军镇都指挥使写信...这些人前来支援,也正是因为如此。

  有军功可拿,傻子才不来。

  “标下刚来,珑大爷有何吩咐,标下万死不辞!”

  他这算是来得晚。

  已经很着急!

  戎狄二十万大军撤兵,最大的功劳就是贾珑。

  贾珑就算是白身一个,凭此功劳,也会获封正四品将军!

  这是至少!

  大宋重文抑武,武将升职一级,都要付出极大代价,立下极大功劳。

  大宋品轶,武将三级为一品。

  贾珑白身一个,解了镇羌堡之围,也顶多册封正六品百户,或者千户...烧了戎狄的粮草,迫使戎狄全面撤退,顶多就是升一级。

  这已经追杀戎狄兵马半个多月,立下的功劳,再升一级...顶多就是正四品。

  但是...贾珑还在追击戎狄兵马!

  要是能够重创戎狄大军...至少再次官升一级到两级。

  到时候,贾珑就是正儿八经的从三品到正三品。

  能够跟着贾珑立功,他们兴许有机会升一升自身品级。

  “有你立功的时候!”

  贾珑看向北方,追杀戎狄兵马半个月,戎狄虽没有溃败,依旧保持着完整的队形,必然已经士气低落:“明日一早,戎狄拔营的时候,随后掩杀!”

  如今,麾下有了一万多骑兵,贾珑...不想再小打小闹。

  磨了戎狄兵马半个月,戎狄兵马看似磨盘一样无处下嘴,实则...已经如同千百年风吹日晒的石头。

  一敲就碎!

  ......

  十月末。

  宁国府张灯结彩。

  很是热闹。

  今日是宁国府威烈将军独子贾蓉定下婚约的日子,所以,贾珍在府上,摆了几桌酒席,邀请亲近之人与族内之人赴宴。

  贾珍满脸笑容。

  虽然秦府那边,好事未成,但是...却与翰林院的人结了亲。

  在翰林院任职的人,哪个不是当年的状元、探花?至少,也是进士,特旨进入翰林院的人。

  文武对立多年。

  大宋朝廷重文抑武,文臣始终看不上武官。

  贾家两府,均是武勋世家,其实是被文臣所看不起的。

  这次与宁国府结亲的是翰林侍讲学士许琳,乃是当年殿试状元,今年还不到四十岁,前途不可限量。

  所以,能够与许家结亲,贾珍很是欢喜。

  就算是当初,张罗着宁府与秦府结亲未成的贾政,也没有了心里的郁郁之气...还是他请了吏部尚书钱修赴宴,这才促成这个婚事。

  虽然人情用去了三分,多少也是值得。

  “咦?”

  贾珍询问贾政:“珑兄弟还没来吗?”

  最近,因为十王叛乱,叛军攻破洛阳,洛阳城中的地痞流氓,趁机为乱。

  以前因为贾家名头压着,地痞流氓多少给些脸面,洛阳府知府,也与贾家有些交情,愿意给贾家铺子一些照看。

  如今,洛阳已经被叛军攻占,地痞流氓没有了压制,宁国府在洛阳城的铺子,受到了一些影响,一些地痞流氓,抢了宁国府的铺子。

  贾珑结交五湖四海之人,曾经帮着镇国公府与神武将军府,解决一些问题,所以贾珍第一时间就想到贾珑。

  这个时候,朝廷的脸面,那些地痞流氓都未必给,但是在江湖之中赫赫有名的珑大爷的脸面,那些地痞流氓还会敬畏三分。

  但是马上就要开宴,贾珑竟然没到。

  贾政皱了皱眉,贾珑向来不受约束,而且极少露面,很难找到他:“几日前,就已经派人去找,只是没有找到。应该是有些买卖,出去了吧。”

  “大老爷。”

  贾珍心里咯噔一声,贾珑一旦外出,半年不回来都是有的。出去最长时间一次,就是七个月时间。

  其他时候,也是三两个月。

  要是等着贾珑回来,一切都晚了:“您可是有珑兄弟消息?”

  贾赦脸色一沉:“没有。”

  自从贾珑出府独居,贾赦从来没有主动找过贾珑,贾珑也没有主动找过他...且,这个逆子,一旦见面,就能气死他。

  两人名义上是父子,实则与仇人差不多。

  自从上次,老太太寿辰宴那次,贾赦也快三个月没有得到贾珑的消息:“谁知道,这个混账,是不是又惹了祸,被关入大牢?”

  贾珑出府之后,第一次被关入大牢的时候,派人请贾赦他们,托关系将他弄出去...那次,贾赦恨不得贾珑多关几年,所以也要求贾政与贾珍不许出手。

  在那之后,贾珑多次入狱,有时候都是出来了,贾赦他们才知道消息。

  就比如上一次,贾珑在牢狱被关两个多月,出来之后半个月,贾家人才知道怎么回事。几个月不见贾珑,没有贾珑的消息,根本不稀奇。

  贾赦也不关注这个儿子的事情,指望从他这里得到贾珑消息?

  “哼!”

  贾母明显不悦:“你是他老子,现在你们是什么样子?老子没有老子的威严,儿子没有儿子的孝心?存周,你再派人去找。”

  贾赦低头,内心很是不满。

  贾母也不管他,等着贾政吩咐人去找贾珑之后,贾母继续说:“珑哥儿婚事如何了?”

  贾珑二十岁了。

  纵然不被喜欢,那也是贾家子弟,大老爷之子,到了年龄不成婚,外面人只会笑话贾家。

  贾政苦笑一声:“珑哥儿曾被退婚,又因为名声在外,那些小吏,也不愿意将女儿嫁给他...就算是说破了嘴,只换来别人嘲讽。”

  贾母顿时无语。

  贾珑的确是混账,能惹祸,名声差,是一个人家,谁敢将女儿许配如此之人?贾母脸色不好看,只能挥挥手:“都去吧,都去吧,去招待亲朋。”

  众人答应一声,王熙凤扶着即将临盆的李纨向外走。

  王夫人与邢夫人也起身,带着几个姑娘向外走...贾宝玉,直接窜到王熙凤身边,还没说话,就看到赖大气喘吁吁而来:“大老爷、二老爷、珍大爷,小的打听到了。”

  “那混账在哪?”

  贾赦面色一寒,这个儿子从来不给他长脸不说,还总是气他,甚至还打过他。看赖大如此急匆匆的样子,保不准那混账又惹了祸。

  说不准,就在牢房待着呢。

  要真如此,他才不会出面帮助,让那个混账,在牢房中好好清醒。

  赖大吞了吞口水:“小的刚刚出去打听,刚出去没多大会,就听到有人说,珑大爷给老太太送完送礼之后,就带着一些乡勇驰援北疆。”

  “十月初,偷袭戎狄大军后方营寨,解了即将失陷的镇羌堡之围,烧了戎狄粮草,当天晚上,又奇袭戎狄囤粮之地,大胜...”

  “如今,带着兵马追杀戎狄大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