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用兵如神-《荣国府,抱歉,不稀罕》

  “恭喜老弟。”

  忠顺王很是客气,传旨之后,立即上前恭贺:“如此一来,江南兵马调动,就名正言顺了。”

  江南乱起,烽烟遍地。

  一开始,忠顺王真的很慌。贾珑仅仅几天时间,平定金陵府叛乱,逆转了江南形势,确保战乱没有波及到内地各省,这让忠顺王敬佩的同时,更是羞愧。

  如果不是他的缘故,江南就算是有叛乱,也不会短短时间内,烽烟遍布江南。贾珑在他还在审讯盐商、私盐贩子,妄图以朝廷施压的时候,早已经做出了各种部署。

  赣、湘、鄂三省叛乱,直接被贾珑的兵马调动扑灭,根本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动乱...如今最严重的地方,只剩下岭南闽、粤两地。

  贾珑被任命为平叛大元帅,军政一手抓,就说明原本他与天子定计之法失效。

  如果不是贾珑人在江南,那么江南遍地的烽火,怕是燃烧的更烈...甚至足以将他这个皇族王爷烧成灰!

  不,准确的说,贾珑就是他的救命恩人。

  所以,贾珑本就眼光毒辣,谋略颇深,忠顺王最近几天频频来军中寻找贾珑商议对策。

  “王爷,金陵府叛乱已经平定,盐政自有林大人盯着,金陵府重建、安抚百姓之事,还要你出面。”

  贾珑看向南方:“现在,臣需要直下岭南,平定岭南数十年的海疆之乱,粮草供给之事,还需要王爷策应。”

  平叛大元帅。

  军政抓在手里,贾珑这才有了号令岭南五府经略使、粤海将军、南安郡王的名义。其实,贾珑还真希望,他们不听从军令。

  “遵令!”

  忠顺王现在属于贾珑麾下,自然按照军中之礼。

  贾珑这才看向马汉:“记住训练水军,打造船只,要是有所成,率兵前往羊城,与本帅汇合。”

  马汉单膝跪地:“遵令!”

  贾珑回看北方,内心叹息:“短时间内回不去了,承诺之事,怕是无法做到。”

  按照十月怀胎去算,去年八月疑似有孕,生产期应该在五月末,六月初...现在已经是二月,贾珑要做的事情很多。

  四个月时间,根本不够用。

  特别是水军训练...更是需要时间。

  这里,距离神京城又太远。

  “大军开拔!”

  贾珑内心满是忧虑...这个时代生孩子,实在是太危险。

  而他...

  又不在身边。

  只能尽可能行军,尽可能摆平岭南的事情:“希望,能够赶上吧。”

  “急行军!”

  岭南之地,并不适合大规模骑兵作战,但是...只有骑兵,才能以最快速度到达岭南。

  ......

  神京城。

  “砰!”

  麟德帝将一封书信拍在桌案上:“前朝余孽,还在大宋肆虐,江南各地驻军在做什么?”

  反贼一夜之间势起,烽烟遍布江南各省。

  各地驻军,都是瞎子不成?

  各地官吏,也是瞎子不成?

  这是麟德帝,对于自己计划的失败的恼怒,也是对江南官吏、驻军的失望。再有,江南烽烟四起,江山动荡。

  他这个帝王,内有太上皇掣肘,朝堂上有朝臣阳奉阴违,各派系争斗...再有反贼四起...威望必然受到影响。

  却也是一个机会!

  各地烽烟燃起,官吏被杀者不知凡几,恰之前他的旧员起复圣旨,让原本被贬、被罢官的官吏吏部报名...

  这些官吏,兴许就是打破朝堂派系的关键。

  “陛下。”

  有大臣出班:“江南之事,首要罪责在于忠顺王办事不力,导致反贼起兵作乱。更是定国郡公监管不力,调动兵马不及时,让反贼遍地起狼烟。是以,臣弹劾忠顺王与定西郡公...”

  “陛下。”

  又有大臣站了出来:“江南吏治向来松散,忠顺王负责巡查盐政,定国郡公也仅仅是负责保护人,要说江南反贼起兵,首要职责在于吏部考核不力,以至于官吏散漫,又在于兵部监管不力,导致地方驻军不能及时发现反贼造反...”

  朝堂有三党,代表的利益自然不同。

  率先发话的官员,乃是江淮一派大臣,自然不希望江南吏治的事情,被天子下旨督查查办,这可是江淮一派的老巢。

  而站出来反对的,就是北孔一派。

  江淮一派,自称师承南孔,与北孔一派势不两立,自然是针锋相对。

  而兵部、五军都督府则是属于关中一派。

  所以,北孔一派一张口,就是在弹劾关中一派与江淮一派。

  麟德帝看着大臣各有理由,眉头微微皱起:“忠顺王巡查盐政不力,以至于江南出现动荡,褫夺忠顺王少保衔、兵部行走之职。”

  “定国郡公因奉朕旨意,且保住了证据,不仅无过,反而有功,累功案牍,回京封赏。”

  “兵部与五军都督府,一方检查地方驻军不力,一方任命武将职责不力,三品以上,均降职一级...”

  “江南吏治松散,吏部三品以上官员,各降级一级。”

  “另外。”

  麟德帝立即做出惩罚,且,直接夹带私心私活:“旧员起复圣旨下达半年余,吏部可整理好名单?”

  “朕会派遣锦衣卫江南调查,委任各级官吏。”

  皇帝做出惩处,三派均是受到了惩罚,面面相觑,也不再提及江南反贼一事。反而让天子,抓住机会,在江南安插自己的亲信。

  说起来,损失最重的就是江淮一党。

  三党相争,均是损失惨重。可以说都有损失,而且还不小。

  比如吏部尚书,本来是正二品衔,现在将了一级,那就是从二品衔。侍郎是正三品衔,现在是从二品衔。

  平白比别人低了一级。

  降一级是皇帝一句话的事,但是想要升一级...那可是要付出极大努力才行。甚至可能,哪天致仕还乡,都无法升上去。

  江南富庶,向来被朝中三党争夺,每年孝敬的东西金银可不少,现在天子很显然是要锦衣卫调查江南。

  锦衣卫...

  一旦出动,怕是没有几个能够清白。到时候整个江南,怕是都要被天子亲信占据,他们的孝敬岂不就没了?

  “报!”

  皇帝刚刚下完旨意,镇殿将军,就出现在殿外,手里还拿着一份装在竹筒中的捷报:“陛下,金陵府捷报。”

  “捷报?”

  现在...皇帝陛下任命贾珑为平叛大元帅的圣旨还没有传达到金陵府吧。

  再有,贾珑仅仅是调了三万定国军,江南遍地狼烟,反叛贼兵分散,想要清剿也没那么容易。

  就算是真的收拾了一些反贼,也不至于八百里加急送来捷报。

  所以...

  贾珑打了一个什么样的仗?

  “呈上来!”

  麟德帝可是知道贾珑在做什么。

  贾珑到了江南,给忠顺王献策失败之后,就开始以他赐予的金牌,调动江南各驻军,并且做好了防御,甚至主动出击。

  定国军也到了江南...所以,麟德帝对于江南叛军,并没有感觉到多棘手,只是怕耽误时间长。

  夏守忠将捷报送到麟德帝手中,麟德帝迫不及待的打开,看了一遍之后,麟德帝朗声笑道:“平叛大元帅,已平定金陵府反贼,贼酋首级,已经送往神京城。”

  “哗...”

  满朝哗然。

  金陵府的反贼,就这样被平定?

  贾珑...

  兵部、五军都督府,还有一些朝臣,忽然心生忌惮。

  此人,了不得!

  堪称用兵如神!

  按照时间推算,金陵府叛乱刚刚出现,就被贾珑平定?!

  朝臣似乎看到,朝堂之上,一颗璀璨将星冉冉升起。

  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