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抄家去喽-《汉家》

  同时,洛阳,崇德殿。

  “颜爱卿,”李承羽坐在龙椅上,不怒自威地说,“既然秦明空已死,你就和海爱卿带锦衣卫去把丞相府和秦氏钱庄抄了吧。”

  海宁和颜如山齐齐站出来行礼,说:“是。”然后就一起去了锦衣卫的北镇抚司。

  ——

  颜如山带着一群花花绿绿的锦衣卫莽撞地冲进丞相府,翻箱倒柜好一阵子,什么都没翻出来。

  颜如山站在角落,觉得此事蹊跷。

  他与秦明空的勾结,自她做户部侍郎就开始了。这么多年,明里暗里贪了少说八百万钱,怎么可能什么都搜不出来?

  “不可能啊,”颜如山左思右想,“她这么厉害吗?贪了那么多钱,全藏得滴水不漏?”

  正想着,一个锦衣卫冲过来:“报告大人,什么都没搜出来。”

  “哦,知道了,”颜如山回过神来,看了那锦衣卫一眼,淡淡地说,“你再去看看别的地方。”

  “是。”锦衣卫领命而去。

  “还真是干净,”颜如山看着面前落了一层灰的木门,伸手拂去上面的灰尘,“但我不可能什么都搜不出来的。”

  他趁锦衣卫搜查,从丞相府正门出去,回了户部尚书府。

  “老爷?”管家看到大摇大摆走进来的颜如山,唤了一声。

  “嗯,是我。”颜如山看他一眼,说,“把我府里那些花不出去的银票拿出来。”

  “欸,中。”管家应了一声。

  他是洛阳本地人,说话带着浓浓的洛阳口音。

  管家喊了几个家丁,齐心协力地从颜如山的密室里搬出三个大箱子。

  “般到丞相府去,”颜如山眼神示意他们停下,然后手指指了指不远处的丞相府,说,“从小门走进去,你们知道的,再找个看起来没人搜过的房间放进去。”

  “中。”管家连连点头,搬起箱子与家丁们一起去了丞相府。

  颜如山堂堂正正地从丞相府正门进来。

  “大人。”周边锦衣卫看到了,都纷纷向他弯腰行礼。

  颜如山微微颔首,算是回礼。

  他一路向里,直到面前出现的木门尽皆落满尘埃。

  管家从远处一路小跑过来,站到他面前,气喘吁吁地说:“老……老爷,箱子都放在……那个房间了。”

  管家说着,还伸手指了指。

  “嗯哼,知道了,”颜如山眼神轻轻扫过管家指的房间,又转回到满头大汗的管家身上,说,“你带着家丁回去吧,剩下的我自己来。”

  “欸,中。”管家又召集家丁忙不迭地打道回府了。

  颜如山一直盯着管家的背影,直到消失在红色土墙中。

  “来人啊,”颜如山回过神,伸出头呼唤不远处的锦衣卫,“前面的搜不出来就搜不出来了,这里的屋子都还没搜呢,来几个人看看啊。”

  “来了来了!”几个年轻力壮的锦衣卫掸掸衣摆上的灰尘,大步流星地走过来。

  “这里的,”颜如山站在一旁看他们忙活,“这间搜不到就搜下一间,不要浪费时间……”

  他话音未落,就听到有个锦衣卫咋咋呼呼地喊:“找到啦!真的有东西!”

  颜如山嘴角微勾,计谋得逞。

  “是票子!好多好多票子!”

  “这么多?!”

  “诸位诸位,”颜如山及时出声,打断锦衣卫的惊呼,“别惊讶,这些钱都是要上交朝廷的。”

  ——

  “爱卿真是好样儿的,”李承羽笑着对颜如山说,“此次共查抄秦明空私产六百万钱,朕赏你两百万,其余四百万收归国有。”

  “谢陛下隆恩。”颜如山镇定地磕了个头。

  “陛下!”海宁闯进养心殿,慌乱地说,“秦氏钱庄……没了!”

  “什么?”李承羽收回难得的笑意,板着脸说,“什么事儿?慢慢说,不急。”

  “臣带锦衣卫去抄秦氏钱庄的总铺,”海宁这才镇定下来,说,“问那二把手:‘秦明空的掌权牌在哪?’结果那人说:‘掌权牌已经不是丞相的了。’臣问他:‘那是谁的?’那人说:‘是冠武侯商闻秋的。’

  “陛下,商商商商商商闻秋攫取了秦氏钱庄。”

  “秦氏钱庄乃我朝命脉,”李承羽眼神阴鸷,眉头紧锁,“为秦贼所拥实在可惜。朕刚将它解救出来,竟然落到了商闻秋手里?!”

  “陛下,”颜如山戏看够了,站出来说,“秦氏的行商权乃皇帝特许,拥有采矿权、贩盐权和铸币权,一旦落入贼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几点,李承羽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

  “陛下,”海宁见李承羽面色不虞,说话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李承羽迁怒于他,“臣以为……可以收回秦氏的特权,这样就不用担心商闻秋了……”

  “海大人所言差矣,”专门管钱的颜如山有话说,“若是贸然收回秦氏的特权,谁来采矿?谁来贩盐?谁来铸币?必须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才能收回秦氏特权,不然大汉的经济就崩盘了。”

  要不然说术业有专攻呢。李承羽心说。

  “颜爱卿说得对,”李承羽沉思片刻,觉得还是不宜妄动,叹了口气,说,“朕还没找好下家,贸然行动只会两败俱伤;更何况,一个居心叵测的商闻秋正在塞北,天高皇帝远,朕手伸不了那么长,他若是真的有什么心思,朕一时也管不住……先别动,先暂时稳住他,剩下的再说。”

  “啊……是臣疏忽了……”海宁松了一口气,才想起来客套话没说,赶紧补上也就,“还是陛下英明神武、明察秋毫。”

  李承羽很受用。

  “陛下,”颜如山抓住机会,见缝插针,对李承羽躬身一礼,说,“臣愿助陛下培养新的皇商世家,以保我大汉经济蓬勃发展、百姓幸福安康。”

  “颜爱卿有这份心,自然是好的。”李承羽点点头,对他的勇气表示赞赏,“那么,培养新的皇商、移交秦氏特权,就由爱卿你全权负责。”

  “臣,谨遵圣旨。”颜如山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