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准备开拔-《解差传》

  又过了两日,天色如未干的浓墨,晨星寥落。

  开拔的日子,终是到了。

  小乙在鸡鸣之前便已起身,立在窗前,看着那片凉州城独有的,苍凉的夜色。

  他将一身行囊收拾得再无半分疏漏,每一个物件都放得井井有条,仿佛如此,便能将此去前路的凶险也一并规整。

  而后,他推开了叔叔赵衡的房门。

  门轴发出一声轻微的呻吟,像是一声叹息。

  房内并未点灯,但赵衡早已醒了,端坐在床沿,身影在晦暗中如同一尊沉默的石像。

  “叔,侄儿要走了。”

  小乙的声音很轻,却在这份寂静里,显得格外沉重。

  “侄儿不在您身边,还请叔叔务必,千万,多保重身体。”

  赵衡没有说话,只是在黑暗中,缓缓地点了点头。

  那轮廓的起伏,赵小乙清晰地刻在了眼里。

  “去吧。”

  许久,赵衡的声音才响起,沙哑,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沉稳。

  “切记,什么功名利禄,什么家国大义,都且放在一边。”

  “万事,须得以你自己的性命为重。”

  这话,与那日娄先生所言,竟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

  小乙心头一震,只觉得一股暖流混杂着酸楚,直冲鼻腔。

  “嗯。”

  他重重地应了一声。

  而后,双膝一软,噗通一声,在这冰凉的地面上,跪得结结实实。

  他没有再说话,只是俯下身,对着那道沉默的身影,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第一叩,为血缘之亲,为叔侄之情。

  第二叩,为今后之托,为身后之家。

  第三叩,为前路漫漫,为再见之约。

  额头与冰冷的青砖三次相触,发出沉闷的声响,像是在与这间屋子,这座宅邸,做最后的告别。

  待小乙回到厅堂,天光已微亮,将窗棂的影子投在地上。

  燕妮和王刚早已等在了那里,如同两尊望夫石。

  “小乙哥,吃完饭再走吧。”

  燕妮的眼眶有些红,却强撑着一抹笑意。

  桌上,是她亲手备下的早饭,热气腾腾的白粥,还有烙得金黄的软肉饼。

  那香气,是家的味道。

  小乙坐下,没有客气,风卷残云一般,将那份带着暖意的饭食,尽数纳入口腹之中。

  他吃得很快,仿佛要将这份家的温暖,一同打包塞进行囊。

  吃完,他随意地抹了抹嘴巴。

  “燕妮,我走了。”

  他看着她,目光里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这段时间,家里可就全交给你了。”

  燕妮用力地点头,泪水终究还是在眼眶里打了转。

  “你放心吧,小乙哥。”

  “康叔叔……我会当成亲叔叔一样照顾好的。”

  她吸了吸鼻子,声音带着哭腔,却无比坚定。

  “你……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小乙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那笑容,灿烂得有些晃眼。

  “嗯,放心吧,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好不容易才有了点钱,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我才舍不得死呢。”

  这话有些混不吝,却让燕妮紧绷的心弦松了些许,噗嗤一声,含泪笑了出来。

  王刚则始终站在一旁,嘴唇紧抿,一言不发,只是痴痴地看着小乙,那眼神,像要把他的模样刻进骨头里。

  小乙哄完了燕妮,这才转过头,看向自己这位小兄弟。

  “王刚。”

  “小乙哥。”

  王刚的声音有些发紧。

  “你是我过了命的兄弟,在这凉州城,也是我最信得过的人。”

  小乙一字一顿,说得极慢,极重。

  “叔叔于我,重于性命。你务必要听从叔叔的一切安排,尽心尽力,把事情做好。”

  “我在前线搏命,家里的事,莫要让我分心劳神。”

  王刚猛地挺直了胸膛,双拳在身侧攥得咯吱作响。

  “小乙哥,你放心!”

  “我王刚对天起誓,会把康老爷当做亲叔叔一样看待!”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会将老爷和你交代的事情,办得妥妥当帖!”

  “嗯,有你在,我放心。”

  小乙上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力道,是男人之间无声的托付。

  交代完一切,他再不回头,大步流星,来到了前院。

  清晨的院中,带着几分萧瑟的凉意。

  老萧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院子当中,手里提着个酒葫芦,却没往嘴里送。

  “要走了?”

  他的声音,还是一如既往的沙哑难听。

  “嗯。”

  “到了军中,没事也得勤练功,莫要偷懒!”

  “嗯。”

  “遇上打不过的,就别在那逞英雄。你那点三脚猫的功夫,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

  小乙笑了。

  “放心,打不过,我就跑!”

  他想起了娄先生那第三个道理,嘴角的弧度愈发明显。

  老萧似乎被他这副模样噎了一下,没好气地啐了一口。

  “被人揍了,千万别提是我教的功夫,我老萧可丢不起那个人。”

  “放心吧,只有我揍别人的份,没有别人揍我的。”

  “呸!少在那臭屁!”

  老萧骂了一句,眼神却飘向了别处。

  小乙收敛了笑容,看着这个嘴硬心软的男人。

  “好了,老萧。”

  “我走了。”

  “你也少喝点酒,伤身。”

  老萧猛地挥了挥手,像是要赶走一只烦人的苍蝇,身子也转了过去,只留给小乙一个落寞的背影。

  “快走,快走,啰嗦个什么劲!”

  小乙望着那个背影,笑了笑,转身,推开门,再没有半分犹豫。

  他离开了家门,穿过了整座正在苏醒的凉州城。

  街道上,早起的店家在卸下门板,包子铺的蒸笼冒着白汽,寻常人家的烟火气,与他此行的肃杀,仿佛是两个绝不相干的世界。

  他一路向西,来到了凉州城高大巍峨的西门之外。

  城门洞像一张巨口,将他吞吐而出,也隔绝了身后的安宁。

  刚一出城,便看到前方不远处的空地上,已经聚拢了许多人。

  想来,那里便是此行集合的地点了。

  在他之前,已有二十余人先到了。

  景象各不相同。

  有的三五个聚在一处,低声说着什么,脸上带着对未知的忐忑。

  有的则独自靠着残破的墙根,闭目养神,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还有一些人,正与前来送别的家人做着最后的道别,哭声与叮嘱声交织在一起,在这旷野的晨风中,显得格外凄凉。

  小乙走入人群,只是向着几个看向他的人,不咸不淡地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而后,他便也学着那些人模样,独自寻了个僻静的墙根,缓缓坐下。

  他没有闭眼。

  他的眼睛,正一寸一寸地,打探着这群即将与他同生共死,或是看着他生、他死的“袍泽”。

  他看见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正用一块油布,极为爱惜地擦拭着一柄环首刀,眼神专注而冷酷。

  他看见一个面皮白净的年轻人,年纪比自己似乎还小些,被一个妇人拉着手,眼泪鼻涕流了一脸,像个没断奶的娃。

  他还看见一个独眼的男子,脸上纵横的刀疤如同蜈蚣,只是漠然地望着远方灰蒙蒙的天际线,仿佛那里有他逝去的过往。

  娄先生的话,言犹在耳。

  要够冷静。

  要长一双三百六十度的眼睛。

  小乙的心,此刻便如那风暴之外的晴空,冷静地审视着眼前的一切。

  谁是饿狼,谁是肥羊,谁能成为臂助,谁又会是累赘。

  他轻轻地,隔着衣衫,触摸了一下心口那个锦囊的位置。

  入手轻飘,几乎没有重量。

  可小乙却觉得,自己仿佛正托着一座沉甸甸的山。

  他看着这些鲜活的面孔,心中却只闪过一个念头。

  这些人里,最后,能有几个活下来?

  而自己,会是那个给他们烧香的人,还是被烧香的那个?

  这个念头,冰冷,且无情。

  他知道,从坐在这里的这一刻起,他小乙,已经不再是那个凉州城的小差役了。

  而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士卒,堂堂正正的铁血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