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沿着官道北上,窗外的景色逐渐从西南的崇山峻岭变为起伏的丘陵,再到一望无际的平原。农田阡陌纵横,村庄星罗棋布,道路也越来越宽阔平坦,车马行人络绎不绝,尽显中原腹地的繁华与生机。
顾允之依旧保持着警惕,但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稍稍放松。进入大周境内后,确实再未发现蜀地眼线的踪迹,看来赵无庸的势力暂时还无法延伸到这千里之外的中原核心地带。
阿雅的身体已完全康复,甚至因顾允之时常以内力为她温养经脉,体质比以往更胜一筹。她换上了中原女子的襦裙,虽然依旧难掩苗女特有的清丽轮廓,但举止间已渐渐适应了这边的习俗,不再那么引人注目。她像一块干燥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沿途的一切见闻,对这片广阔而陌生的土地充满了好奇。
顾允之则利用旅途的时间,一边赶车,一边默默修炼。龙泉剑置于膝上,随着他的呼吸微微震颤,仿佛在与主人进行着无声的交流。他不再仅仅追求内力的增长,而是开始沉淀,细细体悟野人山、南诏经历生死搏杀带来的种种感悟,将那些实战经验融会贯通,剑意越发凝练圆融。他感觉自己的武道,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蜕变期。
这一日,马车行至一个名为“襄州”的大城。襄州乃南北通衢,水陆要冲,城墙高耸,人流如织,其繁华程度远非南诏都城可比。
顾允之决定在襄州稍作停留,补充一些长途旅行所需的物资,也让阿雅见识一下中原大城的景象。他在城西找了一间不算起眼但干净整洁的客栈住下。
安顿好后,顾允之带着阿雅走上襄州街头。宽阔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旌旗招展,叫卖声此起彼伏。绸缎庄、酒楼、茶肆、当铺、武馆……应有尽有。阿雅看得眼花缭乱,尤其是对那些精巧的点心、漂亮的珠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顾允之看着阿雅难得露出的小女儿情态,心中微暖,便给她买了几样点心和一支简单的玉簪。阿雅捧着点心和玉簪,小脸微红,眼中满是欣喜,珍而重之地收了起来。
在路过一家书肆时,顾允之停下了脚步。书肆里不仅有经史子集,还有一些地理志异、江湖轶闻类的杂书。他心中一动,走了进去,想看看能否找到一些关于“古老契约”或是类似传说的线索。
他翻阅了许久,大多是一些荒诞不经的神怪故事,并无实质收获。正当他有些失望,准备离开时,眼角余光瞥到书架角落一本蒙尘的、纸张泛黄的古籍,书名为《山海秘闻录》。
他鬼使神差地将其抽出,拂去灰尘,随手翻开。书中记载的是一些关于上古山川、奇异种族、失落文明的零碎传说,文笔晦涩。突然,其中一页关于“守山一族”的简短记载吸引了他的目光:
“……守山者,非人非巫,乃古之神仆,世代居于神陨之地,镇守幽冥通道,维系天地平衡。其力源于山岳,其誓约于星辰……”
守山一族!神陨之地!幽冥通道!星辰誓约!
这些词汇,与守山人阿木扎的遗言何其相似!顾允之的心脏猛地一跳!他强压激动,继续往下看,但记载到此戛然而止,后面几页似乎被人为撕去了!
他立刻询问书肆老板此书来历,老板只道是多年前从一落魄书生手中收来的旧书,具体来源不详。
虽然线索依旧模糊,但这本《山海秘闻录》的出现,无疑证实了阿木扎所言非虚!这世间,确实存在着超越常人理解的古老秘密,而自己,似乎真的与这秘密有着某种关联!
顾允之买下了这本残卷,小心收好。这或许是他解开自身谜团的重要钥匙。
在襄州停留了三日,采购齐备后,两人再次启程。越往北走,气氛似乎越发不同。官道上时常能看到疾驰而过的驿马,以及一些行色匆匆、气息精悍的江湖人士。茶棚酒肆间,人们谈论的话题也多了些关于朝堂、关于边境军情的消息。
顾允之隐约感觉到,这看似平静繁华的中原,似乎也暗流涌动。大周朝立国已近百年,当今皇帝年事已高,几位皇子年富力强,朝中派系斗争恐怕不比南诏轻松。而北方边境,似乎也不太平静,隐约有蛮族蠢蠢欲动的传闻。
这些纷扰暂时与他无关,他的目标很明确——玉京城,天枢书院。
天枢书院,乃大周最高学府,不仅汇聚天下文华,其藏书阁“琅嬛阁”更是号称藏尽天下武学典籍,是无数武者向往的圣地。顾允之想去那里,系统学习更高深的武学理论,寻找突破的契机。
又行了半月有余,一路经过数座雄城,这一日,前方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一座巨大无比的城池轮廓。那城池盘踞在广袤的平原之上,城墙如同巨龙蜿蜒,一眼望不到尽头,无数高大的建筑鳞次栉比,即使相隔数十里,也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磅礴气势与帝王威严!
玉京城!大周帝都!天下中心!
马车缓缓停下,顾允之和阿雅站在车辕上,远眺着那座传说中的雄城。夕阳的余晖为巨大的城池镀上了一层金边,显得无比壮丽辉煌。
阿雅被这前所未有的宏伟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顾允之深深吸了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期待,有凝重,更有一种即将踏入风暴中心的觉悟。
这里,将是他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机遇与危险并存,荣耀与杀戮同在。
他轻轻挥动马鞭,马车再次启动,向着那座象征着权力、知识与纷争的终极舞台,缓缓行去。
玉京,我来了。
顾允之依旧保持着警惕,但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稍稍放松。进入大周境内后,确实再未发现蜀地眼线的踪迹,看来赵无庸的势力暂时还无法延伸到这千里之外的中原核心地带。
阿雅的身体已完全康复,甚至因顾允之时常以内力为她温养经脉,体质比以往更胜一筹。她换上了中原女子的襦裙,虽然依旧难掩苗女特有的清丽轮廓,但举止间已渐渐适应了这边的习俗,不再那么引人注目。她像一块干燥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沿途的一切见闻,对这片广阔而陌生的土地充满了好奇。
顾允之则利用旅途的时间,一边赶车,一边默默修炼。龙泉剑置于膝上,随着他的呼吸微微震颤,仿佛在与主人进行着无声的交流。他不再仅仅追求内力的增长,而是开始沉淀,细细体悟野人山、南诏经历生死搏杀带来的种种感悟,将那些实战经验融会贯通,剑意越发凝练圆融。他感觉自己的武道,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蜕变期。
这一日,马车行至一个名为“襄州”的大城。襄州乃南北通衢,水陆要冲,城墙高耸,人流如织,其繁华程度远非南诏都城可比。
顾允之决定在襄州稍作停留,补充一些长途旅行所需的物资,也让阿雅见识一下中原大城的景象。他在城西找了一间不算起眼但干净整洁的客栈住下。
安顿好后,顾允之带着阿雅走上襄州街头。宽阔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旌旗招展,叫卖声此起彼伏。绸缎庄、酒楼、茶肆、当铺、武馆……应有尽有。阿雅看得眼花缭乱,尤其是对那些精巧的点心、漂亮的珠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顾允之看着阿雅难得露出的小女儿情态,心中微暖,便给她买了几样点心和一支简单的玉簪。阿雅捧着点心和玉簪,小脸微红,眼中满是欣喜,珍而重之地收了起来。
在路过一家书肆时,顾允之停下了脚步。书肆里不仅有经史子集,还有一些地理志异、江湖轶闻类的杂书。他心中一动,走了进去,想看看能否找到一些关于“古老契约”或是类似传说的线索。
他翻阅了许久,大多是一些荒诞不经的神怪故事,并无实质收获。正当他有些失望,准备离开时,眼角余光瞥到书架角落一本蒙尘的、纸张泛黄的古籍,书名为《山海秘闻录》。
他鬼使神差地将其抽出,拂去灰尘,随手翻开。书中记载的是一些关于上古山川、奇异种族、失落文明的零碎传说,文笔晦涩。突然,其中一页关于“守山一族”的简短记载吸引了他的目光:
“……守山者,非人非巫,乃古之神仆,世代居于神陨之地,镇守幽冥通道,维系天地平衡。其力源于山岳,其誓约于星辰……”
守山一族!神陨之地!幽冥通道!星辰誓约!
这些词汇,与守山人阿木扎的遗言何其相似!顾允之的心脏猛地一跳!他强压激动,继续往下看,但记载到此戛然而止,后面几页似乎被人为撕去了!
他立刻询问书肆老板此书来历,老板只道是多年前从一落魄书生手中收来的旧书,具体来源不详。
虽然线索依旧模糊,但这本《山海秘闻录》的出现,无疑证实了阿木扎所言非虚!这世间,确实存在着超越常人理解的古老秘密,而自己,似乎真的与这秘密有着某种关联!
顾允之买下了这本残卷,小心收好。这或许是他解开自身谜团的重要钥匙。
在襄州停留了三日,采购齐备后,两人再次启程。越往北走,气氛似乎越发不同。官道上时常能看到疾驰而过的驿马,以及一些行色匆匆、气息精悍的江湖人士。茶棚酒肆间,人们谈论的话题也多了些关于朝堂、关于边境军情的消息。
顾允之隐约感觉到,这看似平静繁华的中原,似乎也暗流涌动。大周朝立国已近百年,当今皇帝年事已高,几位皇子年富力强,朝中派系斗争恐怕不比南诏轻松。而北方边境,似乎也不太平静,隐约有蛮族蠢蠢欲动的传闻。
这些纷扰暂时与他无关,他的目标很明确——玉京城,天枢书院。
天枢书院,乃大周最高学府,不仅汇聚天下文华,其藏书阁“琅嬛阁”更是号称藏尽天下武学典籍,是无数武者向往的圣地。顾允之想去那里,系统学习更高深的武学理论,寻找突破的契机。
又行了半月有余,一路经过数座雄城,这一日,前方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一座巨大无比的城池轮廓。那城池盘踞在广袤的平原之上,城墙如同巨龙蜿蜒,一眼望不到尽头,无数高大的建筑鳞次栉比,即使相隔数十里,也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磅礴气势与帝王威严!
玉京城!大周帝都!天下中心!
马车缓缓停下,顾允之和阿雅站在车辕上,远眺着那座传说中的雄城。夕阳的余晖为巨大的城池镀上了一层金边,显得无比壮丽辉煌。
阿雅被这前所未有的宏伟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顾允之深深吸了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期待,有凝重,更有一种即将踏入风暴中心的觉悟。
这里,将是他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机遇与危险并存,荣耀与杀戮同在。
他轻轻挥动马鞭,马车再次启动,向着那座象征着权力、知识与纷争的终极舞台,缓缓行去。
玉京,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