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意外的线索-《民国:我的谍战无往不利》

  凌晨两点,七十六号总部大楼依旧灯火通明,像一头盘踞在黑夜中的钢铁巨兽。

  李三带着一身寒气和掩饰不住的沮丧,敲开了楚夜明办公室的门。

  “楚爷。”他低着头,声音里满是愧疚,“卑职无能,那三个目标……都跟丢了。”

  楚夜明正坐在桌后,面前摊着一张巨大的上海市区地图,他没有抬头,只是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不紧不慢地画着什么。

  “说。”他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

  “第一个,圣心孤儿院的那个唐念秋,我们的人赶到的时候,她已经辞职走了,去向不明。孤儿院的院长说,她只留下了一封信,说要去投奔远房亲戚。”

  李三的声音越来越低。

  “第二个,闸北那个叫‘小泥鳅’的丫头,我们的人找到她住的那个棚户区,邻居说她三天前就跟一个走街串串的戏班子走了,没人知道去了哪。”

  “第三个,城隍庙‘春仙班’的那个翠喜,更邪门。我们找到戏班的时候,班主说……说这个翠喜,半个月前就得了急病,死了,连席子都没卷,直接扔乱葬岗了。”

  三条线索,在同一时间,全部中断。

  这绝不是巧合。

  李三说完,偷偷抬眼看了一下楚夜明,心里七上八下的。他知道这次任务对楚爷有多重要,现在全被自己办砸了,他已经做好了迎接雷霆之怒的准备。

  然而,楚夜明只是放下了手中的铅笔,缓缓抬起头。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意外,更没有一丝一毫的怒气,那双深邃的眼睛平静得像一潭古井。

  “知道了。”他淡淡地说道,“忙了一天,辛苦了,回去休息吧。”

  这反常的冷静,比任何咆哮都让李三感到心惊胆战。他感觉自己在这位新主子面前,就像一个赤身裸体的孩童,所有的心思都被看得一清二楚。

  他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楚爷似乎……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

  “是……是!卑职告退!”李三不敢多问,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退出了办公室。

  沉重的木门在身后关上,将内外隔绝成两个世界。

  楚夜明脸上的平静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冰山般的凝重。

  刺杀“影佐”的行动迫在眉睫,找不到“鬼见愁”,就等于整个计划在开始之前,就已经宣告了全盘失败。时间的紧迫性与线索的彻底中断,形成了一对无法调和的巨大矛盾,如同一副沉重的枷锁,死死地压在了他的心头。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偶尔驶过的巡逻车灯,知道李三他们的常规搜查方式,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想在偌大的上海,找到一个刻意隐藏自己行踪的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他必须换一种思路。

  楚夜明回到那张被档案淹没的办公桌前,却没有去翻阅任何一份实体卷宗。他只是静静地坐下,将办公室的灯光调到最暗,然后缓缓闭上了双眼。

  “开启沙盘。”

  “推演项目:关联性数据挖掘,逻辑链重构。”

  他将李三刚刚汇报的“三条线索全部中断”这个最新的变量,输入了沙盘。

  瞬间,那片纯白色的空间里,之前筛选出的那三条数据流,再次浮现在他面前。

  楚夜明没有去追查她们“为什么”会消失,而是开始推演她们“如何”消失。

  【逻辑推演开始……】

  【目标一:唐念秋。辞职,信件,远房亲戚……这些行为模式,吻合度92%,符合一个受过教育、心思缜密的年轻女性在察觉到危险后,为保护自己而采取的主动规避行为。】

  【目标二:小泥鳅。跟随戏班离开。该行为模式随机性过高,无法进行有效逻辑关联。】

  【目标三:翠喜。急病,死亡,乱葬岗。该结论存在78%的伪造可能性,大概率为金蝉脱壳之计。】

  沙盘的分析冰冷而又精准。

  楚夜明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这三个人,并非无故消失。这背后,必然有一只手在操控。而这只手,极有可能就属于那个多疑、谨慎、从不相信任何人的“鬼见愁”本人!

  他在用这种方式,试探,或者说警告所有试图寻找他的人。

  那么,突破口在哪里?

  楚夜明的意识,再次聚焦到了“唐念秋”这条线上。

  【重新构建推演模型。】

  【核心变量:圣心孤-儿院。】

  【关联信息:院长,档案,入院记录,信物……】

  这一次,他不再将目光放在已经消失的唐念秋身上,而是转向了那个她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圣心孤儿院。

  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轰然炸开!

  既然唐念秋是“鬼见愁”唯一的软肋,那么这个他暗中守护了十几年的地方,必然留下了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痕迹!

  楚夜明猛地睁开眼,立刻拿起电话,接通了七十六号的车队。

  “备车,去霞飞路。”

  半个小时后,黑色的别克轿车停在了圣心孤儿院那扇斑驳的铁门前。

  楚夜明没有带任何人,独自一人下了车。他用大队长的特别通行证,叫开了门,直接要求面见院长。

  接待他的是一个年近七旬、满头银发的法国老修女。她看着眼前这个深夜到访、气场冰冷的男人,眼中充满了警惕。

  “这位先生,我们这里是慈善机构,已经过了探视时间了。”

  “我是七十六号行动总队的楚夜明。”楚夜明直接亮出了自己的证件,声音不带一丝感情,“我正在追查一名潜逃的共党要犯,有线索表明,她可能与你们孤儿院十多年前收养的一名女童有关。”

  “我需要查阅你们这里,最古老的、从未对外公开过的孩童档案和照片。”

  听到“七十六号”和“共党”这几个字,老院长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知道,自己根本没有任何拒绝的余地。

  在威逼与利诱之下,老院长颤抖着手,从办公室最深处的保险柜里,取出了一本厚重、古旧的相册。相册的牛皮封面已经开裂,散发着一股时光的霉味。

  楚夜明接过相册,没有理会一旁吓得瑟瑟发抖的老院长,径直走到灯下,一页一页地,仔细翻阅起来。

  一张张黑白照片,记录着一个个被时代抛弃的孩童。他们的脸上,大多带着与年龄不符的麻木与胆怯。

  楚夜明的目光飞速地扫过每一张面孔,沙盘的图像比对功能在他的脑海中高速运转。

  终于,他的手指,在其中一张泛黄的合影上,停了下来。

  那是一张拍摄于1930年的复活节合影。

  照片的后排,站着一个约莫八九岁的女孩。她梳着两条整齐的麻花辫,五官清秀,眼神里带着一丝不同于其他孩子的、倔强的光。

  最重要的是,在她的脖子上,用一根红绳,挂着半块玉佩。

  尽管照片已经模糊,但楚夜明依然能清晰地辨认出,那玉佩的形状,与他在档案中看到的记录,完全吻合!

  上面刻着的,正是那两个字——“长命”。

  目标,锁定!

  楚夜明小心翼翼地将这张照片从相册中取下,收入怀中。他的心中,一块巨石终于落地。

  他找到了那把钥匙。

  那把足以撬动“鬼见愁”这块顽石的,唯一的钥匙。

  既然找到了孙女,一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孩,他该如何导演一出“偶遇”,来操纵这位传说中的刺客“鬼见愁”心甘情愿地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