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战争-《海棠今又为君开》

  五月的玉门关已经很热了,尸体腐烂得很快。

  自首战告捷后,匈奴又强攻了三次。

  到底是匈奴的精锐,悍不畏死。

  首战之所以大捷,多半还是因为出其不意,挫了匈奴人的锐气。

  一旦匈奴王冷静下来,调整了战略,大夏就再占不到便宜。

  第二次进攻匈奴选在了正午。酷烈的太阳下,三十万银盾反射着太阳光,耀得城头上士卒的眼睛都花了,再加上弩车的威力,只差一点就让匈奴兵攻上了城墙。

  秀宜这才知道前一世父亲是如何殉国的。

  三次强攻,城楼下留下很多尸体,有大夏士兵的,但大多数是匈奴兵留下的。

  匈奴王不仅不许掩埋,还时时窥视着,躲在暗处射杀出关打扫战场的大夏兵,恨得秀宜咬碎了银牙,偏又无可奈何。

  炎热的天气里,尸体的腐臭蒸腾而上,熏得城楼上的守兵头昏脑胀——幸得秀宜在,带着人制出防治疫病的药,这才没有爆发大规模的疫情。

  “将军,有朝廷的邸报。”一个小将匆匆走上城楼,把邸报双手递给张卫国。

  张卫国接过看了看,随手递给李青竹:“世子,恭喜了。”

  “恭喜?”李青竹有点莫名,接过来展开,见上边有两则消息。

  一是他出任户部尚书,择日上任。

  二是孙立涵出任户部侍郎,亲自押运粮草来了玉门关。

  李青竹笑了起来——有立涵在,粮草当无忧了。

  “孙立涵?承恩侯府那个纨绔?”秀宜微蹙眉头,“他可信吗?”

  “可信。而且他只是看上去纨绔罢了。”李青竹含笑道。

  “意思是,他扮猪吃老虎?”秀宜挑了挑眉。

  “阿涵的身手比我也不差。”李青竹笑笑,你以为他为什么会被李静竹打得鼻青脸肿?十个李静竹也不是他对手。”

  “为了去云水?”

  李青竹点头。

  秀宜笑起来,阳光下,她乌发间的玉簪反射着点点微光,在她晒得微黑的脸上投下斑驳光影。

  一阵震天鼓响钻进耳朵。

  匈奴兵又发起强攻了。

  秀宜脸上的笑意湮灭无踪,整个人又成了根绷紧的弦。

  李青竹看得心疼,却完全无法宽慰,只能站在她身旁,给予她全力的支持。

  秀宜站在垛口,冷冷地看着城楼下面的戈壁滩。无数的尸体倒在乱石间,彪悍的匈奴兵用布遮着口鼻,推着体型庞大的弩车,急行而来。

  弩车上的金属在阳光下闪着冰冷的光,车轮滚过发出的“轰隆”声震得人心尖发。

  秀宜闭了闭眼,牙齿咬得咯咯直响。

  李青竹温润的手扶上她肩头。

  她转过头,对上他沉稳的黑眸。

  “会有办法的。”李青竹笃定地道。

  秀宜点点头,不说话。

  弩车停下了,铁制的箭头闪着冷幽幽的光,在艳阳下画出个弧,带着噬人的杀意,直奔城楼,精准地射进一个守兵的胸膛。

  守兵被巨大的冲力扯得“噔噔噔”连退三步,倒下去,箭头从他后背探出,把他顶起来,箭尾兀自颤动不休。

  秀宜急奔过去,早已经捏在手里的银针直刺下去。

  李青竹小心扶住他,魏蜜手里的大剪刀一刀剪下,“咔嚓”一声,箭尾掉下来。

  随着秀宜一声“起”,李青竹捏住箭头,稳稳拔出,秀宜“刷刷刷”又是几针下去。

  伤口周围的血漫出一点,停住了。

  秀宜剪开他的衣服,露出伤口,消毒,药倒上去,包扎。秀宜轻轻捻动银针,冷汗从秀宜额头浸出,白菊立即捏着软帕轻轻沾去。

  拔出银针后,立即有担架把他抬下去,送去后方。

  “万幸箭头没毒。”秀宜毫无形象跌坐在地,低声呢喃。

  不停有人受伤,一个士兵倒下,立即有另一个士兵补上。

  夕阳沉入地平线,凛冽的风呼呼刮过,匈奴攻势稍停。

  漫天红霞映着沉默的玉门关,显得格外苍凉。

  孙立涵终于到了。

  兄妹俩带着小厮,在五千士卒的护卫下进了玉门关。

  二十多日的奔波,孙可芯白皙娇嫩的肌肤微微发黑,却泛着健康的光泽。

  她原以为自己兄妹押送粮草而来,定能受到热烈欢迎,哪知道连个笑脸都没见到。有的只是一张张疲惫的脸。

  及至进了将军府,接待他们的副将只客气地请他们好好休息,就匆匆而去。

  “等下。”孙可芯脱口而出。

  副将脚步顿住了。

  “宜姐姐呢?”孙可芯急急地问。

  “是将军府小姐么?”副将略显迟疑。

  “是的。她在哪儿?”孙可芯神情急切。

  “在城楼上。”副将道。

  “带我们去。”孙立涵也站起来。

  “我不能带你们去,那儿在打仗。”副将抬步就走。

  “喂,你等一下。”孙可芯追了两步。

  副将脚步不停,越走越快。

  孙可芯急了,小跑着忙追上去。

  “芯姐儿。”孙立涵喊着追了出去。

  眼见着副将身影快看不见了,孙可芯顾不得哥哥,跑得气喘吁吁。

  等孙立涵追上妹妹时,兄妹俩已站在城楼下。

  “上去吧,哥哥。”孙可芯得意地笑,“我见他甲胄上有暗黑的血迹,就猜他是从战场上下来的。”

  孙立涵瞪她一眼,及见她眉眼弯弯,满脸快活,到底不忍扫他的兴。

  兄妹俩上了城楼。到处是暗黑的血迹,士兵靠在垛口上,观察敌方动静。

  余者横七竖八躺了一地。

  “饭来了。”有洪亮的声音响起来。

  横七竖八的士卒慢吞吞爬起来。

  伙房兵抬着筐走过,筐里是白面馒头。

  一个士兵随手抓了两个就往嘴里送。

  雪白的馒头上留下个脏兮兮的印迹,士兵也顾不得。

  孙可芯微微蹙眉——举目望去,到处是脏兮兮的脸,哪里有秀宜的身影?

  “芯姐儿?”身后一个熟悉的温柔嗓音钻进耳朵,带着点不敢置信。

  “宜姐姐。”孙可芯眉眼弯弯,猛地转过身去,身后站着一个脏兮兮的瘦弱少年,手里举着半个白面馒头。

  “宜姐姐?”孙可芯喃喃地,不确定地又问了一声,“是你吗?”